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功能材料新工艺研究及其工业化前景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雷 晏成林 +3 位作者 刘美男 罗超 许家胜 薛冬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6-98,102,共4页
综述了一系列无机功能材料(如微/纳米金属氧化物、铌酸锂粉体、氧化锌及硫化锌、轻质氧化镁和铜基钼酸盐)的生产新工艺,例如离子交换技术、均匀沉淀技术等等。这些新工艺蕴涵着材料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有效的制备方法,具有极... 综述了一系列无机功能材料(如微/纳米金属氧化物、铌酸锂粉体、氧化锌及硫化锌、轻质氧化镁和铜基钼酸盐)的生产新工艺,例如离子交换技术、均匀沉淀技术等等。这些新工艺蕴涵着材料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有效的制备方法,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性,在与传统制备工艺的比较中体现了新工艺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化前景,对上述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功能材料 新工艺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功能材料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雷 晏成林 +2 位作者 罗超 许家胜 薛冬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从探索新材料与开发新工艺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一系列无机功能材料(氧化锌、硫化锌、铌酸锂、铜盐、镁盐)的制备方法、合成机理与应用前景。采用液相法通过设计新颖的合成工艺并合理调控材料颗粒的微观生长环境,实现了对材料形貌、尺度和... 从探索新材料与开发新工艺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一系列无机功能材料(氧化锌、硫化锌、铌酸锂、铜盐、镁盐)的制备方法、合成机理与应用前景。采用液相法通过设计新颖的合成工艺并合理调控材料颗粒的微观生长环境,实现了对材料形貌、尺度和性能的优化,促进了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对影响产品性能和形貌的关键因素,如反应物的种类、反应温度、水热及室温条件的选择、晶体形貌控制剂的选择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液相法工艺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是无机功能材料合成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功能材料 液相法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解污泥及产物组成的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同华 胡俊生 +1 位作者 夏莉 曲新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4期662-666,共5页
目的研究了微波辐照热解污泥的产物组成与结构,探索进行污泥有效处理和利用的技术方法.方法利用微波加热均匀、高效快速的特点,以微波为热源,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微波热解处理,并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分析等方法对热解生成的气... 目的研究了微波辐照热解污泥的产物组成与结构,探索进行污泥有效处理和利用的技术方法.方法利用微波加热均匀、高效快速的特点,以微波为热源,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微波热解处理,并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分析等方法对热解生成的气、液产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微波直接辐照污泥仅达到对其干燥的效果.在污泥中加入吸波介质,可实现污泥高温热解的目的.在污泥热解生成的气体产物中CO和H2总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72%,可以作为洁净的燃料气体使用和合成气的原料.热解生成的液体产物可分为水相和油相,油相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族类化合物占42%左右,单苯环类物质占22%,可以直接作燃料油使用,也可以经分离得到化工产品.结论采用微波辐照热解的方法不仅可以对污泥进行有效处理,而且还可以实现其资源化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微波 热解 吸波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离炭膜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功能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琳 王同华 +1 位作者 曹义鸣 邱介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9-456,共8页
