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及其教学模式的改革 被引量:3
1
作者 赵静 史美云 +2 位作者 高雨堃 贺雷雨 李文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2-245,共4页
以体外构建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idase,β-Glu)及其酶学活性测定实验为例,探讨了综合型、创新型、科研转化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的建设理念及虚拟仿真+微视频+线下实操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更新实验项目、设置开放... 以体外构建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idase,β-Glu)及其酶学活性测定实验为例,探讨了综合型、创新型、科研转化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的建设理念及虚拟仿真+微视频+线下实操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更新实验项目、设置开放性实验以及改进教学和考核模式等,实现将自然学科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引物设计、PCR体外扩增、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及酶学活性分析等相关理论及实验技术。这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 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联芹菜苷元通过抑制氧连接氮乙酰葡糖胺转移酶(OGT)降低HeLa细胞迁移侵袭潜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欣 张娜娜 +4 位作者 曹禺 朱彤 李文利 张嘉宁 刘宇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筛选具有氧连接氮乙酰葡糖胺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化合物,分析其抗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活性。方法对10种四氢穗花杉双黄酮天然产物类似物与OGT进行分子对接结合能分析,在无细胞反... 目的筛选具有氧连接氮乙酰葡糖胺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化合物,分析其抗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活性。方法对10种四氢穗花杉双黄酮天然产物类似物与OGT进行分子对接结合能分析,在无细胞反应体系中比较这些化合物的OGT抑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3,8'-联芹菜苷元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氧连接氮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的抑制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法观察3,8'-联芹菜苷元对HeLa细胞迁移侵袭潜能的影响。结果3,8'-联芹菜苷元具有优于四氢穗花杉双黄酮的OGT结合能和抑制活性,以时间和浓度梯度方式抑制OGT活性,降低HeLa细胞内的O-GlcNAc修饰,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侵袭潜能。结论3,8'-联芹菜苷元能够抑制OGT活性,降低细胞内蛋白质的O-GlcNAc修饰,进而阻止肿瘤细胞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连接氮乙酰葡糖胺转移酶抑制剂 迁移侵袭 天然产物 糖基化 活性检测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彤 赵振军 +4 位作者 叶博 刘宇博 范琦 张嘉宁 李文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84,共7页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d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BP)中的限速酶,与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本研究克隆的柞蚕GFAT基因(ApGFAT)CDS由2 022个碱基构成,编码674个氨基酸...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d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BP)中的限速酶,与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本研究克隆的柞蚕GFAT基因(ApGFAT)CDS由2 022个碱基构成,编码674个氨基酸。将该基因连接到柞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pM748BE后与ApNPV-Δph/egfp+共转染Tn-High Five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将重组病毒注射到柞蚕蛹体内,收集发病蛹血淋巴,用镍离子螯合柱纯化得到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ApGFAT蛋白在柞蚕蛹体内得到成功表达,酶活力为0.978μmol/(mi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毒中药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和肝脏药物代谢酶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新 尹航 +4 位作者 阎明睿 范晓宇 贾艳艳 姜丽丽 刘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593-3598,共6页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药在世界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记载的10种大毒中药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但人体服用此类药物后,在肝脏药物代谢酶的介导下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代谢酶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机体器官的损伤...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药在世界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记载的10种大毒中药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但人体服用此类药物后,在肝脏药物代谢酶的介导下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对代谢酶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机体器官的损伤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因此,对大毒中药的不良反应和肝脏代谢酶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将10种大毒中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总结,为大毒中药的研究和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毒 中药 毒性成分 不良反应 肝脏代谢酶 细胞色素P450酶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窖蛋白-1通过增强氧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糖基转移酶表达诱导小鼠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玲燕 王语涵 +5 位作者 张程 陈茜茜 黄煌 李文利 张嘉宁 刘宇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2-1068,共7页
