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4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工作介绍
1
作者 顾元宪 徐新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工作介绍顾元宪徐新生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于大连理工大学,拥有CRAYS/MP小巨型机和SGI...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工作介绍顾元宪徐新生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于大连理工大学,拥有CRAYS/MP小巨型机和SGI图形工作站等计算机系统,以及M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结构分析 工业装备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作者 武金瑛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4-316,共3页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建设的第2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开始可行性论证,1989年6月经国家计委确认,1991年启动建设,1995年5月通过国家教委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结构分析 工业装备 世界银行贷款 项目建设 重点学科 国家计委 对外开放 国家教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宽带非高斯随机过程疲劳损伤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奎霖 彭士凤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对于遭受各种随机环境载荷的海洋结构物而言,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尤为重要。海洋结构物的响应经常呈现出宽带特性和非高斯统计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宽带非高斯随机过程疲劳损伤评估方法。采用多种功率... 对于遭受各种随机环境载荷的海洋结构物而言,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尤为重要。海洋结构物的响应经常呈现出宽带特性和非高斯统计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宽带非高斯随机过程疲劳损伤评估方法。采用多种功率谱与不同带宽参数、S-N曲线斜率参数以及非高斯过程偏度与峰度的组合对所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分析输入层神经元、隐藏层神经元个数以及隐藏层层数对模型预报精度的影响,确定最优的神经网络结构。以时域雨流计数法计算的疲劳损伤结果作为基准,采用真实双模态功率谱进行数值试验,并与多种频域疲劳损伤分析方法进行比较,证明本文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宽带非高斯过程 疲劳损伤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本构理论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宁 胡平 +2 位作者 武文华 中国哲 郭威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6-354,共9页
热成形(热冲压)过程中硼钢的热、力、相变耦合关系是研究热成形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决定热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对热成形硼钢进行高温拉伸及淬火实验:硼钢板材试样在奥氏体化(950℃)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连续冷却的同... 热成形(热冲压)过程中硼钢的热、力、相变耦合关系是研究热成形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决定热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对热成形硼钢进行高温拉伸及淬火实验:硼钢板材试样在奥氏体化(950℃)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连续冷却的同时施加拉伸力,记录此过程中力、位移、膨胀量及温度的变化.通过对不同冷却速率及不同拉伸力情况下上述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微观组织性能的分析,研究硼钢相变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关系.建立了硼钢相变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模型.通过引入混合定律对热成形过程中的多相材料热力学参数和力学性能进行等效分析;对热成形应变组成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引入了相变体积应力及相变塑性应力等新概念.硼钢高温流动应力采用修改的Norton-Hoff形式,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流动应力的材料常数.在此基础上将热、力、相变耦合关系引入热成形本构方程中,分别建立了高强度钢板热成形的全量形式及增量形式本构方程.对U形零部件热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建立的本构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热冲压) 热、力、相变耦合 相变体积应力 相变塑性应力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氧气切割开孔残余应力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韦智元 刘玉君 +1 位作者 周波 黄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3-380,共8页
