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和熵权的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邵磊 陈郁 张树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5-138,共4页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该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得到主观权值;再利用熵权法对主观权值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值;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的风险等级。采用熵权来调整主观赋权法给出的权重系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运用此法对大连市T化学有限公司30 t液氯储罐、X化工厂8 t液氯储罐和S化工厂200 t液氨储罐3个潜在跨界大气环境风险源以瞬时爆炸事故排放情形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了其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风险源 跨界污染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芸 游春 +2 位作者 张树深 刘素玲 张敬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7,79,共5页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构建了包含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以及"以废治废"产业链的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并对"以废治废"产业链引入前后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可以有效提高钢铁工业园区的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园 以废治废 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 生态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网络式空间体系规划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巧玲 项学敏 +2 位作者 周集体 王刃 吴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5,共4页
结合生态工业园空间环境特点,从垂直生态过程角度对园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建立了园区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框架;提出构建园区空间体系的方法——三网络策略(S3N),并分析园区三网络的构成要素,建立了2种布局模式——分散组团模式... 结合生态工业园空间环境特点,从垂直生态过程角度对园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建立了园区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框架;提出构建园区空间体系的方法——三网络策略(S3N),并分析园区三网络的构成要素,建立了2种布局模式——分散组团模式和圈层拓展模式;归纳出网络式空间体系的设计参数、影响因素及设计依据,最后用图解法说明网络式空间体系构建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络策略 网络式空间体系 生态工业园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营口近岸海域环境灾害性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俊 张树深 +1 位作者 刘素玲 杨凤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84-190,共7页
以辽宁省营口段海域为案例,应用突变理论,根据1998—2007年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二道沟、望海寨、仙人岛、鲅鱼圈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环境灾害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风险。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营... 以辽宁省营口段海域为案例,应用突变理论,根据1998—2007年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二道沟、望海寨、仙人岛、鲅鱼圈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环境灾害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风险。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营口海域均有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灾害的风险,局部海域有发生难降解有机物灾害的风险,发生重金属灾害的可能性极小;2005年以后,营口近岸海域发生各类环境灾害的风险都有所降低,但是与其他类型灾害相比,水体富营养化灾害仍然是营口海域环境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近岸海域 环境灾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26
5
作者 林倩 张树深 刘素玲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及河口湿地的生态特征,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环境状态以及生物响应3方面构建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突变级数法,对1996年和2000年辽河口湿地生态...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及河口湿地的生态特征,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环境状态以及生物响应3方面构建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突变级数法,对1996年和2000年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为0.979 1,2000年则降至0.961 8,即由健康状态转为亚健康状态,其主要原因为水资源不足和石油类污染加剧。应加强对辽河口湿地区域石油开采的管理,并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保障湿地生态用水,促进辽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突变理论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电子垃圾大物料量热重实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全翠 李爱民 高宁博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在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规模的热重分析装置上进行了较大物料量(15.g左右)的热重实验,研究了几种典型电子垃圾组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和特性,热解过程采用氮气作载气,升温速率为20.K/min,热解终温为1,073,K.所得实验结果同常... 在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规模的热重分析装置上进行了较大物料量(15.g左右)的热重实验,研究了几种典型电子垃圾组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和特性,热解过程采用氮气作载气,升温速率为20.K/min,热解终温为1,073,K.所得实验结果同常规热重分析仪(微热重)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大物料量热重相对于微热重存在热滞后效应.此外,采用最概然机理函数选择法,提出了各种电子垃圾组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微热重和大物料量热重热解的机理函数,分析获得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不同热解方式下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 热解 热重分析 机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糠醛生产污染综合治理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毛燎原 李爱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6-231,共6页
