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4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力学中的互补问题: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何素艳 李建宇 +1 位作者 张洪武 李兴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对互补问题在非线性力学中的一些应用情况给出了较概括的介绍,重点放在了静态接触问题、弹塑性问题以及结构优化问题的互补模型上。将力学问题写成互补模型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使力学问题有更自然、更精确的数学描述;二是可以考虑用... 对互补问题在非线性力学中的一些应用情况给出了较概括的介绍,重点放在了静态接触问题、弹塑性问题以及结构优化问题的互补模型上。将力学问题写成互补模型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使力学问题有更自然、更精确的数学描述;二是可以考虑用互补问题的有效和强健的数值算法来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结构优化 互补问题 非线性力学 数学规划 塑性本构定律 单侧接触定律 Coulomb摩擦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力学中的互补问题: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培爱 何素艳 +1 位作者 李建宇 李兴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6-699,705,共5页
工程力学里很多问题存在互补关系,文献[1]介绍了有关的数学模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求解互补问题的几种主要方法,包括投影方法、内点方法、方程组方法、延拓方法以及无约束优化方法。与此同时,也介绍了作者近期在互补问题算法方面的一些... 工程力学里很多问题存在互补关系,文献[1]介绍了有关的数学模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求解互补问题的几种主要方法,包括投影方法、内点方法、方程组方法、延拓方法以及无约束优化方法。与此同时,也介绍了作者近期在互补问题算法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问题 内点方法 NCP函数 光滑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旋坐标法的海洋柔性管缆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孙晓旭 柯旺 赵岩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海洋柔性结构的运动往往随着开采深度和离岸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这种大幅度的往复运动使得结构危险点极易发生疲劳损伤,显著增加了失效的风险。本文考虑海洋柔性管缆大位移、大旋转和小应变的几何非线性,基于共旋坐标法开展了结构动... 海洋柔性结构的运动往往随着开采深度和离岸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这种大幅度的往复运动使得结构危险点极易发生疲劳损伤,显著增加了失效的风险。本文考虑海洋柔性管缆大位移、大旋转和小应变的几何非线性,基于共旋坐标法开展了结构动力学分析。首先,基于共旋坐标法建立了柔性管缆的基本运动方程;其次,根据Morison方程计算水动力效应得到海洋柔性管缆的运动方程,并应用Newton-Raphson法结合HHT法进行求解;最后,在数值算例中将本文方法与商业软件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用于海洋柔性管缆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柔性管缆 非线性动力分析 共旋坐标法 Morison方程 随机波浪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力-力学-传质耦合过程模型及工程土障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4
作者 武文华 李锡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热 -水力 -力学 -传质耦合过程模型。利用文献 [1]中提出的热 -水力 -力学本构模型 ,对工程土障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环境条件对废物场中的热量产生和传输过程对工程土障中水力 -力学行为... 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热 -水力 -力学 -传质耦合过程模型。利用文献 [1]中提出的热 -水力 -力学本构模型 ,对工程土障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环境条件对废物场中的热量产生和传输过程对工程土障中水力 -力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可能在工程土障中产生塑性应变 ,导致土障破坏。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数值结果显示了温度与降水过程对污染物随地下水向土障周边自然环境渗透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力-力学-传质模型 污染物 输运 非饱和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与工程 被引量:9
5
作者 钱令希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5,共5页
作者以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谈力学发展的渊源和动力,以及当今力学与工程的关系.
