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控开关在电网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段雄英 廖敏夫 +1 位作者 丁富华 邹积岩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电网各类负载的投切操作会引起系统暂态过程并在网内传播,甚至扩大,相控开关技术可以有效地削弱这种暂态过程。首先介绍了选相控制断路器的国内外应用状况与最新动态,然后论述了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介质绝缘特性以及控制系统精度等几个... 电网各类负载的投切操作会引起系统暂态过程并在网内传播,甚至扩大,相控开关技术可以有效地削弱这种暂态过程。首先介绍了选相控制断路器的国内外应用状况与最新动态,然后论述了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介质绝缘特性以及控制系统精度等几个关键因素对相控开关技术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综合效益与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在我国推广相控开关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相投切 绝缘强度下降率 绝缘强度上升率 机械分散性 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技术综述 被引量:85
2
作者 刘娆 李卫东 吕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2-97,99,共7页
市场化、地区能源结构不平衡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电力系统愈加复杂,数据(技术的和经济的)激增,运行更趋于极限。原有EMS中的数据显示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如何利用现有的系统分析技术、数值分析理论、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 市场化、地区能源结构不平衡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电力系统愈加复杂,数据(技术的和经济的)激增,运行更趋于极限。原有EMS中的数据显示方式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如何利用现有的系统分析技术、数值分析理论、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构成新的运行状态可视化平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研究的综述,包括电力系统数据显示、运行安全状态显示、运行趋势显示等几个方面,认为不论在可视化技术的合理与综合运用,还是在基本数据显示、相关方向应用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应加强数据综合与显示以及颜色与3D显示的应用研究,积极探索计算机新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和新的专业化软件的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运行状态 可视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多屏显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全胜 赵贺 +1 位作者 刘娆 李卫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4-748,共5页
提出了关联多屏显示这一全新概念,并在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展开研究.首先将电力系统的显示内容分为对象类以及信息类,基于屏幕间显示内容联动性上的不同,对关联多屏显示的重要属性——关联关系进行了归纳,将其分为对象相关、信息相关、继... 提出了关联多屏显示这一全新概念,并在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展开研究.首先将电力系统的显示内容分为对象类以及信息类,基于屏幕间显示内容联动性上的不同,对关联多屏显示的重要属性——关联关系进行了归纳,将其分为对象相关、信息相关、继承相关、完全相关等四大类.随后对关联多屏显示的实现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基于单机多屏的模式进行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多屏显示 电力系统 关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EMS人机交互初探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全胜 刘娆 李卫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45-48,100,共5页
通过剖析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端,比较几种输入工具的特点,提出引入语音识别技术。在改进后的人机界面中,对语音、鼠标和键盘3类输入工具进行了新的输入任务分配,使其协同工作,在命令控制上形成了以语音和鼠标相互配合... 通过剖析能量管理系统(EMS)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端,比较几种输入工具的特点,提出引入语音识别技术。在改进后的人机界面中,对语音、鼠标和键盘3类输入工具进行了新的输入任务分配,使其协同工作,在命令控制上形成了以语音和鼠标相互配合为主体的输入模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相比较,改进后的人机界面在操作效率、输入的自由度和输出端的显示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并通过实验验证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人机界面 输入端 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在蓄电池失效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章艳 曾昭华 +1 位作者 李洪春 苏志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9-321,共3页
依据蓄电池内阻与剩余容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灰色预测系统的GM[1,1]模型,实现对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失效的预测。这种方法取代了传统的电池容量试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灰色预测系统 GM(1 1)模型 电池内阻 失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AN技术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接口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智宇 段雄英 +1 位作者 邹圆 张春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电子式互感器数字接口使用常规以太网组播/广播模式进行通信,存在载波冲突、网络负载过重和广播风暴等问题。在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通信和VLAN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网络建设和电子式互感器数字传输帧做了一定的改进,并设计了一... 电子式互感器数字接口使用常规以太网组播/广播模式进行通信,存在载波冲突、网络负载过重和广播风暴等问题。在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通信和VLAN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网络建设和电子式互感器数字传输帧做了一定的改进,并设计了一套基于VLAN技术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接口,使其利于互感器与二次设备利用组播/广播模式进行实时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电子式互感器和二次设备之间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VLAN技术 数字接口 IEC(标准)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AN技术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通讯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智宇 张可畏 +1 位作者 邹积岩 段雄英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5,208,共5页
