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障涂层失效的无损检测与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扬 马志远 +3 位作者 陈建伟 林莉 马健 赵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94-500,共7页
热障涂层作为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的关键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是热障涂层研究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系统回顾了热障涂层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热障涂层TGO与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 热障涂层作为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的关键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是热障涂层研究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系统回顾了热障涂层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热障涂层TGO与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热障涂层 TGO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薄板焊缝根部缺陷高阶半跨模式波定量检测
2
作者 狄成军 李潇 +2 位作者 罗忠兵 刘晨飞 金士杰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铝合金薄板焊接时会产生接近垂直的根部缺陷,且表面余高制约超声检测探头与楔块布置。结合常规半跨模式波的全聚焦方法有助于实现根部垂直缺陷轮廓表征与定量,但受余高影响,相控阵探头声场仍难以有效覆盖焊缝区域。该文考虑了薄板内的... 铝合金薄板焊接时会产生接近垂直的根部缺陷,且表面余高制约超声检测探头与楔块布置。结合常规半跨模式波的全聚焦方法有助于实现根部垂直缺陷轮廓表征与定量,但受余高影响,相控阵探头声场仍难以有效覆盖焊缝区域。该文考虑了薄板内的超声波多次反射,提出利用声束路径更长、声场覆盖范围更广的高阶半跨模式波进行缺陷轮廓重建。对存在和不存在余高的厚度6.0 mm铝合金板中端点深度3.0 mm、高度3.0 mm的根部裂纹,采用32阵元、中心频率5 MHz相控阵探头配合55◦横波楔块实施全矩阵捕捉和高阶半跨模式波成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缺陷轮廓可以被完整呈现,且缺陷高度定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0%。此外,需依据板材厚度合理选择半跨模式波阶数,板厚越薄,适用的半跨模式波阶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高阶半跨模式波 焊缝余高 超声检测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复合材料热氧老化超声无损评价
3
作者 李云鹏 徐振业 +2 位作者 邹野 金士杰 罗忠兵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目的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老化损伤导致的构件承载性能下降,严重威胁航空大型构件的服役可靠性,探索早期老化损伤的无损评价方法。方法以T300/AG-80热氧老化为对象,基于材料分析方法研究性能变化规律,... 目的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老化损伤导致的构件承载性能下降,严重威胁航空大型构件的服役可靠性,探索早期老化损伤的无损评价方法。方法以T300/AG-80热氧老化为对象,基于材料分析方法研究性能变化规律,结合超声脉冲回波方法研究了声学特性响应。结果150℃热氧老化后,样品质量损失率迅速上升,后缓慢增加,据此将整个老化过程分为老化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提取不同老化阶段对应纵波声速、时域和频域声衰减系数发现,不同测试频率下,纵波声速均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一次底波中心频率(约6 MHz)和二次底波中心频率(约4 MHz)对应频域声衰减系数与声速变化趋势呈负相关关系,时域和低频(约2MHz)声衰减系数变化不明显。结论结合微观组织和结构分析探讨了热氧老化及其声学响应机制,发现3个老化阶段分别对应水分子等低分子量物质挥发、树脂基体后固化、界面损伤和分子链断裂等物理化学演变,孔隙、界面裂纹等老化损伤及树脂的后固化作用综合影响超声波传播行为。研究结果为复合材料早期老化损伤的无损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复合材料 热氧老化 微损伤 超声 无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材构件R区相控阵超声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罗忠兵 曹欢庆 林莉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4期67-75,共9页
航空碳钎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构件通常具有几何形状复杂的R区结构,提高该区域缺陷检测质量对于保证航空构件的承载性能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声学建模及声传播规律仿真分析,确认了CFRP构件R区同时... 航空碳钎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构件通常具有几何形状复杂的R区结构,提高该区域缺陷检测质量对于保证航空构件的承载性能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声学建模及声传播规律仿真分析,确认了CFRP构件R区同时存在叠层、曲面及弹性各向异性3方面特点,导致超声波垂直入射难、声传播路径扭折、结构噪声强和声耦合效果差等问题。基于相控阵超声检测(Phased Array Ultrasonic Testing,PAUT)技术,针对R区尤其是变厚度、变曲率和变角度情况下缺陷检测难题,重点综述了换能器研发、基于信号后处理的超声成像、固体柔性耦合介质及辅助工装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 R区 曲面 弹性各向异性 相控阵超声检测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超声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士杰 田鑫 林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59,共15页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焊接参数选择不当将会产生隧道孔、未焊透(lack of penetration, LOP)和吻接等取向复杂、细微紧贴的缺陷。