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
林康义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
2
|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思考 |
杨连生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
3
|
城市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途径 |
王续琨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
4
|
行政科学的发展态势与体系结构 |
王续琨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
5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体会和改革尝试 |
张志刚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
6
|
情境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 |
郭文臣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
7
|
科学想象的认知方法论 |
王海山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
8
|
认知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咨询 |
杨连生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
9
|
关于科学发现模式的“潜科学”界说 |
刘永振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10
|
从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看大学生的心理困惑 |
杨连生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
11
|
简谈大学生音乐修养的提高 |
刘鸿图
金风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
12
|
关于科学技术的分布理论 |
盛世豪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
13
|
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关于学生课余马列学习的思考 |
张琇
袁斌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
14
|
科学认识的中介阶段及其耗散、自组与增殖进化模式 |
解恩译
刘永振
丛大川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5
|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教学建议 |
朱航
贺连仁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
16
|
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两点思考 |
贺连仁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
17
|
浅谈逻辑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解兰春
张秀芝
孙建平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
18
|
议秘书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
董锋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
19
|
冯友兰文化哲学新论 |
洪晓楠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7 |
1
|
|
|
20
|
试论市民社区意识的培育和加强城市文化氛围建设 |
柳中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