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钯-铁催化还原法对水中三氯乙烯的快速脱氯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全燮 杨凤林 +3 位作者 薛大明 赵雅芝 冯文国 苍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48,107,共4页
采用零价铁还原、钯催化法对水中三氯乙烯进行了还原脱氯静态试验研究,考察了钯化率、铁/钯用量、反应物浓度及反应时间对脱氯率的影响,并对脱氯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铁还原、钯催化法对三氯乙烯还原脱氯迅速有效.在所... 采用零价铁还原、钯催化法对水中三氯乙烯进行了还原脱氯静态试验研究,考察了钯化率、铁/钯用量、反应物浓度及反应时间对脱氯率的影响,并对脱氯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铁还原、钯催化法对三氯乙烯还原脱氯迅速有效.在所选择的优化条件下,10min内脱氯率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脱氯 催化还原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聚乙烯塑料热解过程能量收支理论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薛大明 全燮 +2 位作者 赵雅芝 司秀华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0-413,共4页
从理论上探讨了废弃聚乙烯塑料热解催化成汽油、柴油、渣油和石油气的能量投入和产出.结果表明:裂解1kg废弃聚乙烯塑料约需1320kJ的热量;从产物的燃烧热值计算,净得的能量相当于1.67kg标准煤的发热量(29260k... 从理论上探讨了废弃聚乙烯塑料热解催化成汽油、柴油、渣油和石油气的能量投入和产出.结果表明:裂解1kg废弃聚乙烯塑料约需1320kJ的热量;从产物的燃烧热值计算,净得的能量相当于1.67kg标准煤的发热量(29260kJ·kg-1);从而指出热解催化废弃塑料回收燃油和燃气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废塑料 回收 热值 热解 能量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轮胎热解过程的能耗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薛大明 全燮 +2 位作者 赵雅芝 梁永坤 刘宏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9-522,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废旧轮胎热解成燃料气、燃料油、炭黑和钢丝所需能量,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热解1.00kg废旧轮胎约需1953.00kJ(理论)和1994.00kJ(实验)的热量,两者是比较接近的... 从理论上分析了废旧轮胎热解成燃料气、燃料油、炭黑和钢丝所需能量,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热解1.00kg废旧轮胎约需1953.00kJ(理论)和1994.00kJ(实验)的热量,两者是比较接近的.热解过程所需能量仅为所产燃料气发热量的42%左右.从而证明废旧轮胎热解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此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燃料气 废旧轮胎 能耗 再生资源 燃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贮油技术──“油水置换”工艺模拟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雅芝 全燮 +6 位作者 薛大明 陈硕 刘会娟 卢佩琼 张玉洲 韩丽华 迟大忠 《中国海洋平台》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研究水下油罐贮含水原油采用“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含水原油的静态、动态沉降模拟试验研究,揭示了“油水置换”流程运行油水界面不产生乳化层的规律,在进油排水、进水排油过程中置换出来的海水含油量不超标,满足工艺要求... 研究水下油罐贮含水原油采用“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含水原油的静态、动态沉降模拟试验研究,揭示了“油水置换”流程运行油水界面不产生乳化层的规律,在进油排水、进水排油过程中置换出来的海水含油量不超标,满足工艺要求,论证了“油水置换”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置换 水下贮油 置换水 含油量 原油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混合聚类法对污染物优先排序及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全燮 许建峰 +1 位作者 杨凤林 郎佩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2-409,共8页
探讨了模糊混合聚类方法对污染物优先排序和分类的可行性;以第二松花江有机污染物的优先排序和分类为例,叙述了这种方法的研究程序及计算机运算步骤.研究表明,采用模糊混合聚类法对污染物优先排序及分类,结果合理,方法可行.
关键词 污染物 优先排队 模糊混合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