关键词 力学 经典力学 应用力学 计算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土障粘土水力-力学参数识别及工程校核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文华 李锡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9-285,共7页
基于实验数据及广泛应用于非饱和粘土的 Alonso-Gens本构模型和水力参数曲线 ,针对用以制造工程土障的 Fo Ca粘土进行了水力 -力学参数识别 .并把上述水力 -力学本构模型和曲线及所识别的参数应用于基于非饱和土的多孔多相介质理论的有... 基于实验数据及广泛应用于非饱和粘土的 Alonso-Gens本构模型和水力参数曲线 ,针对用以制造工程土障的 Fo Ca粘土进行了水力 -力学参数识别 .并把上述水力 -力学本构模型和曲线及所识别的参数应用于基于非饱和土的多孔多相介质理论的有限元数值模型上 .对一个模拟实际工程问题的 Benchmark考题作了考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土障 粘土 水力-力学参数 工程校核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工程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专题序 被引量:3
7
作者 季顺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9-640,共2页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极区,北方的大部分河流、水库及海湾均存在冬季结冰现象.历史上,我国已发生多次比较严重的冰害,使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如渤海海冰对近海结构作用及对航运的影响,河冰的凌汛、对桥墩的作用,水库冰对闸门、...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极区,北方的大部分河流、水库及海湾均存在冬季结冰现象.历史上,我国已发生多次比较严重的冰害,使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如渤海海冰对近海结构作用及对航运的影响,河冰的凌汛、对桥墩的作用,水库冰对闸门、护坡及电站冬季运行的影响等,都是我国在寒区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害 冰工程 水库冰 凌汛 冬季运行 河冰 护坡 冬季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
8
作者 郑勇刚 吴哲同 +3 位作者 张涵博 刘振海 叶宏飞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其能够从基于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建立简洁且能准确捕捉变形机制的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和无监督数据驱动控制方程识别方法Seq-SVF,从梁的载荷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力学第一性原理的数据驱动力学建模方法,其能够从基于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建立简洁且能准确捕捉变形机制的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和无监督数据驱动控制方程识别方法Seq-SVF,从梁的载荷和位移数据中自动识别出了Timoshenko梁形式的弯曲控制微分方程,得到了三种不同加载条件下剪切影响系数关于结构尺寸和力学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揭示了经典模型适用的加载条件,同时还给出了一种未发现的新模型。通过将基于弹性力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数据驱动范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和对人类经验的强依赖性,为建立简洁的力学模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模型 数据驱动 方程识别 TIMOSHENKO梁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LNG多工况转运用低温软管动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云 苏琦 +4 位作者 张尤优 周伟 孙紫麾 杨建业 阎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5,共13页
LNG低温软管是液化天然气深远海转运装卸的关键纽带,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高效持续作业对于LNG输送系统至关重要。LNG低温软管的主要应用工况有船-船并靠卸料、船-船串靠卸料及船岸加注。针对这些不同的应用工况,本文开展针对LNG低温软... LNG低温软管是液化天然气深远海转运装卸的关键纽带,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高效持续作业对于LNG输送系统至关重要。LNG低温软管的主要应用工况有船-船并靠卸料、船-船串靠卸料及船岸加注。针对这些不同的应用工况,本文开展针对LNG低温软管的整体水动力分析和整体布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以直径为12英寸规格的LNG低温软管为研究对象,考虑风、浪、流等复杂海洋环境荷载的联合作用,采用Orcaflex软件对不同应用工况下的LNG低温软管进行建模、水动力分析和计算校核,研究结构的关键响应,并对低温软管整体线型设计参数及提升速度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串靠还是并靠工况,管长和两船间距增大都会导致曲率极值增大,张力极值减小;船岸加注时,提升速度会使张力极值减小,曲率极值增大。研究成果可为LNG低温软管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对FLNG卸料系统整体布置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低温复合软管 LNG卸料系统 水动力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鼻腔及鼻咽腔颗粒沉降的生物力学研究
10
作者 杨花 孙东 +3 位作者 苏英锋 孙秀珍 于申 唐媛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建立健康人鼻腔及鼻咽腔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鼻腔及鼻咽腔的颗粒沉降特征,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颗粒沉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鼻腔及鼻咽腔疾病的潜在诱发因素及经鼻腔给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志愿者鼻部多层螺旋CT数据,重... 目的建立健康人鼻腔及鼻咽腔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鼻腔及鼻咽腔的颗粒沉降特征,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颗粒沉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鼻腔及鼻咽腔疾病的潜在诱发因素及经鼻腔给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志愿者鼻部多层螺旋CT数据,重建上呼吸道三维数值模型后,针对不同气流流率、颗粒粒径及颗粒密度条件下的颗粒沉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鼻阈、鼻甲前端、鼻咽顶后壁为颗粒最易沉降区域。当气流流率为30 L/min及60 L/min时,不同颗粒直径、颗粒密度下该重建模型沉积率均可达80%以上。当颗粒粒径为10μm及15μm时,不同气流流率、颗粒密度下该重建模型沉积率均可达90%以上。结论(1)颗粒在鼻腔主要沉降于鼻阈及鼻前庭,在鼻咽腔则主要沉降于鼻咽顶后壁;(2)气流速度、颗粒粒径及密度对颗粒沉积率均有影响,其中颗粒粒径对颗粒沉降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流流率、颗粒密度;(3)当颗粒密度及气流流率不变,相较于10μm和15μm的颗粒,直径为5μm的颗粒在鼻咽部颗粒沉降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咽 生物力学 颗粒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
