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校园规划布局形态的探析——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校园规划设计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怡 陆伟 《规划师》 2004年第10期56-58,共3页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校园规划运用硬核心、软连接的空间布局形态,解决资源共享、信息化、生态园林的要求,建立一个生态型、开放性、信息化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 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大学校园 校园规划设计 规划布局 形态 空间布局 资源共享 生态园林 信息化 软连接 生态型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校园改建中的功能布局对策——以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河校部改建中功能布局调整为例
2
作者 宋金玉 李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1-84,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高校校园传统功能区及功能布局方式发生了变化,在高校校园改建中应意识到该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调整对策,以此应用到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河校部改建功能布局调整的实践中。
关键词 高校校园 功能布局 调整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生态景观建设分析——以大连理工大学花果山地块为例
3
作者 魏翠龙 林墨飞 +1 位作者 蔡梦琦 刘换换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4期121-121,共1页
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花果山生态改造的项目背景,阐述了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具体规划思路及设计方案。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生态 景观 花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老年人体力活动的住区建成环境健康效益评估及其驱动因素甄别——以大连市为例
4
作者 李康康 姜莉 杨东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共7页
住区建成环境健康效益评估是检验公共空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大连市为例,通过构建住区建成环境健康效益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效益水平;通过空间自相关与冷热点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 住区建成环境健康效益评估是检验公共空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大连市为例,通过构建住区建成环境健康效益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效益水平;通过空间自相关与冷热点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关键因子。研究发现:大连市住区建成环境健康效益综合效率相对较高,但整体有效住区较少;健康效益值存在高值或低值空间集聚,热点区多分布于沙河口区,冷点区、次冷点区则集中分布于甘井子区。交叉口密度、路网密度是住区建成环境发挥健康效益的关键性因素,公共服务设施、NDVI、休憩与遮蔽设施是强化性因素,封闭式住区则表现为倾向性因素。“道路网络+公共服务、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公共服务,住区安全+公共服务、道路网络”呈现出良好的组合式健康效益,其能够为住区适老化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健康效益 数据包络分析 建成环境 适老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提升指标因素住户满意度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索健 王继辉 陈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3期105-111,共7页
我国城市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政府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成为各地重点民生项目。通过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实践案例与最新相关研究,提取住区建筑多品质指标因素,构建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提升影响因素... 我国城市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政府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成为各地重点民生项目。通过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实践案例与最新相关研究,提取住区建筑多品质指标因素,构建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提升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居住品质提升后的居民满意度调查进行科学分析,探究居住品质因素提升与居民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利用Smart-PLS 3软件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并得到建筑品质和外环境品质对住区建筑品质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6和0.326;对于住宅建筑品质,其功能性影响效应较大,路径系数为0.625;舒适性(0.265)和场所性(0.117)对其影响较小;对于外环境品质,其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的影响效应相近,分别为0.385、0.304和0.323。研究结果为深化住区建筑多品质提升模式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建筑 多品质提升 指标因素 住户 满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科技成果需要跨行业、跨专业的研究与合作--《大连市住宅集中管道构造图集》编制始末
6
作者 胡英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z1期97-100,共4页
通过对大连市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大连市住宅集中管道井构造图集>编制研究的介绍,提出了跨行业和跨专业研制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文中分别论述了该科研成果研制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综合素质,要了解各个主... 通过对大连市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大连市住宅集中管道井构造图集>编制研究的介绍,提出了跨行业和跨专业研制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文中分别论述了该科研成果研制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综合素质,要了解各个主管部门和各个行业的要求,要具备各种专业知识,要带领科研小组成员搞创新研制.其次,让科研成果最终为社会服务,研制过程自始自终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应与各职能部门、各行业精诚合作.第三,科研小组内部各个专业应密切配合,建筑专业牵头设计图集总体框架,结构专业确保其安全性与耐久性,设备专业将其管道进行整合与优化设计,使其有序排在各自的管道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跨行业 跨专业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胜利桥北小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萧宗谊 付汉东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35,共4页