氧气切割是船体结构临时开孔工艺中的首选方法,其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后序封孔焊接与结构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氧气切割原理,建立了预热火焰与铁氧反应生热的组合热源模型;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氧气切割开孔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 氧气切割是船体结构临时开孔工艺中的首选方法,其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后序封孔焊接与结构安全性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氧气切割原理,建立了预热火焰与铁氧反应生热的组合热源模型;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氧气切割开孔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切割温度场与残余应力场分布规律.通过氧气切割开孔实验进行结果验证,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表面温度分布,应用压痕应变法测量残余应力,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割缝边缘存在超过材料屈服点的拉应力区,其宽度受切割速度、开孔尺寸与纵向约束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开孔 氧气切割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工业机器人创新设计需求分析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林焰 衣正尧 +2 位作者 李玉平 纪卓尚 蒋晓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0-586,共7页
船厂是船舶工业机器人的用户,当前在船厂对机器人升级改造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对机器人性能需求模糊问题.采用传统QFD需求分析,建立了船厂用户集主体需求模型.进一步地,针对该主体需求模型的概念区分模糊问题,进行了深度需求分析,建... 船厂是船舶工业机器人的用户,当前在船厂对机器人升级改造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对机器人性能需求模糊问题.采用传统QFD需求分析,建立了船厂用户集主体需求模型.进一步地,针对该主体需求模型的概念区分模糊问题,进行了深度需求分析,建立了一种适合现代造船模式下的增强需求模型,并通过加权分析得到了通用的技术矛盾.通过该增强需求模型分析得出高空作业和漆雾污染问题是主要技术矛盾,并得到专利规避、风险分析、技术指标、方案设计、科研院所等技术需求是性能需求的重点,为船厂进行机器人概念创新设计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业机器人 智能造船 智慧船厂 船厂需求分析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投方舱入水静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铁骊 周燹 +1 位作者 黄珍秋 林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3-402,共10页
针对降落伞空投方舱入水问题进行了静力分析,以得到典型载况下的最佳入水角.确定了方舱主尺度及船型参数.首先,假定入水角,计算不同吃水深度下的静水力特性;然后,假定重心高度,计算艏部和艉部入水时的复原力矩,得到复原力矩曲面图谱;最... 针对降落伞空投方舱入水问题进行了静力分析,以得到典型载况下的最佳入水角.确定了方舱主尺度及船型参数.首先,假定入水角,计算不同吃水深度下的静水力特性;然后,假定重心高度,计算艏部和艉部入水时的复原力矩,得到复原力矩曲面图谱;最后,通过计算超载、满载和空载3种典型载况下的倾覆力矩,进一步确定入水静力平衡曲线,得出3种典型载况下的最佳入水角.结果表明:在艏部入水时,超载下最佳入水角为38°,满载下最佳入水角在10°~90°,空载下最佳入水角为12°;在艉部入水时,超载下最佳入水角为58°,满载下最佳入水角为55°,空载下最佳入水角为51°.并可将结果用于约束其他载况下的最佳入水角.通过空投方舱入水角要求可约束某一载况下重心高度可行域,为后续设计和空投入水提供技术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应急方舱 海上救援 入水角 静力分析 纵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伦分析方法和神经网络的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严飞 阎宇峰 +4 位作者 敖川 贾鲁生 侯富恒 高志浩 刘瑞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4,178,共10页
针对含复杂形状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难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同伦分析方法对含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屈曲压力进行了计算,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进而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海底管道屈曲压力的计算方法... 针对含复杂形状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难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同伦分析方法对含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屈曲压力进行了计算,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进而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海底管道屈曲压力的计算方法。结果显示:同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准确地计算含复杂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屈曲压力,在相同情况下抛物线形腐蚀管道的临界屈曲压力大于椭圆形管道的临界屈曲压力。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腐蚀海底管道屈曲压力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工程现场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腐蚀缺陷 屈曲压力 同伦分析方法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ZT管支撑结构的三轴加速度计设计及实验误差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岩 赵剑 +1 位作者 刘蓬勃 夏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98,共8页