11
作者 王力 王奇 +1 位作者 于大群 刘书田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文中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构造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模型以及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由于布局形式变化导致的阵元间互耦效应的变化,在优化方法中有效集成了参数化... 文中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构造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模型以及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由于布局形式变化导致的阵元间互耦效应的变化,在优化方法中有效集成了参数化矩量法以实现阵列天线辐射方向特性的解算和性能的精准设计。为了利用梯度优化算法有效求解优化问题,将各个天线单元等效为一系列等效电阻层,采用正切型材料插值模型建立虚拟电阻与设计变量之间的插值关系,保证离散拓扑变量连续化后的自动0-1分化。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求解低副瓣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设计问题,且在实现阵列天线副瓣电平降低的同时减少了天线单元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天线阵列 稀疏阵列 优化设计 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试样变形测量方法研究
12
作者 邵龙潭 唐孝强 郭晓霞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5-672,共8页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 将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土工三轴试验,成功解决了传统变形测量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但高像素图像中灰度阶层的多样性和渐变性使得梯度迭代计算变得复杂,角点附近存在多个潜在的角点候选位置,直接影响了亚像素角点定位精度。为了解决亚像素角点检测算法的定位偏差问题,针对已研发的土工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角点相关匹配识别的亚像素角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Harris检测算法从原始图像中提取整像素角点坐标,随后以这些角点为中心构建固定尺寸的灰度子区。通过子区间的相关匹配迭代处理,获取了初始整像素角点在变形后的亚像素级位移。在模拟试样仿射变形试验中,改进后的算法在继承角点特征稳健识别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仿射不变性,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80.5%,大幅度提高了三轴试验试样全表面变形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相关匹配 数字图像测量 定位偏差 灰度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应力-应变包络线的唯一性初探
13
作者 邵龙潭 高睿 +2 位作者 夏平心 郭晓霞 孙衍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土体循环加卸载外包络线是否具有唯一性在认识土体固有属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选用硅微粉和福建标准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三轴剪切试验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索等应力幅值、阶梯应力幅值和随... 土体循环加卸载外包络线是否具有唯一性在认识土体固有属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选用硅微粉和福建标准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三轴剪切试验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索等应力幅值、阶梯应力幅值和随机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下应力-应变外包络线与相应的单调加载应力-应变曲线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在相同密度和围压条件下,单调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与经历不同循环应力历程的加卸载应力-应变外包络线近似一致,提出了砂土应力-应变外包络线的唯一性;讨论了循环应力历史和应力水平对曲线回归速度的影响以及应力-应变包络线唯一性在建立轴向应变累积模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外包络线 循环荷载 砂土 轴向累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焊接对焊缝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金涛 宫照坤 +3 位作者 曲牡 于群 曲延安 房德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试件和结构件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振动焊接对构件焊缝区残余应力、断裂韧性、疲劳寿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振动焊接可以降低焊缝表面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区的微观组织,提高焊缝处的断裂韧性,提高试件和结构件... 采用试件和结构件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振动焊接对构件焊缝区残余应力、断裂韧性、疲劳寿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振动焊接可以降低焊缝表面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区的微观组织,提高焊缝处的断裂韧性,提高试件和结构件焊缝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焊接 残余应力 断裂韧性 疲劳寿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力学弱形式广义基本方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立民 齐朝晖 +2 位作者 丁克伟 田中旭 何东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建立了弹性力学中的弱形式广义基本方程,并以此为基础,检验和简单综述了第一作者以前的 有关离散算子、广义差分、拟协调元和弹性力学的哈密顿正则方程的工作. 广义方程包括经 典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在一起,如此不仅有限元法,而且差分法... 建立了弹性力学中的弱形式广义基本方程,并以此为基础,检验和简单综述了第一作者以前的 有关离散算子、广义差分、拟协调元和弹性力学的哈密顿正则方程的工作. 广义方程包括经 典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在一起,如此不仅有限元法,而且差分法都具有自然边界条件,若干不 同变分原理可以从弱形式方程导出,而且是它的特殊情况. 给出了它们的限制范围,并给出在 弱连续条件下的势能原理,而它是协调元和非协调元的共同基础. 从弱形式方程运用局部函 数可以导出离散算子方程,它包括有限元方程和差分方程同在一体. 拟协调元法是广义协调 方程的解,自然满足平衡对弱连续条件的要求. 叙述了弱形式的弹性力学哈密顿正则方程,边 界条件作为非齐次项,以便于采用数值、半解析和解析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力学 有限元法 差分法 变分原理 哈密顿方程 广义基本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分段直接积分法 被引量:31
