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复合材料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岩 杨大智 +3 位作者 陈騑騢 刘晓鹏 郑雁军 石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1-564,共4页
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对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复合材料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总结了形状记忆合金丝、颗粒及薄膜复合材料在主动控振、基体增强和传感驱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展望了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智能复合材料系统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锡矿冶学院材料专业教学体系考察
2
作者 董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6-58,共3页
我国许多工科院校都设有金属材料热加工专业或系,有热处理、铸工、焊接、锻造等。这些专业或系目前都多少存在着生源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里有外在和内在的两个原因。外因是这些行业不太景气,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工作环境... 我国许多工科院校都设有金属材料热加工专业或系,有热处理、铸工、焊接、锻造等。这些专业或系目前都多少存在着生源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里有外在和内在的两个原因。外因是这些行业不太景气,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工作环境艰苦等,更重要的内因则是专业口径狭窄,不适应社会需求。以我校材料工程系为例,它脱胎于原机械系热加工专业(包含铸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两个专业),均设立于50年代,几十年没有大变化。现在,一方面两个专业都是硕士、博士点,且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而另一方面,本科生招生呈递减趋势,甚至出现了缺额。这个异常的现象说明,尽管科研工作基本适应了本行业的发展,但本科生教学却愈加不适应社会发展。近年来各校均在教学改革上作了许多尝试,在诸如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通才教育等方面已取得共识,但往往缺乏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师 南锡 学校 学期 学堂 学院 专业基础课 金属材料 学习阶段 通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ABS/金属网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顺华 郭辉进 +1 位作者 段玉平 管洪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7-32,共6页
研究了炭黑含量、特性以及偶联剂对炭黑/AB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达到35%(质量分数)时,体积电阻率达到最低值,约为103Ω·cm,而且钛酸酯偶联剂(炭黑质量的2%~5%)能很好地改善炭黑/ABS材料的... 研究了炭黑含量、特性以及偶联剂对炭黑/AB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达到35%(质量分数)时,体积电阻率达到最低值,约为103Ω·cm,而且钛酸酯偶联剂(炭黑质量的2%~5%)能很好地改善炭黑/ABS材料的导电性和屏蔽性能,并从金属网上的缝隙尺寸和方向两个方面分析了夹层金属网可能出现的缝隙对屏蔽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导电性 复合材料 缝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65)Cu_(20)Cr_(15) 准晶颗粒/Al 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齐育红 张占平 +2 位作者 黑祖昆 严立 董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5,共7页
首次研究了Al65Cu20Cr15准晶颗粒/Al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硬度随准晶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最大达到1200MPa,是纯铝的4倍.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优于纯铝,当准晶颗粒体... 首次研究了Al65Cu20Cr15准晶颗粒/Al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硬度随准晶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最大达到1200MPa,是纯铝的4倍.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优于纯铝,当准晶颗粒体积分数为15%~20%时,摩擦学性能随体积分数的升高而改善,当体积分数达到25%时,摩擦学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晶颗粒 复合材料 硬度 摩擦学性能 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 系形状记忆合金两体磨粒磨损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久军 张会臣 +2 位作者 王刚 严立 杨大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研究了硬度较低的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体磨粒磨损行为,其耐磨性明显高于硬度较高的38CrMoAl(氮化)合金.认为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弹性模量非线性、高强度及良好的耐疲劳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了SMA... 研究了硬度较低的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体磨粒磨损行为,其耐磨性明显高于硬度较高的38CrMoAl(氮化)合金.认为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弹性模量非线性、高强度及良好的耐疲劳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了SMA的“自适应”磨损机制,这种“自适应”机制是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极好耐磨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磨粒磨损 磨损机制 镍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腔内支架用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其表面改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敬肖 杨大智 +2 位作者 王伟强 陈吉华 蔡英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4-586,589,共4页