首先,本文简述了FSW焊缝与典型缺陷特征,总结了超声检测时面临纵向分辨力低、缺...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焊接参数选择不当将会产生隧道孔、未焊透(lack of penetration, LOP)和吻接等取向复杂、细微紧贴的缺陷。首先,本文简述了FSW焊缝与典型缺陷特征,总结了超声检测时面临纵向分辨力低、缺陷表征不完整、材料与缺陷声阻抗接近和灵敏度不足等难点。随后,从常规超声、超声衍射时差法(time-of-flight diffraction, TOFD)、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和其他超声检测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现有的铝合金FSW超声检测研究工作。最后,结合超声信号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可以通过分析和提取信号特征,进一步提升超声检测分辨力和信噪比,并实现取向复杂缺陷和细微紧贴缺陷的精准辨识与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超声检测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赫及兆赫级频带EMI技术检测灵敏度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继承 林莉 +2 位作者 孟丽娟 李喜孟 雷明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6-781,共6页
借助WK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对压电阻抗(EMI)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检测频带与检测灵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选用尺寸为1 250mm×100mm×3mm铝梁结构上距离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1 000mm的1.2mm通孔损伤作为检... 借助WK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对压电阻抗(EMI)技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检测频带与检测灵敏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选用尺寸为1 250mm×100mm×3mm铝梁结构上距离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1 000mm的1.2mm通孔损伤作为检测对象。在10kHz~10MHz频率范围内7个峰值集中的频段,分别选用电阻抗谱峰值偏移量(Δf)和均方差作为损伤识别指数,对EMI技术检测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千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和均方差均随着检测频段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80~340kHz频段对于通孔损伤具有最高的检测灵敏度。在兆赫级频带范围内,Δf取值较大,在6.18 MHz处出现了25.0kHz的显著偏移。由于千赫和兆赫级频带的电阻抗信号分别具有峰值数量多,综合各峰值信息整体分析时对损伤敏感和峰值数量少,单一峰值偏移量对损伤敏感的特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将这2个频带的检测结果结合起来以提高EMI技术对微小损伤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检测频段 检测灵敏度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传感器 微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体铜覆层中Love波检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玲 林莉 +1 位作者 顾军 李喜孟 《航天制造技术》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绘制了钢基体铜覆层中Love波的理论频散曲线,讨论了Love波传播的频散特性。实验分别采用标称频率为1MHz和2.5MHz的超声波斜探头,利用激发切应力产生Love波,对铜覆层中Love波相速度、群速度进行了实验测试,所得结果与理...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绘制了钢基体铜覆层中Love波的理论频散曲线,讨论了Love波传播的频散特性。实验分别采用标称频率为1MHz和2.5MHz的超声波斜探头,利用激发切应力产生Love波,对铜覆层中Love波相速度、群速度进行了实验测试,所得结果与理论值符合得较好。比较发现,为保证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实验中尽量选择较低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层 Love波检测 频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建模的TATB基PBX超声检测仿真方法
8
作者 李智锋 林莉 +3 位作者 张伟斌 赵文瑕 马志远 李海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3-701,共9页
为突破TATB基PBX超声仿真精度的局限,实现结构与性能关联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表征,提出基于CT图像建模的PBX超声仿真建模方法,利用CT图像中颗粒相与黏结剂相显著的灰度分布差异提取结构形态和特征,通过对CT图像切片降噪、二值化、边界优化... 为突破TATB基PBX超声仿真精度的局限,实现结构与性能关联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表征,提出基于CT图像建模的PBX超声仿真建模方法,利用CT图像中颗粒相与黏结剂相显著的灰度分布差异提取结构形态和特征,通过对CT图像切片降噪、二值化、边界优化等处理,获得了包含造型粉颗粒及边界形态的二维几何结构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超声传播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定量对比了基于CT图像的超声仿真模型与Voronoi模型仿真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基于CT图像模型可以实现TATB颗粒及边界形态随机复杂结构特征的有效刻画,使得超声仿真结果与实验更趋一致,声速、衰减、频域幅值和表观积分背散射系数的误差分别为0.32%、1.14%、0.92%和1.55%,均在2%以内,相较于Voronoi模型的误差(2.77%、35.93%、20.70%、13.68%)大幅降低,仿真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黏结炸药(PBX) CT图像 超声检测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识别CFRP复合材料PTFE夹杂与富树脂缺陷
