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辅助联邦边缘学习通信系统的安全隐私能效研究
1
作者 卢为党 冯凯 +2 位作者 丁雨 李博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2-1331,共10页
无人机(UAV)辅助联邦边缘学习的通信能够有效解决终端设备数据孤岛问题和数据泄露风险。然而,窃听者可能利用联邦边缘学习中的模型更新来恢复终端设备的原始隐私数据,从而对系统的隐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克服这一挑战,该文在无人机... 无人机(UAV)辅助联邦边缘学习的通信能够有效解决终端设备数据孤岛问题和数据泄露风险。然而,窃听者可能利用联邦边缘学习中的模型更新来恢复终端设备的原始隐私数据,从而对系统的隐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克服这一挑战,该文在无人机辅助联邦边缘学习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有效的安全聚合和资源优化方案。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利用其本地数据进行局部模型训练来更新参数,并将其发送给全局无人机,无人机据此聚合出新的全局模型参数。窃听者试图通过窃听终端设备发送的模型参数信号来恢复终端设备的原始数据。该文通过联合优化终端设备的传输带宽、CPU频率、发送功率以及无人机的CPU频率,最大化安全隐私能效。为了解决该优化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演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通过和系统智能交互,在保证基本时延和能耗需求的情况下获得安全聚合和资源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和基准方案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联邦边缘学习 能效 资源优化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波形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博 刘博文 +3 位作者 杨洪娟 王改芳 张敬淳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共用一套设备、共享频率资源,可以同时完成目标探测和信息通信,被认为是6G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通信与海上目标感知需求急剧增加。该文对海洋环境下的ISAC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海洋环境下的加权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发现通信与感知的功率比值在[0.2,0.5]区间内时,一体化波形不仅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也具有不错的感知性能。最后对未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海洋环境 加权波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技术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岳爽 陈喆 殷福亮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图像传输与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在带宽受限或云存储情况下,对图像进行极低比特率压缩,对于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有损图像极低比特率压缩技术进行了系统综... 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图像传输与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在带宽受限或云存储情况下,对图像进行极低比特率压缩,对于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有损图像极低比特率压缩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首先,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的图像压缩衍生算法在高分辨率图像压缩、生成图像模糊、忽视语义信息与纹理信息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最新的极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方法。然后,阐述了分层压缩、基于对象和感兴趣区域等其他非GAN模型的极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方法。接着,描述了常用数据集及有损压缩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最后,对极低比特率有损图像压缩技术做出总结,并对其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极低比特率 图像有损编码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SK通信系统的部分最优MIMO检测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龙 裴莹莹 金明录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5-1322,共8页
在BPSK调制下,基于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准则的MIMO检测器是一个二进制二次规划问题,其计算复杂度随着天线数的增多呈指数增加,当天线数较多时,其计算量太大,无法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检测算法。使用... 在BPSK调制下,基于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准则的MIMO检测器是一个二进制二次规划问题,其计算复杂度随着天线数的增多呈指数增加,当天线数较多时,其计算量太大,无法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检测算法。使用新算法,可以在很小的计算开销下,求解出ML检测器的部分全局最优解,然后,将优先检测出的部分最优解从原二进制二次规划问题中剔除得到一个相对小规模问题,最后使用传统的次最优检测算法对该小规模问题进行求解。这样,新算法不仅可以得到比传统的次最优检测器更低的误码率,计算量又远小于ML最优检测器。本文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检测 二进制二次规划 迭代反馈 全局最优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人机中继系统安全通信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卢为党 曹明锋 +4 位作者 高原 曹江 花俏枝 李博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73-2280,共8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中继系统的安全通信性能,解决无线信道受障碍物遮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无人机(UAV)中继系统安全通信方法。在所提方法中,通过联合优化UAV的位置、基站波束成形和IRS相移,最大化系统的最小保密速... 为了提高无人机中继系统的安全通信性能,解决无线信道受障碍物遮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无人机(UAV)中继系统安全通信方法。在所提方法中,通过联合优化UAV的位置、基站波束成形和IRS相移,最大化系统的最小保密速率。为了解决这个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将原问题分解为UAV位置优化子问题、波束成形和IRS相移优化两个子问题。使用1阶泰勒展开处理优化问题中的非凸项,然后提出一种交替优化的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提高系统的最小保密速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安全通信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上下文信息的胸环靶着弹检测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洪玉 程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59-1967,共9页
