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可 胡文忠 +2 位作者 姜爱丽 徐永平 萨仁高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李斯特菌病,感染严重者会出现致死现象。传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耗时长,步骤繁琐。因此,特异性强,高效性以及简便的检测手段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李斯特菌病,感染严重者会出现致死现象。传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耗时长,步骤繁琐。因此,特异性强,高效性以及简便的检测手段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的研究概况,并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PCR Real—time PCR 基因芯片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中菌体分离富集与DNA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董妍 胡文忠 +2 位作者 何煜波 姜爱丽 萨仁高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71-375,共5页
食源性致病菌DNA的数量及纯度严重影响后续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因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日渐广泛,细菌的分离、富集和DNA提取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富集和DNA提... 食源性致病菌DNA的数量及纯度严重影响后续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因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日渐广泛,细菌的分离、富集和DNA提取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富集和DNA提取的多种方法,以便研究开发更加快速、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分离 富集 DNA提取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蛇岛蝮蛇类凝血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青 雷旭宇 +4 位作者 许建强 李民 苏志国 安利佳 杨克瑞斯特.杨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根据同源性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大连蛇岛蝮蛇毒腺总RNA中合成扩增出类凝血酶基因,并由此推测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中,经电激转化后整合至毕氏酵母细胞中获得表达.该表达产物经两步柱层析后,进行聚... 根据同源性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大连蛇岛蝮蛇毒腺总RNA中合成扩增出类凝血酶基因,并由此推测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中,经电激转化后整合至毕氏酵母细胞中获得表达.该表达产物经两步柱层析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单一条带,并表现较强的生色底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蛇岛 蝮蛇 类凝血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酵母表达系统 氨基酸序列 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斑驳病毒大连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品三 孙冰轮 +1 位作者 姜旭 李焕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15,共4页
根据GenBank上已登录的百合斑驳病毒(LMoV)基因组序列设计7对交叉重叠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铁炮百合白天堂进行检测,并经克隆测序获得百合斑驳病毒大连分离物(LMoV-DL)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LMoV基因组由长度为9 648 bp的线状... 根据GenBank上已登录的百合斑驳病毒(LMoV)基因组序列设计7对交叉重叠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铁炮百合白天堂进行检测,并经克隆测序获得百合斑驳病毒大连分离物(LMoV-DL)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LMoV基因组由长度为9 648 bp的线状单链正义RNA组成,包括一个poly(A)尾巴,编码一个由3 096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51 kDa的多聚蛋白。同时多聚蛋白系统发育分析说明LMoV隶属于Potyvirus属一个较大的分支,在进化关系上与BYMV和ClYVV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斑驳病毒 RT-PCR 基因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生物柴油及其生物炼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修志龙 郭峰 +2 位作者 梁志霞 滕虎 孙亚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8-63,共6页
化石燃料日益枯竭与可替代能源成本过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可再生原料及其副产物的充分利用与高值化是实现生物质能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生物柴油的研发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发思路以及相关多产物联... 化石燃料日益枯竭与可替代能源成本过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可再生原料及其副产物的充分利用与高值化是实现生物质能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生物柴油的研发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发思路以及相关多产物联产的策略。以文冠果的综合利用为例,阐述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生物炼制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纤维素乙醇 生物炼制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妍 胡文忠 +3 位作者 姜爱丽 冯可 吕晓萌 纪懿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387,共4页
