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4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SGA-Ⅱ优化算法的混合动力专用柴油机多目标优化研究
1
作者 杨庆汉 魏明亮 +2 位作者 王斌 段誉 朱晶宇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关注不断加深,柴油机在交通和工业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目前针对混动专用柴油机的优化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混动专用柴油机参数和实验数据构建了GT-power柴油机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柴油机...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关注不断加深,柴油机在交通和工业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目前针对混动专用柴油机的优化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混动专用柴油机参数和实验数据构建了GT-power柴油机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柴油机排放预测。研究以柴油机的比油耗、NO x排放和排气烟度为优化目标,对常用工况点进行优化。采用NSGA-Ⅱ算法,以喷油正时、进气凸轮正时、排气凸轮正时和EGR阀开度作为优化参数,求解全局最优解。优化结果显示,通过调节控制参数,可以有效降低比油耗和排放,其中NO x平均降低12.3%,排气烟度平均降低26%,比油耗平均改善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NSGA-Ⅱ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原型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雅夫 辛世界 隆武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3-797,共5页
针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多能源管理,研究开发了多能源控制器,提出了随车标定和修改多能源原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在便携电脑上建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控制器的动态仿真模型,利用C++构建驱动USB的S... 针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多能源管理,研究开发了多能源控制器,提出了随车标定和修改多能源原型控制器软件和硬件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在便携电脑上建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控制器的动态仿真模型,利用C++构建驱动USB的S函数,使控制器模型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多能源原型控制器连接,实现在线修改控制器软件的目的.该方法亦可以将MAXPLUS 和ispPAC10生成的目标文件下载到原型控制器硬件中去,实现在线修改控制器硬件.实验证明该方法非常适合原型控制器的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 硬件 便携电脑 目标文件 软件 下载 C++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源控制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心肌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唐元梁 纪焕春 +1 位作者 金元哲 贺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69,共1页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可恢复血流,但会进一步加重缺血心肌损伤,本研究主要考察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心脏微循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揭示达格列净改善心肌微循环、保护心肌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设计并...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可恢复血流,但会进一步加重缺血心肌损伤,本研究主要考察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心脏微循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揭示达格列净改善心肌微循环、保护心肌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设计并开展大鼠对比实验,包括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达格列净组和达格列净+过表达NLRP3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体视显微镜捕获心脏微循环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提取心脏微循环血管密度、分支血管数量等结构信息,作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基于实验所获得微循环结构信息,建立心肌组织血液灌注计算仿真模型,预测不同微循环结构对心肌组织血液灌注的影响,考察达格列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和计算仿真结果显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心脏微循环血管数量明显减少,心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分布不均匀;达格列净治疗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的微血管分支明显丰富,血管分支覆盖了大部分心脏实质区域,心肌组织血液灌注量明显增加;过表达NLRP3后,微血管分支数量和心肌组织血液灌注量均明显减少。结论达格列净通过下调NLRP3促进了心脏微循血管分支再生,从而有效改善了心脏的微循环功能并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注 微循环功能 心肌微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再灌注 血管密度 大鼠心脏 心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模态数据及心血管系统-组织传热建模的人体疲劳状态血流动力学分析
4
作者 刘雍陶 陈绘敏 +1 位作者 丁小玲 贺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3-243,共1页