玉米芯作为一种废弃生物质资源被广泛用于制取糠醛。目前我国糠醛产量已达30万吨/年,消耗玉米芯接近400万吨,占我国玉米芯总量的一半以上。玉米芯制取糠醛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糠醛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研究选取某糠醛... 玉米芯作为一种废弃生物质资源被广泛用于制取糠醛。目前我国糠醛产量已达30万吨/年,消耗玉米芯接近400万吨,占我国玉米芯总量的一半以上。玉米芯制取糠醛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糠醛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研究选取某糠醛厂作为改造工程示范基地,详细分析原有工艺路线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改造前后的染污物排放及能量利用率引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针对原工艺中存在废水排放问题、能源利用率低问题,采用新工艺后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使废水、污染性烟气的根本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能量 环境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影响膜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刘阳 张捍民 杨凤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8,共7页
为了深入解析胞外聚合物(EPS)对膜污染影响,采用8种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活性污泥在恒压(△H=78cm)重力自流连续出水方式下进行4h短期膜过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解性EPS浓度的增加,膜污染阻力随之增大(rp=0.847),LB-EPS与膜污染阻力... 为了深入解析胞外聚合物(EPS)对膜污染影响,采用8种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活性污泥在恒压(△H=78cm)重力自流连续出水方式下进行4h短期膜过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解性EPS浓度的增加,膜污染阻力随之增大(rp=0.847),LB-EPS与膜污染阻力呈现强正向相关(rp=0.753),蛋白质类LB是影响MBR膜污染的主要物质;Zeta电位、污泥黏度μ、SVI与膜污染阻力呈现良好的相关性,LB-EPS是引起污泥混合液中Zeta电位、污泥黏度μ和SVI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滤膜污染过程分析,滤饼层的形成是控制膜污染的决定性阶段,并且随着膜面EPS量的积累,滤饼层阻力逐渐增大,进一步分析得出污泥混合液中LB-EPS、溶解性EPS影响着膜面EPS量;膜面污染物红外谱图分析验证了EPS是膜表面主要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结合态EPS外层(LB-EPS) 结合态EPS内层(TB-EPS) 溶解性EPS 滤饼层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污泥制备的絮凝剂稳定性及对Cr(Ⅵ)的去除 被引量:14
9
作者 金若菲 王竞 +2 位作者 周集体 王春燕 曹同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对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经测定,絮凝剂分子中含有40%多糖、35%蛋白质和10%核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絮凝剂分子中... 对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经测定,絮凝剂分子中含有40%多糖、35%蛋白质和10%核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絮凝剂分子中含有较多羟基和酰胺基.生物絮凝剂对水中Cr(Ⅵ)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当pH值为0.5-1.5,絮凝剂用量为900mg/L,絮凝5min即可达到80.4%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脱水污泥 多糖 铬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构建及其光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萍 李新勇 +2 位作者 王玉新 鞠晓东 陈国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11-2413,共3页
In this paper, vertically aligned nanotubes arrays of titanium oxide were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substrate by direct anode oxidation with HF being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ppl... In this paper, vertically aligned nanotubes arrays of titanium oxide were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substrate by direct anode oxidation with HF being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pplying the same bias on the electrodes, a higher anodic photocurrent of the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was obtained than that of TiO2 film electrode, which is due to the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novel microstructure and higher efficient surface-interface electron migration of nanotube electrode. The degradation of a textile azo dye, Acid Orange 7(AO7),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was carried out using photoelectrocatalytic(PEC) process, comparing with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P) and photocatalytic(PC). A significant photo-electrochemical synergetic effect was observed. The reason is attributed to the surface stat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er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 of nanotub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电极 光电催化 偶氮染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电路板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全翠 李爱民 +1 位作者 栾敬德 高宁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5-58,共4页
