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欧小说《春》中人权及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
1
作者 隋晓荻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脱欧小说《春》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阿莉·史密斯为改变英国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及政治文化而提出的文学方案。在她的方案中,讲故事是抵抗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是作为人权建构者的艺术家和政治权力执行人。所讲述的故... 脱欧小说《春》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阿莉·史密斯为改变英国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及政治文化而提出的文学方案。在她的方案中,讲故事是抵抗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是作为人权建构者的艺术家和政治权力执行人。所讲述的故事围绕着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而展开。在这个故事里,作家以人权绝对优先的政治观念为先决条件,以尊重生命的生命政治观念为出发点,以跨边界团结的政治哲学观念为基础,通过运用纪实电影、自传、童话故事等艺术和文学的讲故事手段,提出了构建超国族观念的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方案,以此为英国指明希望政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欧小说 《春》 后民族共同体 人权 讲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困境探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崔大志 崔晓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5,共3页
语言教师的发展是立足于教学实践的持续开放的发展,而教师的内动力是这一发展的基础。文章围绕着大学英语教育领域里的现象,来解读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困境,指出只有教师真正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并且教师的个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在英语... 语言教师的发展是立足于教学实践的持续开放的发展,而教师的内动力是这一发展的基础。文章围绕着大学英语教育领域里的现象,来解读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困境,指出只有教师真正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并且教师的个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在英语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合法的学术认同,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摆脱身份危机,开始独立自主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育 教师发展 教师实践知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综合日语》教材的立体化构建刍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光赫 邹善军 金英伟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3,共2页
传统型《综合日语》教材存在体量大﹑内容陈旧﹑重复率大﹑新技术应用不足﹑教学手段零散化等不足。相对于传统的教材编写与出版模式,构建新型立体化教材为开发新时代《综合日语》教材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教材出版 立体化教材 综合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达默尔修辞学的诠释学意义
4
作者 杨立 秦明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4,共7页
伽达默尔修辞学是关于人的存在和生活意义的实践逻辑,体现了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诠释学伦理学和实践哲学的理论统一性。语言即修辞,语言的修辞化和修辞的本体化表明伽达默尔对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实践形式的新思考。伽达默尔修辞学在语... 伽达默尔修辞学是关于人的存在和生活意义的实践逻辑,体现了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诠释学伦理学和实践哲学的理论统一性。语言即修辞,语言的修辞化和修辞的本体化表明伽达默尔对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实践形式的新思考。伽达默尔修辞学在语言的现实性意义上确证理解的主体性和他者性问题,并将人的修辞学品格、动机和兴趣纳入诠释学真理范畴,表现了理解、解释和应用相统一的诠释学任务的新发展。本文系统地澄明伽达默尔修辞学的思想内涵及其与诠释学的内在联系,希望有助于拓展国内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研究的论域,并为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可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修辞学 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高校教师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5
作者 庞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型科研不端行为层出不穷,极大阻碍了社会科技进步。日本科研诚信建设虽起步略晚,但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系统分析日本科研诚信体系及其特色,发现其体系主要由“事前预防”机制和“事后处理”机制构成,并...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型科研不端行为层出不穷,极大阻碍了社会科技进步。日本科研诚信建设虽起步略晚,但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系统分析日本科研诚信体系及其特色,发现其体系主要由“事前预防”机制和“事后处理”机制构成,并逐步从“重处理、轻预防”转变为“重预防、轻处理”。具体而言,在事前预防方面,科研伦理教育覆盖率较高,形式丰富,形成了“制度—课程—自治—文化”的科研诚信建设路径;在事后处理方面,处置流程细致,对检举者和被检举者进行人性化处理,构建了“政府—经费支援机构—科研机构”3方联动的处理体系,学术治理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日本各大高校也拥有完备的科研诚信治理机制,与国家的基本方针相联动,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结合日本经验,提出对中国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包括明确科研不端概念、细化调查流程、强化多方监管力度以及加强高校科研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科研诚信 科研伦理 预防机制 处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DG系统人力资源总部的难题
6