窖蛋白-1(caveolin-1,Cav-1)是胞膜窖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参与调控多种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然而,Cav-1调节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和肿瘤转移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小鼠肝癌细胞中证明,Cav-1能够促进蛋白质的氧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l... 窖蛋白-1(caveolin-1,Cav-1)是胞膜窖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参与调控多种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然而,Cav-1调节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和肿瘤转移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小鼠肝癌细胞中证明,Cav-1能够促进蛋白质的氧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糖基化及其O-GlcNAc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OGT)的表达,增强了小鼠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潜能。RT-qPCR、Western印迹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Cav-1通过下调转录因子RUNX2表达,抑制了miR24的转录(P<0.05)。随后研究结果表明,miR24能够靶向Ogt mRNA 3′-UTR并抑制其表达(P<0.05)。这使得Cav-1通过RUNX2/miR24正向调控OGT的表达和O-GlcNAc糖基化,最终导致小鼠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潜能增加。这些结果揭示了Cav-1调控糖基转移酶OGT表达和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的新机制,为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窖蛋白-1 糖基转移酶 氧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寡糖的提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皓程 李文利 +1 位作者 张嘉宁 刘宇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65-2473,共9页
以热爆预处理制备的黑木耳发酵原浆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Crude Auricularia heimuer polysaccharide,CAHP).通过H_(2)O_(2)氧化水解和超声物理水解联用的方法降解CAHP,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获得... 以热爆预处理制备的黑木耳发酵原浆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Crude Auricularia heimuer polysaccharide,CAHP).通过H_(2)O_(2)氧化水解和超声物理水解联用的方法降解CAHP,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获得黑木耳寡糖1(Auricularia heimuer oligosaccharide 1,AHO1).单糖组成分析、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表征结果表明,AHO1是以甘露糖为主,由6种单糖组成,各糖残基通过α-糖苷键连接,聚合度为2~10的低聚糖.功能分析结果表明,AHO1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能够有效减弱H_(2)O_(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抑菌实验结果显示,AHO1不仅对大肠杆菌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还能有效抑制带氨苄抗性的基因工程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寡糖结构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酸碱度对黑水虻灭活致病菌效率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宁 姜慧敏 +6 位作者 任苗苗 张守玉 刘燕霞 鲁红旭 许建强 贺高红 徐卫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5-273,共9页
黑水虻处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机垃圾资源化方法,然而不同底物和处理方式下,致病菌的灭活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亟待研究和阐释.以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为模式致病菌,以不同初始pH条件下餐厨垃圾中致病菌的灭活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致... 黑水虻处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机垃圾资源化方法,然而不同底物和处理方式下,致病菌的灭活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亟待研究和阐释.以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为模式致病菌,以不同初始pH条件下餐厨垃圾中致病菌的灭活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致病菌灭活的主要因素和强化方法.结果发现,沙门氏菌在1~4 d被灭活,大肠杆菌O157在2~6 d被灭活,环境微生物以及物料酸性条件是致病菌灭活的主要因素.黑水虻是垃圾减量化的主要动力,但并不是致病菌灭活的主要因素.pH 6.0、8.0的条件比pH 5.3、10.0、12.0更具有优势,表现为较快的致病菌灭活速度、较高的黑水虻抗菌肽抑菌活性以及较快的幼虫生长速率.综上,黑水虻能够在减量化餐厨垃圾的同时灭活致病菌,初始pH 6.0~8.0的条件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O157 生物安全 餐厨垃圾 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凝集素ApCTL4-X1的表达、纯化与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昂 王坤龙 +2 位作者 张嘉宁 刘宇博 李文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9,共8页
C型凝集素是昆虫先天免疫防御系统中识别病原微生物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具有参与细菌的识别与清除、调节血液封装和黑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本研究克隆的柞蚕凝集素基因ApCTL4-X1CDS由669个碱基构成,其编码蛋白含有223个氨基酸,具有糖识别... C型凝集素是昆虫先天免疫防御系统中识别病原微生物的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具有参与细菌的识别与清除、调节血液封装和黑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本研究克隆的柞蚕凝集素基因ApCTL4-X1CDS由669个碱基构成,其编码蛋白含有223个氨基酸,具有糖识别基序QPD/WHD。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得到重组蛋白。功能实验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具有凝菌、抑菌、糖结合的活性,在柞蚕先天免疫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凝菌 糖结合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amonas testosteroni 5-MGAM-4D来源的腈水合酶基因重组菌对腈类化合物的全细胞催化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胜先 杜文静 +3 位作者 崔宝程 黄姣 郭祎 王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4-99,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高效表达腈水合酶的基因工程菌CtNHase,探究其对腈类物质的全细胞催化作用,并考察pH、温度对全细胞催化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来源Comamonas testosteroni 5-MGAM-4D的腈水合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以pET-24a为载体...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高效表达腈水合酶的基因工程菌CtNHase,探究其对腈类物质的全细胞催化作用,并考察pH、温度对全细胞催化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来源Comamonas testosteroni 5-MGAM-4D的腈水合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以pET-24a为载体,构建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后,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SDS-PAGE蛋白表达验证,并通过色谱检测分析对底物丙烯腈和己二腈的转化情况。结果:在pH=7.4,30℃条件下,基因重组菌CtNHase催化活性最高,可通过全细胞催化在5 min内完全转化50 mmol/L己二腈生成己二酰二胺,在5 h内完全转化500 mmol/L丙烯腈生成丙烯酰胺。结论:基因重组菌CtNHase可高效催化丙烯腈和己二腈生成丙烯酰胺和己二酰二胺,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5-MGAM-4D 基因重组 腈水合酶 全细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热点突变对腈水合酶底物亲和力的改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宝程 黄姣 +3 位作者 李佳欣 郭祎 王黎 梁长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8-154,共7页