以提升毫米尺度三轴压电加速度计灵敏度为目标,设计了以3个长度12 mm轴向极化的PZT管作为敏感和支撑结构的三轴加速度计,给出了空间加速度信号的解算方法。通过3个PZT管关于器件结构中心轴对称布置,该加速度计实现了对三轴加速度大小和... 以提升毫米尺度三轴压电加速度计灵敏度为目标,设计了以3个长度12 mm轴向极化的PZT管作为敏感和支撑结构的三轴加速度计,给出了空间加速度信号的解算方法。通过3个PZT管关于器件结构中心轴对称布置,该加速度计实现了对三轴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精确解算。数值仿真得到了3个PZT管在[100,1000]Hz加速度的输出电压幅频特性曲线及器件三轴灵敏度。研制了三轴传感器样件,实验表明其x、y、z轴灵敏度分别为535、541、542 mV/g,三轴灵敏度标准差为3.8。系统分析了加工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并解释了实验与仿真数值间存在误差的原因,为三轴加速度计敏感与支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管 三轴加速度计 支撑结构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实验法在工业炸药JWL状态方程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科斌 董新龙 +2 位作者 李晓杰 闫鸿浩 王小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8-494,共7页
为了方便可靠地测定工业炸药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基于压导式连续电阻丝探针设计柱形装药的水下爆炸斜冲击波测量系统,对工业改性铵油炸药(ANFO)进行3组水下爆炸实验,获得其爆轰波-冲击波时程曲线;通过对二维定常流场柱形装药水下爆... 为了方便可靠地测定工业炸药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基于压导式连续电阻丝探针设计柱形装药的水下爆炸斜冲击波测量系统,对工业改性铵油炸药(ANFO)进行3组水下爆炸实验,获得其爆轰波-冲击波时程曲线;通过对二维定常流场柱形装药水下爆炸的分析,得到斜冲击波阵面的轨迹,并求解出炸药的爆压、绝热指数、水气界面夹角等参数。以水中斜冲击波阵面和水气界面夹角的实验和模拟结果作为比较对象,通过调整Autodyn有限元分析程序中的JWL方程参数,最终测定出ANFO的JWL状态方程参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好,其中斜冲击波波阵面的误差均小于±5%,水气界面夹角的误差在±3%以内,表明所述水下爆炸实验对于大尺度工业炸药的JWL方程参数测定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炸药 水下爆炸 铵油炸药 JWL状态方程 压导式连续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浪双体船阻力性能预报与模型实验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晓阳 李铁骊 林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6-400,共5页
对自行设计开发的大型穿浪双体船WPC96(1 800 t级排水量)的阻力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报与实验分析研究.将Michell积分推广为一般双体船兴波阻力计算公式,利用Michell积分的复积分形式进行数值编程计算,对该穿浪双体船船型在一定速度范围内... 对自行设计开发的大型穿浪双体船WPC96(1 800 t级排水量)的阻力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报与实验分析研究.将Michell积分推广为一般双体船兴波阻力计算公式,利用Michell积分的复积分形式进行数值编程计算,对该穿浪双体船船型在一定速度范围内的阻力性能有较高理论预报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片体间距,在理论计算和实验观测基础上研究了穿浪双体船两个片体间的兴波干扰.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证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穿浪双体船的阻力性能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浪双体船 兴波阻力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故障树重要度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贵杰 詹扬 +1 位作者 李大伟 夏广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5-941,共7页
为了度量底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性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在建立故障树概率组成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矩独立重要性测度提出了考虑底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性情况的故障树重要度分析方法。以某飞机结冰探测系统为例,利用所提出的重要度方法分析了... 为了度量底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性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在建立故障树概率组成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矩独立重要性测度提出了考虑底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性情况的故障树重要度分析方法。以某飞机结冰探测系统为例,利用所提出的重要度方法分析了底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性对该系统故障的影响程度,设计者可根据重要度结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与设计,同时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分析 不确定性 系统可靠性 重要性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半潜式海洋平台在不同环境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奥博 闯振菊 +3 位作者 刘社文 李春郑 季顺迎 屈衍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34,共13页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在该海域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也极具挑战性。当前海洋平台的设计规范并未充分考虑海冰的影响。北极海域存在无冰期和有冰期,为了实现平台全年在海上进行作业,需要联合考虑波浪载...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在该海域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也极具挑战性。当前海洋平台的设计规范并未充分考虑海冰的影响。