作者 乔坤 贺艳荣 刘文婷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0年第5期415-419,共5页
本案例以DG系统人力资源总部的工作绩效不佳为起点,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和总部人力资源规划会议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重重问题和初步解决思路,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当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该如... 本案例以DG系统人力资源总部的工作绩效不佳为起点,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和总部人力资源规划会议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重重问题和初步解决思路,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当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该如何开展战略性变革的决策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比较见其长——谈整体信息阅读法引进大学英语普通班精读课
7
作者 吴卓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9-40,52,共3页
大学英语精读课是大学英语的主要课程,它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总体英语水平。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以外语教学精读课为例,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读生词—分析课文讲解语言点—归纳中... 大学英语精读课是大学英语的主要课程,它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总体英语水平。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以外语教学精读课为例,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读生词—分析课文讲解语言点—归纳中心思想—问题和练习。搬用这种方法,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往往忽视对整体内容和结构的理解,而且阅读的速度很慢,达不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精读课教学方式,笔者将整体信息阅读法引入我所任教的大学英语普通班精读课,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精读课 信息阅读 普通班 英语水平 学生 直接影响 外语教学 中心思想 传统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授职的研究意向和教育意向的国际动向 被引量:1
8
作者 有本章 李筱平 黄福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11,共11页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1992年卡内基基金会与2007年CAP的关于大学教授职的国际调查发现,无论是研究意向与教育意向均衡的盎格鲁撒克逊型,还是以教育意向为主的拉丁美洲型大都削弱了教育意向,在不断地向以研究意向为主的德国型转变。其中,只...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1992年卡内基基金会与2007年CAP的关于大学教授职的国际调查发现,无论是研究意向与教育意向均衡的盎格鲁撒克逊型,还是以教育意向为主的拉丁美洲型大都削弱了教育意向,在不断地向以研究意向为主的德国型转变。其中,只有美国依旧停留在极强的教育意向型中。通过对研究意向理由的分析可知,学术观正在从纯粹的科学向应用科学转移。从对教育和研究的并行性实态的国际比较与分析可知,研究意向高的国家存在并行困难性高的倾向。据此得出,以教育与研究相统一、乃至"研究—教育—学习"统一为理念的洪堡模式正在倒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意向 教育意向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阅读与教材——浅谈整体阅读法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丽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1-32,共2页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和教授对象的条件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材。就教法和教材而言,它也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的工具,它的相对效能既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又取决于如何加以使用。"大学法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和教授对象的条件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材。就教法和教材而言,它也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的工具,它的相对效能既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又取决于如何加以使用。"大学法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听、写、说与笔译的能力"。大学法语教学大纲对四级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中等的文章,速度达到每分钟35词。在阅读难度较低(指语法结构较简单,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材料时,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为了达到大纲的要求,我在大学法语的教学中尝试运用整体阅读法的指导思想对初级班(1—2级)的教学和教材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阅读法 正确理解 培养学生 大学 阅读能力 外语教学 教学目的 阅读材料 教材 法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培养模式及启示
10
作者 庞娜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7,共7页
