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耐高温分离膜用高分子材料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守海 蹇锡高 杨大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3-205,共3页
膜材料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分离膜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膜材料的热稳定性。介绍了一类新型耐高温的制膜材料——含二氮杂萘结构聚醚砜酮及其改性聚合物,以及其制备气体分离膜、超滤膜、非对称纳滤膜和复合纳滤膜的应用。
关键词 二氮杂萘酮 聚醚砜酮 耐高温膜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下超高分子量聚辛烯的合成及其减阻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隆伟 李东城 +4 位作者 唐萍 赵巍 王海 牛慧 宾月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5-1319,共5页
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TiCl_(4)/Al(i-Bu)3下合成超高分子量聚辛烯,探索了催化剂、溶剂、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合成高分子量聚辛烯的条件为:主催化剂相对单体浓度1.0 mg/mL,助催化剂为三异丁基铝TIBA,Al-T... 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TiCl_(4)/Al(i-Bu)3下合成超高分子量聚辛烯,探索了催化剂、溶剂、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合成高分子量聚辛烯的条件为:主催化剂相对单体浓度1.0 mg/mL,助催化剂为三异丁基铝TIBA,Al-Ti比为80,溶剂为环己烷,单体与溶剂体积比为1∶1.5,聚合温度为0℃,聚合时间为48 h,产物特性粘度能达到13.7 dL/g,在柴油中添加量为10 mg/L时,减阻率16.7%,接近国外进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EGLER-NATTA催化剂 聚辛烯 减阻剂 旋转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与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协同增强CF/PP复合材料
3
作者 王海旭 孙进 +4 位作者 赵巍 时振堂 潘雨曦 刘程 蹇锡高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7,共7页
树脂本身强度及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影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基(CF/PP)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氨基化纳米二... 树脂本身强度及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影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基(CF/PP)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SiO_(2)-NH_(2))对高熔指PP进行改性,先后通过熔融浸渍和热压成型,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添加PP-g-MAH与SiO_(2)-NH_(2)使PP的结晶度提升2.5%,拉伸强度提升4.8%,弯曲强度提升5.3%;CF/P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543.7 MPa和17.2 MPa,分别提升112.2%和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聚丙烯 力学性能 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反应制备高流动性PP/LLDPE复合材料的研究
4
作者 罗娇 王益龙 王楠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8,40,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反应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最佳组合为180,190,195,200,200,200,200,190,180℃(机头)。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2,5-二甲基-2,5-二(过...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挤出反应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最佳组合为180,190,195,200,200,200,200,190,180℃(机头)。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随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用量增加而增大,螺杆转速对产物MFR影响较小。一次性加料工艺比分开加料工艺操作更简单,且PP/LLDPE质量比更容易控制。降低PP/LLDPE质量比会降低产物的MFR。挤出反应过程(0~70 min)中,产物的MFR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性 聚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双螺杆挤出机 挤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温度对CF/PPEK复合材料的缺陷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孟 刘程 +3 位作者 张玉 贾航 乔越 蹇锡高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分别采用溶液浸渍法及真空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含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酮(CF/PPEK)预浸料和复合材料,对不同成型温度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超声相控阵和三维X射线显微镜(XRM)无损检测,利用旋转流变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动态力... 分别采用溶液浸渍法及真空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含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酮(CF/PPEK)预浸料和复合材料,对不同成型温度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超声相控阵和三维X射线显微镜(XRM)无损检测,利用旋转流变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金相显微镜对CF/PPEK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成型温度对纤维的浸润质量以及复合材料孔隙率、弯曲行为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和断口形貌表征研究了断裂机理及缺陷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成型温度为350℃时,CF/PPEK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为125 GPa和64 MPa;成型温度为360℃时,CF/PPEK复合材料的缺陷最少,弯曲强度可达1376 MPa;而370℃高温下,复合材料出现明显缺陷,各方面性能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酮 成型工艺 缺陷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封装基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牛慧敏 李战胜 宗立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针对高精密度电子芯片对封装基板材料耐热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合成了一种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DHPZBMI)和新型固化剂二烯丙基联苯二酚(DABP)来制备高耐热性封装基板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使用DHPZBMI、DABP与苯并噁嗪(BOZ)改性商用... 