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岁月峥嵘五十载 桃李芬芳遍九州——蓬勃发展的大连理工大学
1
作者 林安西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7,共4页
大连理工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4月亲手创办的正规大学,至今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学校从办学规模到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已步入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并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 大连理工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4月亲手创办的正规大学,至今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学校从办学规模到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已步入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并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在庆祝建校50周年之际,学校提出了“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建设 改革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宗教观实证研究——基于大连地区八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韩轶 戴艳军 +1 位作者 张远航 侯达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76-82,共7页
基于大连地区八所高校大学生宗教观的问卷调查,从宗教认知、宗教情感、宗教意愿三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能够树立科学的宗教观,但也存在相当程度上的模糊错误认识。大学生宗教观具有同质性,具体表... 基于大连地区八所高校大学生宗教观的问卷调查,从宗教认知、宗教情感、宗教意愿三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能够树立科学的宗教观,但也存在相当程度上的模糊错误认识。大学生宗教观具有同质性,具体表现在有一定的宗教认知但不够深入,宗教情感的倾向性不强,宗教意愿比较单纯。大学生宗教观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域、民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出身、学科背景、学历的大学生宗教观具有显著差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情感疏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党的现行宗教政策和法规教育是做好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观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宋丹 曾剑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9,共9页
鉴于大学生第二课堂具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育人功能,在研究梳理和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考察"第二课堂... 鉴于大学生第二课堂具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育人功能,在研究梳理和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考察"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构建并实证检验了"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模型。研究发现,第二课堂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并且学习满意度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对我国高校科学建设第二课堂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优化第二课堂教育环境,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加大第二课堂教育经费支持,建立大学生活动中心;改进第二课堂教育系统化设计,构建第二课堂保障机制;积极联合校外资源,延伸第二课堂教育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学习满意度 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构成、现实困阻与长效机制 被引量:46
4
作者 苏克治 宋丹 赵哲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7,共8页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体系可根据教育愿景的知识物化逻辑、教育过程的精准供给逻辑、教育质量的价值递进逻辑和教育模式的系统形成逻辑进行解释。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应用转化能力不足、教学体系更新迟缓、教育实践短板...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体系可根据教育愿景的知识物化逻辑、教育过程的精准供给逻辑、教育质量的价值递进逻辑和教育模式的系统形成逻辑进行解释。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应用转化能力不足、教学体系更新迟缓、教育实践短板明显和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应从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过程和加强文化渲染四个方面建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治理能力 教学体系 实践过程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学科”发展逻辑与行动策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树仁 宋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2-37,共6页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学科建设问题缘起于社会经济变迁的趋势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模式和基本路径选择的思考。“新学科”建设不仅是学科内容扩张,更是理念变革、模式创新和结构调整过程。行业特色型大学遵循社会逻辑并将...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学科建设问题缘起于社会经济变迁的趋势对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模式和基本路径选择的思考。“新学科”建设不仅是学科内容扩张,更是理念变革、模式创新和结构调整过程。行业特色型大学遵循社会逻辑并将服务行业发展作为既定目标,学科建设方面呈现学术引领和实践应用的双重特性。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新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主体,应在学术逻辑、经济逻辑和管理逻辑基础上,寻求学科生成动力,维系学科发展方向,并最终实现“新学科”发展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大学 新工科 新医科 新农科 学科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巴雪冰 杨连生 郭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于青年社会性发展理论,从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研究同辈群体交流的重要渠道——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将社会性发展分为道德认知、政治态度、角色适应和个性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 基于青年社会性发展理论,从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研究同辈群体交流的重要渠道——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将社会性发展分为道德认知、政治态度、角色适应和个性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正向影响其社会性发展水平,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持续参加社团活动年限、参加社团的种类和与社团成员交往次数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4个维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最后从大学生个体、指导教师、高校支持3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活动 社会性发展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力审视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丹 刘晏如 赵哲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6,125,共7页
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力是指在大学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学生依靠自身资源,为了某种利益诉求或实现某种权利而展现的对决策过程和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和制约的能力。学生权力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大学治理中学生权力的生... 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力是指在大学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学生依靠自身资源,为了某种利益诉求或实现某种权利而展现的对决策过程和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和制约的能力。学生权力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大学治理中学生权力的生发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繁荣的经济发展与成熟的参与型文化为依托,完成学生权力从“外在派生”向“内在生发”的转变。如今,学生权力在大学内外部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中存在缺失,在组织中的功能异化及虚置问题凸显,学生主体在身份认同和对权力的认知态度上仍有局限。针对现实困境,需要完善学生权力的制度化建构,开辟多元畅通的学生权力行使渠道,构建基于身份认同的学生权力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学生权力 大学治理 学生参与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8
作者 徐晓英 杨立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2-54,共3页
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所以,必须把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放在首位,并以此为前提,努力保证大学生中党员数量稳中有升。要切实做好上述工作,就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总结经验,为这项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党员工作 入党积极分子 组织部 学期 推优 团组织 大学生党员 预备党员 候补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育人为宗旨 开创大学文化建设新局面 被引量:2
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27,共1页
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定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育人水平,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大连理工大学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 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 大连理工大学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思想文化 工作面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容结构与价值导向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成恩 张远航 +1 位作者 赫铭 牟霖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网络文化是互联网出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和大学校园的结合衍生出一种新的具有信息化特点的文化形态——高校网络文化。从内涵上,高校网络文化特指以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在校园活动中,大学人所共生、共享、传递的... 网络文化是互联网出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和大学校园的结合衍生出一种新的具有信息化特点的文化形态——高校网络文化。从内涵上,高校网络文化特指以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在校园活动中,大学人所共生、共享、传递的网络价值取向、网络生活方式和网络行为方式,其灵魂是大学文化。从结构上,高校网络文化可分为深层的精神层面、中层的制度层面和表层的物质、行为层面。建设高校网络文化,要坚持政治导向、需求导向、生态导向和舆论导向,这对于筑牢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满足师生网络文化需要、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坚持高校主流舆论引导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 内涵 内容结构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双一流”建设的新路向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宋丹 曾剑雄 +1 位作者 高树仁 刘晏如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3,共7页