大连胜利桥北小区作为大连城市生长的发源地,其历史价值难以估价。规划人员试图利用房屋商品化的契机来实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小区的再开发,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给小区注以新的活力,这种尝试对研究旧城改建及城市地方特色保护工作无疑是... 大连胜利桥北小区作为大连城市生长的发源地,其历史价值难以估价。规划人员试图利用房屋商品化的契机来实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小区的再开发,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给小区注以新的活力,这种尝试对研究旧城改建及城市地方特色保护工作无疑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旧城 历史建筑 保护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时空可达的高校新校区步行路网优化——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士祥 李乐梅 +2 位作者 杨琪瑶 朱伯平 卢载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可达性是高校校园步行出行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高校新校区既有步行路网存在局部空间可达水平偏低、近距离绕行等问题.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为例,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下的线段模型和ArcGIS最优路径分析模型,量化其步行时空可达水平... 可达性是高校校园步行出行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高校新校区既有步行路网存在局部空间可达水平偏低、近距离绕行等问题.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为例,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下的线段模型和ArcGIS最优路径分析模型,量化其步行时空可达水平;结合步行空间实际使用水平,提出校园步行路网的改善方案并评估方案的步行可达性.研究发现:(1)分级的步行路网可提升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达性,精细的道路设施设计可确保实际使用的可达性;(2)有序的游憩步道可增强空间感知的可达性;(3)以吸引点为导向的步行捷径可改善时间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校区 步行路网 时空可达性 空间句法 线段模型 ArcGIS最优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大连市既有住区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文婷 朴正浩 +2 位作者 张玲玲 王洪羿 周博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伴随着生活圈的不断收缩,住区逐渐成为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既有住区的建成环境却往往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研究以大连市既有住区建成环境为对象,基于扎根理论采用拍照、测绘、半开放式访谈的方法... 伴随着生活圈的不断收缩,住区逐渐成为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既有住区的建成环境却往往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研究以大连市既有住区建成环境为对象,基于扎根理论采用拍照、测绘、半开放式访谈的方法,结合文献梳理,分析了住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研究认为住区建成环境现状问题主要体现于无障碍设计缺失、规划缺失以及管理缺失。这些问题均导致了老年人生活品质下降,且主要体现于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安全感需求、卫生需求以及社交需求。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在进行建成环境改造时,应该充分考虑导致老年人生活品质下降背后的动因,并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统筹优化。研究认为老年人生活品质是一项综合的指标,通过建成环境的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提升,但只有建成环境与社会环境协同作用,才能更有效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品质 老年人 既有住区 建成环境 需求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老年人不同健康活动的绿地环境要素识别与优化——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月 杨东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2,共6页
城市绿地对老年人健康活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关键。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物质环境(如可达性、吸引力)和感知环境(适宜性)的多层次指标体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中介效应分析,揭示了绿地与老年人体力... 城市绿地对老年人健康活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关键。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物质环境(如可达性、吸引力)和感知环境(适宜性)的多层次指标体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中介效应分析,揭示了绿地与老年人体力和社交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绿地通达性、活力和综合公园对老年人体力活动有显著正面影响,而街道以生活性为主且较高的绿视率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交活动,社区公园和游园是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场所活力和生活性街道还会通过影响老年人的环境感知,间接影响其健康活动,进一步明确了环境设计应考虑老年人感知体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环境 老年人 健康活动 影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是建筑艺术的精髓
11
作者 姜广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5-57,共3页
绘画艺术是空间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是提高审美的必要手段。审美是艺术的生命,建筑艺术不可能脱离艺术的美学规律。具有充实成熟的绘画艺术修养,才能树立成熟的审美理想,从而获得建筑艺术美的“和谐”与“永恒”。绘画修养是建筑艺术... 绘画艺术是空间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是提高审美的必要手段。审美是艺术的生命,建筑艺术不可能脱离艺术的美学规律。具有充实成熟的绘画艺术修养,才能树立成熟的审美理想,从而获得建筑艺术美的“和谐”与“永恒”。绘画修养是建筑艺术进入至高层次的艺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绘画艺术修养 视知觉 同构性 艺术个性 空间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日常活动邻里目的地建成环境支持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越 杨东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1,共13页