9
作者 付冬欣 林莉 +1 位作者 张书宁 罗忠兵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缺陷试样制作困难且不同夹杂缺陷难识别的问题,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聚四氟乙烯(PTFE)夹杂与富树脂缺陷超声检测研究。首先建立考虑CFRP层结构弹性各向异性的...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缺陷试样制作困难且不同夹杂缺陷难识别的问题,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聚四氟乙烯(PTFE)夹杂与富树脂缺陷超声检测研究。首先建立考虑CFRP层结构弹性各向异性的多向层合板超声反射法有限元模型,对比模拟与试验得到的A扫描时域信号,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在CFRP层合板内部设置宽度6 mm,厚度0.03~0.40 mm的PTFE夹杂和厚度0.03~0.85 mm的富树脂缺陷,模拟得到超声A扫描信号,分析比较两种缺陷厚度变化对超声信号幅值最大值和波形峭度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缺陷厚度增加,PTFE夹杂及富树脂缺陷信号的幅值最大值和峭度因子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但富树脂缺陷信号幅值最大值低于PTFE夹杂,其峭度因子随厚度变化滞后于PTFE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数值模拟 缺陷识别 PTFE夹杂 富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测量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
10
作者 马志远 宋鑫民 +2 位作者 张天旭 郝旭峰 林莉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6,共7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薄、涂层与基体声学参数相近、叠层多界面等引起的传统超声测厚方法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Ultrasonic echo phase derivative ...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薄、涂层与基体声学参数相近、叠层多界面等引起的传统超声测厚方法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Ultrasonic echo phase derivative spectrum,UEPDS)谐振频率测量CFRP表面富树脂层厚度的新方法。基于超声波在多层结构中的透射与反射规律,构建出耦合介质/涂层/基体三介质二界面结构的UEPDS,并辨识UEPDS的谐振频率与涂层厚度之间的理论关系,以克服传统采用声压反射系数幅度谱或相位谱测厚时精度受基准波、信号初始相位等影响大的问题,结合标定声速,即可准确测定涂层厚度。试验使用超声C扫描系统结合标称频率25 MHz探头对厚度在数十~100μm变化的富树脂层进行测厚,并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厚度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25 MHz探头可有效实现厚度≥40.7μm的富树脂层测厚,超声测厚云图与金相观测厚度之间绝对误差≤5.1μm,相对误差<8.0%。研究发现影响测厚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为富树脂层/基体界面存在的起伏状编织间隙残留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超声回波相位导数谱(UEPDS) 谐振频率 富树脂层 测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窄间隙焊缝侧壁未熔合相控阵超声检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鑫 林莉 金士杰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2,共6页
针对核电站主管道奥氏体不锈钢窄间隙焊缝侧壁未熔合超声检测困难的问题,该文开展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相控阵超声检测研究,并结合全聚焦方法和相位相干成像方法抑制结构噪声。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建立壁厚69.5 mm,且同时包含母... 针对核电站主管道奥氏体不锈钢窄间隙焊缝侧壁未熔合超声检测困难的问题,该文开展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相控阵超声检测研究,并结合全聚焦方法和相位相干成像方法抑制结构噪声。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建立壁厚69.5 mm,且同时包含母材和焊缝的奥氏体不锈钢窄间隙焊缝模型。沿焊缝熔合线设置深度26.5 mm、高度3.0 mm的侧壁未熔合,经过仿真优化确定了中心频率2.25 MHz、32阵元以及45°纵波楔块的相控阵超声检测参数。仿真和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侧壁未熔合检测信噪比相差不超过0.6 dB,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全聚焦方法和相位相干成像方法削弱结构噪声,检测信噪比较相控阵扇扫描图像分别提升2.3 dB和4.7 dB,且侧壁未熔合深度与高度定量误差均不超过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侧壁未熔合 电子背散射衍射 相控阵超声检测 信号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随机孔隙模型及孔隙率超声检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牟云飞 林莉 +1 位作者 郭广平 李喜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7,61,共5页