针对高精密度电子芯片对封装基板材料耐热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合成了一种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DHPZBMI)和新型固化剂二烯丙基联苯二酚(DABP)来制备高耐热性封装基板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使用DHPZBMI、DABP与苯并噁嗪(BOZ)改性商用N,N’-(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树脂,并采用与玻璃纤维布热压的方式制备出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同时,进行了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体系有宽温域(>100℃)加工窗口,5%热失重温度(T5%)高于395℃,有良好的热稳定性。DHPZBMI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树脂体系的耐热性,25%的DHPZBMI摩尔添加量使得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20℃,且随DHPZBMI的增加而升高,最高达288℃。复合材料的Tg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BDDB/GF-1的Tg高达314℃。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为821 MPa,弯曲模量达41.2 GPa,介电损耗低至0.011,热膨胀系数低于45×10-6K-1,与铜箔的剥离强度达1.025 N/mm。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封装基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烯丙基化合物 苯并噁嗪 共混改性 封装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介电高韧光敏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固化及性能
7
作者 王晓旭 宗立率 +4 位作者 张广胜 姜玲梅 李战胜 王锦艳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开发一种聚酰亚胺基光敏树脂,采用紫外光固化成型可大大增加材料的加工自由度,使其作为低介电介质材料在5G通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酰亚胺进行结构设计,向其链中引入羟基、醚键、三氟甲基及二氮杂萘酮结构,能在改善其溶解性的同... 开发一种聚酰亚胺基光敏树脂,采用紫外光固化成型可大大增加材料的加工自由度,使其作为低介电介质材料在5G通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酰亚胺进行结构设计,向其链中引入羟基、醚键、三氟甲基及二氮杂萘酮结构,能在改善其溶解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耐热性。进一步利用酰氯化反应使含羟基聚酰亚胺接枝丙烯酸酯基团得到光敏聚酰亚胺(PSPI),将其与稀释单体、引发剂等组分复配得到光敏树脂体系,调节体系中PSPI的含量,探究了PSPI含量对系列光敏树脂固化膜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列固化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181~198℃之间,拉伸强度在53.75~62.61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6.93%~10.42%之间。同时在介电性能方面,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20 GHz)最低分别为2.52与0.0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光敏树脂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端基聚芳醚酮/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宣英男 黄勇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研究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环氧端基聚芳醚酮 (E- PPEK) / E- 44/ DDM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热 -力学性能。分析了 E- PPEK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增韧机理。E- PPEK/环氧树脂体系为均相结构。加入一定量的 E- PPEK可大幅度提高环氧树... 研究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环氧端基聚芳醚酮 (E- PPEK) / E- 44/ DDM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热 -力学性能。分析了 E- PPEK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增韧机理。E- PPEK/环氧树脂体系为均相结构。加入一定量的 E- PPEK可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瑞基聚芳醚酮 环氧树脂 微观结构 韧性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技术在CF/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静 张军 +1 位作者 蹇锡高 顾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8-50,59,共4页
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碳纤维表面处理改性中的应用。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碳纤维(CF)及其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化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处理 碳纤维 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发光材料能隙和能带参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佟拉嘎 蹇锡高 +1 位作者 王锦艳 尹军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8-570,共3页
介绍了用循环伏安法确定导电聚合物能隙和能带参数的方法。并通过一些实例将这一测定结果与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能隙之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其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故认为可... 介绍了用循环伏安法确定导电聚合物能隙和能带参数的方法。并通过一些实例将这一测定结果与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能隙之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其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故认为可在相关研究工作中视具体需要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发光材料 能隙 能带参数 循环伏安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用高性能树脂基体的研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平 李键丰 +2 位作者 蹇锡高 陈辉 高巨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629,共4页