目的监测脑电等生理参数是疲劳驾驶评价的重要方法,但其采集方式对驾驶人存在干扰。皮肤温度是可以无创测量的生理信号,疲劳后皮肤温度会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结合多模态人体数据与1D动脉树-0D组织传热耦合模型,探究疲劳前后心血管参数... 目的监测脑电等生理参数是疲劳驾驶评价的重要方法,但其采集方式对驾驶人存在干扰。皮肤温度是可以无创测量的生理信号,疲劳后皮肤温度会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结合多模态人体数据与1D动脉树-0D组织传热耦合模型,探究疲劳前后心血管参数与皮肤温度的关系,以将皮肤温度用于疲劳评价。方法通过磁共振成像获取青年、中老年受试者的升主动脉流量波形与直径,利用超声测量其左桡动脉流速波形和直径,利用压力脉搏波检测仪获取其左颈总动脉压力波形。依据受试者血管几何参数及血流波形建立个性化1D血流-0D传热耦合模型,通过匹配诱导疲劳实验中受试者心率和皮肤温度改变量预测皮肤血液灌注。结果匹配了4例不同年龄受试者清醒时左颈总压力和左桡流速波形。结果表明,中老年受试者血管弹性模量与外周阻抗相比青年受试者增加。进一步对疲劳状态参数进行预测。疲劳后外周阻抗增加,手部皮肤温度降低,中老年受试者由于末梢血管收缩性下降,手部皮肤温度改变量小于青年受试者;同时,由于疲劳后心率降低,峰值流量减少,导致疲劳后主动脉收缩压降低。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模拟不同年龄段健康个体疲劳前后的血流波形与皮肤温度,在更多测试数据支持下,可以用于疲劳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皮肤 心血管参数 动脉收缩压 血液灌注 左颈总动脉 皮肤温度 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行背压对超高速水下航体动力系统空化特性影响规律分析
5
作者 王童军 王晓放 +2 位作者 吴小翠 钟主海 鲁业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0-282,共13页
为揭示水深变化带来的航行背压差异对水下航体动力系统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航体-喷水推进泵组成的全流域数值平台,并以核心的旋转叶轮区域为对象进行了数值方法校核,结合旋转坐标系下的相对涡量输运理论对不同巡航深度下的动力系... 为揭示水深变化带来的航行背压差异对水下航体动力系统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航体-喷水推进泵组成的全流域数值平台,并以核心的旋转叶轮区域为对象进行了数值方法校核,结合旋转坐标系下的相对涡量输运理论对不同巡航深度下的动力系统空化实施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航行背压的增加,相较于航行背压0.4pr,b,航体动力系统扬程、效率、耗功、推力在0.4pr,b~2.0p_(r,b)内分别下降5.6%,1.7%,4.5%,6.9%(pr,b为额定航行背压);基于涡量输运理论揭示叶轮流道内的空化特性与涡量分布呈强相关性,辐射项在动力系统全流场涡量变化中均有体现,拉伸项对叶片前缘空化的产生起主导作用,随后斜压项可有效捕捉空化边界,而扭转项可有效捕捉空化尾迹;动力系统内的瞬时压力脉动、叶轮轴向力和径向力与航行背压呈负相关,不同时刻下拉伸项和斜压项基本不发生变化,而辐射项和扭转项展现涡团在叶片区的聚集与脱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背压 超高速水下航体 动力系统 空化特性 涡量输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轴流压气机叶型气动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璇 张明亮 +3 位作者 李万松 杨晨 杨金广 高丽敏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为研究低雷诺数下轴流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方法,本文验证了准三维求解器MISES对于低雷诺数流动的预测精度,对于V103叶型计算得到的转捩位置与实验值偏差小于5%,证实了其在低雷诺数流动中的可用性;基于多圆弧(MCA)叶型程序,利用增强精英... 为研究低雷诺数下轴流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方法,本文验证了准三维求解器MISES对于低雷诺数流动的预测精度,对于V103叶型计算得到的转捩位置与实验值偏差小于5%,证实了其在低雷诺数流动中的可用性;基于多圆弧(MCA)叶型程序,利用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搭建轴流压气机叶型准三维气动优化设计平台;以总压损失系数为优化目标,出口气流角为约束条件,对V103叶型进行了低雷诺数单点和高低雷诺数综合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低雷诺数单点优化后,抑制了叶型层流分离泡现象,总压损失系数减小31.31%,性能显著改善;高低雷诺数综合优化后叶型在高雷诺数和低雷诺数下总压损失分别减小了3.05%和3.03%。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发展工具的有效性和考虑雷诺数叶型优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叶型 气动优化 准三维 多圆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雾化柴油在多孔介质内稳定燃烧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宏升 梁晓艳 +1 位作者 徐奕辰 解茂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47,共11页
为探索多孔介质内液体燃料燃烧特性,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空气雾化型供油方式的多孔介质液体燃烧系统,采用电预热点火方式成功实现了柴油喷雾的长时间自维持稳定燃烧和火焰定位.实验研究了柴油喷雾在球堆积床型多孔介质内燃烧的火焰特性与... 为探索多孔介质内液体燃料燃烧特性,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空气雾化型供油方式的多孔介质液体燃烧系统,采用电预热点火方式成功实现了柴油喷雾的长时间自维持稳定燃烧和火焰定位.实验研究了柴油喷雾在球堆积床型多孔介质内燃烧的火焰特性与温度场变化规律,讨论了空气流量、喷油量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预热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维持稳定燃烧所需的最低预热温度为719.2℃;在着火阶段和稳定燃烧阶段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火焰结构;燃烧器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性能;实现空气雾化柴油稳定燃烧的最佳当量比应在0.63~0.8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燃料 空气雾化型 多孔介质 稳定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压气机特性曲线预测
8
作者 王巍 李哲 +3 位作者 刘祎阳 姜孝谟 刘朋 李士龙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27,共9页
为了提高压气机特性曲线的预测精度和边界工况点的泛化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ICS-BP)的模型,应用于某轴流压气机流量-压比特性预测方法研究,并对比分析了采用传统BP、遗传算法优化BP(GA-BP)、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 为了提高压气机特性曲线的预测精度和边界工况点的泛化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ICS-BP)的模型,应用于某轴流压气机流量-压比特性预测方法研究,并对比分析了采用传统BP、遗传算法优化BP(GA-BP)、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BP(CS-BP)、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极限学习机(ELM)、自优化支持向量机(MSVM)和ICS-BP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显示,ICS-BP模型整体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普遍在±1%以内,评价指标展现出最高的精度和鲁棒性,预测结果具有最佳的泛化能力,且优化后的模型解决BP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ELM和RBF模型运行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整体预测精度,但对于边界工况点预测效果欠佳,适用于对时间成本要求高的场景。