目的:以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CCM2595来源的腈水合酶为研究对象,利用半理性设计以及定点突变以获取其对烟腈底物亲和力更高的突变体。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找到同源性很高的1AHJ蛋白并采用SwissModel和iTASSER等软件进行评估。利用Dis... 目的:以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CCM2595来源的腈水合酶为研究对象,利用半理性设计以及定点突变以获取其对烟腈底物亲和力更高的突变体。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找到同源性很高的1AHJ蛋白并采用SwissModel和iTASSER等软件进行评估。利用Discovery Studio 2016(DS)将1AHJ与烟腈进行分子对接并进行虚拟氨基酸突变,预测并筛选出亲和力明显提升的氨基酸突变位点。构建突变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感受态中进行异源表达,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对烟腈的生物转化情况。结果:通过虚拟氨基酸突变,得到腈水合酶α亚基CYS113突变为TYR(C113Y)、CYS115突变为ASN(C115N)、β亚基VAL52突变为ARG(V52R)后的三位点突变体,酶纯化后通过酶促反应常数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Km值由突变前的16.78 mmol/L降低为12.69 mmol/L,酶活由12.14 U/mL提高到15.15 U/mL。结论:通过虚拟氨基酸突变得到的腈水合酶三突变体ReNHase;对烟腈的底物亲和力提高了24.37%,酶活提高了24.79%,以上结果为烟腈工业化应用的提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水合酶 烟腈 虚拟氨基酸突变 底物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亦昊 张昊 +2 位作者 涂思梅 殷宇涵 韩彦槊(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5-1072,共8页
慢性炎症反应是腹主动脉瘤(AAA)形成和破裂的核心环节。有研究证明,循环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AAA的发生发展。浸润后的巨噬细胞受不同刺激极化为以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为主的各类极化表型,既能通过释放细胞... 慢性炎症反应是腹主动脉瘤(AAA)形成和破裂的核心环节。有研究证明,循环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AAA的发生发展。浸润后的巨噬细胞受不同刺激极化为以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为主的各类极化表型,既能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调控炎症反应,也能通过细胞间通讯影响细胞外基质(ECM)的重塑过程。本文就巨噬细胞极化在AAA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揭示巨噬细胞极化影响AAA的机制,以期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极化的靶点治疗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巨噬细胞 极化 细胞通讯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ApMLEC的重组表达和功能分析
12
作者 刘智超 古苏云 +4 位作者 刘丹梅 范琦 刘宇博 张嘉宁 李文利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7,共6页
对柞蚕Malectin(ApMLEC)进行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和初步功能分析。基于已知的柞蚕cDNA数据库,通过PCR克隆ApMLEC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信息;将基因连接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系统和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 对柞蚕Malectin(ApMLEC)进行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和初步功能分析。基于已知的柞蚕cDNA数据库,通过PCR克隆ApMLEC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信息;将基因连接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系统和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探究该蛋白结合多糖、凝集细菌和抑菌能力;通过将基因连接至转移载体pApBacDual-egfp探究其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基因由798个碱基构成,编码266个氨基酸,纯化得到分子质量约为33 ku、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ApMLEC能够与麦芽糖、脂多糖、肽聚糖结合;凝集细菌;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250μg/mL;并抑制ApNPV病毒的复制。ApMLEC初步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能在柞蚕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今后开展柞蚕免疫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ApMLEC 抗病毒 抑菌 凝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塞布韦对扑热息痛葡萄糖醛酸化的抑制作用
13
作者 李兰丽 姜丽丽 +1 位作者 夏杨柳 刘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达塞布韦对扑热息痛(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定量预测2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方法利用人肝微粒体(HLMs)及重组人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UGT1A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酶抑制动... 目的探讨达塞布韦对扑热息痛(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定量预测2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方法利用人肝微粒体(HLMs)及重组人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UGT1A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酶抑制动力学研究达塞布韦对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作用。结果达塞布韦对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在HLMs中,其IC50和Ki值分别为(3.94±1.29)和(5.50±0.46)μmol/L。在重组人源UGT1A9中,达塞布韦对UGT1A9的IC50和Ki值分别为(5.24±1.26)和(4.92±0.46)μmol/L。利用体外实验数据及药物相互作用预测模型,预测当达塞布韦以250 mg、2次/d或更高剂量与APAP同时服用时,将导致APAP的曲线下面积至少增加27%。结论达塞布韦对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扑热息痛 达塞布韦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雾电离质谱法分析表征四逆汤中的酸碱非共价复合物
14
作者 胡琪 尚宇瀚 +1 位作者 薛宏宇 马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5,共11页
本研究采用冷喷雾电离质谱(CSI-MS)法表征四逆汤中7组酸碱化合物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通过自行搭建的冷喷雾电离装置,以经液氮冷却的氮气作为离子源鞘气,为酸碱非共价复合物质谱分析提供低温电离条件。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 本研究采用冷喷雾电离质谱(CSI-MS)法表征四逆汤中7组酸碱化合物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通过自行搭建的冷喷雾电离装置,以经液氮冷却的氮气作为离子源鞘气,为酸碱非共价复合物质谱分析提供低温电离条件。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采集一级全扫描和二级碰撞诱导解离模式下的质谱数据。结果表明,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检测到7组酸碱化合物之间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进一步使用等温滴定量热实验和计算化学方法分析代表性酸碱化合物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模式,验证了CSI-MS的实验结果。该方法可为探索四逆汤自沉淀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雾电离质谱(CSI-MS) 酸碱非共价复合物 自沉淀 四逆汤 计算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