日常活动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并受到邻里目的地环境特征的直接干预。针对活动形成复杂性,从行为转变不同阶段的需求入手,对应选取空间邻近度、功能丰富度和出行便利度3个空间要素,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 日常活动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并受到邻里目的地环境特征的直接干预。针对活动形成复杂性,从行为转变不同阶段的需求入手,对应选取空间邻近度、功能丰富度和出行便利度3个空间要素,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与评价大连市邻里目的地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日常活动的支持程度。研究表明:医院、社区活动中心和运动馆的服务区面积明显不足,难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活动服务;不同空间要素的支持度得分存在差异,其中空间邻近度的支持能力急需提升;邻里目的地支持活动阶段的协调度表现一般,其主要原因为区位条件、功能品质、公交布局等方面存在短板。聚焦邻里目的地及其与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关系,有利于推动实现老年友好城市,本文尝试从支持老年人完成日常活动全阶段的视角客观评价邻里目的地建成环境,以期为规划适老性社区生活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目的地 建成环境 支持评价 老年人 日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建成环境对地铁站域可步行性的影响研究——以大连为例
13
作者 徐伟星 曾鹏 +2 位作者 刘蓓蓓 蔡良娃 施林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以大连中心城区内7个地铁站点周边800 m范围内的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19名步行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微观建成环境与站域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存在6个潜变量影响站域可步行性,“便捷性”占主导地位... 以大连中心城区内7个地铁站点周边800 m范围内的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19名步行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微观建成环境与站域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存在6个潜变量影响站域可步行性,“便捷性”占主导地位。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识别出建成环境中的人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下通道过街和指示标识是高效失衡型指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步行性 地铁站域 微观建成环境 结构方程模型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约滨海韧性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综述
14
作者 陈飞 曹诗茵 +2 位作者 蔡军 许世光 胡秦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共8页
海平面上升冲击滨海地区安全,全球越来越多的滨海城市开展以防洪减灾为核心的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本文聚焦纽约滨海韧性规划研究和实践,回顾纽约市早期开展的气候变化研究,重点分析2012年“桑迪飓风”之后滨海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包括... 海平面上升冲击滨海地区安全,全球越来越多的滨海城市开展以防洪减灾为核心的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本文聚焦纽约滨海韧性规划研究和实践,回顾纽约市早期开展的气候变化研究,重点分析2012年“桑迪飓风”之后滨海韧性规划研究与实践,包括重新绘制洪水地图,颁布多项目技术指南文件、提升建筑和海岸防护要求,组织构建覆盖全域的滨海防护体系,并开展试点建设等方面内容。综合分析纽约市多年研究与实践经验,以期在构建多层次跨部门的滨海韧性研究、治理体系,建设多机构衔接的灾后保障快速响应体系,开展广泛公众参与提升公众滨海韧性的防护意识工作等方面为我国滨海韧性规划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沿海洪水 滨海韧性规划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外观自动评价方法
15
作者 李宝军 王浩东 +1 位作者 缪心皓 宋明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1-2000,共10页
针对汽车外观设计过程中评价置信度与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汽车外观设计评价方法。收集并整理了大规模汽车外观多视角图片数据及基于用户、专家视角所对应的评分、评论信息,对评分信息采用考虑评分置信度的综合加权评... 针对汽车外观设计过程中评价置信度与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汽车外观设计评价方法。收集并整理了大规模汽车外观多视角图片数据及基于用户、专家视角所对应的评分、评论信息,对评分信息采用考虑评分置信度的综合加权评分机制进行处理;筛选评论信息采用感性意象词汇提取方法,用评分、感性意象词汇对相应的车型图片进行标注,创建了汽车外观评价数据集(DATE2022),数据集包括基于用户及专家视角的汽车外观评分数据集和感性意象评价数据集。对用户、专家评分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回归方法得到用户及专家两个自动评分机,对用户、专家感性意象评价数据集采用多标签分类方法得到用户及专家两个感性意象评价机,采用特征可视化方法定位用户、专家感兴趣的外观显著性特征区域。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汽车外观设计提供用户和专家两方面的量化评分、品牌基因、感性意象等自动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设计 深度学习 量化评价 评价置信度 感性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夜光遥感的自然保护区光污染演变研究
16
作者 刘鸣 李瑞聪 +2 位作者 刘清源 李熙 吴承龙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1,共6页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而划定的区域,对生物及其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大,逐渐受到人工光的侵扰。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光污染状况,以2012—2021年校正后的NPP/VIIRS(搭载...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而划定的区域,对生物及其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大,逐渐受到人工光的侵扰。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光污染状况,以2012—2021年校正后的NPP/VIIRS(搭载在NPP卫星上的传感器: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套件)夜光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从数量变化、水平变化和强度变化三方面,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光污染变化。结果发现:第一,2012—2021年我国未受人工光污染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在逐渐减少,到2021年研究样本中仅剩52个,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内蒙古;第二,我国自然保护区光污染的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三,本次研究范围内,其中有50.56%的自然保护区光污染呈增加趋势,多数地区污染程度提高一个层级,空间上主要分布于西部和西南地区,38%自然保护区光污染呈稳定趋势,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区;11%的自然保护区光污染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东北的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本研究结果为更全面地控制自然保护区光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夜光遥感 光污染 NPP/VIIRS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居住距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城乡差异分析——基于CLHLS数据的检验
