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推进的样态设计、现实梗阻与行动路径
1
作者 李柏 王楠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是增进我国老年群体幸福感、获得感,提升人口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速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高质量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 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是增进我国老年群体幸福感、获得感,提升人口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速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高质量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设计的理论基础,针对无障碍运动保健、无障碍运动康复、无障碍运动健康促进3类样态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无障碍体育健康服务适老化推进过程中的现实梗阻,即体育器材设施偏离适老化需求、体育活动场地(馆)供需错配、公共体育服务内生动力匮乏及体育管理顶层监管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行动路径:科技赋能基础设施,激活适老化体育发展新引擎;提升场地设施适老化服务性能,彰显适老化体育价值新关怀;多元共治创新供给服务机制,重塑适老化体育治理环境;规范监管夯实服务保障,优化适老化体育健康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服务 体育健康服务 适老化 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的动力构成、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
2
作者 李芃松 朱焱 赵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9,共8页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是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的动力构成、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认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的动力由国家...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是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探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的动力构成、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认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的动力由国家政策导向、科学技术赋能、社会发展需求所产生的外源动力与社区管理效能提升、服务体验升级、组织模式变革所形成的内生动力协同联动构成。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政策执行的传导性不足、数字技术赋能的适配性矛盾、需求升级与服务供给错位、协同治理的制度缺失等问题形成系统梗阻,给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转型带来严峻挑战。据此提出发展路径:完善政策协同执行体系,强化智慧化转型导向力;优化技术转型应用结构,释放数字赋能驱动力;建立供需精准匹配模式,提升社区服务响应力;健全协同治理制度框架,增强转型发展保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 智慧化转型 动力机制 数字技术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螺旋理论视阈下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3
作者 樊琦 张鑫林 李柏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后备人才培养是制约电子竞技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从我国电竞后备人才培养历史脉络中明确政府、产业和学校三大培养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次,系统梳理当前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最... 后备人才培养是制约电子竞技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从我国电竞后备人才培养历史脉络中明确政府、产业和学校三大培养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次,系统梳理当前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从三螺旋理论的三大主体合作关系出发,对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入剖析,并提出四方面协同治理对策:学校与产业协同,完善人才选拔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产业与政府协同,加强组织管理水平,释放人才发展潜力;政府与学校协同,健全退役保障机制,保持人才供给的持续性;政府、学校与产业协同,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增强社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后备人才 困境 治理对策 三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焱 于文谦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2,共8页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准确测度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水平现状的重要依据。以资源配置视角切入,在公共体育资源概念内涵与资源分类的基础上,从有形性公共体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组织资源等维度出发,利用文献查阅结合德尔菲法...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准确测度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水平现状的重要依据。以资源配置视角切入,在公共体育资源概念内涵与资源分类的基础上,从有形性公共体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组织资源等维度出发,利用文献查阅结合德尔菲法,对我国新时期公共体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领域专家两轮德尔菲问卷调查的结果反馈与指标修正,最终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19项的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2008—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数据,利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客观权重赋值,并对公共体育人力资源、公共体育物力资源、公共体育财力资源、公共体育组织资源指标释义与涵盖内容进行了具体解释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公共体育资源 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熵权法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协同供给的府际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朱焱 袁诗怡 +1 位作者 尚婉婷 李芃松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8,共9页
