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化工的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树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从煤低温干馏、炼焦、煤的气化、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和电石乙炔化工六方面介绍了煤化工的进展。
关键词 煤转化 快速热解炼焦 气化 液化碳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赤泥-聚吡咯复合材料对活性黄-145染料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Muhammad Talha Majeed 李扬 +3 位作者 Hammad Saulat 吴博文 李攀钰 胡浩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3,共7页
染料是一种结构复杂、具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毒害作用大。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基于活性赤泥(activated red mud,ARM)和聚合吡咯(polypyrrole,PPy)的吸附剂,并应用于水溶液中染料的吸附脱除。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溶液pH、吸附剂种类、... 染料是一种结构复杂、具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毒害作用大。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基于活性赤泥(activated red mud,ARM)和聚合吡咯(polypyrrole,PPy)的吸附剂,并应用于水溶液中染料的吸附脱除。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溶液pH、吸附剂种类、吸附时间、添加量和染料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对ARM-PPy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阐明了活性黄染料-145(RYD-145)的吸附作用机制。RYD-145在ARM-PPy上的吸附过程与三种吸附等温线关联极好(R2>0.99),其中Langmuir吸附最合适。根据Langmuir吸附模型的拟合结果,RYD-145的最大吸附量是442.5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RYD-145分子在ARM-PPy的吸附过程中,焓变(ΔH)和熵变(ΔS)均增加,这表明该过程为吸热过程,且表面RYD-145分子排列具有随机性。研究表明,ARM-PPy具有高效处理阴离子和阳离子染料污染废水的能力,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染料 赤泥 活性黄染料-145 聚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活化与煤热解耦合过程提高焦油产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靳立军 李扬 胡浩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69-3677,共9页
热解是实现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传统煤热解焦油收率低的现状,从煤热解反应机理出发,围绕甲烷催化/等离子体活化与煤热解过程耦合提高焦油收率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甲烷部分氧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甲烷芳构化... 热解是实现煤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传统煤热解焦油收率低的现状,从煤热解反应机理出发,围绕甲烷催化/等离子体活化与煤热解过程耦合提高焦油收率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甲烷部分氧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甲烷芳构化、甲烷水蒸气重整及甲烷等离子体活化与煤热解耦合过程特点以及对焦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氮气和氢气气氛下热解,耦合过程焦油产率显著提高,并具有煤种普适性。同时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对耦合过程焦油产率提高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烷经催化/等离子体活化后产生的活性物质通过与煤热解形成的自由基结合,参与了焦油的形成,是焦油产率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耦合反应器的设计和甲烷活化催化剂的开发是今后该过程工业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甲烷 活化 焦油 等离子体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沟煤热解半焦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薛新巧 冯钰 +1 位作者 靳立军 胡浩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87-3292,共6页
煤热解产生具有高利用价值的煤气和焦油,并伴随产生大量的热解半焦,燃烧是半焦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本文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热解条件(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热解气氛和燃烧升温速率对热解半焦燃烧行为的影响,并利用Coats-Redfer... 煤热解产生具有高利用价值的煤气和焦油,并伴随产生大量的热解半焦,燃烧是半焦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本文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热解条件(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热解气氛和燃烧升温速率对热解半焦燃烧行为的影响,并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半焦燃烧过程进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与煤热解耦合过程半焦的燃烧反应特性有重要影响。随热解温度升高,半焦燃烧反应性呈下降趋势,反应活化能逐渐增加,这与半焦中较低的挥发分成正相关。热解停留时间和热解气氛对半焦燃烧影响较小。与在氮气中热解半焦相比,加氢热解和耦合热解半焦表现出几乎相同的燃烧特征和反应活化能。燃烧升温速率显著影响半焦的燃烧特性,提高燃烧升温速率促使半焦燃烧反应在更高温度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燃烧特性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与煤热解 热重分析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靳立军 王焦飞 +1 位作者 郑宇 胡浩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25-3132,共8页