针对7F重型燃气轮机和NASA74A型号压气机特性曲线,通过ICS-BP模型预测的压比特性精度较高,整体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1.129%和0.590%,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特性预测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特性 曲线预测 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 神经网络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非均匀叶顶间隙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王巍 胡嘉伟 +2 位作者 孙伟文 何武亮 张宇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共7页
压气机叶顶间隙对压气机性能影响较大,为了研究间隙轴向非均匀性产生原因以及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程度,基于1.5级轴流压气机试验台开展了压气机性能和叶顶间隙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在不考虑安装、制造等可能对叶顶间隙不均匀性产生影响... 压气机叶顶间隙对压气机性能影响较大,为了研究间隙轴向非均匀性产生原因以及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程度,基于1.5级轴流压气机试验台开展了压气机性能和叶顶间隙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在不考虑安装、制造等可能对叶顶间隙不均匀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分析了轴向非均匀间隙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在研究的转速范围内,叶顶间隙沿轴向的测量值几乎呈线性变化,且间隙非均匀变化后,虽然压气机效率/压比特性变化不大,但严重影响了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其中稳定裕度最大降低玉约20%;叶顶轴向间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旋转离心力以及热应力造成叶顶间隙轴向非均匀性变化,其中,离心力造成的总变形在设计转速下占比70%,轮毂在运行状态下的变形是叶顶间隙轴向非均匀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叶顶间隙均匀情况下相比,轴向间隙非均匀变化造成动叶叶顶处熵增增大,而后排静叶进气方向与静压分布的改变造成了流动分离与尾迹掺混,扩大了静叶尾迹范围,使压气机提前发生了失速,影响了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非均匀叶顶间隙 轴流压气机 单向流固耦合 压气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流体效应对超临界喷雾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刘宏升 黄建新 +1 位作者 高阳 马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3-1173,共11页
为研究真实流体特性对超临界喷雾的影响,本文基于OpenFOAM软件通过引入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开发了真实流体模型。该模型对工质在高温高压下的热物性与传输特性进行了修正,并在欧拉-拉格朗日框架下采用RANS方法对engine combustion network(... 为研究真实流体特性对超临界喷雾的影响,本文基于OpenFOAM软件通过引入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开发了真实流体模型。该模型对工质在高温高压下的热物性与传输特性进行了修正,并在欧拉-拉格朗日框架下采用RANS方法对engine combustion network(ECN)中的经典喷雾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理想与真实流体模型对喷雾特性、液滴分布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实流体模型可显著提高喷雾的轴向扩散能力,其预测的喷雾气相贯穿距和径向蒸汽质量分数与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流体模型的应用会加速燃油蒸发,拓宽气相温度的分布区域;环境压力的升高会增加喷雾阻力,减小喷雾贯穿距,促进燃油液滴更快蒸发,从而使液核区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流体模型 超临界工况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的柴油机曲轴动态强度与冲击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亮 宋希庚 +2 位作者 明章杰 唐斌 薛冬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以某16 V柴油机曲轴为例,利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与三维实体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正常工况下强度分析和模拟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曲轴等部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结构法对其进行结构缩减,导入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后... 以某16 V柴油机曲轴为例,利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与三维实体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正常工况下强度分析和模拟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曲轴等部件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结构法对其进行结构缩减,导入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后添加连接单元,建立轴系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多体动力学分析结果恢复到含油孔的曲轴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模型(单拐-梁模型),进行正常工况一个循环曲轴动应力计算和疲劳强度分析。最后,进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曲轴动应力计算及强度分析,校核其冲击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曲轴强度分析 多体动力学 有限元法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活塞销间隙的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帅 唐斌 +1 位作者 唐运榜 安西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37,共5页