管腔内金属支架是用于植入人体各管道狭窄处起支撑作用的医疗器械,因其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故对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于管腔内支架的316L不锈钢和NiTi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综合评述;并以冠状动脉支架... 管腔内金属支架是用于植入人体各管道狭窄处起支撑作用的医疗器械,因其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故对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于管腔内支架的316L不锈钢和NiTi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综合评述;并以冠状动脉支架为应用背景,着重分析了影响血管内支架血液相容性的因素,提出了对支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提高其血液相容性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内支架 生物相容性 表面改性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系统瞬时膨胀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伟强 梁栋科 +1 位作者 杨大智 齐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8,329,共7页
经皮穿刺冠脉支架技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在实践该技术过程中,球囊与支架的配套情况和支架的设计影响着支架瞬时膨胀的效果,球囊/支架系统在病变处的瞬时非均匀膨胀,即Dogboning现象,是造成支架端部急性动脉损伤的主要原因之... 经皮穿刺冠脉支架技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在实践该技术过程中,球囊与支架的配套情况和支架的设计影响着支架瞬时膨胀的效果,球囊/支架系统在病变处的瞬时非均匀膨胀,即Dogboning现象,是造成支架端部急性动脉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损伤与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restenosis)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减少这种损伤,降低支架植入再狭窄率。本研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六组不同搭配的球囊/支架系统的瞬时膨胀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球囊、支架的搭配中,减小球囊有效长度的过盈量和增加支架端部支撑体的筋宽,这两种方法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球囊 支架系统在瞬时膨胀过程中的Dogboning现象。验证实验与模拟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有限元法可以胜任球囊/支架的优化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再狭窄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方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涛 鲁玉祥 +1 位作者 祝美丽 张俊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8,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各种原位合成方法、工艺原理 ,并基于原位合成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是优化工艺、降低成本的分析 ,对各种工艺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原位合成新工艺──反应稀释法。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类衍生物的定量结构-抗癌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燕 王永华 +2 位作者 房华 李兰婷 张述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8-293,共6页
该文就目前以分子模拟为手段的紫杉醇类分子的定量结构-抗癌活性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围绕该类分子结构的关键活性基团,即C13侧链、C14、C2、C10位基团及四元氧环对活性的贡献进行论述,总结了目前此类研究达成的共识及争议。此外,... 该文就目前以分子模拟为手段的紫杉醇类分子的定量结构-抗癌活性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围绕该类分子结构的关键活性基团,即C13侧链、C14、C2、C10位基团及四元氧环对活性的贡献进行论述,总结了目前此类研究达成的共识及争议。此外,对结构之外的其他活性影响因素及活性分类研究也进行了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紫杉烷 分子模拟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r难互溶系机械合金化中氧化控制及介稳相形成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晓龙 齐民 王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通过 X射线衍射 ( XRD)、扫描电镜 ( SEM)、差热 ( DSC)及金相显微等分析手段 ,对不同成分配比的 Cu-Cr混合粉末在空气及 Ar气氛下机械合金化中的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 ,Cu-Cr合金体系中除发生异常过饱和... 