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金属体系对水中多氯有机物的催化还原脱氯特性 被引量:56
1
作者 全燮 刘会娟 +2 位作者 杨凤林 薛大明 赵雅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336,共4页
采用二元金属作为还原和催化剂,对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三氯乙烯的还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Pd和Fe/Ni体系对所有3种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催化脱氯特性,30min内脱氯率大于85%。对三氯甲烷,仅用零价... 采用二元金属作为还原和催化剂,对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三氯乙烯的还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Pd和Fe/Ni体系对所有3种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催化脱氯特性,30min内脱氯率大于85%。对三氯甲烷,仅用零价铁即可达到近80%的脱氯效率。水中的铁浓度和pH值在反应初期随反应时间而增高,反应后期却降低,文中对此原因作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金属 脱氯反应 有机氯 催化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有害金属植物修复的生理机制及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志强 牛军峰 全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7,共4页
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是污染土壤和水体的两大类有害金属 ,有关它们的传统治理方法不太理想。依赖于植物的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污染治理技术 ,笔者就其修复有害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理机制、研究方向及进展、合... 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是污染土壤和水体的两大类有害金属 ,有关它们的传统治理方法不太理想。依赖于植物的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污染治理技术 ,笔者就其修复有害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理机制、研究方向及进展、合适植物的选取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重金属 放射性核素 土壤污染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级逸度模型在评估温度对污染物环境行为影响中的应用--以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故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敖江婷 于晓菲 +1 位作者 陈景文 田福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通过建立具有温度依附性的Ⅳ级逸度模型,模拟了松花江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硝基苯的动态环境行为,重点考察了温度T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的主要参数逸度容量和迁移系数与T呈负相关,T对硝基苯在大气中的污染水平影响较大。随着T的降低,... 通过建立具有温度依附性的Ⅳ级逸度模型,模拟了松花江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硝基苯的动态环境行为,重点考察了温度T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的主要参数逸度容量和迁移系数与T呈负相关,T对硝基苯在大气中的污染水平影响较大。随着T的降低,污染物从大气向其他环境相富集。0℃条件下,事故发生后水体和大气中硝基苯浓度峰值可分别达到背景值的4.9倍和4.7倍。研究结果表明,Ⅳ级逸度模型能够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表征环境温度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IV级逸度模型 温度 硝基苯 松花江污染事故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氯代有机化合物的环境行为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志强 赵慧敏 全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31-235,共5页
氯代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质 ,由于其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沉积物 -水分配系数 ,故一旦进入环境系统 ,可迅速被土壤、水体和沉积物吸附 ,并且易通过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富集 ,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 ,土壤中氯代有机... 氯代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质 ,由于其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沉积物 -水分配系数 ,故一旦进入环境系统 ,可迅速被土壤、水体和沉积物吸附 ,并且易通过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富集 ,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 ,土壤中氯代有机化合物的环境行为是当今世界环境科学界的研究热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有机化合物 难降解有机物 环境行为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及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维屏 金美青 +1 位作者 蔡喜运 叶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3-391,共9页
禾草灵(diclofop-methyl)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其降解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氧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体化合物禾草灵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禾草灵酸都具有除草活性,并会对环境中的一些非靶标生物产生急性... 禾草灵(diclofop-methyl)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其降解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氧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体化合物禾草灵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禾草灵酸都具有除草活性,并会对环境中的一些非靶标生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同时,由于部分杂草产生抗性,进而演替成优势种群,迫使禾草灵的用量增加,更加重了其环境压力。文章就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吸附等行为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态毒理尤其是对映体差异性在毒性方面数据的缺乏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灵 降解产物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 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F和电导率法对SDS胶束体系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吕建晓 王栋 +1 位作者 周集体 郑攀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1-666,共6页