基于活塞销与衬套间隙的冲击函数模型和计算多体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活塞销间隙对内燃机活塞-连杆-曲轴运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使用冲击函数方法构建了活塞销与衬套的间隙碰撞模型,建立了某单缸内燃机活塞、连杆和曲轴的三维实体模... 基于活塞销与衬套间隙的冲击函数模型和计算多体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活塞销间隙对内燃机活塞-连杆-曲轴运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使用冲击函数方法构建了活塞销与衬套的间隙碰撞模型,建立了某单缸内燃机活塞、连杆和曲轴的三维实体模型及内燃机活塞-连杆-曲轴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刚性和弹性两种不同连杆模型下,通过分析活塞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活塞销的运动轨迹等研究了活塞销间隙产生的碰撞特性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的存在对该运动机构有显著影响,在上下止点附近活塞的加速度出现许多由碰撞产生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活塞销 接触 柔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轴潮流能水轮机实验台设计及水动力性能测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广 郭嘉楠 +3 位作者 刘艳 宿晓辉 孙涛 杨冉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71-1279,共9页
分析国内外竖轴潮流能水轮机实验台特点,设计了竖轴潮流能水轮机实验台,完成实验台调试、安装,并进行水轮机叶片预置攻角、尖速比、支撑臂等实验研究。所搭建的实验台可模拟8m/s以下潮流,测控系统额定功率5.5kW,水轮机最高转速150r/min... 分析国内外竖轴潮流能水轮机实验台特点,设计了竖轴潮流能水轮机实验台,完成实验台调试、安装,并进行水轮机叶片预置攻角、尖速比、支撑臂等实验研究。所搭建的实验台可模拟8m/s以下潮流,测控系统额定功率5.5kW,水轮机最高转速150r/min;可实现不同尖速比、叶片预置攻角、叶片翼型、水轮机密实度、叶端盘和支撑臂等水动力性能实验和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测控同时具备加载、发电、测量、耗能4个功能,克服了齿轮箱、电动机等部件自身功耗对水轮机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大大拓展了实验台的功能和应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水轮机最大能量捕获效率为35%,支撑臂对水轮机能量捕获效率的影响随尖速比提高而增大。研究结果为潮流能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实验台设计方案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轴水轮机 潮流能 实验台设计 水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液滴撞击固壁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9
14
作者 权生林 李爽 +1 位作者 李维仲 宋永臣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7-632,共6页
首次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伪势模型对液滴撞击固壁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液滴在壁面上的流动状态以及各种因素对撞击过程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壁面的可润湿性越小,液滴越容易发生反弹,液滴的回缩速度越快;液... 首次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的伪势模型对液滴撞击固壁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液滴在壁面上的流动状态以及各种因素对撞击过程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壁面的可润湿性越小,液滴越容易发生反弹,液滴的回缩速度越快;液滴的撞击速度越大,所得到的相对直径越大,回缩速度越快;液滴的粘性越小,所得到的相对直径越大;液滴的表面张力越大,液滴越容易发生反弹现象。另外,液滴的最大相对直径与We数满足一定的线性关系,这些结果与前人的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伪势模型 两相流 液滴撞击固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齿式联轴器-轴承系统不对中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广 郭嘉楠 +1 位作者 王晓放 刘占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5,共8页
在齿式联轴器不对中啮合力模型基础上,基于有限元分析建立了齿式联轴器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研究了联轴器不对中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虽然齿式联轴器具有一定的不对... 在齿式联轴器不对中啮合力模型基础上,基于有限元分析建立了齿式联轴器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研究了联轴器不对中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虽然齿式联轴器具有一定的不对中补偿能力,但不对中仍会导致其连接转子系统的倍频振动,且倍频振幅随着不对中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转子-齿式联轴器-轴承系统不对中量增加过程中,油膜振荡和齿式联轴器自激振荡交替或耦合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不对中转子-联轴器-轴承系统的振动比较复杂,蕴含着丰富的非线性振动现象,在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啮合力和油膜力的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齿式联轴器 不对中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能源消费预测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穆海林 王文超 +1 位作者 宁亚东 李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为提高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在一次累加生成序列呈指数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利用预估-校正技术对灰色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改进.数值实验表明,改进模型有效地改善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并拓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后,结合等维递补技术,利用提出的... 为提高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在一次累加生成序列呈指数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利用预估-校正技术对灰色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改进.