基于以太网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方案使用组播/广播模式进行通讯,存在载波冲突、网络负载过重和广播风暴等问题。在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通讯和VLAN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网络建设和电子式互感器数字传输帧做了一定的改进,将VLA... 基于以太网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方案使用组播/广播模式进行通讯,存在载波冲突、网络负载过重和广播风暴等问题。在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通讯和VLAN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网络建设和电子式互感器数字传输帧做了一定的改进,将VLAN技术应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数字通讯中,使其利于互感器与二次设备利用组播/广播模式进行实时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电子式互感器和二次设备之间通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VLAN 数字输出 通讯技术 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系统电磁兼容预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玉峰 邹积岩 廖敏夫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3-185,共3页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预测与分析电力系统的电磁环境,从大量的模糊、随机和有噪声的电磁环境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生成供参考的评估模型,依据分析结果选取抗干扰措施。最后通过一个小系统的算例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且有效。
关键词 耦合途径 电磁干扰 电磁环境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变遗传算法在配电系统最优时变重构中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史燕琨 孙辉 +1 位作者 王东 邹积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2-286,共5页
提出一种灾变遗传算法来求解中压配电网最优时变重构问题,以达到网损最小和负荷平衡的目的.首先采用协调方法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寻优问题,并给出了协调后的数学模型.求解过程采用灾变遗传算法以提高种群个体的多样性,防止局... 提出一种灾变遗传算法来求解中压配电网最优时变重构问题,以达到网损最小和负荷平衡的目的.首先采用协调方法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寻优问题,并给出了协调后的数学模型.求解过程采用灾变遗传算法以提高种群个体的多样性,防止局部收敛.通过对南方某城区配电系统的计算,证实该算法在求解速度和全局收敛能力上较普通遗传算法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变遗传算法 系统最优 重构 时变 应用 中压配电网 多目标规划 问题转化 协调方法 负荷平衡 求解过程 数学模型 配电系统 局部收敛 全局收敛 多样性 大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技术的轴承温度检测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晨霞 张海传 +1 位作者 许东卫 刘钟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为实现轴承温度的实时检测,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轴承温度检测系统。通过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轴承温度,应用JN5139模块构建ZigBee无线系统,并利用其内部电源监控电路检测电压。经实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持续工... 为实现轴承温度的实时检测,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轴承温度检测系统。通过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轴承温度,应用JN5139模块构建ZigBee无线系统,并利用其内部电源监控电路检测电压。经实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持续工作半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轴承 温度检测 JN51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技术水平的频率偏差系数设定方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乐 刘娆 李卫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7-20,共4页
自动发电控制(AGC)中的频率偏差系数通常有时变和固定2种设定方式。文中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提出在现有的电网技术条件下,采用时变或固定频率偏差系数对频率和联络线功率的控制效果影响很小;在各区备用容量和联络线可用传输能力充... 自动发电控制(AGC)中的频率偏差系数通常有时变和固定2种设定方式。文中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提出在现有的电网技术条件下,采用时变或固定频率偏差系数对频率和联络线功率的控制效果影响很小;在各区备用容量和联络线可用传输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只要系统总频率偏差系数固定,按不同比例分配各区频率偏差系数并不影响频率质量。进而根据系统当前的技术水平及日后发展趋势,以公平分配区域二次调频责任为原则,有针对性地对设置区域频率偏差系数给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频率偏差系数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火电厂静电除尘器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洋 王宁会 赵志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48-50,57,共4页
分析了现有静电除尘器监控系统的不足 ,提出了以屏蔽双绞线为通信介质的 CAN总线局域网作为静电除尘器监控系统的通信基础来提高静电除尘器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介绍了CAN总线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相关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 分析了现有静电除尘器监控系统的不足 ,提出了以屏蔽双绞线为通信介质的 CAN总线局域网作为静电除尘器监控系统的通信基础来提高静电除尘器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介绍了CAN总线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相关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网络拓扑。在某火电厂静电除尘器上的运行结果表明 CAN总线监控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系统成本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火电厂 静电除尘器 监控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操动可靠性分析及其在新型直流断路器中应用
13
作者 董恩源 邹积岩 丛吉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9-722,共4页
针对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及其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子操动机构,它是典型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对其进行了操动精度分析、操动可靠性设计等;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断路器,它采用单一操动机构来实现电流转移原理.应用电子操动结合新型... 针对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及其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子操动机构,它是典型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对其进行了操动精度分析、操动可靠性设计等;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断路器,它采用单一操动机构来实现电流转移原理.应用电子操动结合新型直流断路器进行实验表明,基于电子操动的新型直流断路器能够成功地分断故障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操动机构 电流转移原理 故障电流 分断 可靠性分析 用电 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牵引系统中电磁兼容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晶 张明 +1 位作者 杨晨 孙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4,共3页
电气化铁路牵引系统和信号系统之间存在着传导耦合、感性耦合、容性耦合、辐射耦合带来的4种电磁干扰。对直流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斩波器电流波形、输入阻抗、状态空间和交、直流变流器模型,以及交流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逆变器状态空间、... 电气化铁路牵引系统和信号系统之间存在着传导耦合、感性耦合、容性耦合、辐射耦合带来的4种电磁干扰。对直流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斩波器电流波形、输入阻抗、状态空间和交、直流变流器模型,以及交流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逆变器状态空间、频域模型、输入阻抗和直流侧谐波等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将电力模块的仿真模型与数学算式相结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干扰源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电磁干扰 铁路信号 模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数字积分器 被引量:109