为减小光照不均与随机抖动对胸环靶着弹检测精度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时空上下文信息的胸环靶着弹检测算法。利用目标及其邻域的空间上下文信息进行光照均衡化,并提取胸环靶序列间时域运动上下文信息进行抖动校正。为提高胸环靶图像... 为减小光照不均与随机抖动对胸环靶着弹检测精度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时空上下文信息的胸环靶着弹检测算法。利用目标及其邻域的空间上下文信息进行光照均衡化,并提取胸环靶序列间时域运动上下文信息进行抖动校正。为提高胸环靶图像的稳定性,该算法提出多参数融合方法对抖动校正后的序列图像进行像素级融合。接着进行弹孔区域粗提取、能量筛选与重叠弹孔判别,获得弹孔位置分布。采用在部队靶场实地采集的图像进行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光照不均与随机抖动带来的噪声影响,具有较好的弹孔提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检测算法 时空上下文信息 多参数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分配协作干扰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安全协同传输方法
7
作者 卢为党 秦梅 +3 位作者 彭宏 张昱 华惊宇 刘鑫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927,共7页
为了提高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系统的安全传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分配协作干扰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安全协同传输方法.该方法中包含一个信息发送端和信息接收端以及一个能量接收器和干扰器.由于能量接收器离信息发送端较近,很容易窃听信息... 为了提高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系统的安全传输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分配协作干扰的无线信息与能量安全协同传输方法.该方法中包含一个信息发送端和信息接收端以及一个能量接收器和干扰器.由于能量接收器离信息发送端较近,很容易窃听信息发送端的信息.在接收到来自信息发送端的信息后,能量接收器利用一部分接收到的功率进行能量接收,利用另外一部分功率进行信息解码,窃听信息发送端的信息.为了保证信息发送端到接收端信息的安全传输,干扰器使用其中一根天线对来自信息发送端的信号进行能量接收,利用接收到的能量使用另一根天线发射干扰信号,对能量接收器进行信息干扰.研究该方法中如何对功率进行分配,保证能量接收器收到的能量达到要求的条件下最大化信息接收端的保密信息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系统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 协作干扰 资源分配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能量可分配相位编码超表面
8
作者 韩嘉良 李慧 冯天喜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0,57,共8页
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的需求日益增强,要求波束能量分配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针对传统编码超表面无法实现多波束能量精确调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能量可分配的多波束相位编码超表面。该超表面采用1-bit编码,通过相位梯度... 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的需求日益增强,要求波束能量分配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针对传统编码超表面无法实现多波束能量精确调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能量可分配的多波束相位编码超表面。该超表面采用1-bit编码,通过相位梯度得到了稳定的异常反射双波束,并通过不同周期叠加实现了四波束异常反射。基于阵列天线理论,结合算法对不同单元的相位进行优化,可以实现对称波束在特定角度下的能量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在12 GHz和16 GHz频率下,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实现不同能量分布的对称双波束和四波束。该超表面具有特性稳定、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调控方式灵活等优点,可应用于波束成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梯度 编码超表面 多波束 异常反射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无人机通信综述 被引量:94
9
作者 陈新颖 盛敏 +1 位作者 李博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1-789,共9页
5G的成功商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如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然而随之也产生了更大的数据量需求,进而催生了第6代移动通信。相较于5G,6G在带宽、时延、覆盖等性能方面均需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全域覆盖、场景智联、信... 5G的成功商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如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然而随之也产生了更大的数据量需求,进而催生了第6代移动通信。相较于5G,6G在带宽、时延、覆盖等性能方面均需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全域覆盖、场景智联、信息耦合的6G网络中无人机(UAVs)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综述。首先,针对无人机在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架构中的应用进行了陈述,重点讨论了无人机在不同场景中可能承担的角色及功能,如蜂群基站、全息投影部署、远距离中继通信以及数据采集等。然后,对6G中应用于无人机通信的太赫兹、超大规模天线、内生人工智能、智能反射面(IRS)、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通信感知一体化等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对6G场景下无人机通信面临的续航时间、网络融合性、智能反射面兼容性、太赫兹通信研发以及用户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无人机 空天地海一体化 太赫兹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信息融合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冰冰 葛疏雨 +1 位作者 王旗龙 李培华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9-619,共11页
双流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获取视频局部空间和时间特征的一阶统计信息,测试阶段将多个视频局部特征的分类器分数平均作为最终的预测.但是,一阶统计信息不能充分建模空间和时间特征分布,测试阶段也未考虑使用多个视频局部特征之间的更高阶统... 双流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获取视频局部空间和时间特征的一阶统计信息,测试阶段将多个视频局部特征的分类器分数平均作为最终的预测.但是,一阶统计信息不能充分建模空间和时间特征分布,测试阶段也未考虑使用多个视频局部特征之间的更高阶统计信息.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阶聚合的视频多阶信息融合方法.首先,通过建立二阶双流模型得到视频局部特征的二阶统计信息,与一阶统计信息形成多阶信息.其次,将基于多阶信息的视频局部特征分别进行二阶聚合,形成高阶视频全局表达.最后,采用两种策略融合该表达.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行为识别精度,在HMDB51和UCF101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比双流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提升了8%和2:1%,融合改进的密集点轨迹(Improved dense trajectory,IDT)特征之后,其性能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双流卷积神经网络 多阶信息融合 二阶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高能效立体覆盖中轨迹与资源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楠 黄香港 +1 位作者 邓娜 邹德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53-3562,共10页