以104份政策文本为实证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协同供给的府际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加快智慧社区建设与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协同供给关系... 以104份政策文本为实证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协同供给的府际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加快智慧社区建设与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协同供给关系呈现以中央政府为核心,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为传导基站的“倒T型”府际关系网络,辐射带动同级和下级部门进行智慧化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但整体网络密度较低,部门间协同供给关系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2)从纵向关系看,网络密度逐级递减,平均度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央、市级、省级、区级,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贯穿性不强,呈现自上而下的松散型网络结构特征。3)从横向关系看,四级关系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化结构特征且存在较大的层级差异,中央联系较为紧密,地方联系相对松散。据此本文提出促进我国智慧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协同供给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 公共体育服务 政策协同 府际关系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焱 于文谦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7,共10页
通过文献资料、基尼系数分解等研究方法,以2008-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及其所属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数据,对我国整体及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状况、地区差距等问题进行研究,旨为促进新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通过文献资料、基尼系数分解等研究方法,以2008-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及其所属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数据,对我国整体及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状况、地区差距等问题进行研究,旨为促进新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整体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区域非均衡发展特征依然明显。其中,处于绝对均衡配置的是华中地区;处于比较均衡配置的是东北地区;处于相对均衡配置的是西南、华北、西北地区;处于非均衡发展的是华南、华东地区。区域及省域间公共体育资源存量与增量速度发展差距是导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非均衡发展的主要成因。根据我国区域公共体育均衡发展水平状况提出建议:(1)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保障区域资源均衡发展;(2)发展市场积极作用,提升区域资源供给水平;(3)健全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资源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 公共体育资源 区域差异 均衡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晓玲 刘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教学模式改革是深化体育与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切入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在认真梳理和总结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中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不够的课程建设问题,以... 教学模式改革是深化体育与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切入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在认真梳理和总结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中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不够的课程建设问题,以大连理工大学体育舞蹈课程建设为例,构建了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表演、比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课程坚持以教、练、赛为教学实践主要手段,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理念贯穿到体育艺术实践教学中,以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舞蹈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挑战及策略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佃波 朱焱 +2 位作者 袁诗怡 尚婉婷 王兰英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究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挑战,并提出发展策略。“双减”政策引导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重塑校外培训格局,提振体育市场活力;规范培训行业市场,打造良好营...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究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挑战,并提出发展策略。“双减”政策引导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重塑校外培训格局,提振体育市场活力;规范培训行业市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引领体育培训革新。面临的挑战:资源供给不足,供需结构难稳控;市场分散无序,有效监管难实施;服务质量不佳,反馈机制待完善;人才缺口凸显,行业升级遇瓶颈等。发展策略:驱动供给端迭代转型,激活产业内生动力与活力;构建立体化监管体系,打造活而有序的市场环境;开展常态化评价,实现办学质量可持续发展;政校企形成合力,助推多元联动型人才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青少年体育 体育培训业 高质量发展 “双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体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与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焱 张佃波 李洋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1,共9页
从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地理面积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况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8-2018年,我国公共... 从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地理面积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况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8-2018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身时代的体育强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基本协调与中度协调水平之间,具体呈波动缓慢上升的趋势发展。年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东部、西部与中部地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综合水平落后于现有经济、人口发展水平,是导致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失调发展的主要成因。