气体渗透性低、机械强度差是炭膜产业化道路上的两大难题.研究发现,根源在于炭膜的蠕虫状孔道结构与均质炭膜的特有性质.为了解决炭膜渗透性低的问题,通过选择适宜的聚合物前驱体的分子结构与空间构型结合填充纳米粒子为功能基团等手段... 气体渗透性低、机械强度差是炭膜产业化道路上的两大难题.研究发现,根源在于炭膜的蠕虫状孔道结构与均质炭膜的特有性质.为了解决炭膜渗透性低的问题,通过选择适宜的聚合物前驱体的分子结构与空间构型结合填充纳米粒子为功能基团等手段,实现对炭膜蠕虫状孔结构有效地调控与重新构建.在保证高选择性的条件下,不仅使炭膜的气体渗透性能提高了2个数量级以上,而且还使炭膜对某些气体具有较高分离选择性的功能化效果.为了改善炭膜的机械强度,将自主研发的廉价煤基炭膜支撑体与前驱体相复合,采用简单的制膜工艺,制备得到复合性能好、气体分离性能高的复合炭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膜 功能化 气体分离 复合炭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沸石/炭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楠 王同华 +3 位作者 李琳 刘庆岭 刘诗丽 郑青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以聚酰胺酸为前驱体,Y型沸石为掺杂物,经高温炭化制备了Y型沸石/炭杂化膜。通过纯组分气体(H2,CO2,O2,N2)的渗透实验对杂化膜的气体渗透性能进行测定,并使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杂化膜的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沸石的含量以及炭化温度... 以聚酰胺酸为前驱体,Y型沸石为掺杂物,经高温炭化制备了Y型沸石/炭杂化膜。通过纯组分气体(H2,CO2,O2,N2)的渗透实验对杂化膜的气体渗透性能进行测定,并使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杂化膜的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沸石的含量以及炭化温度对杂化炭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内沸石含量的提高,Y型沸石/炭杂化膜的气体渗透性能明显提高,而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Y型沸石/炭杂化膜的渗透系数降低,选择性提高。与纯炭膜相比,Y型沸石/炭杂化膜在保持高O2/N2选择性的前提下,其渗透性能显著提高。炭化温度为700℃,沸石含量为15%,Y型沸石/炭杂化膜O2的气体渗透系数为501bareer,O2/N2选择性为15.6。当炭化温度超过800℃以后,杂化膜中的沸石晶体结构被破坏,其气体渗透系数接近纯炭膜的气体渗透系数。因此,保持沸石孔道结构的完整是制备高性能沸石/炭杂化膜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沸石 杂化膜 渗透性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纤维对含乙醇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迟广俊 焦婷婷 +3 位作者 范君 李洪美 柴春玲 王同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文章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以及表面基团和形态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提高活性炭纤维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为出发点,采用无机盐浸渍及二次热处理方法对ACF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前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为376mg/g,经过无机盐浸渍... 文章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以及表面基团和形态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提高活性炭纤维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为出发点,采用无机盐浸渍及二次热处理方法对ACF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前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为376mg/g,经过无机盐浸渍并二次热处理改性的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达到了516mg/g,穿透时间也由改性前的30min延长到了80min。结果表明,无机盐浸渍和二次热处理改变了ACF表面基团和形态,从而提高了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乙醇吸附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掺杂制备气体分离功能炭膜 被引量:9
7
作者 赵选英 王同华 +2 位作者 李琳 刘颖 曹义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采用共混法在聚酰亚胺前驱体中引入Fe3O4纳米粒子,经高温热解炭化制备了杂化功能炭膜.采用XRD、TEM和VSM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功能炭膜进行表征,并探讨了Fe3O4纳米粒子的掺杂量及炭化终温对功能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 采用共混法在聚酰亚胺前驱体中引入Fe3O4纳米粒子,经高温热解炭化制备了杂化功能炭膜.采用XRD、TEM和VSM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功能炭膜进行表征,并探讨了Fe3O4纳米粒子的掺杂量及炭化终温对功能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在热解炭化过程中发生了物相形态的改变,并对前驱体起到了催化石墨化的作用,使功能炭膜具有类石墨片层和乱层炭的两种炭结构形态,同时具有磁性.气体渗透实验表明,掺杂Fe3O4纳米粒子使所制备的功能炭膜具有"分子筛分"的分离特征,提高了炭膜的气体渗透性能,特别是对小分子气体H2的渗透性提高了61倍,H2/CO2的分离选择性也明显得到改善.Fe3O4的掺杂量和炭化终温对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有显著影响.Fe3O4添加量为20wt%的功能炭膜对H2、CO2、O2、N2和CH4等纯气体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5476、4385、1565、193和114Barrers[1Barrer=1×10-10cm3(STP).cm/(cm2.s.c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功能炭膜 气体分离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膜的功能化及其在气体分离上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庆岭 王同华 +4 位作者 王楠 梁长海 刘诗丽 曹义鸣 邱介山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6,共6页
