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水软化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栾谨鑫 李鑫浩 +7 位作者 王立达 孙文 王耀伟 周英正 邓海涛 陈帅 何少辉 刘贵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0,共4页
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低除垢速率限制电化学水软化技术应用的问题,采用多层不同孔径金属丝网耦合的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水软化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阴极的水软化系统除垢速率高达29.16g/(m2·h),能量消耗低至6.0 kW&#... 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低除垢速率限制电化学水软化技术应用的问题,采用多层不同孔径金属丝网耦合的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水软化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阴极的水软化系统除垢速率高达29.16g/(m2·h),能量消耗低至6.0 kW·h/kgCaCO3。系统性能的提升归因于阴极特殊的结构,该结构可将化学反应(碱度产生和水垢沉积)分离和定位到复合网状阴极的不同区域,从而提高了除垢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 电化学水软化 循环冷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法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殷雪峰 刘贵昌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应用电渗析技术,再生化学镀镍老化液以降低镀液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采用非均相离子交换膜条件下,考察了4种工艺条件对电渗析的选择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了优化工艺条件,在去除副产物的同时限制了有效物质的流失。
关键词 化学镀镍 老化液 电渗析 净化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复合网状阴极电化学除垢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鑫浩 王立达 +4 位作者 孙文 贺永鹏 舒向泉 崔宪峰 刘贵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33,共4页
针对电化学除垢技术效率低的问题,系统研究了高效复合网状阴极电化学除垢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屏蔽效应使得外层网上的析氢反应强于内层网上的析氢反应,沉积反应优先发生在外层网。快速析出的氢气泡作为软模板,不仅可使水垢以枝晶形态... 针对电化学除垢技术效率低的问题,系统研究了高效复合网状阴极电化学除垢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屏蔽效应使得外层网上的析氢反应强于内层网上的析氢反应,沉积反应优先发生在外层网。快速析出的氢气泡作为软模板,不仅可使水垢以枝晶形态生长,还使得外层网具有自清洁作用,大大延长了阴极的失活时间。同时,内层网增加了阴极的反应面积,在提高除垢速率的同时降低了阴极面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除垢 循环冷却水 阴极 屏蔽效应 碳酸钙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优化回用水源法设计多杂质体系水网络
4
作者 田婷婷 都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7-1372,共6页
针对多杂质体系水网络的设计,提出一种优化回用水源的经验设计方法,以获得水网络的最小新鲜水用量。该方法无需考虑水网络流股所有的匹配可能性,在设计过程中直接确定每个操作单元的用水情况。首先判断操作单元回用能力,确定操作单元的... 针对多杂质体系水网络的设计,提出一种优化回用水源的经验设计方法,以获得水网络的最小新鲜水用量。该方法无需考虑水网络流股所有的匹配可能性,在设计过程中直接确定每个操作单元的用水情况。首先判断操作单元回用能力,确定操作单元的可回用水源,然后通过计算判断出各回用水源的选择顺序,当操作单元中任一杂质入口浓度达到极限要求时,停用其他回用水源并同时确定回用水的用量。依次类推,完成用水网络所有操作单元的用水设计,得到水网络的最小新鲜水用量。两个实例的新鲜水用量与文献值相比分别降低了0.94%和1.39%,同时最优的水网络总流股数有一定的减少,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杂质体系 水网络 回用水源 最小新鲜水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循环冷却水阻垢剂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2
5
作者 贾丰春 李自托 董泉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4,共3页
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常用阻垢剂的种类及性能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有机多元磷酸阻垢缓蚀剂和水溶性聚合物阻垢分散剂,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其他类型的阻垢剂。指明了磷系配方存在的问题,对阻垢剂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认为未来的阻垢剂将向着... 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常用阻垢剂的种类及性能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有机多元磷酸阻垢缓蚀剂和水溶性聚合物阻垢分散剂,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其他类型的阻垢剂。指明了磷系配方存在的问题,对阻垢剂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认为未来的阻垢剂将向着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有机磷酸 水溶性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提取银杏黄酮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周谨 闫小燕 +3 位作者 贺高红 金美芳 张卫 虞星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2-44,47,共4页
利用微波效应 ,以水为溶剂来提取银杏黄酮 ,对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溶剂用量、浸提时间等因素做了一些研究 ,获得较好的效果 ,确定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微波功率 :中档 ;作用时间 :30min ;固液比为 1∶30 ;水浴时间 :1h 。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苷 微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袁达忠 马学虎 房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7-562,共6页