数值实验表明,改进模型有效地改善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并拓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后,结合等维递补技术,利用提出的改进模型,对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需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和2015年,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将高达31.9和36.3亿吨标准煤,这将为中国能源供应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估-校正技术 背景值 灰色模型 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器中环戊烷-甲烷-盐水体系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吕秋楠 宋永臣 李小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77-3782,共6页
采用鼓泡装置研究了盐水体系中环戊烷(CP)-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分别考察了进气速率、温度、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进气速率、压力,降低温度均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但进气速率对气体转... 采用鼓泡装置研究了盐水体系中环戊烷(CP)-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分别考察了进气速率、温度、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进气速率、压力,降低温度均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但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有影响,进气速率过大,单位时间内进入到反应器内的气体过多,气体还未参与反应便被排出,导致气体转化率反而减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认为水合物晶体首先在环戊烷-水界面生成,并逐步向内部气相生长,最后水合物壳破裂,气泡逸出。水合物逐渐生长成粒状,并不断聚集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 环戊烷 甲烷 水合物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水溶液氢键结构和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聪 李维仲 +1 位作者 宋永臣 翁林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2-1378,共7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葡萄糖水溶液的氢键结构和氢键生存周期.分析了参与i个氢键(分子内、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的百分比分布.研究发现存在一个特征数N,参与N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最高,当i<N时,参...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葡萄糖水溶液的氢键结构和氢键生存周期.分析了参与i个氢键(分子内、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的百分比分布.研究发现存在一个特征数N,参与N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最高,当i<N时,参与i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i>N时,参与i个氢键的分子的比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还分析了不同类型氢键(葡萄糖分子内、葡萄糖分子间、水分子间、葡萄糖分子与水分子间、所有类型)的连续和截断自相关函数,并计算了对应的氢键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氢键 TIP3P模型 低温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隔振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赵广 刘健 刘占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3-177,共5页
基于静态压缩实验、广义胡克定律和应变能密度推导了描述橡胶超弹性的本构关系,进而获得了橡胶隔振器静态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激振实验的动态刚度模型,该模型由橡胶隔振器静态刚度、位移系数和频率系数组成。在此基础上,... 基于静态压缩实验、广义胡克定律和应变能密度推导了描述橡胶超弹性的本构关系,进而获得了橡胶隔振器静态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激振实验的动态刚度模型,该模型由橡胶隔振器静态刚度、位移系数和频率系数组成。在此基础上,对单自由度质量-隔振器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二者获得的系统的固有频率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提出的橡胶隔振器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获得橡胶隔振器静、动态刚度模型提供了简洁、实用的思路,并为研究含有隔振器的动力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隔振器 橡胶本构模型 广义胡克定律 应变能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钢丝绳复合隔振器动力学建模与参数识别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斌 安西方 +3 位作者 何鑫 金玉奇 王正 宋希庚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6-749,861,共4页
在电动试验台隔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橡胶钢丝绳复合隔振器进行了参数识别和动态建模。通过试验测得频响曲线的Hilbert变换,检测了复合隔振器的非线性度。建立复合隔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分离识别法将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转化为... 在电动试验台隔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橡胶钢丝绳复合隔振器进行了参数识别和动态建模。通过试验测得频响曲线的Hilbert变换,检测了复合隔振器的非线性度。建立复合隔振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分离识别法将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转化为关于未知参数的线性方程组,应用最小二乘法对隔振器的刚度和阻尼参数进行了识别。通过数值方法和谐波平衡法分析了识别系统的动态特性,计算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钢丝绳复合隔振器 HILBERT变换 动力学模型 非线性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