炭分子筛膜是一种新型无机分离膜,具有耐高温、耐酸碱、高气体选择性的特点,但其通量较低,如何进一步提高炭膜的气体通量,实现炭膜对气体的针对性分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功能炭分子筛膜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炭分子筛膜功... 炭分子筛膜是一种新型无机分离膜,具有耐高温、耐酸碱、高气体选择性的特点,但其通量较低,如何进一步提高炭膜的气体通量,实现炭膜对气体的针对性分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功能炭分子筛膜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炭分子筛膜功能化主要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采用化学功能化和物理填充无机粒子等方法对炭分子筛膜进行功能化的研究状况.展望了今后炭分子筛膜功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分子筛膜 功能化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结晶FeS_2及其光吸收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浩 刘军 +3 位作者 王立秋 李克艳 薛冬峰 刘长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硝酸铁和硫脲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生长了二硫化铁(FeS2、黄铁矿型)微纳米结晶体。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原料浓度,有效地控制了FeS2微纳米晶体的微观生长形态。采用XRD和SEM等手段表征了FeS2结晶样品,结果表明溶剂热结晶的F... 以硝酸铁和硫脲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生长了二硫化铁(FeS2、黄铁矿型)微纳米结晶体。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原料浓度,有效地控制了FeS2微纳米晶体的微观生长形态。采用XRD和SEM等手段表征了FeS2结晶样品,结果表明溶剂热结晶的FeS2具有良好的立方晶型,随着反应温度、原料浓度的改变,溶剂热法生长的FeS2分别呈现光滑表面球晶、六方片状结晶和堆积状球晶等特殊的微观形态。对于溶剂热法生长FeS2,本文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给出了可能的形成机理,同时利用UV-vis光谱测定了FeS2结晶的光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FeS2 微观生长形态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合成用木质素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乌日娜 王同华 +3 位作者 修志龙 郭峰 潘艳秋 银建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5-157,共3页
采用炭化磺化法,以天然生物质木粉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树种的生物质木粉对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酯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4种不同原料制备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其他炭基... 采用炭化磺化法,以天然生物质木粉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树种的生物质木粉对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酯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4种不同原料制备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其他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相比,以生物质木粉为原料制备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酯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化 炭基固体酸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生长的化学键合理论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东利 薛冬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8-603,650,共7页
针对一般晶体的生长过程,在测定相应溶液(熔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晶体生长过渡相区的概念,并采用键价模型来衡量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化学键的键强度。过饱和溶液(熔体)中的生长单元经过生长过渡相区时,依据彼此之间弱的化学... 针对一般晶体的生长过程,在测定相应溶液(熔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晶体生长过渡相区的概念,并采用键价模型来衡量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化学键的键强度。过饱和溶液(熔体)中的生长单元经过生长过渡相区时,依据彼此之间弱的化学键合作用来微调其内部强的化学键,并以单个生长单元或者生长单元的简单连接体的形式键合进入晶格。在整个结晶生长过程中,生长单元之间弱的键合作用对整个结晶过程(生长速度、晶相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中等强度的化学键在生长过渡相区中的变化情况对晶体的最终形貌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生长 化学键合理论 晶体结构 生长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复合纳米炭粉的制备及其磁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同华 王风霞 曲新春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99,共7页