在博士培养方面,“教育立国”的日本积累了丰富经验。日本的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方案为基础,以项目实施为推动,形成了以分类培养为理念、以科研能力为重心、以学科融合为路径、以成果输出为取向的教育学博士培养特色。... 在博士培养方面,“教育立国”的日本积累了丰富经验。日本的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方案为基础,以项目实施为推动,形成了以分类培养为理念、以科研能力为重心、以学科融合为路径、以成果输出为取向的教育学博士培养特色。鉴于此,针对我国“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的教育学科博士培养应在四个方面推进:一是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分类培养体系;二是增加研讨课程、强化科研能力培养;三是加强跨学院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四是借力多元机构、推进成果转化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东京大学 教育学博士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在性”数字诠释学理论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明利 柴一凡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共在性”数字诠释学,致力于解决数字化生存造成的理解的碎片性、多元性和不平等性,在高速变化的数字时代重构多元共生的存在方式。在数字技术与诠释学的新一轮融合中,“共在性”数字诠释学主张将数字技术作为新的诠释主体,探讨人的数... “共在性”数字诠释学,致力于解决数字化生存造成的理解的碎片性、多元性和不平等性,在高速变化的数字时代重构多元共生的存在方式。在数字技术与诠释学的新一轮融合中,“共在性”数字诠释学主张将数字技术作为新的诠释主体,探讨人的数字化存在。“共在性”数字诠释学融合施莱尔马赫以来的“共在性”诠释学思想、共同体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在”思想为其理论基础,以阐明数字世界中人自身的技术性共在、人与人多元共生的社会性共在、人类文化的艺术性共在以及人的伦理性共在的新样态为基本阐释维度,从而助力数字中国“五位一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在性 数字诠释学 数字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社交媒体的幽默计算理论与实践
12
作者 林鸿飞 吐妮可·吐尔逊 张冬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9,共15页
幽默是人类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幽默感的人可以构建和谐的交际氛围。如何识别社交媒体上的海量幽默文本和评价用户幽默感成为计算语言学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提出从资源建设、幽默识别到幽默感评价的... 幽默是人类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幽默感的人可以构建和谐的交际氛围。如何识别社交媒体上的海量幽默文本和评价用户幽默感成为计算语言学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提出从资源建设、幽默识别到幽默感评价的社交媒体幽默计算框架。首先,参照幽默的语义脚本理论,构建面向社交媒体的中文幽默语料库。然后,利用情感倾向性、语义不一致性及模糊性特征,对文本进行幽默识别。最后,从创作和欣赏两个维度进行用户的幽默感评价。幽默计算将有助于提升语言智能的水平,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领域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计算 社交媒体处理 语料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暴力言论检测的技术和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冬瑜 卢俊宇 +1 位作者 闵昶榮 林鸿飞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5,共12页
暴力言论是网络语言治理的重点,由于社交媒体信息量巨大,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进行自动检测是及时阻止网络暴力言论传播扩散的必然要求。由于网络暴力言论表达具有隐匿性和多样性,目前存在缺乏细粒度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 暴力言论是网络语言治理的重点,由于社交媒体信息量巨大,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进行自动检测是及时阻止网络暴力言论传播扩散的必然要求。由于网络暴力言论表达具有隐匿性和多样性,目前存在缺乏细粒度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库,以及对于采取隐式表达的暴力言论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库,并研制了基于双重对比学习和基于情绪辅助的多标签自训练暴力言论检测方法,并在多种数据集上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先进性。在大语言模型时代,将其与背景知识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暴力言论,但其生成内容需要与人类价值观对齐以符合当今的社会道德标准。暴力言论检测研究在未来发展包括多模态暴力言论检测研究、基于大模型的暴力言论检测方法研究、基于大模型的暴力言论监管机制研究、暴力言论检测的可解释性研究等4个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治理 暴力言论检测 大语言模型 语料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一带一路”新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成志 晋鑫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6,共14页
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经历了“质疑”“观望”“区域性合作”3个阶段。本文基于自建的《朝日新闻》“一带一路”倡议专题新闻语料库,将批评隐喻分析框架应用于日语新闻语篇,分析新闻话语如何借助隐喻策略来表征日本政府对... 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经历了“质疑”“观望”“区域性合作”3个阶段。本文基于自建的《朝日新闻》“一带一路”倡议专题新闻语料库,将批评隐喻分析框架应用于日语新闻语篇,分析新闻话语如何借助隐喻策略来表征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模式转变。研究发现,在3个阶段中,新闻话语的隐喻策略经历了由冲突类隐喻、旅程类隐喻到建筑类隐喻的阶段性调整,隐隐地再现了由冲突、竞争向局部合作的历时性态度转变。本研究表明,基于新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是客观再现社会行动者主体现实态度、意向和价值判断的有效话语识解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批评隐喻分析 语料库 朝日新闻 日本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达纲领批判》汉译本中“专政”概念考辨
15
作者 牟春伟 杜凤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十月革命后,“Diktatur”(专政)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概念开始传入中国,并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主义论战成为讨论的焦点。汉语语境中“Diktatur”的早期传播,与《哥达纲领批判》及相关文献的译介是同一历史过程。本文从概念史的... 十月革命后,“Diktatur”(专政)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概念开始传入中国,并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主义论战成为讨论的焦点。汉语语境中“Diktatur”的早期传播,与《哥达纲领批判》及相关文献的译介是同一历史过程。本文从概念史的角度切入,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背景下,以《哥达纲领批判》汉译本为中心,重点考察“Diktatur”经由翻译跨越时空进入汉语语境后落地、调适、生根并最终融入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符号系统的历史。经考证,该概念在汉语语境下经历了中日互动词“独裁”与本土词“专政”并列竞争、本土词逐渐替代互动词的演变,最终在延安时期“专政”确立了与“Diktatur”对译的稳定地位。在《哥达纲领批判》实现文本中国化的过程中,“Diktatur”概念的内涵也经历了由苏维埃式无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 翻译 Diktatur 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中同种语义关系间的可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裘江南 李丽冬 +1 位作者 吴力文 刘文宇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8-663,共6页