大肠杆菌又称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其中有少数血清型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很大危害。因此,研究快速、灵敏、特异的食源性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对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食源性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技... 大肠杆菌又称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其中有少数血清型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很大危害。因此,研究快速、灵敏、特异的食源性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对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食源性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检测技术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莴苣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晓哲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修志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8-283,共6页
该文基于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鲜切莴苣的研究,分析莴苣加工后的品质变化,并总结了鲜切莴苣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旨在为鲜切莴苣尤其是鲜切蔬菜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鲜切莴苣 酶促褐变 物理保鲜 化学保鲜 生物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果蔬中4种病原微生物多重PCR检测技术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可 胡文忠 +4 位作者 姜爱丽 萨仁高娃 徐永平 司琦 马新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6-283,共8页
研发可同时检测鲜切果蔬中的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inl A基因、鼠伤寒沙门菌inv A基因、大肠杆菌O... 研发可同时检测鲜切果蔬中的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inl A基因、鼠伤寒沙门菌inv A基因、大肠杆菌O157:H7 wzy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设计及筛选出4对引物。对多重PCR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该方法对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限分别为3.5×10~6、1.6×10~5、2.4×10~5、4.8×10~5 CFU/m L。将优化的多重PCR方法对不同接种量富集后验证,结果表明,经过9 h富集后,该方法检出限为1 CFU/m L。该方法在鲜切莴苣、鲜切黄瓜、鲜切木瓜、鲜切哈密瓜中应用同样可扩增出4条目标菌。因此,利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鲜切果蔬中侵染的病原菌检出限可达到1 CFU/g。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培养检测方法具有节约大量的劳力、试剂、时间等优点,检测时间也由原来的5~7 d缩短至9~11 h,对于企业或分析检验中心大批量样品的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快速检测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鲜切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技术快速检测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纪懿芳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冯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9-63,67,共6页
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为目标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对特异性、灵敏度进行了验证。LAMP最佳反应条件为,外内引物浓度比为1∶8,Mg2+反应浓度为4 mmol/L,d NTPs浓度为3.5 mmol/L,温度为65℃,反应时长为1 h,只对... 本研究以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为目标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对特异性、灵敏度进行了验证。LAMP最佳反应条件为,外内引物浓度比为1∶8,Mg2+反应浓度为4 mmol/L,d NTPs浓度为3.5 mmol/L,温度为65℃,反应时长为1 h,只对副溶血弧菌产生扩增反应,与其余细菌不产生扩增反应,细菌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灵敏度约为5.45×101 fg/μL和140 cfu/m L,对人工污染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限为2.8×102 cfu/m L。该方法反应时间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LAMP 海产品 tl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果蔬精准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龙娅 胡文忠 +4 位作者 萨仁高娃 李元政 老莹 赵曼如 廖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9-256,共8页
鲜切果蔬因具有即食即用、方便营养及新鲜安全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最小加工处理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利于鲜切果蔬品质的保持,限制了果蔬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是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 鲜切果蔬因具有即食即用、方便营养及新鲜安全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最小加工处理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利于鲜切果蔬品质的保持,限制了果蔬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是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适当的精准包装可以改善鲜切果蔬周围环境、减少微生物数量,达到延长货架期和维持品质的作用。但不同种类的鲜切果蔬通常因其自身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技术。该文综述了鲜切果蔬分类及其适用包装技术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低温贮藏、气调包装、臭氧水处理、真空包装、超高压包装、可食性涂膜、纳米包装及微胶囊包装技术的保鲜原理及其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鲜切果蔬包装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果蔬 包装技术 精准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LAMP-HNB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纪懿芳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冯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2-148,共7页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并结合指示剂-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HNB)的应用,即LAMP—HNB快速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副溶血弧菌£胁基因设...