综述了炭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特征的微孔炭、介孔炭和金属负载型炭催化剂在甲烷催化裂解制氢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和影响规律。与微孔炭具有较高初始活性、较低稳定性相比,介孔炭或具有微孔/介孔结构的多... 综述了炭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特征的微孔炭、介孔炭和金属负载型炭催化剂在甲烷催化裂解制氢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和影响规律。与微孔炭具有较高初始活性、较低稳定性相比,介孔炭或具有微孔/介孔结构的多级孔结构炭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寿命;将金属负载于炭材料制得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可同时利用金属的高活性和炭材料相对较高的稳定性提高催化裂解甲烷性能。该文还对炭催化甲烷裂解机理进行概述,指出通过调控炭材料结构与组成、提高甲烷催化裂解性能和加强对炭催化甲烷裂解机理研究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裂解 制氢 炭材料 活性碳 介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府煤田部分矿区煤基础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瑶 王安杰 郭树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3-59,共7页
本文以我国新开发的大煤田——神府煤田部分矿区煤为对象,对其基础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粘结性、岩相分析、热重分析、热解动力学和低温干馏等内容。结果表明,神府煤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的... 本文以我国新开发的大煤田——神府煤田部分矿区煤为对象,对其基础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粘结性、岩相分析、热重分析、热解动力学和低温干馏等内容。结果表明,神府煤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的特性。煤燃点低,反应性好。所研究的四种煤开始分解温度在380℃左右,主要热解区段在350℃~580℃范围内,热解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主要热解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介于75~125kJ/mol,以大柳塔2层煤为原料的低温干馏,获得12.50%的焦油,所得焦油高沸点馏分少,油含量高,适于进一步加氢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煤 热重分析 热解动力学 低温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超临界萃取大柳塔煤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安杰 郭树才 王瑶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在一半连续装置上考察了以甲苯为主体的混合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对神府煤田大柳塔煤的萃取结果,得到了萃取物和气体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甲苯为溶剂时的萃取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萃取过程中萃取物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 在一半连续装置上考察了以甲苯为主体的混合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对神府煤田大柳塔煤的萃取结果,得到了萃取物和气体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甲苯为溶剂时的萃取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萃取过程中萃取物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与煤热分解时失重速率变化相似。煤在各溶剂中的膨润比与其对应的萃取转化率无明确的相关关系。动力学处理结果表明,甲苯及其混合溶剂对大柳塔煤的萃取过程在宏观上都可分两段用二级反应来描述,其分界点在330℃左右。低温区表观活化能为2~28kJ/mol,高温区为120~18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 超临界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val of elemental mercury from coal combustion flue gas by sodium halides impregnated red mud
8
作者 MUHAMMAD Sarfraz LI Yang +3 位作者 YANG He JIN Lijun LI Dekang HU Haoquan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9,共17页
Mercury removal from coal combustion flue gas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e to the lack of cost-effective sorbents.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red mud(RM)-based sorbents impregnated wi... Mercury removal from coal combustion flue gas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e to the lack of cost-effective sorbents.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red mud(RM)-based sorbents impregnated with sodium halides(NaBr and NaI)are presented to capture elemental mercury(Hg^(0))from flue gas.The modified RM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including analysis of its textural qualities,crystal structure,chemical composition,and thermal properti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alide impregnation substantially impacts the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of the RM.Hg^(0) removal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on a fixed-bed reactor in simulated flue gas(consisting of N_(2),O_(2),CO_(2),NO and SO_(2),etc.)on a modified RM.At an optimal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f 160℃,NaI-modified sorbent(RMI5)offers a removal efficiency of 98%in a mixture of gas,including O_(2),NO and HCl.Furthermore,pseudo-second-order model fitt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hemisorption mechanism for the adsorption of Hg^(0) in kinetic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cury removal red mud sodium halides IMPREGNATION flue g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脱氯处理PVC残渣和平朔煤共热解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康莹 武云飞 +2 位作者 王德超 靳立军 胡浩权 《燃料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6-1094,共9页