分别应用热天平和管式炉反应器对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法,考察了在氮气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10 K/min、15 K/min、20 K/min、40 K/min)对废电路板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废电路板热解失重曲线... 分别应用热天平和管式炉反应器对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法,考察了在氮气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10 K/min、15 K/min、20 K/min、40 K/min)对废电路板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废电路板热解失重曲线有较大影响,反应起始温度,失重率最大时的温度和反应结束温度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而相应增加。热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废电路板热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活化能在110-180 kJ/mol,指前因子在2.0×10^7-1.2×10^13min^-1。此外,在管式炉反应器上,考察在同一升温速率(20 K/min)下不同热解终温(400℃、500℃、600℃7、00℃、800℃)对废电路板热解产物产率和气体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在600℃以上时,固体残渣的产率变化不大,升高温度只是改变油气比;电路板热解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CO2、CH4、C2H4、C2H6、C3H6和C3H8,气体热值在11.24-15.21 MJ/m^3,焦油热值在24.5-27.5 MJ/kg范围内。热解后所得固体残渣是易碎的,其中玻璃纤维部分呈层状分开,很容易对残渣中的金属和玻璃纤维部分进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废电路板 热解 热重分析 管式炉 原料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姜瑞勋 李爱民 王伟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薄层干燥方式进行脱水污泥热干燥的研究,考察了污泥的干燥特性,并引入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Logarithmic模型比其他模型更适合薄层污泥干燥分析.应用Fick扩散模型,得到80-150℃条件下薄层污泥干燥的有效扩散系数... 采用薄层干燥方式进行脱水污泥热干燥的研究,考察了污泥的干燥特性,并引入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Logarithmic模型比其他模型更适合薄层污泥干燥分析.应用Fick扩散模型,得到80-150℃条件下薄层污泥干燥的有效扩散系数的变化范围为8.486×10^-10-4.386×10^-9m^2/s,并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建立温度与扩散系数的关系,得到污泥干燥时水分扩散的活化能为29.5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薄层干燥 有效扩散系数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酸对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冰 金一和 +3 位作者 董光辉 刘薇 齐藤宪光 佐佐木和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采用连续灌胃染毒的方法,探讨了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经口急性染毒对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实验组PFOA染毒剂量分别为2、8、30mg·kg-1(bw).连续灌胃染毒7天后,制备海马单细胞悬... 采用连续灌胃染毒的方法,探讨了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经口急性染毒对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实验组PFOA染毒剂量分别为2、8、30mg·kg-1(bw).连续灌胃染毒7天后,制备海马单细胞悬液,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使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MIS)检测血清与脑组织中PFOA浓度.结果表明,染毒组大鼠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611,p<0.01).PFOA染毒8、30mg·kg-1(bw)实验组海马细胞[Ca2+]i分别为(207.89±22.84)nmol·L-1和(284.19±14.75)nmol·L-1,显著高于对照组((141.68±11.47)nmol·L-1)和PFOA染毒2mg·kg-1(bw)实验组((147.38±19.23)nmol·L-1)(p<0.01).大鼠脑、血清中PFOA浓度分别与海马[Ca2+]i存在正相关关系(r2=0.552,p<0.01;r2=0.756,p<0.01).研究结果显示,PFOA暴露可使血清和脑组织中PFOA浓度增加,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a2+]i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OA 大鼠 海马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湿式空气氧化处理磷霉素钠、黄连素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崔娜 王国文 +1 位作者 徐晓晨 杨凤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5,共4页
研究了用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技术处理高含量、难降解的磷霉素钠和黄连素制药混合废水,考察了非贵金属Mn及稀土元素Ce协同Cu催化反应时CWAO处理效率。结果表明,以黄连素废水中的Cu2+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50℃、初始氧分压为1.3 MPa、反应... 研究了用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技术处理高含量、难降解的磷霉素钠和黄连素制药混合废水,考察了非贵金属Mn及稀土元素Ce协同Cu催化反应时CWAO处理效率。结果表明,以黄连素废水中的Cu2+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50℃、初始氧分压为1.3 MPa、反应停留时间0.5 h的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可达50%,此时废水中有机磷转化为PO43-;Mn、Ce的加入可使COD的去除率提高12%~18%,其中Mn与Cu协同作用效率最高,在初始氧分压为1.3 MPa下,COD去除率可提高至72%,99%以上的有机磷转化为PO43-,出水BOD5/COD提高至0.85,达到了CWAO预处理即提高2种制药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空气氧化(CWAO) 磷霉素钠废水 黄连素废水 非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去除水中钼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宜成 乔显亮 +1 位作者 黄丽萍 陈景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71,共3页