对两相闭式热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段建立热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方程,通过编写程序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采用离散液膜下降高度方法,联合利用复合辛普森数值积分和四阶龙格库塔数值微分方法成功地实现模型求解过程。将热管... 对两相闭式热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段建立热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方程,通过编写程序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采用离散液膜下降高度方法,联合利用复合辛普森数值积分和四阶龙格库塔数值微分方法成功地实现模型求解过程。将热管内充液量、饱和蒸汽温度和加热段热流密度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数值计算。在分析中考虑下降液膜和上升蒸汽之间界面剪切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尽管界面剪切力有时对传热过程的影响不大,但冷凝段和蒸发段的液膜都有所增厚,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程度有所改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热管内界面剪切力和总体充液量对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是有必要的,由此获得的传热特性关联式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热管换热器的性能计算和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 流动与传热 降液膜 热管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液滴在蔗糖溶液中汽化冷却传热及其结晶过程 被引量:8
8
作者 齐涛 刘春祥 沈自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一汽升式循环管中于减压条件下研究了冷剂酒精在高粘度高浓度的蔗糖水溶液中直接接触汽化传热过程,讨论了冷剂流量、冷剂进口温度和蔗糖溶液的粘度和浓度等操作条件对体积传热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剂流量Vd=0.9~1.9... 在一汽升式循环管中于减压条件下研究了冷剂酒精在高粘度高浓度的蔗糖水溶液中直接接触汽化传热过程,讨论了冷剂流量、冷剂进口温度和蔗糖溶液的粘度和浓度等操作条件对体积传热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剂流量Vd=0.9~1.9ml/min,冷剂进口温度为45~60℃时,传热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酒精汽化冷却法制取蔗糖晶核的过程,利用显微照相技术分析了晶核的外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传热 结晶 蔗糖晶核 酒精汽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膜共存表面强化冷凝传热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学虎 徐敦颀 +1 位作者 林纪方 王补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5-540,共6页
滴状冷凝具有很高的传热速率,其冷凝传热系数是膜状冷凝的几倍至几十倍,但是,由于长期维持滴状冷凝表面制备技术的限制,该技术距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滴状冷凝的研究过程中,经常发现滴膜共存冷凝现象,而且传热系数较普通的膜状... 滴状冷凝具有很高的传热速率,其冷凝传热系数是膜状冷凝的几倍至几十倍,但是,由于长期维持滴状冷凝表面制备技术的限制,该技术距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滴状冷凝的研究过程中,经常发现滴膜共存冷凝现象,而且传热系数较普通的膜状冷凝有较大的提高,在以往的实验研究中,往往不能肯定地排除蒸汽中有机杂质的影响,滴膜共存表面的实验研究也间接地证实了蒸汽中是不含有机杂质的,滴膜共存表面也是强化冷凝传热很实用的技术,是滴状冷凝传热过程全面工业化的过渡阶段.所以,研究滴膜共存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Kumagai等报道了在竖平面上垂直分割的滴膜共存表面上冷凝传热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滴状冷凝区和膜状冷凝区的面积比为1:1时,平均热负荷要高于在通常表面上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热负荷的算术平均值,而且平均热负荷与表面分割方式和分割数目有关.他们在一种特殊分割形式的表面上得到的最大热负荷高于当全部表面为滴状冷凝时的最大热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膜共存冷凝 强化冷凝传热 涂层 PTFE 冷凝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喷雾造粒法制取低糖速溶豆粉──流化喷雾造粒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齐涛 于才渊 +1 位作者 王喜忠 沈自求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22,共8页
在间歇式流化喷雾造粒床内,研究豆粉流化造粒的颗粒生长机理和规律。考察了床层温度、过剩流化气速、料液的粘度和流率、晶种尺寸、品种量和晶种的类别等操作条件对颗粒生长速率的影响,寻找到较好的工艺操作条件。
关键词 流化喷雾造粒 颗粒生长速率 豆粉 速溶豆粉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有机类铜缓蚀剂综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自托 董泉玉 杨从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38,共4页
随着金属铜及其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腐蚀与防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几种新型有机铜缓蚀剂,包括唑类、喹啉类、嘧啶类等物质,从缓蚀性能、... 随着金属铜及其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腐蚀与防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几种新型有机铜缓蚀剂,包括唑类、喹啉类、嘧啶类等物质,从缓蚀性能、环境保护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不同介质中缓蚀剂的选用情况,阐述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缓蚀剂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缓蚀剂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BTA低能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旭 徐敦颀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在铜基表面上制备出Cu-BTA低能表面;经实验证明已稳定实现了水蒸汽滴状冷凝过程,其寿命已达2000h以上.实验还证明该表面对乙醇及乙二醇蒸汽的冷凝有强化作用,其冷凝传热系数可提高20%.对该表面维持低表面能寿命的物... 在铜基表面上制备出Cu-BTA低能表面;经实验证明已稳定实现了水蒸汽滴状冷凝过程,其寿命已达2000h以上.实验还证明该表面对乙醇及乙二醇蒸汽的冷凝有强化作用,其冷凝传热系数可提高20%.对该表面维持低表面能寿命的物理构型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该种表面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表面膜 冷凝 传热 苯并三氮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在NiSO_4催化剂上的液相齐聚──—集总宏观动力学与反应器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修仁 陈淑兰 张守臣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9-377,共9页