通过 X射线衍射 ( XRD)、扫描电镜 ( SEM)、差热 ( DSC)及金相显微等分析手段 ,对不同成分配比的 Cu-Cr混合粉末在空气及 Ar气氛下机械合金化中的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 ,Cu-Cr合金体系中除发生异常过饱和固溶外 ,还形成了一种非晶形态的氧化物 ;添加高纯活性炭 ,对研磨过程中氧化的抑制以及已产生氧化物的消除有明显的影响 ;还原反应研磨可以对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氧化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反应研磨 机械合金化 氧化物非晶态 过饱和固溶 铜-铬合金 氧化控制 介稳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炭黑/ABS复合平板材料吸波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雅琴 王桂芹 +1 位作者 段玉平 刘顺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7-49,共3页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对炭黑/ABS吸波材料导电性能和吸波效能的影响,通过对吸波效能的分析,探讨了偶联剂影响吸波材料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后吸波效能明显提高,吸波频率也明显变宽,最大吸收峰从15.63dB增加到21.76dB。
关键词 偶联剂 炭黑 ABS 吸波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C颗粒增强NiAl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合金化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福宝 郭建亭 周继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10,共4页
球磨 Ni,Al,Hf,C元素粉末反应合成 Ni Al- Hf C复合材料 ,形成机制归结为机械碰撞诱发的双爆炸反应 (Ni+Al→Ni Al+△H;Hf+C→ Hf C+△ H)。采用热压和热等静压工艺将纳米粉末压制成较密实的块体材料 ,进而研究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球磨 Ni,Al,Hf,C元素粉末反应合成 Ni Al- Hf C复合材料 ,形成机制归结为机械碰撞诱发的双爆炸反应 (Ni+Al→Ni Al+△H;Hf+C→ Hf C+△ H)。采用热压和热等静压工艺将纳米粉末压制成较密实的块体材料 ,进而研究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球磨制备的 Ni Al- 10 Hf C复合材料中强化相细小弥散 ;较大的颗粒 (5 0~10 0 nm)一般分布于晶界。恒应变速率压缩其室温至高温屈服强度均显著高于 Ni Al,且具备较好的高温塑性 ;材料的高温强度依赖于应变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NiAl-Hf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HfC颗粒增强 镍铝合金 碳化铪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复合材料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维平 马玉涛 刘硕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39,55,共3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使用HL 1500型CO2 激光器在 45#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成的Ni基金属陶瓷TiB2 涂层。并采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特征和元素分部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合金层显微组织由枝晶固...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使用HL 1500型CO2 激光器在 45#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成的Ni基金属陶瓷TiB2 涂层。并采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特征和元素分部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合金层显微组织由枝晶固溶体及其间细密的共晶组织组成,涂层中存在γ Fe,γ Ni,TiB2,TiB和少量的Ni4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B2 金属陶瓷涂层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xide技术合成AlN材料的反应过程及组织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群 王文忠 +2 位作者 高钦 沈玉辉 陈建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本文分析了以Lanxide技术合成AlN的生长过程,发现AlN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方向性,XRD分析表明:AlN晶体的生长方向为[0001]晶向.反应过程中AlN由基体表面向气氛中不断深入生长,形成了纤维状或称柱状晶体组织.反应初期Mg元素的挥发非常... 本文分析了以Lanxide技术合成AlN的生长过程,发现AlN晶体生长具有明显的方向性,XRD分析表明:AlN晶体的生长方向为[0001]晶向.反应过程中AlN由基体表面向气氛中不断深入生长,形成了纤维状或称柱状晶体组织.反应初期Mg元素的挥发非常强烈,Mg蒸气参与表面反应,生成一层疏松的复相表层,有利于反应的深入进行.氮化过程中Si元素存在富集现象,造成宏观组织的成份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陶瓷 复合材料 晶体生长 Lanxid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晶材料性能及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利明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介绍了准晶材料的传输特性、表面特性、复合强化、光学特性、高温性能等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准晶材料 性能 应用 传输特性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SiC_W/6061 Al的激光焊接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黎明 祝美丽 +1 位作者 徐卫平 牛济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6,共4页