热解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处理废旧塑料高效转化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无害化处理困难的含氯塑料,以聚氯乙烯(PVC)和平朔煤为研究对象,提出将PVC先经预热处理脱除大部分氯,然后将预处理后的PVC残渣与煤进行共热解,并利用气... 热解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处理废旧塑料高效转化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无害化处理困难的含氯塑料,以聚氯乙烯(PVC)和平朔煤为研究对象,提出将PVC先经预热处理脱除大部分氯,然后将预处理后的PVC残渣与煤进行共热解,并利用气相色谱(GC)、模拟蒸馏、GC-MS、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等对热解产生的气体、焦油以及半焦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预脱氯处理后的PVC和平朔煤的共热解过程存在协同效应,共热解对半焦和焦油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正协同作用,焦油产率实验值比理论计算值最大高3.35%;而对热解水和气体的形成产生负协同作用,其中,CH_(4)产率下降最多,即出现最强的负协同效应;共热解使焦油中轻质焦油含量提高,其中,萘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沥青减少,当预脱氯处理PVC添加量为10%时,轻质焦油含量比理论计算值提高5个百分点。此外,共热解半焦表面更为光滑,结构变得更加有序,石墨化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预脱氯处理 共热解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神府煤超临界萃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佟斌 郭树才 胡浩权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0-76,共7页
本文以我国新开发的特大煤田——神府煤为研究对象,在半连续装置上,以水、甲苯以及水和甲苯中分别加入少量四氢萘为溶剂进行超临界萃取研究。详细地考察了无机溶剂水、有机溶剂甲苯及供氢溶剂四氢萘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 本文以我国新开发的特大煤田——神府煤为研究对象,在半连续装置上,以水、甲苯以及水和甲苯中分别加入少量四氢萘为溶剂进行超临界萃取研究。详细地考察了无机溶剂水、有机溶剂甲苯及供氢溶剂四氢萘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是神府煤的有效利用途径之一,萃取物产率是铝甑焦油产率的2.65~5.72倍,萃取物中以预沥青烯为主要族组分;以甲笨为溶剂,萃取率高于以水为溶剂的;在水及甲苯中加入少量四氢萘,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萃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装置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二氧化碳联合水蒸气重整过程中镍基催化剂硫中毒与再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清江 李德康 +2 位作者 班延鹏 靳立军 胡浩权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91,共9页
研究了Ni/CeO_(2)-LDO催化剂在甲烷二氧化碳联合水蒸气重整过程中的硫中毒及再生行为。探究了H_(2)S含量(体积分数)和温度对重整反应的影响,以及采用无H_(2)S气氛、高温水蒸气和高温空气等处理方法对催化剂的再生效果。通过N_(2)吸/脱附... 研究了Ni/CeO_(2)-LDO催化剂在甲烷二氧化碳联合水蒸气重整过程中的硫中毒及再生行为。探究了H_(2)S含量(体积分数)和温度对重整反应的影响,以及采用无H_(2)S气氛、高温水蒸气和高温空气等处理方法对催化剂的再生效果。通过N_(2)吸/脱附、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新鲜、硫中毒以及不同方法再生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认识催化剂失活及再生行为。结果表明,原料气中H_(2)S含量越高催化剂失活越快,通入无H_(2)S气氛只能使催化剂在850℃高温下恢复部分活性;水蒸气处理后的催化剂无法维持稳定的催化活性;经800℃空气处理3 h及氢气氛下还原2 h,可使中毒催化剂的活性全面恢复。XRD和XPS分析表明,催化剂失活是由于Ni与S作用向Ni-S、NiSO_(4)物种转变,而催化剂的再生程度与两种物种的脱除相关。高温空气处理是有效的再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重整 镍基催化剂 硫中毒 再生 Ni-S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TiO_(2)直接苛化的黑液半焦与石油焦水蒸气共气化特性研究
12
作者 王贵金 袁洪友 +3 位作者 靳立军 李扬 杨赫 胡浩权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8-357,共10页
以黑液半焦(BLC)-苛化剂(TiO_(2))-石油焦(PC)三元混合物(BTP)为研究对象,借助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在850℃进行了恒温水蒸气气化实验,从反应速率、产气特性和残余固体特性等方面探究了耦合TiO_(2)直接苛化的BLC和PC共气化过程。结... 以黑液半焦(BLC)-苛化剂(TiO_(2))-石油焦(PC)三元混合物(BTP)为研究对象,借助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在850℃进行了恒温水蒸气气化实验,从反应速率、产气特性和残余固体特性等方面探究了耦合TiO_(2)直接苛化的BLC和PC共气化过程。结果表明,源于m Na_(2)O·n TiO_(2)对有机碳气化反应的促进作用,与单独的TiO_(2)直接苛化BLC气化和PC气化加权平均(BTP_(theo))相比,耦合共气化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BTP最大反应速率达到7.0%/min,为BTPtheo的2.9倍;BTP产气中有效气组分(H_(2)+CO)的含量及其产率分别为81.1%和2059 mL/g,气体热值为9343 kJ/m^(3),相对于BTPtheo分别提高6.8%、137.3%和5.5%;BTP的碳转化率和能源输出比分别为95.0%和1.13,相比BTPtheo,分别提高61.6%和135.4%。此外,BTP在气化过程中的无机盐损失得到有效控制,相对损失率约9.4%;BTP残余固体中的Na盐以高热稳定性的m Na_(2)O·n TiO_(2)为主,并保持颗粒状,有利于后续的碱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石油焦 水蒸气气化 T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r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ated process of coal pyrolysis with dry reforming of low carbon alkane over Ni/La_(2)O_(3)-ZrO_(2)