16
作者 裘春航 吕和祥 钟万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9-378,共10页
针对n维未知向量v的一阶微分方程 dv/dt=Hv+f(v,t)进行求解.首先,将非线性部分f(v,t)在所论时刻tk处用t-tk=τ的j次多项式来近似,然后借助分段直接积分法,导出了各段内的、用τ的解析函数表达的求解公式,通过选取j值,可获得一系列具有... 针对n维未知向量v的一阶微分方程 dv/dt=Hv+f(v,t)进行求解.首先,将非线性部分f(v,t)在所论时刻tk处用t-tk=τ的j次多项式来近似,然后借助分段直接积分法,导出了各段内的、用τ的解析函数表达的求解公式,通过选取j值,可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精度的近似解,便于研究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与其物理参数的依赖关系.为适应实际计算,还全面讨论了上述多项式的确定方法,其中包括避免求f(v,t)导数的算法.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可用于求解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而且对研究解的形态和稳定性,如对吸引子、极限环、二次Hopf分岔等的分析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子 极限环 HOPF分岔 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分段直接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成形金属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宁 张宗华 +3 位作者 胡平 郭威 刘书田 申国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2,共5页
对汽车车门防撞梁热成形(成形与淬火同时进行)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成形过程中钢材表面发生氧化脱碳,得到的防撞梁零部件表面软而内部硬,材料性质在厚度方向上呈连续梯度分布,即表面硬度、强度低而内部的硬度、强度高,这样形成了新... 对汽车车门防撞梁热成形(成形与淬火同时进行)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成形过程中钢材表面发生氧化脱碳,得到的防撞梁零部件表面软而内部硬,材料性质在厚度方向上呈连续梯度分布,即表面硬度、强度低而内部的硬度、强度高,这样形成了新型连续梯度分布的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对汽车车门防撞梁这种新型金属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硬度、强度及塑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进行三点弯曲对比实验。在此基础上研究这种新型金属复合材料的碰撞及吸能性能,根据金相分析及三点弯曲实验建立了防撞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金属复合材料与内部各相材料冲击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吸能等性能,发现这种新型金属复合材料综合了各单相材料的优秀性能,适合用于承受冲击吸能构件的选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热冲压) 金属复合材料 防撞梁 微观结构 冲击力 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对气体润滑承载的作用机理和性能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钦 谷俊峰 +2 位作者 李征 阮诗伦 申长雨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气体润滑轴承由于其低摩擦、无污染、回转精度高等优点在超高速、精密仪器设备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较低的承载力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应用。表面织构设计是提升气体润滑轴承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其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尚不清晰。... 气体润滑轴承由于其低摩擦、无污染、回转精度高等优点在超高速、精密仪器设备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较低的承载力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应用。表面织构设计是提升气体润滑轴承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其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本文基于求解N-S方程分析了表面织构对于气体润滑承载的作用机理,并研究了表面织构尺寸参数和底部形状对于承载力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实验发现,随着摩擦面的高速运动,当气体流过矩形织构时,由于惯性的存在,在织构处会产生非对称涡流。合理的涡流大小与位置是提升承载力的关键,且随着织构深度、壁面移动速度增加,非对称涡流在气膜发散处从无到有,再逐渐增大并向收敛处移动,承载力则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设计尺寸。壁面移动速度越大、气膜厚度越小,对应的最佳织构深度越小。同时,对于织构底部形状的研究发现非对称三角形底部形状会获得更利于提升承载力的涡流,且对于固定织构最大深度,壁面移动速度越大,最优三角形底部形状的顶点越向收敛处移动,拓扑优化的形状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气体润滑性能提升与织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尺寸优化 非对称织构 承载力 气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大变形力学常数测试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洪升 张小朋 杨全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29-634,共6页
根据能量原理推导出橡胶材料在大变形情况下的力学常数C1.C2.并对两种材料.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所得结果是稳定可信的,可为工程单位提供设计参数的参考依据,给出的试验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橡胶 均匀变形 力学常数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化学–热–水力–力学耦合过程本构模型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泽佳 李锡夔 武文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7-803,共7页
本文发展了一个多孔介质中的化学–热–水力–力学(CTHM)耦合本构模型。该模型基于文献[1]中多孔介质热–水力–力学(THM)本构模型、文献[2,3]中的污染物传输本构模型和文献[4]提出的化学–力学本构模型。在本构模型中引入化学软化函数... 本文发展了一个多孔介质中的化学–热–水力–力学(CTHM)耦合本构模型。该模型基于文献[1]中多孔介质热–水力–力学(THM)本构模型、文献[2,3]中的污染物传输本构模型和文献[4]提出的化学–力学本构模型。在本构模型中引入化学软化函数以模拟孔隙水中有机污染物对多孔介质力学性质的影响。考虑了温度对污染物传输机制的影响。本文CTHM耦合本构模型已在多孔介质的热–水力–力学–污染物传输数学模型中建立。在CTHM本构模拟框架中对计及化学塑性效应、描述在热–水力–污染物传输耦合作用下多孔介质力学行为、在应力–吸力–温度四维空间中包含了五重屈服面的耦合本构模型发展了一致性切线模量矩阵。数值结果突出显示了污染物浓度在多孔介质化学–热–水力–力学(CTHM)耦合系统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吸力 屈服面 框架 多孔介质 切线模量 塑性 化学 力学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