以负载在γ-Al_2O_3上的NiSO_4为催化剂,在微分反应器中进行了以壬烯与十二烯为目的产物的丙烯液相催化齐聚的研究。在273~313K及高于丙烯蒸气压的压力条件下齐聚产物主要为己烯、王烯及十二烯,十五烯以上的含... 以负载在γ-Al_2O_3上的NiSO_4为催化剂,在微分反应器中进行了以壬烯与十二烯为目的产物的丙烯液相催化齐聚的研究。在273~313K及高于丙烯蒸气压的压力条件下齐聚产物主要为己烯、王烯及十二烯,十五烯以上的含量极少。根据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可知齐聚反应为一组双分子不可逆反应。按集总原则回归实验数据,得到了丙烯齐聚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组及有关参数。由于齐聚反应的热效应较大,工业规模的丙烯齐聚只有在壁冷却式列管反应器中才能实现,为此建立了在非绝热非等温列管式反应器中进行丙烯齐聚反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讨论了反应温度、冷却效果及己烯返料对丙烯转化率、壬烯及十二烯选择性的影响。文中所提出的动力学方程组及反应器模型可用于丙烯齐聚反应器的设计及反应器工况的分析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齐聚 宏观动力学 反应器 催化剂 硫酸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流化床干燥器流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喜忠 阎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分别研究了干燥转鼓转速、物料粒径、床载量、颗粒密度和形状系数对离 心流化床压降和临界流比速度的影响,提出了计算流化床层压降的修正式和 临界流化速度的准数关联式,为进一步研究此设备的干燥性能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流化床干燥器 离心式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内不互溶液滴群直接接触汽化传热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涛 沈自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2-238,共7页
在一气升式外循环实验设备中研究了冷剂正戊烷与热流体水在垂直管内直接接触汽化传热过程。根据单液滴不互溶冷剂汽化关联式,推导出多液滴汽化过程中局部和平均体积传热系数表达式,表达式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讨论了冷剂表观流速、... 在一气升式外循环实验设备中研究了冷剂正戊烷与热流体水在垂直管内直接接触汽化传热过程。根据单液滴不互溶冷剂汽化关联式,推导出多液滴汽化过程中局部和平均体积传热系数表达式,表达式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讨论了冷剂表观流速、冷剂与热流体间的传热温差对体积传热量qv和体积传热系数αv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传热 体积传热量 体积传热系数 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式沸腾人工汽化中心表面汽泡脱离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嘉宾 蔡振业 +1 位作者 林纪方 王凤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38-444,共7页
本文在人工汽化中心表面上,考察了核状池式沸腾过程中,表面过热度、孔径对汽泡脱离频率的影响.实验是在常压下进行的,以脱离子水、乙醇、正丙醇为介质,孔径范围为0.15—0.30mm.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得到如下无因次方程f/(σ~2ρ_1c_p/... 本文在人工汽化中心表面上,考察了核状池式沸腾过程中,表面过热度、孔径对汽泡脱离频率的影响.实验是在常压下进行的,以脱离子水、乙醇、正丙醇为介质,孔径范围为0.15—0.30mm.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得到如下无因次方程f/(σ~2ρ_1c_p/μ~2λ_1)=1.40×10^(-6)(ρ_v/ρ_1)^(1.08)(We/Re^2_b)^(1.16)Ja^(1.43)/Pr^(0.06)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描述汽泡脱离频率与表面过热度和孔径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表面 沸腾传热 汽泡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外蒸气轴向流动凝结传热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华 李维仲 +1 位作者 赵宗昌 沈自求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89,共5页
根据水平管外蒸气轴向流动速度随轴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流动特性 ,建立了边界层外蒸气轴向流动速度方程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得到了无量纲液膜厚度及凝结换热系数的数值解 ,同时得出了蒸气轴向流动速度随轴向坐标 z的变化... 根据水平管外蒸气轴向流动速度随轴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流动特性 ,建立了边界层外蒸气轴向流动速度方程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得到了无量纲液膜厚度及凝结换热系数的数值解 ,同时得出了蒸气轴向流动速度随轴向坐标 z的变化关系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通过数据整理得到了实验关联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换热 数学模型 蒸气轴向流动 换热设备 传热学 蒸汽流速 水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型干燥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喜忠 郭宜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2-45,49,共5页
搅拌型干燥器是在桨式干燥器回转的空心楔形叶片和夹套内通入加热介质,物料(粒状和粉状的)直接与桨叶和夹套接触而干燥。文内介绍了各种搅拌型干燥器的结构及其特征,并附设计实例。
关键词 搅拌 干燥 干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流化床干燥器的传热研究
19
作者 阎红 王维 +1 位作者 王宝和 王喜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离心流化床干燥器的传热研究阎红,王维,王宝和,王喜忠(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16012)关键词:流化床干燥器,离心式,传热分类号:TQ021.3;TQ028.672;TQ051.130引言离心流化床干燥器是近年来开... 离心流化床干燥器的传热研究阎红,王维,王宝和,王喜忠(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16012)关键词:流化床干燥器,离心式,传热分类号:TQ021.3;TQ028.672;TQ051.130引言离心流化床干燥器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型干燥设备,它与普通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干燥器 离心式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研究
20
作者 阎红 梁允成 王喜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关键词 喷嘴 气流式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