13
作者 LÜJiannan LI Yang +1 位作者 JIN Lijun HU Haoquan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3-1833,I0001-I0006,共17页
Coal pyrolysis integrated with dry reforming of low-carbon alkane(CP-DRA)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ar yield.Ni/La_(2)O_(3)-ZrO_(2) with a La/Zr ratio of 4 was a good catalyst for DRA to inhibit carbon deposition... Coal pyrolysis integrated with dry reforming of low-carbon alkane(CP-DRA)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ar yield.Ni/La_(2)O_(3)-ZrO_(2) with a La/Zr ratio of 4 was a good catalyst for DRA to inhibit carbon deposition and obtain high tar yield in CP-DRA.In this study,the fraction distribution and component of tars from CP-DRA and coal pyrolysis in N_(2) atmosphere(CP-N_(2))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several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RA on coal pyrolysis.The isotope trace method was also used to discuss the role of low-carbon alkane in CP-DR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r from CP-N_(2)is mainly composed of aliphatic compounds with more C_(al),H_(al) and CH+CH_(2),and the tar from CP-DRA contains more Car,Har,and CH_(3),and has lower 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and more light tar content than CP-N_(2).A small amount of C_(2)H_(6) addition in CP-DRA will raise the ratio of H_(β) and CH+CH_(2).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ar from CP-DRA has a higher radical concentration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char has a lower radical concentration.The isotope trac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alkanes provide·H,·CH_(3),etc.to stabilize the radicals from coal pyrolysis and result in more alkyl aromatic compounds during CP-D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yrolysis dry reforming low carbon alkane Ni/La_(2)O_(3)-ZrO_(2) 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淖毛湖煤热解产物中不同大小芳核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赫 谢周伟 +4 位作者 尚妍 熊言坤 靳立军 李扬 胡浩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67-1675,共9页
本研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新疆淖毛湖(NMH)煤热解实验,并利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煤热解过程半焦和焦油芳核大小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半焦芳碳含量增加,石墨化程度和晶格条纹有序度增加;焦油中芳核结构主... 本研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新疆淖毛湖(NMH)煤热解实验,并利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煤热解过程半焦和焦油芳核大小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半焦芳碳含量增加,石墨化程度和晶格条纹有序度增加;焦油中芳核结构主要以一或二环为主,含有少量三环及以上芳核;不同热解温度下焦油同步荧光谱图变化不大,虽然焦油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550℃时最大),但焦油中芳核大小分布变化较小,焦油没有发生显著的缩聚反应,同时表明不同大小芳核受到桥链束缚数量,以及桥链裂解活性相对均一。随热解温度升高,热解半焦及焦油中,1×1芳核含量降低;终温在500−600℃时,缩聚反应主要以1×1芳核向2×2和3×3芳核的转变为主;终温高于650℃,缩聚反应以4×4及更大芳核的生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半焦 芳核 大小分布 HR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质对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半焦燃烧特性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云鹏 胡浩权 +1 位作者 靳立军 魏贤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46-2953,共8页