为深入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对其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在298K恒温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电动势(EMF),求出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 为深入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对其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在298K恒温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电动势(EMF),求出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进而获得了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实验数据表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Kass降低,反离子与胶束表面的结合逐渐弱化,在289~328K测量了SDS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Cmc值,发现随温度的变化Cmc曲线存在一个最低点.由Cmc与温度T的关系,计算了胶束化热力学参数△micG^0、△micH^0和△micS^0.结果表明,△micG^0在整个实验范围内均为负值,胶束化过程可以自发进行;△micH^0的值相对于T△micS^0小很多,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以上特征参数的确定,可为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各种应用以及处理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 EMF 临界胶束浓度 反离子结合度 电导率 胶束化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环境模拟水相粘度温度响应及热力学解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栋 李静 +2 位作者 吕建晓 赵书平 朱延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7-530,共4页
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NaCl作为环境水相的模拟组分,跟踪测试了298~348 K(ΔT=5 K)模拟体系粘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发现,粘度μ与温度T的关系符合ln μ=ΔE/RT+B公式,并由此得到了不同组分浓度条件下的活化能ΔE. 温度恒定时,临界胶... 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NaCl作为环境水相的模拟组分,跟踪测试了298~348 K(ΔT=5 K)模拟体系粘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发现,粘度μ与温度T的关系符合ln μ=ΔE/RT+B公式,并由此得到了不同组分浓度条件下的活化能ΔE. 温度恒定时,临界胶束浓度前,体系粘度随NaCl浓度增加而略微增加. 临界胶束浓度之后,盐浓度比较低时,溶剂化作用占主导地位;而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引起胶束水力尺寸大小变化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研究工作可为进一步研究复杂水相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粘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用于饮水消毒的工程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田颖 黄丽萍 王晶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本文从二氧化氯投加量、加二氧化氯水样中氯仿含量、投加二氧化氯工艺流程三方面研究了二氧化氯用于饮水消毒的工程可行性。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投加量低于氯的投加量 ;加二氧化氯水样与原水相比不产生额外的氯仿 ;投加二氧化氯的设备成... 本文从二氧化氯投加量、加二氧化氯水样中氯仿含量、投加二氧化氯工艺流程三方面研究了二氧化氯用于饮水消毒的工程可行性。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投加量低于氯的投加量 ;加二氧化氯水样与原水相比不产生额外的氯仿 ;投加二氧化氯的设备成本较低 ,工艺流程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消毒 饮水 氯仿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丽 李雪花 +3 位作者 孙慧超 高丽娜 阎云 陈景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80,共4页
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辛醇 空气分配系数KOA在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评价中的应用以及KOA的实验测定和理论预测方法。KOA是表征POPs在空气和环境有机相中分配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POPs的环境行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发展了一些实验... 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辛醇 空气分配系数KOA在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评价中的应用以及KOA的实验测定和理论预测方法。KOA是表征POPs在空气和环境有机相中分配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POPs的环境行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发展了一些实验测量及理论计算KOA的方法,但更多的POPs的KOA值及其温度依附性数据是空白,需要发展更为简便的KOA实验测定和理论预测方法,并进一步应用到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KOA)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环境分配 实验测定 理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化合物的光解动力学及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兰 黄丽萍 +2 位作者 陈景文 王德高 林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297,共4页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测定了15种蒽醌化合物(ATQs)的光解速率常数(k),讨论了取代基位置、数目及种类对ATQs光解速率的影响.