不断深化的新发展理念研究,凸显了"双一流"建设的新路向。新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念,其对"双一流"建设同样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体系严密、相互贯通的整体与构成要素... 不断深化的新发展理念研究,凸显了"双一流"建设的新路向。新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念,其对"双一流"建设同样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体系严密、相互贯通的整体与构成要素间关系的集合性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分别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动力、合力、内在品质、格局与根基。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双一流"建设,不仅有利于突破结构之困和发展瓶颈,还有助于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精准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双一流 新路向 创新 协调 绿色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引进、创新和扩散的双向循环──论我国的“技术与市场联动”策略 被引量:20
12
作者 肖洪钧 张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69,共4页
本文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经验,提出“技术与市场联动”策略,并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双向循环着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详细分析了双向循环中的各关键环节及主要要素。最后结合我国... 本文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经验,提出“技术与市场联动”策略,并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双向循环着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详细分析了双向循环中的各关键环节及主要要素。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给出技术与市场联动的总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发展战略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双向循环 联动 技术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及其治理路径论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树仁 宋丹 曾剑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0,共7页
高等教育公平是表征社会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中国历来具有重视公平的价值观及相应制度体系建构的传统,注重政策价值的多元化表述、政策内容的多样性表征、政策体系的多维化构成。... 高等教育公平是表征社会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中国历来具有重视公平的价值观及相应制度体系建构的传统,注重政策价值的多元化表述、政策内容的多样性表征、政策体系的多维化构成。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是国家政策主导下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包含了市场化的理性范式、社会化的保障范式和自由化的选择范式的共同建构过程。未来的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在创新与调整上应遵循一定的行动逻辑与治理规律,通过发挥教育政策“元治理”职能、构建协同共治的多元行动体系、发挥复合政策范式的系统效应、重视学生群体的多维化利益诉求、优化政策供给和整体性改革,实现持续性的高等教育公平制度优化的目标,进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教育政策 政策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和对策 被引量:40
14
作者 周福战 牟霖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当前,网络阵地已经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重点,是服务于网络安全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坚持高校主流舆论引导的重要保证。当前,从国际形势来看,网络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渠道,... 当前,网络阵地已经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重点,是服务于网络安全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坚持高校主流舆论引导的重要保证。当前,从国际形势来看,网络已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渠道,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面临威胁;从国内形势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凝聚高校师生网上共识的任务更加繁重,高校网上舆论斗争更加激烈;从师生思想实际来看,师生思想动态呈现新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系数增加;从高校自身看来,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亟待提高。为此,高校必须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断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导向机制、生成机制、管控机制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意识形态 形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美国公民教育的嬗变及启示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振业 刘世丽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二战后,美国公民教育经历了高度的意识形态化后,逐步走向了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其发展的原因,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教育必须与国家政治发展相一致,要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有效方法的使用。
关键词 美国 二次世界大战后 公民教育 政治社会化 意识形态 国家政治 专业化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姜德学 刘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5,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高校要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基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实际,着力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思想建党的首要位置,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高校要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基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实际,着力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思想建党的首要位置,推进制度治党与依法治校有机结合,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构建有效的高校腐败惩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全面从严治党 基本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愿景与策略: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地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哲 宋丹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7,共7页
当前,源于经济学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理论体系,已成为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新范式。现实情境中的地方高等教育供给问题在于人才培养结构性的"产能"问题,科学研究质量性的"库存"问题以及社会... 当前,源于经济学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理论体系,已成为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新范式。现实情境中的地方高等教育供给问题在于人才培养结构性的"产能"问题,科学研究质量性的"库存"问题以及社会服务均衡性的"短板"问题。为此应做到:品质供给、长效供给和平衡供给,即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建立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供给体系;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能力;打通地方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通道,拓展高校服务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能力。进而从以上方面提出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地方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地方高等教育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郭金明 田晓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4-46,共3页
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它是时代的产物 ,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本文作者结合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特有规定性 ,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球化意识、阵地意识和政治意识... 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它是时代的产物 ,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本文作者结合网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特有规定性 ,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球化意识、阵地意识和政治意识”三个意识基点和“建设、疏导、文化”三个工作原则 ,并就三个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的具体运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技术 思想政治工作 意识基点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时代的高等学校校报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金明 吕春雷 刘兆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0-72,共3页
在网络时代 ,高等学校校报作为传播媒介与其它媒体相比有自身的结构特征 ,同时也有自身的弱点 ,在经历信息化、网络化冲击的过程中既有与其它媒体相同的共性变化 ,也有由于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个性表现 ,因此 。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高校 校报 结构 功能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丹 祝铭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43,共9页
以2003—2019年我国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变化差异及空间结构状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总体较低,且相比于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和转化条... 以2003—2019年我国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变化差异及空间结构状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总体较低,且相比于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和转化条件,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现状更亟待改善;同时,区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且省际空间分异显著。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构建多元成果转化渠道以及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区域非均衡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成果转化 时间序列 时空格局 E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