“泛在覆盖”将成为6G的主流网络形式,完成在高山、丘陵、沙漠等网络盲区的通信部署,实现全域无线覆盖,但在远区大规模部署地面基站较为困难。为此,该文将无人机(UAV)通信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相结合,提出一种高能效立体覆盖方案最大... “泛在覆盖”将成为6G的主流网络形式,完成在高山、丘陵、沙漠等网络盲区的通信部署,实现全域无线覆盖,但在远区大规模部署地面基站较为困难。为此,该文将无人机(UAV)通信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相结合,提出一种高能效立体覆盖方案最大化网络吞吐量能效。首先,建立系统模型,基于K-Means算法与Gale-Shapley算法提出用户配对方案。其次,在用户配对完成后,将初始问题拆分为两个优化子问题并分别转化为凸。最后,利用块坐标上升法交替优化无人机轨迹和发射功率最大化能量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基准方案,该文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大规模无线覆盖下空地网络的吞吐量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非正交多址接入 凸优化 用户配对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金雷 赵俊湦 +2 位作者 卢华兵 蒋旭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2-1683,共12页
面对第6代移动通信(6G)网络立体覆盖的互联感知需求和无线设备广泛接入造成的频谱稀缺问题,基于无人机(UAV)的机动性和智能反射面(IRS)重构无线传播环境特性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可实现立体网络空间中通信和感知功能的相互协同,有效提... 面对第6代移动通信(6G)网络立体覆盖的互联感知需求和无线设备广泛接入造成的频谱稀缺问题,基于无人机(UAV)的机动性和智能反射面(IRS)重构无线传播环境特性的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可实现立体网络空间中通信和感知功能的相互协同,有效提升频谱效率和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满足6G万物智联的无线网络愿景。该文针对6G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网络架构展开综述。首先,概述了6G网络愿景和通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并讨论基于UAV和IRS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性能指标。然后,探讨了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太赫兹、无线携能通信、人工智能、隐蔽通信和有源反射面等6G关键前沿技术在基于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网络中的潜在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6G多维扩展通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多维扩展 通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逄小玮 蒋旭 +1 位作者 卢华兵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4,共12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未来通信的多重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在6G多维扩展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潜力。首先,该文对比了传统多址接入技术与6G潜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并重点阐述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无人机(UAV)通信和智能反射面(IRS)等多维扩展技术在6G场景下的优势。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多址技术与卫星通信、UAV以及IRS相结合的优势及协同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维扩展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太赫兹技术、通感算一体化、用户信息安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同时对新型编码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多维扩展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卫星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语义对齐的图像-文本匹配算法
14
作者 李艺茹 姚涛 +2 位作者 张林梁 孙玉娟 付海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1-558,共8页
图像中的区域特征更关注于图像中的前景信息,背景信息往往被忽略,如何有效的联合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还没有得到充分地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全局概念和局部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更准确的视觉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多级语义对齐的图像-文... 图像中的区域特征更关注于图像中的前景信息,背景信息往往被忽略,如何有效的联合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还没有得到充分地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全局概念和局部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更准确的视觉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多级语义对齐的图像-文本匹配算法。提取局部图像特征,得到图像中的细粒度信息;提取全局图像特征,将环境信息引入到网络的学习中,从而得到不同的视觉关系层次,为联合的视觉特征提供更多的信息;将全局-局部图像特征进行联合,将联合后的视觉特征和文本特征进行全局-局部对齐得到更加精准的相似度表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在2个公共数据集上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文本匹配 跨模态信息处理 特征提取 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相机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姜明新 王洪玉 刘晓凯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1-539,共9页