在综合考虑树脂黏度、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的基础上 ,开发了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用耐高温和韧性环氧树脂基体。用差示扫描式量热法 (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等分析技术对该韧性树脂基体的固化反应动... 在综合考虑树脂黏度、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的基础上 ,开发了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用耐高温和韧性环氧树脂基体。用差示扫描式量热法 (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等分析技术对该韧性树脂基体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树脂基体固化物的性能和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韧性树脂基体黏度低 ,适用期长 ,韧性好 ,与碳纤维界面粘接强度高 ,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壳体纤维强度转化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发动机壳体 高性能树脂 基体 研制 耐高温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PP体系的反应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益龙 王晖 +1 位作者 毕薇 孙永海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2期19-22,共4页
通过研究辛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POE/PP)比例、第二反应单体的选择、马来酸酐(MAH)单体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变化以及反应温度、螺杆转速、真空度对接枝产品性能的影响情况,找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即POE/PP... 通过研究辛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POE/PP)比例、第二反应单体的选择、马来酸酐(MAH)单体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变化以及反应温度、螺杆转速、真空度对接枝产品性能的影响情况,找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即POE/PP为60∶40,MAH为1.5%,DCP为0.04%,提纯苯乙烯为1.5%,螺杆转速为45 r/min,真空度为-0.10 MPa,螺筒各段温度为160,190(反应段),190(除杂段),150(机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辛烯-乙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反应挤出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二醇单乙醚基钡-三异丁基铝-正丁基锂引发体系合成高反式1,4-聚丁二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雪涛 张春庆 +3 位作者 李杨 郭欢欢 宋顺玺 王玉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采用二乙二醇单乙醚基钡-三异丁基铝-正丁基锂(BaDEGEE—TIBA—n—BuLi)三组分阴离子引发体系合成了不同反式1,4-聚丁二烯含量(质量分数最高可达92.1%)的高反式1,4-聚丁二烯(HTPB),HTPB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单峰分布,相对分子... 采用二乙二醇单乙醚基钡-三异丁基铝-正丁基锂(BaDEGEE—TIBA—n—BuLi)三组分阴离子引发体系合成了不同反式1,4-聚丁二烯含量(质量分数最高可达92.1%)的高反式1,4-聚丁二烯(HTPB),HTPB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单峰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35左右。考察了催化剂组分的配比(n(Ba):n(Li)和n(Al):n(Li))、聚合温度对HTPB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n(Ba):n(Li)的增大,HTPB的含量增加,当n(Ba):n(Li)〉0.30时,单体转化率显著下降;随n(Al):n(Li)的增大,HTPB的含量增加,当n(Al):n(Li)〉1.00时,单体转化率明显下降;随聚合温度的降低,HTPB的含量略有增加。确定了合成HTPB的最佳工艺参数(H(Ba):n(Li)=0.20~0.40、n(Al):n(Li)=025~1.00、聚合温度60~80℃,探讨了BaDEGEE—TIBA—n—BuLi三组分阴离子引发体系合成HTPB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二醇单乙醚基钡 三异丁基铝 正丁基锂 丁二烯 高反式1 4-聚丁二烯 阴离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剂对反应挤出回收PET瓶分子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素文 王益龙 +1 位作者 滕福成 王兴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分别使用双口恶唑啉(BOZ)、均苯四酐(PMDA)及两者的混合物作为回收PET瓶的扩链剂,研究扩链剂的种类、扩链剂用量和反应挤出机加工工艺条件对PET产品相对分子质量(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扩链剂用量均为0.2%(质量分数)时,BOZ可使... 分别使用双口恶唑啉(BOZ)、均苯四酐(PMDA)及两者的混合物作为回收PET瓶的扩链剂,研究扩链剂的种类、扩链剂用量和反应挤出机加工工艺条件对PET产品相对分子质量(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扩链剂用量均为0.2%(质量分数)时,BOZ可使产品的η提高4600 g/mol;BOZ和PMDA联用有一定的扩链效果,但不够理想;而使用PMDA可使产品的η提高9300 g/mol,达到33300 g/mol,扩链效果显著。使用PMDA为扩链剂时,反应挤出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段温度260℃、螺杆转速45 r/min、真空度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PET瓶 反应挤出 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六氮杂苯并菲交联结构改善含氟聚酰亚胺的耐热性能
15
作者 梁天辉 张小舟 +2 位作者 桂浩然 蹇锡高 王锦艳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利用六氮杂苯并菲六羧酸三酐(HAT-T)与二元胺反应得到的中间体,与不同比例的含氟聚酰胺酸混合后合成了以六氮杂苯并菲结构为连接点的微交联聚酰亚胺薄膜,研究了六氮杂苯并菲交联结构的加入对聚酰亚胺膜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耐溶剂性... 利用六氮杂苯并菲六羧酸三酐(HAT-T)与二元胺反应得到的中间体,与不同比例的含氟聚酰胺酸混合后合成了以六氮杂苯并菲结构为连接点的微交联聚酰亚胺薄膜,研究了六氮杂苯并菲交联结构的加入对聚酰亚胺膜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耐溶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六氮杂苯并菲结构的交联点将含氟线形聚酰亚胺进行交联,由于大分子三维结构中含有氮杂环的平面刚性共轭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膜的刚性和耐热性能。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T_(g)和T_(d5%)显著增大,引入六氮杂苯并菲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其T_(g)最高达到343℃,T_(d5%)值达到578℃,与未不添加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相比,T_(g)和T_(d5%)值分别提升了62和56℃,微交联的聚酰亚胺拉伸强度提高,耐溶剂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六氮杂苯并菲六羧酸三酐 微交联结构 耐热性能 耐溶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基镁对镍催化体系合成高顺式聚丁二烯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炼 胡百九 +4 位作者 魏志勇 史云龙 张春庆 王玉荣 廖明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5,共4页