采用脉冲激光焊接工艺研究铝基复合材料SiCW/ 60 61Al的焊接性 ,着重探讨激光输出功率 (P)、脉冲频率 ( f)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分析接头组织。研究发现 ,焊缝中存在的界面反应物、气孔缺陷 ,是... 采用脉冲激光焊接工艺研究铝基复合材料SiCW/ 60 61Al的焊接性 ,着重探讨激光输出功率 (P)、脉冲频率 ( f)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分析接头组织。研究发现 ,焊缝中存在的界面反应物、气孔缺陷 ,是导致该种材料焊接性显著降低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 ,在激光焊接条件下铝基复合材料界面反应是不可避免的 ,反应物沿热流方向生成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激光输出功率是影响SiC -Al界面反应的主要因素 ,同时提高脉冲频率将对界面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焊缝中气孔随激光脉冲频率的增大而减少直至消失。在此基础上 ,通过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获得了成形良好的铝基复合材料激光焊焊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激光焊接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暗室用角锥吸波材料外形的设计和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吕述平 刘顺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2-574,578,共4页
从几何光学原理出发,详细分析了电磁波在角锥吸波材料中的传播方式,包括在锥体内部的传播以及相邻锥体之间的反射情况,得出锥体顶角与锥体材料折射率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确定锥体顶角的最佳取值.在锥体外形的设计中... 从几何光学原理出发,详细分析了电磁波在角锥吸波材料中的传播方式,包括在锥体内部的传播以及相邻锥体之间的反射情况,得出锥体顶角与锥体材料折射率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确定锥体顶角的最佳取值.在锥体外形的设计中还考虑了锥体的总高度和底座高度.三个因素中顶角的确定对锥体外形具有决定性意义,对锥体的吸波能力也有极大影响,因此在锥体外形设计中,需要重视顶角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 吸波材料 外形 几何光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扩散焊接接合区微连接行为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黎明 徐卫平 +2 位作者 杨德君 吴林 牛济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铝基复合材料Al2 O3P 6 0 6 1Al为对象 ,对该种材料扩散焊接接合区微连接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 ,扩散焊接温度对接合区的微连接行为有显著影响 ,当焊接温度低于铝基复合材料固相线温度时 ... 以铝基复合材料Al2 O3P 6 0 6 1Al为对象 ,对该种材料扩散焊接接合区微连接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 ,扩散焊接温度对接合区的微连接行为有显著影响 ,当焊接温度低于铝基复合材料固相线温度时 ,增强相—基体、增强相—增强相之间微连接属弱连接 ;当焊接温度介于该种材料液、固两相温度区间时 ,接头区域出现液态基体金属 ,增强相—基体之间可以实现较好结合 ,同时液态金属对增强相—增强相接触部位进行渗透 ,使增强相—增强相接触转化为增强相—基体—增强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发现在铝基复合材料液、固两相温度区间有“临界温度”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扩散性 基体 增强相 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激光焊中不同保护气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庆昌 郭永良 +3 位作者 牛济泰 张德库 王慕珍 刘黎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为了改善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性,分别采用氮气和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对SiCp/6063Al复合材料进行脉冲激光焊接.结果表明:采用氮气可以得到比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更高的接头强度;在激光作用下,氮气在溶池附近电离分解、吸热,起到冷却溶池作用,从... 为了改善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性,分别采用氮气和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对SiCp/6063Al复合材料进行脉冲激光焊接.结果表明:采用氮气可以得到比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更高的接头强度;在激光作用下,氮气在溶池附近电离分解、吸热,起到冷却溶池作用,从而缩短了溶池凝固时间,改善了溶池中的热循环状态和冶金反应,有效地抑制了焊缝中有害的界面反应,提高了接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激光焊 氮气保护 氩气保护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电离 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Fe-Ti-B复合材料涂层的组织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维平 刘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8-564,共7页
选用合适的激光工艺参数及涂层成分,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原位析出Fe2Ti2B复合材料涂层。远离平衡态的激光表面处理工艺使涂层中原位析出了一定数量的不同于稳定相的亚稳定相。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 选用合适的激光工艺参数及涂层成分,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原位析出Fe2Ti2B复合材料涂层。远离平衡态的激光表面处理工艺使涂层中原位析出了一定数量的不同于稳定相的亚稳定相。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相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中主要含有呈块状、条状、颗粒状或团絮状分布的Fe2B(Fe3B)/α2Fe和TiB2(TiB)/α2Fe低熔点共晶或离异共晶组织;原位共晶相析出时与基体保持某种最合理的空间取向,在α2Fe基体与原位析出相界面上存在隐约可见的位错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Fe-Ti-B 原位析出 涂层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