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并结合指示剂-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HNB)的应用,即LAMP—HNB快速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副溶血弧菌£胁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1μL HNB(反应浓度150μmol/L)作为反应指示剂,根据反应体系颜色变化判断反应结果,并同时将产物进行凝胶电泳验证结果,通过PCR平行实验对比,实证LAMP—HNB法的反应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LAMP-HNB新法与PCR方法的特异性没有差异,但是,LAMP—HNB新法的灵敏度是PCR的10~100倍。经海产品实际检测验证,LAMP—HNB新法与PCR法和国标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因此,LAMP—HNB新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更适用于海产品处理现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副溶血弧菌 LAMP—HNB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浆果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司琦 胡文忠 +2 位作者 姜爱丽 冯可 王倩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30-333,共4页
浆果含有丰富的水分,易腐败变质,容易遭受病害和霉害侵蚀,不易贮藏与运输。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由于具有保藏效果好,贮藏时间长,安全无污染的特点,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气调贮藏... 浆果含有丰富的水分,易腐败变质,容易遭受病害和霉害侵蚀,不易贮藏与运输。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由于具有保藏效果好,贮藏时间长,安全无污染的特点,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对常见浆果中乙烯合成、呼吸作用、自由基防御系统等生理作用的影响作用,对气调技术在浆果保鲜的应用前景行了展望,为常见浆果类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浆果 气调 贮藏保鲜 生理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浆果熏蒸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廖嘉 胡文忠 +4 位作者 权春善 姬亚茹 杨香艳 龙娅 李元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77-284,共8页
浆果类水果一般为小型肉质果,皮薄汁多,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多酚、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类食用价值很高的水果。但是浆果在采摘和贮运过程中,极易由于自身成熟衰老、微生物侵染以及机械损伤而发生变质,因此探寻一种保持或提升... 浆果类水果一般为小型肉质果,皮薄汁多,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多酚、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类食用价值很高的水果。但是浆果在采摘和贮运过程中,极易由于自身成熟衰老、微生物侵染以及机械损伤而发生变质,因此探寻一种保持或提升浆果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的保鲜技术是浆果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浆果现有的保鲜技术,特别是熏蒸处理在采后浆果贮藏保鲜中的保鲜机理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发现不同熏蒸剂对不同浆果的保鲜效果存在差异,且与熏蒸浓度及时间相关。该综述旨在为浆果熏蒸保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探寻更加高效、安全的浆果保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浆果 保鲜 熏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在细菌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信欣 陈丽杰 薛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97-102,共6页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最早发现于绝大多数细菌和古细菌中,帮助其防御和抵抗噬菌体和外来质粒的入侵。近年来,随着对该系统结构及功能的逐步深入认识和研究,CRISPR-Cas9技术已经发展成为...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最早发现于绝大多数细菌和古细菌中,帮助其防御和抵抗噬菌体和外来质粒的入侵。近年来,随着对该系统结构及功能的逐步深入认识和研究,CRISPR-Cas9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手段,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功能和分类,在细菌基因编辑中的应用和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编辑 CRISPR-Cas9 细菌 脱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藻红蛋白粗提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翠芹 高敏 顾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649-12651,共3页
[目的]快速、有效、大批量地提取藻红蛋白。[方法]以坛紫菜为原料,采用溶胀法、化学试剂法和搅切法3种粗提技术,以藻红蛋白的提取得率、纯度和提取时间为参数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溶胀法采用0.01mol/LTris-HCl(pH8.0)浸提9h,藻红... [目的]快速、有效、大批量地提取藻红蛋白。[方法]以坛紫菜为原料,采用溶胀法、化学试剂法和搅切法3种粗提技术,以藻红蛋白的提取得率、纯度和提取时间为参数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溶胀法采用0.01mol/LTris-HCl(pH8.0)浸提9h,藻红蛋白得率为9.71mg/g,纯度(A565/A280)为0.45;化学试剂法在0.100mol/LSDS溶液作用4h时,藻红蛋白得率为24.35mg/g,纯度(A565/A280)为0.22左右;搅切法采用搅切速度18000r/min作用6min,藻红蛋白得率达到23.11mg/g,纯度(A565/A280)为0.30。[结论]综合比较,搅切法提取藻红蛋白效率高,藻红蛋白得率和纯度较好,处理量较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粗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藻红蛋白 破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西兰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皎雪 胡文忠 +3 位作者 赵曼如 管玉格 郝可欣 郭斌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88-293,共6页