15
作者 张可畏 王宁 +2 位作者 段雄英 邹积岩 黄智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积分器是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的关键环节。同模拟积分器相比,数字积分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更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文中主要论述了互感器用数字积分器的设计与实现,分析比较了多种积分方案;提出了根据设计精度要... 积分器是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的关键环节。同模拟积分器相比,数字积分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更适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文中主要论述了互感器用数字积分器的设计与实现,分析比较了多种积分方案;提出了根据设计精度要求,确定积分器所需最低采样率的算法;讨论了解决积分中漂移、初值及饱和问题的措施。研制了数字积分器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积分器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 ROGOWSKI线圈 饱和问题 样机 采样率 定积分 初值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真空断路器投切空载变压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1
16
作者 丁富华 邹积岩 +1 位作者 方春恩 段雄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3,共5页
关合空载变压器所产生的励磁涌流容易引起继保装置误动、绕组机械应力增大及电能质量降低等。采用选相合闸技术在铁心中的预感应磁通与剩磁相等时刻投入变压器,可以有效地削弱励磁涌流。该文分析了变压器空载投切的暂态过程及限制励磁... 关合空载变压器所产生的励磁涌流容易引起继保装置误动、绕组机械应力增大及电能质量降低等。采用选相合闸技术在铁心中的预感应磁通与剩磁相等时刻投入变压器,可以有效地削弱励磁涌流。该文分析了变压器空载投切的暂态过程及限制励磁涌流的策略,仿真分析及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选相控制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很适于选相分合闸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载变压器 励磁涌流 真空断路器 选相分合闸 选相控制 绕组 铁心 等时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供能电流互感器的低功耗光电传输系统 被引量:32
17
作者 邱红辉 李立伟 +2 位作者 段雄英 范兴明 吕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72-76,共5页
设计了用于激光供能电流互感器的低功耗光电传输系统,系统包括上行光纤和下行光纤。上行光纤在完成向包含传感器及相关电路的一次转换器供能的同时,还可以传输控制信号。在不影响光供能稳定性的情况下,在短暂的供能中断中完成数据通信... 设计了用于激光供能电流互感器的低功耗光电传输系统,系统包括上行光纤和下行光纤。上行光纤在完成向包含传感器及相关电路的一次转换器供能的同时,还可以传输控制信号。在不影响光供能稳定性的情况下,在短暂的供能中断中完成数据通信。在一次转换器中,控制信号通过在能量变换电路中增加一个比较器电路提取出来。改进的一次转换器光发射驱动电路只需要消耗数毫瓦的平均功率就可以稳定地工作,一次转换器总的功耗可控制在40 mW以内。实验结果表明,上行光纤和下行光纤中通信波特率可以分别达到200 kbit/s和2 Mbit/s,完全满足电流互感器通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激光供能 光电传输系统 低功耗 异步串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高压互感器数字接口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32
18
作者 黄智宇 段雄英 +1 位作者 张可畏 邹积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7-90,共4页
介绍了IEC60044-8和IEC61850中规定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接口的特性,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模块以实现此功能。该方案采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利用RTL8029AS实现以太网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并采用TCP/IP协议进... 介绍了IEC60044-8和IEC61850中规定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输出接口的特性,并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模块以实现此功能。该方案采用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利用RTL8029AS实现以太网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并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系统维护,具有设计简单、维护方便、传输速率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对电子式互感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数字接口 通信 以太网 IEC 60044—8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永磁机构同步控制系统 被引量:24
19
作者 丁富华 邹积岩 +1 位作者 段雄英 郑占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69-74,共6页
断路器的同步(或相控)操作能有效削弱分合闸所产生的涌流、过电压等暂态冲击,是电器智能化的前沿课题。文中介绍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永磁机构同步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实时采集电参数并用有限冲激响应... 断路器的同步(或相控)操作能有效削弱分合闸所产生的涌流、过电压等暂态冲击,是电器智能化的前沿课题。文中介绍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永磁机构同步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实时采集电参数并用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检测参考信号零点,针对不同输入指令调用相应的控制算法,使永磁机构在预定相位完成同步投切。整个装置的设计均采用模块化思想,具有必要的抗干扰措施,并能与控制中心通信,便于现场调试与维护。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机构 真空断路器 同步投切 电子驱动 数字信号处理器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娆 林伟 +4 位作者 李卫东 刘乐 王玮 徐兴伟 柳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91,共5页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已有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适 合现有控制要求和网络结构的新标准。通过探讨电力系统互联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控制 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分析现有的A1,A2和CPS1,CPS2两...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已有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适 合现有控制要求和网络结构的新标准。通过探讨电力系统互联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控制 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分析现有的A1,A2和CPS1,CPS2两类标准的控制机理及缺陷后, 阐述了建立新标准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制定新标准所涉及的系统状态分级、自动发电控制(AGC) 闭环中加入联络线安全约束、控制策略和区域控制偏差(ACE)分解等若干概念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互联电力系统 控制性能评价标准 自动发电控制 区域控制偏差 CPS标准 无意交换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