另外,选取9种氨基蒽醌,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关于k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根据该模型,决定k值大...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测定了15种蒽醌化合物(ATQs)的光解速率常数(k),讨论了取代基位置、数目及种类对ATQs光解速率的影响.另外,选取9种氨基蒽醌,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关于k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根据该模型,决定k值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分子生成热、H原子所带最大正电荷、C原子所带最大负电荷,以及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与最高占据轨道能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化合物 光解 速率常数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环境模拟水相的铂电极电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鲁弘懿 王栋 +3 位作者 马长宝 吴军见 崔明玉 何秀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0-45,共6页
为探索电化学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要点和测控方法,以苯酚作为有机污染物的模型化合物,自行设计组装了循环伏安系统。考察了苯酚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性,并结合恒电位条件下的电解行为,推测了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 为探索电化学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要点和测控方法,以苯酚作为有机污染物的模型化合物,自行设计组装了循环伏安系统。考察了苯酚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性,并结合恒电位条件下的电解行为,推测了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速率受电极材料及表面状况的影响较大;苯酚在电解过程中受中间产物对电极界面的极化效应明显,在铂电极上观察到聚合物覆盖现象。建议在有机物的电化学处理过程中应采用精密在线测量控制手段,提供及时合适的电压电流条件,使得各环节在速率方面达到平衡,防止和减缓聚合物的极化影响,以促进有机物的有效矿化或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铂电极 循环伏安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中下游水体中多氯有机物的残留调查 被引量:61
12
作者 张秀芳 全燮 +4 位作者 陈景文 赵雅芝 陈硕 薛大明 杨凤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C18固相萃取和索氏提取的方法,经气相色谱分析,调查了辽河中下游水体中多氯有机物(PCOCs)的残留情况、共检出13种有机氯农药和4种多氯联苯(PCBs).在水中和沉积物中,所检出的PCOCs浓度分别低于91.3... 采用C18固相萃取和索氏提取的方法,经气相色谱分析,调查了辽河中下游水体中多氯有机物(PCOCs)的残留情况、共检出13种有机氯农药和4种多氯联苯(PCBs).在水中和沉积物中,所检出的PCOCs浓度分别低于91.3 ng/L和28.6ng/g。这一浓度低于20世纪70~80年代蓟运河(汉沽区段)和松花江(哨口一松花江村段)水体中的PCOCs的检出浓度.与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对部分水体的PCOCs残留调查结果相比,辽河中下游水中PCOCs的浓度比国外部分水体水中PCOCs浓度稍高,沉积物中PCOCs的浓度与国外部分水体中的相应浓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水体污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55
13
作者 宫小燕 王竞 周集体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1,共3页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3株产絮凝剂的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菌,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GX4-1。该菌产絮凝剂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如下:葡萄糖2%,酵母膏04%,KH2PO40...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3株产絮凝剂的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菌,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GX4-1。该菌产絮凝剂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如下:葡萄糖2%,酵母膏04%,KH2PO404%,pH7.0~9.0,30℃,200r/min,摇床培养2~3d。产生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最高可达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絮凝剂 筛选 培养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微生物降解脱色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金若菲 王竞 +2 位作者 张劲松 周集体 黄丽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35,共4页
从污泥中筛选出5 株对溴氨酸有较强脱色能力的菌株(JR- 1 ~5) ,并取JR- 1 和混合菌群进行脱色条件的优化及脱色机理的初探。结果表明: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并不强于单株菌,混合菌群和单株菌都可以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源和唯... 从污泥中筛选出5 株对溴氨酸有较强脱色能力的菌株(JR- 1 ~5) ,并取JR- 1 和混合菌群进行脱色条件的优化及脱色机理的初探。结果表明: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并不强于单株菌,混合菌群和单株菌都可以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源和唯一氮源,混合菌群的耐受极限为5 g/L,菌株最适pH 为5 ~7 ,溴氨酸经微生物降解脱色后产生一新产物,此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氨酸 微生物脱色 中间体 降解 蒽醌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胞外高聚物对水中六价铬的生物吸附特性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竞 陶颖 +1 位作者 周集体 宫小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一新型细胞外聚合物 WJ- I对水中重金属 Cr( )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 ,WJ- I对 Cr( )吸附的最佳 p H为 0 .5~ 2 .0。Cr( )的吸附可分为三个阶段 ;快速吸附阶段 ( 5min) ;一级动力学吸附阶段 ( 1 0~ 40 min) ;吸附平衡阶段... 本文研究了一新型细胞外聚合物 WJ- I对水中重金属 Cr( )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 ,WJ- I对 Cr( )吸附的最佳 p H为 0 .5~ 2 .0。Cr( )的吸附可分为三个阶段 ;快速吸附阶段 ( 5min) ;一级动力学吸附阶段 ( 1 0~ 40 min) ;吸附平衡阶段 ( 50 min以后 )。整个吸附过程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细菌胞外聚合物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杨磊 王栋 +2 位作者 张静姝 周集体 杨凤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9-31,共3页