采用二丁基镁(M gBu2)部分或全部代替三异丁基铝(A l(i-Bu)3)作为镍催化体系的烷基化试剂,构成N i(naph)2-M gBu2-BF3OE t2体系和N i(naph)2-A l(i-Bu)3-M gBu2-BF3OE t2体系合成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研究了体系在不同陈化方式和温度下... 采用二丁基镁(M gBu2)部分或全部代替三异丁基铝(A l(i-Bu)3)作为镍催化体系的烷基化试剂,构成N i(naph)2-M gBu2-BF3OE t2体系和N i(naph)2-A l(i-Bu)3-M gBu2-BF3OE t2体系合成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研究了体系在不同陈化方式和温度下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对聚合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 gBu2的加入能增大N i-A l-B体系的聚合反应活性,且N i-M g-B体系的聚合反应活性明显高于N i-A l-B体系和N i-A l-M g-B体系;聚合产物测试结果表明,聚丁二烯的顺1,4-结构稍有下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以及门尼黏度等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催化体系 聚丁二烯 二丁基镁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杂萘联苯聚醚砜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学斌 廖功雄 +3 位作者 张欣涛 宋媛 靳奇峰 蹇锡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689,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及原位复合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杂萘联苯聚醚砜酮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形貌,并对材料性能进行研究。对比两种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碳管在基体中有较好的分散和界面结合,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优于溶... 采用溶液共混及原位复合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杂萘联苯聚醚砜酮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形貌,并对材料性能进行研究。对比两种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碳管在基体中有较好的分散和界面结合,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优于溶液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当碳管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原位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强度分别为2.4GPa和107.6MPa,其体积电阻率达到1.0×106Ω·cm,5%热失重温度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氮杂萘酮 聚醚砜酮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P/TP原位复合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军 彭静 +1 位作者 李会泉 蹇锡高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27,42,共6页
综述了基于热致液晶聚合物/热塑性聚合物共混物的原位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对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相貌、力学性能及增容研究作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原位 复合材料 进展 TLCP/IP 流变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氟掺杂型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勇芳 朱秀玲 +3 位作者 张守海 潘海燕 张耀霞 蹇锡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8-411,共4页
将自制的二氮杂萘酮类双酚(DHPZ)、磺化4,4′-二氯二苯砜(SDCS-Na),与商用双酚A(BPA)及4,4′-二氟二苯酮(DFK)进行溶液直接共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磺化度可任意调控的新型磺化聚芳醚砜酮(SPBESKs)共聚物。将此聚合物与聚醚酮(PPEK)以7∶3... 将自制的二氮杂萘酮类双酚(DHPZ)、磺化4,4′-二氯二苯砜(SDCS-Na),与商用双酚A(BPA)及4,4′-二氟二苯酮(DFK)进行溶液直接共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磺化度可任意调控的新型磺化聚芳醚砜酮(SPBESKs)共聚物。将此聚合物与聚醚酮(PPEK)以7∶3(质量比)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配成10%(质量分数)的成膜液,60℃下刮制成膜。用FTIR1、H-NMR和特性粘度(η)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PPEK后成膜性提高,膜的含水率、溶胀率、离子交换能力(IEC)、水解稳定性、抗氧化性等随磺化度的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聚合物磺化度0.70和0.80的膜IEC值分别为1.04和1.29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芳醚 质子交换膜 二氮杂萘酮 杂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化在聚合物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涛 黄葆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3-57,共5页
马来酸酐化在聚合物材料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可酸酐化的聚合物有聚烯烃、双烯烃聚合物和极性聚合物。由酸酐化聚合物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设计:①极性基团的引入;②梳型支化结构的产生;③交联网络的形成;④荧光标记聚合物的制备;⑤界... 马来酸酐化在聚合物材料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可酸酐化的聚合物有聚烯烃、双烯烃聚合物和极性聚合物。由酸酐化聚合物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设计:①极性基团的引入;②梳型支化结构的产生;③交联网络的形成;④荧光标记聚合物的制备;⑤界面增容作用的形成;③偶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高聚物材料 马来酸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