以高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以体积比7∶3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酸为氧化剂,制备水性中间相沥青;采用溶胶-凝胶法先形成碳基溶胶,加入FeCl3后进一步形成复合Fe/C凝胶;凝胶经醇水交换、常温干燥和900℃炭化制备出Fe/C复合磁性纳米炭粉。利用F... 以高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以体积比7∶3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酸为氧化剂,制备水性中间相沥青;采用溶胶-凝胶法先形成碳基溶胶,加入FeCl3后进一步形成复合Fe/C凝胶;凝胶经醇水交换、常温干燥和900℃炭化制备出Fe/C复合磁性纳米炭粉。利用FT-IR、XRD、TG和TEM等对水性中间相沥青、磁性纳米炭原粉以及磁性纳米炭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和常温干燥的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度均匀、形状近似于椭圆形的Fe/C复合磁性纳米炭;其磁性纳米炭粉的平均粒径约5 nm,以聚集成粒度为20 nm~30 nm的团聚体形式存在。磁性纳米炭粉中的碳以无定型结构的形式存在,Fe元素以α-Fe、Fe2O3和Fe3C的形式存在,Fe/C复合磁性纳米炭粉具有软磁性和较高的磁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磁性纳米炭粉 水性中间相沥青 常温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复合炭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颖 王同华 +2 位作者 李琳 赵选英 宋学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4,共5页
以商用PMDA-ODA型聚酰胺酸为涂膜液,采用浸渍涂膜法制备管状复合炭膜,考察支撑体的孔径尺寸、涂膜液浓度以及加入添加剂对所制备复合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及扫描电镜考察所制备炭膜的热分解行为和复合效果.结果表明... 以商用PMDA-ODA型聚酰胺酸为涂膜液,采用浸渍涂膜法制备管状复合炭膜,考察支撑体的孔径尺寸、涂膜液浓度以及加入添加剂对所制备复合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及扫描电镜考察所制备炭膜的热分解行为和复合效果.结果表明,与混煤支撑体相比,烟煤支撑体所制备的管状复合炭膜表现出更好的气体分离性能;随着涂膜液浓度的增加,气体的渗透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选择性则先增大后减小;添加表面活性剂不仅改善了涂膜液与支撑体表面的复合效果,减少了涂膜次数,同时提高了炭膜的气体渗透能力;在最佳制膜工艺条件下,H2、O2、CO2、N2的渗透速率分别为176.3×10-10、16.97×10-10、15.57×10-10、1.79×10-10mol/(m2.s.Pa),H2/N2、O2/N2、CO2/N2的选择性为100.7,10,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炭膜 聚酰亚胺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的缺陷及其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贺祥珂 薛冬峰 Kitamura Kenji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4-888,共5页
针对铌酸锂晶体中的缺陷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不同晶体缺陷模型及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我们提出的铌位依赖、锂位敏感模型。在分析晶体缺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铌酸锂晶体进行缺陷控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指出缺陷控制的主要... 针对铌酸锂晶体中的缺陷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不同晶体缺陷模型及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我们提出的铌位依赖、锂位敏感模型。在分析晶体缺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铌酸锂晶体进行缺陷控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指出缺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锂格位。本文还简要概括了铌酸锂晶体缺陷控制的主要手段,并建议从反映铌酸锂晶体性能的角度来研究缺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缺陷模型 缺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菱镁矿制备氧化镁晶须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丽 薛冬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17,27,共3页
从镁盐产品的开发和解决镁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以菱镁矿制备的氧化镁浆液为主要原料,加入沉淀剂碳酸钠,在室温下得到氧化镁晶须的前驱物(碳酸镁晶须)。通过控制碳酸镁的分解条件保持晶须形状不被破坏,在煅烧情况下转变为氧化镁晶须... 从镁盐产品的开发和解决镁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以菱镁矿制备的氧化镁浆液为主要原料,加入沉淀剂碳酸钠,在室温下得到氧化镁晶须的前驱物(碳酸镁晶须)。通过控制碳酸镁的分解条件保持晶须形状不被破坏,在煅烧情况下转变为氧化镁晶须。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镁晶须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镁晶须表面光滑,直径分布均匀,结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氧化镁晶须 碳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镁盐对氧化镁晶须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晓丽 薛冬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8,共3页