北极海域存在无冰期和有冰期,为了实现平台全年在海上进行作业,需要联合考虑波浪载荷和冰载荷的作用。本文研究某半潜式海洋平台在波浪、平整冰以及碎冰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采用势流理论和莫里森方程计算波浪载荷,利用离散元方法求解冰载荷,使用细长体有限元的方法分析锚泊系统,通过非线性时域计算求解得出平台的运动以及锚泊系统受力。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环境载荷,平整冰作用下锚链的张力最大;在较小的海冰厚度、海冰密集度和冰块平均面积下的碎冰区,平台的运动符合现行安全规范。本文的研究可为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安全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油气资源 半潜式海洋平台 波浪载荷 冰载荷 冰与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气流中颗粒在鼻腔及鼻咽腔沉降的物理力学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杨花 唐媛媛 +4 位作者 苏英锋 孙秀珍 于申 郭莹珂 王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7-427,共1页
目的通过建立健康人鼻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物理力学因素影响下呼吸气流中物质颗粒的沉降情况,初探鼻及鼻咽腔特有的物理力学环境激励与原发于该部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获取健康成年人鼻及鼻咽部多层螺旋CT数据,建... 目的通过建立健康人鼻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物理力学因素影响下呼吸气流中物质颗粒的沉降情况,初探鼻及鼻咽腔特有的物理力学环境激励与原发于该部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获取健康成年人鼻及鼻咽部多层螺旋CT数据,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依据不同气流流率、颗粒粒径及颗粒密度条件,对鼻腔及鼻咽腔气流中的颗粒沉降进行模拟。结果(1)鼻腔压强变化梯度在鼻阈及下鼻甲前端较鼻腔其他部位大,鼻咽腔压强变化梯度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较大。(2)气流在总鼻道及鼻咽腔中下部呈层流,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呈涡流,气流流速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低于鼻咽中下部。(3)在气流流率为30、60 L/min条件下,不同粒径、不同密度的颗粒在整个重建模型的沉积率均可达80%以上;在颗粒粒径为10、15μm条件下,不同气流流率、不同密度颗粒在整个重建模型的沉积率均可达90%以上;当颗粒密度及气流流率不变,颗粒粒径越小,其在鼻咽部沉降越多,颗粒粒径越大,其在鼻腔前部沉降越多,在鼻咽部沉降越少。结论建立鼻腔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可以从生物力学角度探究鼻及鼻咽腔颗粒沉降的物理力学影响因素。气流速度、颗粒粒径及颗粒密度对颗粒沉积率均有影响,其中颗粒粒径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腔 呼吸气流 鼻咽部 鼻咽顶 咽隐窝 生物力学 颗粒密度 颗粒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的辛空间波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少燕 李榆银 高汝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针对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提出了基于辛空间的波方法。首先基于Kirchhoff-Love薄壳理论,选取合适的状态向量,推导了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在辛体系中的振动控制方程;其次利用分离变量法将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 针对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提出了基于辛空间的波方法。首先基于Kirchhoff-Love薄壳理论,选取合适的状态向量,推导了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在辛体系中的振动控制方程;其次利用分离变量法将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问题转化为Hamilton体系下的辛本征值问题;最后根据辛空间波形与圆柱壳模态的对应关系,得到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波数,进而得到圆柱壳自由振动问题的代数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数值算例对比了该方法和其他方法计算得到的圆柱壳固有频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圆柱壳 正交铺设 自由振动 辛空间 基于波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流道快速参数化建模方法与性能分析
16
作者 门志超 陈文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25,133,共6页
针对长时间高热流密度的高温结构,利用分形流道具有的优异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主动冷却设计技术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这里构建了主动换热的分形流道快速参数化建模方法,实现了Y、V、T三种流道形式的统一快速参数化建模,并开展了分形流道... 针对长时间高热流密度的高温结构,利用分形流道具有的优异传热和流动特性,研究主动冷却设计技术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这里构建了主动换热的分形流道快速参数化建模方法,实现了Y、V、T三种流道形式的统一快速参数化建模,并开展了分形流道换热性能分析。首先构建控制点,完成各级流道出入口位置和数量的确定;进而构建分形网络,根据分叉位置和控制点完成分形网络的构建以确定分形流道的基本轮廓;最后获得分形流道的尺寸,根据分形网络以及流道尺寸完成Y、V、T三种分形流道的参数化模型构建。利用该参数化建模方法分别在扇形和矩形基板上构建了Y、V、T三种构型分形流道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的研究。这里构建了主动换热的分形流道快速参数化建模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数值算例表明V形分形流道具有更佳的传热性能,Y形分形流道具有更佳的流动性能,另外相对于矩形基板,扇形基板上布置分形流道具有更均匀的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流道 参数化 控制点 分形网络 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B法的宽带高斯过程疲劳损伤分析
