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制备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丁兆红
刘志军
+2 位作者
桂秋媛
魏炜
李志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0-1693,1697,共5页
三维多孔支架在组织工程中有重要用途,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工艺制备聚己内酯(PCL)三维多孔支架,研究其可行性及工艺条件对三维多孔支架孔结构及其尺寸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改变初始浓度、CO2压力和温...
三维多孔支架在组织工程中有重要用途,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工艺制备聚己内酯(PCL)三维多孔支架,研究其可行性及工艺条件对三维多孔支架孔结构及其尺寸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改变初始浓度、CO2压力和温度等工艺参数制备出不同孔径的PCL三维多孔支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貌,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分析支架的平均孔径与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工艺可以制备PCL三维多孔支架,支架的平均孔径在40~80μm之间,孔径分布较好;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减小,支架的孔径减小;压力对孔径的影响不大。通过对超临界CO2/丙酮/PCL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热力学计算,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孔支架
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制备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丁兆红
刘志军
桂秋媛
魏炜
李志义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部流体与粉体研究所
海军
大连
舰艇学院水武与防化系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0-1693,16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646)
文摘
三维多孔支架在组织工程中有重要用途,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工艺制备聚己内酯(PCL)三维多孔支架,研究其可行性及工艺条件对三维多孔支架孔结构及其尺寸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改变初始浓度、CO2压力和温度等工艺参数制备出不同孔径的PCL三维多孔支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貌,利用Image-Pro-Plus软件分析支架的平均孔径与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工艺可以制备PCL三维多孔支架,支架的平均孔径在40~80μm之间,孔径分布较好;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减小,支架的孔径减小;压力对孔径的影响不大。通过对超临界CO2/丙酮/PCL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热力学计算,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
关键词
三维多孔支架
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
聚己内酯
Keywords
3-D porous scaffolds
ScCO2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PCL
分类号
R381.08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临界CO_2诱导相分离制备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的实验研究
丁兆红
刘志军
桂秋媛
魏炜
李志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