基于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随机孔隙模型,提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CFRP孔隙率超声衰减检测进行数值模拟。针对孔隙率P=0.065%4.96%,厚度2mm,纤维质量分数69%±3%的多层预浸料热压成型炭纤维单向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板,... 基于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随机孔隙模型,提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CFRP孔隙率超声衰减检测进行数值模拟。针对孔隙率P=0.065%4.96%,厚度2mm,纤维质量分数69%±3%的多层预浸料热压成型炭纤维单向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板,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所得到的CFRP孔隙率与超声衰减系数间关系,在模拟与实验中展现了相似的规律。结果表明:利用随机孔隙模型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CFRP孔隙率超声检测数值模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孔隙率 随机介质 随机孔隙模型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弯曲和轴向振动模态的一维梁压电阻抗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丽娟 李继承 +2 位作者 罗忠兵 林莉 李喜孟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9-344,共6页
同时考虑一维梁结构的弯曲和轴向振动,对其压电阻抗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和试验验证。在0.02~42 kHz频段内区分并标记了一维钢梁弯曲振动模态前18阶及轴向振动模态前3阶。结果表明:在0.02~7.5kHz频段内,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中谐振峰对应频... 同时考虑一维梁结构的弯曲和轴向振动,对其压电阻抗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和试验验证。在0.02~42 kHz频段内区分并标记了一维钢梁弯曲振动模态前18阶及轴向振动模态前3阶。结果表明:在0.02~7.5kHz频段内,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中谐振峰对应频率的相对误差较大:11.7%~16.5%,其原因可能是低频时振动能量较低且波的传播受结构阻尼、边界条件及环境噪音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在7.5~42kHz范围内,两者谐振峰位置符合良好,相对误差较小:0.11%~2.31%,表明该模型在高频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轴向振动模态对应频率大于弯曲振动模态。本研究为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检测频段的选取及损伤信息的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 解析模型 数值计算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相关在超声波检测HK-40炉管裂纹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喜孟 林莉 +2 位作者 陈军 孙井方 郭杏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5,共3页
介绍自相关在超声波透射检测 HK-4 0炉管裂纹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 ,人工裂纹深度 D与接收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R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关键词 自相关 裂纹 超声波检测 炉管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相对相速度无损表征30Mn2SiV棒材复杂组织的探讨
15
作者 杨冰 林莉 +1 位作者 宁韶斌 李喜孟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6-20,共5页
本文以某公司经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非调质D级抽油杆用钢30Mn2SiV为对象,利用超声波水浸线聚焦检测技术,借助频谱分析方法,采用计算相位谱的偏离程度获得相速度值的方法,以相速度为无损表征参量,研究了具有不同珠光体含量和形态的粒状珠... 本文以某公司经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非调质D级抽油杆用钢30Mn2SiV为对象,利用超声波水浸线聚焦检测技术,借助频谱分析方法,采用计算相位谱的偏离程度获得相速度值的方法,以相速度为无损表征参量,研究了具有不同珠光体含量和形态的粒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铁素体、片状珠光体+铁素体以及上贝氏体+片状珠光体+铁素体三类样品复杂组织状态与相对相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相对相速度能够对上述三类复杂组织进行无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无损表征 非调质D级抽油杆用钢 水浸线聚焦检测技术 相对相速度 复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尺寸离散度大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随机孔隙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向雨 林莉 +2 位作者 陈军 丁珊珊 李喜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5,共5页
针对孔隙率为4.08%和4.20%,孔隙长度尺寸范围分别为6.34~216.78μm,6.34~722.25μm的两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依据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随机孔隙模型(Random Void Model,RVM)的思想,研究了孔隙建模原理和方法。将孔... 针对孔隙率为4.08%和4.20%,孔隙长度尺寸范围分别为6.34~216.78μm,6.34~722.25μm的两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依据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随机孔隙模型(Random Void Model,RVM)的思想,研究了孔隙建模原理和方法。将孔隙按照长度进行分级,分别建立对应不同尺寸级别的孔隙模型,然后将各个级别的孔隙模型进行叠加。与金相照片对比结果表明,采取分级孔隙建模思想得到的孔隙模拟结果与实际孔隙形貌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很高,为后续数值计算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孔隙 随机孔隙模型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递归定量分析的纯铁疲劳损伤无损评价
17