17
作者 袁奎霖 孙卓成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72,共12页
针对宽带高斯随机应力过程造成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vo-Benasciutti(T-B)法的疲劳损伤频域分析方法。通过不同参数形式的功率谱进行时域的疲劳损伤分析,针对T-B法中的关键参数bTB提出一个新的非线性函数模型。与原T-B... 针对宽带高斯随机应力过程造成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vo-Benasciutti(T-B)法的疲劳损伤频域分析方法。通过不同参数形式的功率谱进行时域的疲劳损伤分析,针对T-B法中的关键参数bTB提出一个新的非线性函数模型。与原T-B法相比,新提出的函数模型bMTB可以考虑S-N曲线斜率参数m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改进T-B法的疲劳损伤分析方法。以时域的雨流计数法结果作为基准,分别采用参数化功率谱和真实响应谱进行数值试验,并与现有的多种宽带高斯疲劳损伤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改进T-B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高斯随机过程 疲劳损伤 改进T-B谱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阵夹芯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的波有限元方法
18
作者 韩少燕 高汝鑫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针对点阵夹芯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发展了波有限元法.首先基于自由波的传播规律,建立了点阵夹芯圆柱壳胞元的二维波有限元控制方程,相比于全尺寸有限元模型,显著缩减了控制方程的自由度规模;其次,基于Neumann级数推导了约束动刚度矩阵... 针对点阵夹芯圆柱壳的自由振动分析发展了波有限元法.首先基于自由波的传播规律,建立了点阵夹芯圆柱壳胞元的二维波有限元控制方程,相比于全尺寸有限元模型,显著缩减了控制方程的自由度规模;其次,基于Neumann级数推导了约束动刚度矩阵求逆的显式表达式,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效率,而且使得固有频率从控制方程中分离出来,从而将点阵夹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求解转化为单个胞元自由度规模的二次特征值问题;最后,根据结构振动模态与自由波的关系,给出了圆柱壳轴向和周向的波传播参数的表达式,进而求得点阵夹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数值算例考虑了多种边界条件下的点阵夹芯圆柱壳自由振动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夹芯 圆柱壳 自由振动 波有限元 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
19
作者 王力 王奇 +1 位作者 于大群 刘书田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文中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构造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模型以及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由于布局形式变化导致的阵元间互耦效应的变化,在优化方法中有效集成了参数化... 文中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方法,构造了基于拓扑优化的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模型以及基于梯度优化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由于布局形式变化导致的阵元间互耦效应的变化,在优化方法中有效集成了参数化矩量法以实现阵列天线辐射方向特性的解算和性能的精准设计。为了利用梯度优化算法有效求解优化问题,将各个天线单元等效为一系列等效电阻层,采用正切型材料插值模型建立虚拟电阻与设计变量之间的插值关系,保证离散拓扑变量连续化后的自动0-1分化。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求解低副瓣稀疏阵列天线布局优化设计问题,且在实现阵列天线副瓣电平降低的同时减少了天线单元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天线阵列 稀疏阵列 优化设计 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应力-应变包络线的唯一性初探
20
作者 邵龙潭 高睿 +2 位作者 夏平心 郭晓霞 孙衍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土体循环加卸载外包络线是否具有唯一性在认识土体固有属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选用硅微粉和福建标准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三轴剪切试验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索等应力幅值、阶梯应力幅值和随... 土体循环加卸载外包络线是否具有唯一性在认识土体固有属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选用硅微粉和福建标准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三轴剪切试验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索等应力幅值、阶梯应力幅值和随机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下应力-应变外包络线与相应的单调加载应力-应变曲线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在相同密度和围压条件下,单调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与经历不同循环应力历程的加卸载应力-应变外包络线近似一致,提出了砂土应力-应变外包络线的唯一性;讨论了循环应力历史和应力水平对曲线回归速度的影响以及应力-应变包络线唯一性在建立轴向应变累积模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外包络线 循环荷载 砂土 轴向累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