在热重分析仪上考察了内在矿物质和三种无机组分(CaO、Fe2O3和Al2O3)对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半焦燃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的燃烧反应性高于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内在矿物质降低了镜质组半焦的起燃温度,但... 在热重分析仪上考察了内在矿物质和三种无机组分(CaO、Fe2O3和Al2O3)对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半焦燃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的燃烧反应性高于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内在矿物质降低了镜质组半焦的起燃温度,但对惰质组半焦燃烧有明显抑制作用;三种外加矿物质对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燃烧均有抑制作用,抑制顺序为Al2O3>CaO>Fe2O3,而CaO对弱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燃烧有一定催化作用,并且Al2O3和Fe2O3对弱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燃烧抑制作用也低于对还原性煤显微组分半焦燃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还原性 热解 煤燃烧 反应性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温度和煤焦油配比对炭分子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绍平 郭树才 罗军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5-79,共5页
本文考察了炭化温度和粘结剂煤焦油配比对炭分子筛空分性能的影响,并在DA方程基础上分析了炭分子筛微孔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炭分子筛微孔孔径和孔容随炭化温度提高而增大,随焦油配比增大而减小。当炭化温度为900℃,焦油配比4.26wt%时,... 本文考察了炭化温度和粘结剂煤焦油配比对炭分子筛空分性能的影响,并在DA方程基础上分析了炭分子筛微孔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炭分子筛微孔孔径和孔容随炭化温度提高而增大,随焦油配比增大而减小。当炭化温度为900℃,焦油配比4.26wt%时,所得炭分子筛的空分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分子筛 微孔结构 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e和Al/Zr共掺杂Fe_2O_3催化剂用于煤焦油蒸汽催化裂解提质(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婷婷 李扬 +3 位作者 靳立军 王德超 姚德猛 胡浩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7-296,I0002,共11页
蒸汽催化裂化(SCC)为煤焦油的提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本研究以Al/Ce和Al/Zr共掺杂Fe_2O_3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在反应温度550℃、反应时间1 h下蒸汽催化裂化提质煤焦油的性能。催化剂表征显示掺杂的Fe_2O_3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 蒸汽催化裂化(SCC)为煤焦油的提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本研究以Al/Ce和Al/Zr共掺杂Fe_2O_3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在反应温度550℃、反应时间1 h下蒸汽催化裂化提质煤焦油的性能。催化剂表征显示掺杂的Fe_2O_3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XPS表征表明,晶格氧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掺杂可以增加O^-的浓度。催化蒸汽裂化结果表明,Al/Ce和Al/Zr共掺杂可以提高Fe_2O_3催化活性。轻焦油(沸点低于360℃)在Fe AlZr1、Fe AlZr2、Fe AlCe1和Fe AlCe2上的产率分别为63. 2%、58. 1%、60. 2%和55. 1%,高于Fe_2O_3上的产率49. 7%。来自水蒸气解离和催化剂中的活性氧共同参与了煤焦油的改质。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O-含量是决定蒸汽催化裂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蒸汽催化提质 共掺杂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两步炭化法制炭分子筛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绍平 郭树才 +1 位作者 朱春艳 刘朝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6-69,共4页
本文针对高挥发分的褐煤原料,提出两步炭化法制炭分子筛概念,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和产品空分性能。结果表明,与一步法相比,两步炭化法制炭分子筛具有易成型、粘结剂用量少,炭分子筛强度高和空分性能好等优点。
关键词 炭分子筛 褐煤 炭分 空分 炭化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堆积结构ZSM-5微球的合成及其在2-甲基萘甲基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靳立军 刘斯宝 胡浩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5-710,共6页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为双硅源,采用变温晶化法合成纳米晶堆积结构ZSM-5微球,并采用XRD、FT-IR、SEM、TEM和N2吸附-脱附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其对2-甲基萘(2-MN)与甲醇烷基化合成2,6-二甲基萘(2,6-DMN)反应的催化性...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为双硅源,采用变温晶化法合成纳米晶堆积结构ZSM-5微球,并采用XRD、FT-IR、SEM、TEM和N2吸附-脱附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其对2-甲基萘(2-MN)与甲醇烷基化合成2,6-二甲基萘(2,6-DMN)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是由若干纳米晶堆积而成的高度晶化的ZSM-5分子筛,在合成2,6-DMN反应中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2-MN转化率最高可达39.2%,反应至8h时,2,6-DMN产率为7.1%,2,6-/2,7-DMN摩尔比可达1.9,主要归结于其较多的酸量和较弱的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沸石 ZSM-5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2-甲基萘 2 6-二甲基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超临界醇萃取脱硫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文 郭树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8-35,共8页
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使洁净燃料的获取变得十分重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用超临界醇萃取的方法脱除煤中硫的新技术。分析了各种操作条件对脱硫的影响作用以及脱硫机理。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