作者 孟亦圆 林莉 +2 位作者 陈军 金士杰 罗忠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2-178,共7页
利用超声检测技术无损评价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程度,是保证高性能零部件承载性能和服役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以工业纯铁低周疲劳损伤为研究对象,提出将临界折射纵波(critically refracted longitudinal,L_(CR))与递归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无损... 利用超声检测技术无损评价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程度,是保证高性能零部件承载性能和服役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以工业纯铁低周疲劳损伤为研究对象,提出将临界折射纵波(critically refracted longitudinal,L_(CR))与递归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无损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拉-压加载过程中表现为循环硬化,随加载周次增加至1000周次,L_(CR)波幅值及对应归一化幅值差A_(dif)整体呈单调变化,5 MHz检测频率的灵敏度高于2.25 MHz。进一步对L_(CR)波进行递归定量分析,递归图随疲劳损伤发展变化明显,提取归一化递归度差RR_(dif)作为损伤指标,较时域、频域和时频域最大幅值等指标的灵敏度显著提升,增加幅度最大可达44%,为早期疲劳损伤的无损评价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损伤 临界折射纵波 递归定量分析 无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2CND18.12N奥氏体不锈钢低周疲劳损伤的EBSD分析
18
作者 车枫 孟亦圆 +1 位作者 林莉 罗忠兵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3,共7页
针对核电管道用Z2CND18.12N奥氏体不锈钢的低周疲劳损伤,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采集与后处理参数对局域取向差(local misorientation,ML)的影响,基于优选参数探讨特征取向晶粒的损伤规律。结果表... 针对核电管道用Z2CND18.12N奥氏体不锈钢的低周疲劳损伤,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采集与后处理参数对局域取向差(local misorientation,ML)的影响,基于优选参数探讨特征取向晶粒的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测试步长、取向差平均范围(filter)及像素合并参数(binning)均影响ML测试结果,综合考虑晶粒尺寸、测试精度和效率等因素,优选确定binning 2×2,filter 11×11,测试步长为2μm或5μm。选取损伤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111〉取向晶粒ΔM_(L)的峰值和平均值变化均高于〈101〉和〈001〉取向,〈101〉取向ΔM_(L)数值最小;同时,ML在小晶粒特别是晶界及交汇处数值较大。结合晶粒尺寸、晶界对变形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证实ML可以有效评价Z2CND18.12N钢的变形损伤,为发展基于多物理参量的材料以及结构损伤评价技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疲劳 电子背散射衍射 晶体取向 局域取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和随机性原理的复合材料二维孔隙模型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翔 林莉 +2 位作者 陈军 郭广平 李喜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7,共5页
在二维条件下,对比分析了经典的确定性模型和随机孔隙模型对含孔隙复合材料的物理模拟结果。确定性模型将含孔隙复合材料看做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将孔隙假设为大小相同、离散均匀分布的规则形状;随机孔隙模型依据随机介质理论,采取统计学... 在二维条件下,对比分析了经典的确定性模型和随机孔隙模型对含孔隙复合材料的物理模拟结果。确定性模型将含孔隙复合材料看做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将孔隙假设为大小相同、离散均匀分布的规则形状;随机孔隙模型依据随机介质理论,采取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将孔隙看做是小尺度上的随机扰动,叠加于由基体构成的大尺度背景介质平均特性之上,可以利用空间平稳随机过程加以描述。研究发现,利用随机孔隙模型不但能够得到与真实孔隙几何相似性良好的孔隙形貌,而且基于此模型的超声衰减系数理论预测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大大优于传统的确定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孔隙 随机孔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粘结层和阻抗解析表达式的压电阻抗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迪 李继承 +1 位作者 林莉 李喜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4,68,共5页
引用根据自由梁振动原理得到的一维梁结构机械阻抗解析表达式,并考虑压电陶瓷锆钛酸铅(PZT)和梁结构之间的粘结层对二者的应力应变传递过程的影响,改进了一维梁结构压电阻抗模型。在粘结系数ξ分别为0.01、0.02和1.00的3种粘结状态下,对... 引用根据自由梁振动原理得到的一维梁结构机械阻抗解析表达式,并考虑压电陶瓷锆钛酸铅(PZT)和梁结构之间的粘结层对二者的应力应变传递过程的影响,改进了一维梁结构压电阻抗模型。在粘结系数ξ分别为0.01、0.02和1.00的3种粘结状态下,对5~80kHz频率范围内PZT耦合电阻抗进行了数值计算。测量计算得到α-氰基丙烯酸乙酯、环氧树脂和改性丙烯酸酯三种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分别为0.882MPa、7.621MPa和10.198MPa,并在3种粘结状态下测量了5~80kHz频率范围内PZT的耦合电阻抗。研究表明,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所得的耦合电阻抗谱符合良好,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峰值对应频率的相对误差范围是0.25%~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阻抗解析表达式 压电陶瓷 压电阻抗法模型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