据此提出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发展、补偿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资源 区域协调发展 评价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体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网络效应与演进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焱 刘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人口、地理面积与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数据为实证依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协调发展状况、空间联动效应、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人口、地理面积与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数据为实证依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协调发展状况、空间联动效应、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8—2017年,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水平虽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相对较小,目前仍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的空间联动效应显著,以东北(辽宁)、东部(江苏)、西部(贵州)、中部(安徽)区域为中心的“小世界”协调发展空间网络结构初步形成。区域资源协调发展呈现缓慢的波动式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若按当前发展模式,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期处于中度失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水平之间。据此提出建议:(1)逐步完善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2)积极健全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3)深入落实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资源 区域协调发展 网络效应 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根体育组织与社区体育公园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柏 魏晖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100,共9页
草根体育组织、社区体育公园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有力载体。社区体育公园为各类草根体育组织提供了稳定的空间和设施支持,但草根体育组织之间、草根体育组织与社区体育公园之间仍旧存在着发展不协调、不合理之处。基于共生理论... 草根体育组织、社区体育公园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有力载体。社区体育公园为各类草根体育组织提供了稳定的空间和设施支持,但草根体育组织之间、草根体育组织与社区体育公园之间仍旧存在着发展不协调、不合理之处。基于共生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等方法,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共生模式4个方向剖析草根体育组织与社区体育公园的协同发展,并探讨促进二者共生共荣的有效对策。建议:优化草根体育组织和社区体育公园的共生单元,提高能量供给;丰富草根体育组织和社区体育公园的共生界面,建立互惠机制;培育草根体育组织和社区体育公园的共生环境,发挥正向效应;构建草根体育组织和社区体育公园连续共生、互惠共生的发展模式,促进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草根体育组织 社区体育公园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金礼杰 李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5,共9页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结合2010—2020年3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面板数据,运用Frontier4.1软件研究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潜力及其具体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整体上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较高,但主要出口市场趋于饱和,...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结合2010—2020年3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面板数据,运用Frontier4.1软件研究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潜力及其具体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整体上中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较高,但主要出口市场趋于饱和,增长空间较为有限。中国与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伙伴国的人口规模与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显著正相关,而中国的人口规模和贸易双方的地理距离与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显著负相关;中国与伙伴国签署自贸协定、伙伴国较高的海运能力、伙伴国政府较高的廉洁度和支出水平在提升贸易效率方面作用明显,而伙伴国较高的关税水平和金融自由度则限制了贸易效率的提高。建议合理配置贸易资源,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商签高标准贸易协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培植国际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用品 出口贸易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发达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焱 袁诗怡 张佃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5,共7页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11—2020年中国与37个发达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空间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有效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从网络结构看,近年来中国与发...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11—2020年中国与37个发达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空间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有效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从网络结构看,近年来中国与发达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网络较为稳定,贸易联系高度紧密且呈增长态势。(2)从节点特征看,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额始终高居榜首,进口贸易仅排名第17位且进口规模呈逐年递减趋势。(3)从点中心性看,各节点度数中心度趋于均衡,整体网络中心从单个国家逐渐向多国集团均质化发展,中、德、美、法等国家始终处于贸易网络中心。(4)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经济水平、运输能力和经贸合作对体育用品出口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调节进出口关系、激活国内市场活力、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用品贸易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QA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机制、困境及实施方案 被引量:12
14