文章通过序批实验,研究了零价铁对钼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零价铁投加量、钼初始浓度、pH值及竞争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铁对钼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钼的去除效率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在pH=2.0时,去除率达到98%;无机阴离子均在不... 文章通过序批实验,研究了零价铁对钼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零价铁投加量、钼初始浓度、pH值及竞争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铁对钼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钼的去除效率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在pH=2.0时,去除率达到98%;无机阴离子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钼的去除,而无机阳离子则促使钼的去除率从60%提高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PH 竞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污泥焚烧残渣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残渣综合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淑静 李爱民 袁维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实验考察了干污泥在固定床焚烧炉中停留20min,温度分别为500℃、700℃和900℃的焚烧残渣中重金属(Cr、Cu、Ni、Zn、Pb、Cd)的残留特性及形态分布规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重金属的残留率因元素和焚烧温度而异,Cu的残留率最高在80%以... 通过实验考察了干污泥在固定床焚烧炉中停留20min,温度分别为500℃、700℃和900℃的焚烧残渣中重金属(Cr、Cu、Ni、Zn、Pb、Cd)的残留特性及形态分布规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重金属的残留率因元素和焚烧温度而异,Cu的残留率最高在80%以上,Cd的最低,900℃时仅为3.4%;焚烧残渣中各重金属在稳定态的分布比例均较干污泥中有显著提高。提出了用于重金属毒性定量分析的指标——重金属综合毒性指数,并采用该指数对污泥和残渣中重金属的综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单位质量污泥焚烧后的各残渣中重金属综合毒性均较干污泥小且随焚烧温度升高而降低,焚烧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无害化;并且,单位质量残渣中重金属的综合毒性也随焚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污泥焚烧 Tessier五态分析法 重金属形态 重金属综合毒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处理苯酚丙酮废水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孟志国 王金生 +2 位作者 付磊 杨凤林 胡绍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1-574,共4页
采用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WPO)处理苯酚丙酮生产装置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并在WPO的基础上投加活性炭加强催化效果.研究发现反应温度160℃,投加与废水COD相当量的H2O2,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0%.投加一定量活性炭后,COD去除率可以提高至95%... 采用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WPO)处理苯酚丙酮生产装置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并在WPO的基础上投加活性炭加强催化效果.研究发现反应温度160℃,投加与废水COD相当量的H2O2,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0%.投加一定量活性炭后,COD去除率可以提高至95%左右,活性炭连续使用后,COD去除率也能够稳定在85%以上,并且活性炭再生效果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 苯酚丙酮废水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高宁博 李爱民 曲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2-57,共6页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反应器及影响气化过程的因素。对比了不同反应器的差别,介绍了基于这些反应器的气化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物料类别、温度、气化介质、粒径、ER、S/B等不同气化影响因素对气化过程及产气的影响。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固定床 流化床 制氢 气化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Py-GC/MS的聚乳酸塑料热降解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刚 李爱民 李建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7-961,共5页
采用TG/FT-IR、Py-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气体释放过程及其热解产物。研究表明,聚乳酸在320~370℃区间发生剧烈热解反应,DTG曲线在359℃时出现最大值。热解气体的逸出情况由FT-IR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定性分析了CH4,CO2,C... 采用TG/FT-IR、Py-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气体释放过程及其热解产物。研究表明,聚乳酸在320~370℃区间发生剧烈热解反应,DTG曲线在359℃时出现最大值。热解气体的逸出情况由FT-IR进行实时检测,并且定性分析了CH4,CO2,CO和有机物等产物的析出情况。通过比较TG/DTG曲线和FT-IR数据,发现DTG和FT-IR分析结果较为一致。Py-GC/MS联用技术用来分析聚乳酸热解产物,结果表明醛、酮、酯及低聚物是主要降解产物。Py-GC/MS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不失为聚合物热解研究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解 TGA/FT-IR Py—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余与污泥联合发酵不同预处理产氢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庆彬 李爱民 +1 位作者 鞠茂伟 刘卓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6期62-65,共4页
以厨余垃圾和污泥为反应底物,加热预处理的污泥为发酵接种物,考察了对反应底物进行碱、酸和热3种预处理的发酵产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反应底物中的可溶性营养物质(SCOD和还原糖)总量有明显增长;预处理后发酵所产氢气含量... 以厨余垃圾和污泥为反应底物,加热预处理的污泥为发酵接种物,考察了对反应底物进行碱、酸和热3种预处理的发酵产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反应底物中的可溶性营养物质(SCOD和还原糖)总量有明显增长;预处理后发酵所产氢气含量、比产氢速率和氢产率都有较大改善,其中以加热预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明显,最大氢气含量、最大比产氢速率(VS)和最高氢产率(VS)为47.68%,2.89ml/(h·g)和57.74ml/g,相对于未经过预处理的发酵样品分别提高了0.89倍,5.14倍和3.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 发酵 厨余垃圾 污泥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