为考察不同镁盐对氧化镁晶须形貌的影响,以3种镁盐为原料,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镁晶须。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镁盐为原料虽均可得到纯相的氧化镁晶须,但以氯化镁为原料制... 为考察不同镁盐对氧化镁晶须形貌的影响,以3种镁盐为原料,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镁晶须。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镁盐为原料虽均可得到纯相的氧化镁晶须,但以氯化镁为原料制备的晶须表面光滑,质量较高,而以硝酸镁和硫酸镁为原料制备的晶须表面较粗糙。研究发现,这些形貌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溶液中pH的差异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盐 氧化镁 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偏硼酸钙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制备过硼酸钠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凯 仲剑初 +1 位作者 王洪志 胡德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9-72,共4页
以硼砂和消石灰为原料制备偏硼酸钙(CaO·B2O3·6H2O),同时得到富含偏硼酸钠的母液。在一定温度下将母液蒸发结晶得固体偏硼酸钠,再与30%的过氧化氢在稳定剂存在下经反应、过滤及干燥制备出四水过硼酸钠(NaBO3·4H2O),最后... 以硼砂和消石灰为原料制备偏硼酸钙(CaO·B2O3·6H2O),同时得到富含偏硼酸钠的母液。在一定温度下将母液蒸发结晶得固体偏硼酸钠,再与30%的过氧化氢在稳定剂存在下经反应、过滤及干燥制备出四水过硼酸钠(NaBO3·4H2O),最后经减压脱水制得一水过硼酸钠(NaBO3·H2O)。通过对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及稳定剂的种类进行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即配料摩尔比n(NaBO2·4H2O)∶n(H2O2)=1∶1.1,液固比3.3∶1(mL/g),反应温度25~30℃,反应时间60~75min,稳定剂为聚丙烯酸。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四水过硼酸钠产品含B2O322%~24%、NaBO3·4H2O≥96%、活性氧含量在10%以上,Fe≤0.004%;脱水得到的一水过硼酸钠产品的活性氧为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硼酸钠 偏硼酸钙 偏硼酸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结晶生长的动力学模拟:化学键合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鲍泽耀 赵旭 薛冬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6-401,共6页
基于化学键合的角度对晶体生长过程的理解,提出了一个由动力学因素控制的形貌预测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晶体内部结构和环境生长因素对晶体最终形貌的影响。对磷酸二氢钾(KDP)和磷酸二氢铵(ADP)晶体在不同动力学条件下的生长形貌进行... 基于化学键合的角度对晶体生长过程的理解,提出了一个由动力学因素控制的形貌预测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晶体内部结构和环境生长因素对晶体最终形貌的影响。对磷酸二氢钾(KDP)和磷酸二氢铵(ADP)晶体在不同动力学条件下的生长形貌进行了理论模拟,所预测的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比较了相同过饱和度条件下KDP和ADP晶体的生长形貌,认为晶体局部成键性质不同是导致两者形貌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对动力学因素控制的生长形貌的分析,为实际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形貌调控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模型 结晶形貌 化学键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凝胶法制备纯相BaTiO_3纳米粉体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亮 王立秋 +2 位作者 薛冬峰 刘美男 刘长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7-1051,共5页
本文以硬脂酸、硬脂酸钡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硬脂酸凝胶法合成了纯相BaTiO3纳米粉体。为了有效控制BaTiO3在制备过程中易产生杂相的问题,我们设计了程序升温煅烧法,即通过控制不同阶段的升温速率,在550℃下成功合成了BaTiO3纳米... 本文以硬脂酸、硬脂酸钡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硬脂酸凝胶法合成了纯相BaTiO3纳米粉体。为了有效控制BaTiO3在制备过程中易产生杂相的问题,我们设计了程序升温煅烧法,即通过控制不同阶段的升温速率,在550℃下成功合成了BaTiO3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分析了BaTiO3粒子的晶相结构、结晶度、粒径及纳米晶体的形貌。结果表明,采用程序升温煅烧法制备的BaTiO3纳米粉体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径小(25-40nm)。本文为在温和条件下制备纯相BaTiO3纳米粉体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BaTi03 纳米粉体 SAG法 程序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