语义传递是研究知识组织、语义相关度以及知识挖掘与推理等信息科学领域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缺乏语义传递判断的计算机模拟限制了其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语义关系间的可传递性是语义传递判断的关键因素,其规律性特质反映出了语义传... 语义传递是研究知识组织、语义相关度以及知识挖掘与推理等信息科学领域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缺乏语义传递判断的计算机模拟限制了其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语义关系间的可传递性是语义传递判断的关键因素,其规律性特质反映出了语义传递的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得语义传递判断的计算机模拟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围绕同种语义关系间的可传递性规律获取方法,基本获取方法的经典型语义关系的传递规律,规律检测以及传递规律应用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目的在于为语义传递判断的计算机模拟以及语义传递在信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传递 语义关系 关系代数 关系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writing:“改写”还是“重写”——兼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邱进 胡文华 杜凤刚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rewriting"一直有两种中文译文:"改写"和"重写"。对"rewriting"提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分析表明,勒菲弗尔的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 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rewriting"一直有两种中文译文:"改写"和"重写"。对"rewriting"提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分析表明,勒菲弗尔的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接受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结合对"rewriting"概念演进过程的追根溯源及相关的词源学辨析,"重写"这个译文被认为更能涵盖勒菲弗尔理论中涉及到的各种研究对象,更能体现勒菲弗尔思想中挑战作者中心论和原本中心论范式的本质,并能赋予"rewriting"更普遍的哲学内涵。同时,由"rewriting"译文的不确定导致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也可得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REWRITING 改写 重写 作者中心论 原本中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被引量:35
18
作者 刘文宇 李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在综述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为了弥补当前研究在中观层面的关注不足,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视角与框架。该框架利用微观层面互联网语篇分析来重构中观层面... 在综述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为了弥补当前研究在中观层面的关注不足,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视角与框架。该框架利用微观层面互联网语篇分析来重构中观层面网络语言暴力的事件—过程,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社会情境来展现"暴力的语言"向"语言的暴力"演变背后的驱动机制和社会操纵过程,可为下一步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提供启示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网络语言暴力 污名化 网络欺凌 人肉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商务翻译中的显化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马建军 朱穆朗玛 刘文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文章基于自建的英汉双语商务平行语料库,以人称代词和介词为例,探讨英汉商务翻译中的语际显化特征。研究发现:在商务文本中,总体来看,无论是人称代词还是介词的英汉翻译,显化策略运用得较为普遍。其中,第一人称代词翻译以对应关系为主,... 文章基于自建的英汉双语商务平行语料库,以人称代词和介词为例,探讨英汉商务翻译中的语际显化特征。研究发现:在商务文本中,总体来看,无论是人称代词还是介词的英汉翻译,显化策略运用得较为普遍。其中,第一人称代词翻译以对应关系为主,而第二人称代词翻译则显化现象较为明显,介词翻译中显隐化策略使用的频率相当。具体来看,36.0%的人称代词以及44.2%的介词在英汉翻译中都倾向于使用明示的显化策略,同时,25.6%的人称代词以及47.5%的介词使用了隐化策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语言因素与文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化 英汉商务翻译 语料库 人称代词 介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的本体论诠释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蔓 文成伟 秦明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34,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从而使隐喻研究重新受到重视。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生存哲学的意义上讨论隐喻的结构,是一种新的致思路径。隐喻不仅限于语词层面的替换,同时也在句子、语篇和文本层面发挥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从而使隐喻研究重新受到重视。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生存哲学的意义上讨论隐喻的结构,是一种新的致思路径。隐喻不仅限于语词层面的替换,同时也在句子、语篇和文本层面发挥作用。隐喻是在生活世界之中的隐喻,是对存在的生存实践把握,并具有对话性、事件性和揭蔽性的结构特征。隐喻展现的是生活世界的存在,是人在实践中把握当下存在并筹划未来的基本方式,隐喻凸显了人的社会生存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存在 对话性 事件性 揭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