17
作者 索健 武梦雪 寇宁博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快速的人口转变使我国独居老人比例持续增加。面向独居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是城市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既有研究多从老年人居住模式(与子女同住、独居等)角度展开分析,对居住距离的关注度不足。为了解理想与实际居住距离对城乡老年人生... 快速的人口转变使我国独居老人比例持续增加。面向独居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是城市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既有研究多从老年人居住模式(与子女同住、独居等)角度展开分析,对居住距离的关注度不足。为了解理想与实际居住距离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研究借助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建立代际居住距离与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逻辑回归模型,从时间差异及城乡差异角度探讨影响结果。研究发现:老年人自评健康(45.3%、46.8%)明显低于观察者评价健康(87.1%、88.3%);在时间变化方面,代际居住距离因素对乡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由2014年相关性不显著转变为2018年显著相关;在城乡差异方面,理想居住距离主要影响独立居住的老年人,其中对乡村独立居住老年人负面影响更大,且这一影响会随时间加重。关注代际居住距离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能为健康导向下的城乡空间规划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代际居住距离 生活满意度 城乡差异 时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滨州段沿黄乡村住居形态演化研究
18
作者 李世芬 于璨宁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7,共8页
研究围绕山东滨州段沿黄乡村住居形态演化,从住居学的角度建构沿黄乡村的功能需求系统,包含3个层次、13个主要需求;并根据对应需求层的变化将住居形态的演化划分为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基本功能、20世纪八十年代至21世纪初的功能拓展... 研究围绕山东滨州段沿黄乡村住居形态演化,从住居学的角度建构沿黄乡村的功能需求系统,包含3个层次、13个主要需求;并根据对应需求层的变化将住居形态的演化划分为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基本功能、20世纪八十年代至21世纪初的功能拓展、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功能提升3个阶段;进而从宅院基面处理、院落布局、正房形制、偏房与倒座、结构与构造、装饰6个要素归纳各阶段滨州沿黄乡村住居形态特征和需求主导下的住居形态的演变路径,剖析由住居功能需求变化所带来的住居形态演化动因,旨在对沿黄乡村住居的地域性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环境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使住居功能需求更替拓展,进而功能需求转变推动住居形态更新演化,正是由于一系列黄河治理工程与乡村建设的实施,滨州段沿黄乡村住居形态发生了由内向外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居形态 功能需求 演化 沿黄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背景下超大城市室外体育场地配置格局与高效利用研究——以北京、上海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一双 肖彦 +2 位作者 蔡军 陶冶 武文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面对我国城市体育健身人口不断增加,健身空间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促进体育场地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以北京、上海为例,选取室外篮球、足球、网球、排球和羽毛球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度与暴... 面对我国城市体育健身人口不断增加,健身空间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促进体育场地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以北京、上海为例,选取室外篮球、足球、网球、排球和羽毛球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度与暴露度、不一致指数、OD成本矩阵等方法,分析场地分异格局与空间配置,提出场地高效利用模式。结果表明:①高职院校、基础教育设施场地对室外体育场地整体分异格局影响较大,北京的场地分异程度高于上海;②上海室外体育场地空间配置略优于北京,优势单元集中在内城和中城区,受基础教育设施、社会场地影响较大,外城和近郊区北京优势更显著,高职院校、企业与商业文化设施场地作用明显;③按照北京、上海不同类型室外体育场地配置格局及开放潜力差异,提出以基础教育设施场地为主的开放策略,将企业作为运营主体,开发体育场地数字管理平台,整合场地供给、运营管理、资金提供与监管、场地使用,构建权责清晰的开放体育场地运维模式。针对北京、上海的研究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体育场地空间配置一般特征,提出的场地开放与高效利用模式有助于缓解体育健身空间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体育场地 空间配置 高效利用 北京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发展带建设用地和蓝绿空间时空演替特征研究——以沈大城市发展带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驰骋 杨东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选取沈大城市发展带为研究区,按照“渗透效应—用地扩张—生态胁迫—空间演替”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1—2021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描述建设用地与蓝绿空间演替特征,研判模式区域分异。研究发现:沈大城市发展带建设用地与蓝绿空间... 选取沈大城市发展带为研究区,按照“渗透效应—用地扩张—生态胁迫—空间演替”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1—2021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描述建设用地与蓝绿空间演替特征,研判模式区域分异。研究发现:沈大城市发展带建设用地与蓝绿空间演替存在3种模式差异,城乡渗透效应在不同城市间的作用方式具有多样性;研究区建设用地以海陆双向扩张的方式实现对蓝绿空间的侵占,城乡渗透效应通过刺激土地利用需求驱动建设用地扩张并逐渐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压力;研究区在增长秩序趋于稳定的背景下面临的蓝绿空间景观格局破碎压力大于发展机遇,城乡渗透效应与城镇发展阶段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基于以上研究,对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逻辑进行重新认识,为东北地区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科学参考与准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带 蓝绿空间 景观格局 演替特征 区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