用外压一体化中空纤维超滤膜生物反应器(UMBR)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h、膜通量在442~110L/h时,UMBR对生活污水中COD、浊度、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8... 用外压一体化中空纤维超滤膜生物反应器(UMBR)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h、膜通量在442~110L/h时,UMBR对生活污水中COD、浊度、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8%、100%,出水COD<60mg/L、浊度<3、SS为0,污泥质量浓度ρMLSS、污泥负荷Fr、反应器容积负荷FW分别为62kg/m3、046kg/(kg·d)、182kg/(m3·d).初步探讨了超滤膜的堵塞机理,通过杀菌清洗可使超滤膜通透能力恢复到新膜的97%以上.UMBR出水浊度低,水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废水处理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7
作者 齐会勉 吕亮 乔显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3-708,共6页
抗生素是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一类化学品,其使用量大,体内代谢率低,可通过畜禽粪便的农业施用直接进入土壤环境,在土壤中易残留,富集到一定水平就可能影响生态健康和安全。目前,抗生素污染最令人类担忧的风险是抗性基因和抗性病... 抗生素是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一类化学品,其使用量大,体内代谢率低,可通过畜禽粪便的农业施用直接进入土壤环境,在土壤中易残留,富集到一定水平就可能影响生态健康和安全。目前,抗生素污染最令人类担忧的风险是抗性基因和抗性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其持留、分布、迁移、转化及最终归趋的关键过程。本文选择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4类常用抗生素,论述了pH值、离子强度和金属离子、有机质以及其他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对其吸附的影响,并对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土壤 吸附 离子交换 键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聚吡咯修饰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颖 李浙齐 +2 位作者 徐洪峰 吴艳波 杨凤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618,共7页
以对甲基苯磺酸钠(p-TSNa)为掺杂剂在不锈钢电极表面恒电位合成聚吡咯(PPy)修饰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在-1.6-0.8V大范围扫描研究了修饰膜在H2SO4、Na2SO4、NaOH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在H2SO4溶液中,以H+的脱出(氧化)/嵌入(... 以对甲基苯磺酸钠(p-TSNa)为掺杂剂在不锈钢电极表面恒电位合成聚吡咯(PPy)修饰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在-1.6-0.8V大范围扫描研究了修饰膜在H2SO4、Na2SO4、NaOH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在H2SO4溶液中,以H+的脱出(氧化)/嵌入(还原)为特征,并发现聚吡咯在酸性溶液中所特有的质子还原峰.在Na2SO4和NaOH溶液中,以Na+的脱出(氧化)/嵌入(还原)峰为特征.FT-IR吸收光谱显示,经NaOH处理后,聚吡咯膜的长共轭结构被完全破坏,而经H2SO4和Na2SO4处后,膜的共轭结构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氧化还原行为 电解质溶液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芳烃脱氯速率常数的QSPR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毅慧 全燮 +2 位作者 陈景文 杨凤林 陈国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1-304,共4页
测定了钯 /铁 ( Pd/Fe)催化还原水中 8种氯代芳烃的反应速率常数 ;以 PM3算法计算了表征氯代芳烃分子结构的量子化学参数 ,并用一元回归分析对氯代芳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催化还原脱氯速率进行了定量结构 -性质相关 ( QSPR)研究 .QSPR模型证... 测定了钯 /铁 ( Pd/Fe)催化还原水中 8种氯代芳烃的反应速率常数 ;以 PM3算法计算了表征氯代芳烃分子结构的量子化学参数 ,并用一元回归分析对氯代芳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催化还原脱氯速率进行了定量结构 -性质相关 ( QSPR)研究 .QSPR模型证明 ,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着催化脱氯反应的快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卤反应 氯代芳烃 脱氯速率常数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帆 麻林巍 +2 位作者 蓝钧 陈世杰 陈景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将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而园区所处区域的特点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考虑相关性、可...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将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而园区所处区域的特点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考虑相关性、可操作等原则,初步提出了一套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其计算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6大类准则,共计25个具体指标,划分为“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前者包括:信息基建共享类指标、管理与发展类指标、减量消耗类指标、园区环保类指标。后者包括:循环利用类指标和产业共生类指标。该指标体系蕴涵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已成为推进北京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借鉴,也可作为国家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