多目标的稳定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机的多目标定位跟踪算法.首先,利用不同高度层上的标志物,计算基于多层的不同视角间的单应性矩阵.然后,利用码本模型对背景进行建模,检测多个视角的前... 多目标的稳定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机的多目标定位跟踪算法.首先,利用不同高度层上的标志物,计算基于多层的不同视角间的单应性矩阵.然后,利用码本模型对背景进行建模,检测多个视角的前景似然信息.最后,通过单应性变换获得多目标在不同高度层上的定位信息,利用最短路径优化算法实现跟踪.与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不需要计算多相机的隐消点,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采用最短路径优化算法,提高了跟踪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遮挡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且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单应性 码本 最短路径优化 多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分布海杂波背景下基于最大特征值的雷达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文静 刘畅 +1 位作者 刘文龙 金明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35-2241,共7页
针对K分布海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检测问题,基于信息几何的矩阵CFAR检测器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从而影响其实际应用。该文根据奈曼-皮尔逊准则,推导了似然比检测统计量与最大特征值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最大特征... 针对K分布海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检测问题,基于信息几何的矩阵CFAR检测器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从而影响其实际应用。该文根据奈曼-皮尔逊准则,推导了似然比检测统计量与最大特征值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最大特征值的矩阵CFAR检测方法(M-MED)。最后通过对所提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及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不仅计算复杂度低且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虚警检测 K分布 最大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多通道加权优化与稀疏表征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清山 郭成安 金明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1624,共7页
稀疏表征理论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引起广泛的关注。在用稀疏表征方法研究人脸识别问题中,为了使得表征系数矢量具有更为显著的稀疏性,该文提出一种Gabor稀疏表征分类(Gabor Spars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cation,GSRC)算法,该算法利用Ga... 稀疏表征理论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引起广泛的关注。在用稀疏表征方法研究人脸识别问题中,为了使得表征系数矢量具有更为显著的稀疏性,该文提出一种Gabor稀疏表征分类(Gabor Spars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cation,GSRC)算法,该算法利用Gabor局部特征构造字典,增强算法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鲁棒性。GSRC算法对所有的Gabor特征等同对待,通过进一步考虑不同Gabor特征对识别的不同贡献,该文提出了一种加权多通道Gabor稀疏表征分类(WMC-GSRC)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Gabor多通道模型,提取不同通道的Gabor特征分别构造字典和稀疏表征分类器,在决策级执行分类器的加权融合得到识别结果。通过在ORL,AR和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征 Gabor局部特征 字典 分类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要素加权的新闻摘要提取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艳卿 赵锐 +2 位作者 孔祥维 付海燕 蒋金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7-241,共5页
为帮助读者从海量新闻报道中快速了解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了新闻事件中事件要素对生成摘要的影响,结合新闻事件演变式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要素加权的新闻摘要提取方法。通过对事件要素的加权,对转移概率矩阵进行改进,有... 为帮助读者从海量新闻报道中快速了解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了新闻事件中事件要素对生成摘要的影响,结合新闻事件演变式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要素加权的新闻摘要提取方法。通过对事件要素的加权,对转移概率矩阵进行改进,有效地按时间顺序提取出摘要信息,使得最后生成的摘要包含更多的新闻要素细节信息,增加了输出时间轴摘要的细节性和可读性。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事件 时间轴摘要 转移概率矩阵 要素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Mean Shift算法的彩色图像平滑与分割算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晏 孙怡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37-1644,共8页
采用Mean shift算法对图像进行平滑和分割处理时,带宽和采样点权重的选择直接影响平滑和分割的效果.带宽分为空域带宽和值域带宽.本文根据图像颜色分布的丰富程度定义了自适应空域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化局部方差函数和最大化频域... 采用Mean shift算法对图像进行平滑和分割处理时,带宽和采样点权重的选择直接影响平滑和分割的效果.带宽分为空域带宽和值域带宽.本文根据图像颜色分布的丰富程度定义了自适应空域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化局部方差函数和最大化频域结构相似度函数获得自适应值域带宽.此外,通过定义采样点权重,克服了图像过平滑问题.通过随机选取大量的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所选择的带宽和权重,可以得到正确的图像区域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n SHIFT 带宽 权重 频域结构相似度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层学习的关键点匹配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洪波 王洪玉 刘晓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51-2757,共7页
关键点匹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最主要的问题是寻找一种快速鲁棒的关键点匹配算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学习的二值描述符匹配算法。该方法将二值描述符学习过程分为粗细两个层次,结合了固定点抽样模式和随机抽样模... 关键点匹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最主要的问题是寻找一种快速鲁棒的关键点匹配算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学习的二值描述符匹配算法。该方法将二值描述符学习过程分为粗细两个层次,结合了固定点抽样模式和随机抽样模式的优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该方法建立了更加合理的点对辨识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关键点匹配算法中,提高了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计算复杂度下,该方法的匹配精度仍优于其它经典的二值描述符匹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关键点匹配 二值描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