西兰花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同时还含有酚类、黄酮等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有保健作用的蔬菜。鲜切西兰花因其方便、安全的特性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鲜切西兰花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营养成分流失、... 西兰花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同时还含有酚类、黄酮等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有保健作用的蔬菜。鲜切西兰花因其方便、安全的特性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鲜切西兰花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营养成分流失、易受微生物的侵染等问题,加速变质、衰老进程引起品质劣变。因此,如何有效维持鲜切西兰花的品质和延长其货架期是鲜切西兰花加工技术的关键。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鲜切西兰花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技术(减压、微波、包装、臭氧和UV-C等)和化学保鲜技术(乙醇、杀菌剂和1-MCP等)以及生物保鲜技术(中草药提取液、可食性涂膜和精油)。综合比较各项保鲜技术对鲜切西兰花的保鲜效果,发现物理和生物结合的保鲜技术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以期为今后鲜切西兰花保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西兰花 物理 化学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固定化新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萌萌 杨天奎 牟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共4页
固定化脂肪酶因具有易于分离、可重复利用及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受到极大关注。该文综述脂肪酶固定化新方法和新载体。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酶 酶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胡萝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皎雪 胡文忠 +3 位作者 赵曼如 管玉格 郝可欣 高雪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9-353,360,共6页
胡萝卜(Daucus carota L.var.sativa Hoffm)富含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等营养成分。鲜切胡萝卜因其具有天然、方便和安全等特性,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鲜切胡萝卜易发生脱水和木质化而造成白化现象,同... 胡萝卜(Daucus carota L.var.sativa Hoffm)富含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等营养成分。鲜切胡萝卜因其具有天然、方便和安全等特性,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鲜切胡萝卜易发生脱水和木质化而造成白化现象,同时汁液外流,易受微生物的侵染等危害,进而加速变质衰老进程,进而对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本文就近几年有关鲜切胡萝卜保鲜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评价了包括温度、热处理、辐照(紫外线、电子束)、超高压、高压二氧化碳等处理的物理保鲜技术和杀菌剂、1-MCP和涂膜处理的化学保鲜技术,并对未来鲜切胡萝卜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鲜切胡萝卜科学食用和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胡萝卜 物理保鲜 化学保鲜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杀菌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佳宇 胡文忠 +2 位作者 于皎雪 管玉格 赵曼如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85-92,共8页
目的通过介绍紫外线杀菌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综述国内外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短波紫外线对鲜切果蔬品质、生理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紫... 目的通过介绍紫外线杀菌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综述国内外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短波紫外线对鲜切果蔬品质、生理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紫外线杀菌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鲜切果蔬保鲜技术,可以有效抑制鲜切果蔬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缓鲜切果蔬生理代谢,防止褐变,延迟衰老,并延长鲜切果蔬货架期,且不会对鲜切果蔬的风味和口感产生影响。结论在目前重视食品快捷和安全的趋势下,紫外线杀菌技术因其具有安全方便、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现已在鲜切果蔬保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杀菌 鲜切果蔬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花椰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佳宇 胡文忠 +2 位作者 管玉格 于皎雪 赵曼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27-332,共6页
花椰菜富含类黄酮、芥子油苷等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十字花科蔬菜。鲜切花椰菜以其方便、快捷、新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鲜切花椰菜由于受到机械损伤而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褐变和微生物... 花椰菜富含类黄酮、芥子油苷等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十字花科蔬菜。鲜切花椰菜以其方便、快捷、新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鲜切花椰菜由于受到机械损伤而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褐变和微生物侵染等现象,不但造成品质劣变,同时还会缩短货架期。因此,如何有效维持鲜切花椰菜的品质和延长其货架期是鲜切花椰菜加工技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鲜切花椰菜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臭氧水、包装、短波紫外线、微波、光照、热处理等物理保鲜技术,乳酸钙、抗坏血酸、氯化十六烷吡啶等化学保鲜技术,微生物拮抗、天然提取物、基因工程等生物保鲜技术,以期为今后鲜切花椰菜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花椰菜 物理保鲜 化学保鲜 生物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