作者 夏一冰 元文学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社区体医融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为国民提供全流程、覆盖生命全过程的发展保障.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审视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机制建设状况和困境.研究发现,我国社... 社区体医融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为国民提供全流程、覆盖生命全过程的发展保障.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审视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机制建设状况和困境.研究发现,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中存在基层治理权责设置失衡、综合治理工具运用匮乏、服务主体协同供给能力孱弱、专业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话语权缺失等困境.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实施方案:1)优化基层治理权责匹配,强化治理运行监督力度;2)组合运用多类型治理工具,优化体医融合治理结构;3)深化体医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供给路径;4)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保障专业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参与权与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社区体医融合 治理 实施方案 全民健身 全民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RCEP成员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与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礼杰 李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77,共11页
基于2010—2020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对RCEP成员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整体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潜力较高,但国别差异明显。就... 基于2010—2020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对RCEP成员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整体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效率、潜力较高,但国别差异明显。就体育用品出口而言,RCEP整体属于扩张型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与RCEP进口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口规模、拥有共同边界和语言与中国体育用品出口显著正相关,双方的地理距离不会对贸易产生显著影响;RCEP进口国较高的海运能力、较高的港口基础设施质量、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在提升贸易效率方面作用明显,而RCEP进口国较高的关税水平、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效率的提高。最后,为了把握RCEP大市场机遇、进一步促进我国对RCEP成员国的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体育企业3个维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体育用品 出口贸易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膜枪联合肌内效贴对普通男大学生DOMS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凡 王进 +1 位作者 殷小童 孟昭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59,共8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筋膜枪对普通男性大学生右侧腿股四头肌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影响。方法:招募某大学非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40名,随机分为4组进行干预:筋膜枪组(FG组、频率40Hz、转速为2400转/分钟)、肌内效贴组(KT组)、联合组(JG...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筋膜枪对普通男性大学生右侧腿股四头肌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影响。方法:招募某大学非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40名,随机分为4组进行干预:筋膜枪组(FG组、频率40Hz、转速为2400转/分钟)、肌内效贴组(KT组)、联合组(JG组)、对照组(CG组)。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24h、48h、72h进行主观疼痛(VAS量表)、表面肌电(时域、频域指标)、等速肌力(60°/s)的测试。结果:(1)KT组、JG组、FG组对于缓解DOMS有着不同程度的缓解效果,表现为三组的VAS分数、等速肌力、表面肌电时域与频域指标在运动后72h均与CG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2)与KT组、FG组相比,JG组对于DOMS的缓解效果更优,表现为JG组在运动后72h的VAS分数、等速肌力、表面肌电指标优于KT组、FG组。(3)KT组与FG组相比,KT组在缓解DOMS方面更有效,表现为KT组在运动后72h的VAS分数、等速肌力、表面肌电指标优于FG组。结论:筋膜枪与肌内效贴能不同程度缓解DOMS引起的肌肉主观意识酸痛、肌肉力量的下降、表面肌电时域与频域指标的上升与降低;对于DOMS的缓解效果,JG组优于KT组和FG组,KT组优于F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肌肉酸痛 筋膜枪 肌内效贴 等速肌力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颈痛患者健康体适能的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梦瑜 宋雅 徐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颈痛患者健康体适能的表现,以及疼痛程度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联系。方法2020年3月至6月,于大连理工大学招募健康人30例(对照组)和慢性颈痛患者30例(患者组)。采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定。采... 目的探讨慢性颈痛患者健康体适能的表现,以及疼痛程度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联系。方法2020年3月至6月,于大连理工大学招募健康人30例(对照组)和慢性颈痛患者30例(患者组)。采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定。采集两组身体成分、握力(利侧)、肩关节柔韧性、心肺耐力和颈部肌肉耐力。结果患者组标准化皮下脂肪含量高于对照组,躯干肌肉量低于对照组;标准化握力、颈屈肌和伸肌耐力、右肩柔韧性和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均低于健康组(|t|>2.088,P<0.05)。患者组VAS评分与NDI评分(r=0.407)、握力(r=-0.406)、颈伸肌耐力(r=-0.384)、右肩关节柔韧性(r=-0.551)、最大摄氧量绝对值(r=-0.510)相关(P<0.05)。结论慢性颈痛患者健康体适能下降,并与颈痛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痛 健康体适能 肌力 心肺耐力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虚领顶劲”状态对上下台阶过程中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18
作者 段伊婷 刘海斌 +5 位作者 刘立清 高凡 杨雨龙 阎树栋 李苏恒 杨树叶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6-516,共1页
目的探究上下楼梯时维持太极拳“虚领顶劲”动作状态下腰椎的生物力学特性,为太极拳动作练习与教学提供量化数据,同时对更安全省力的上下楼梯姿势以及“虚领顶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索。方法召集12名具有10年以上太极拳训练... 目的探究上下楼梯时维持太极拳“虚领顶劲”动作状态下腰椎的生物力学特性,为太极拳动作练习与教学提供量化数据,同时对更安全省力的上下楼梯姿势以及“虚领顶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索。方法召集12名具有10年以上太极拳训练经历的男性受试者,分别进行常规上下楼梯和保持“虚领顶劲”状态的上下楼梯测试。采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以及AMTI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构建腰椎模型后用Open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两种上下楼梯方式下腰椎的生物力学特征差异。结果上台阶启动时刻,保持“虚领顶劲”状态进行运动相较于正常行走腰椎间盘应力更低,行走过程中重心前移情况更小,腰椎稳定性更高。下台阶时,保持“虚领顶劲”状态运动较常规行走重心后移情况更小、腰椎间隙更大;在落地时刻,腰椎间盘应力、髋关节角度以及躯干矢状面倾斜角度均更小。结论在上下楼梯过程中保持“虚领顶劲”状态,通过重心转移以及保持躯干直立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提升行进稳定性;“虚领顶劲”状态腰椎间盘应力减小,可对腰部因过度受力而导致的疲劳和疼痛起到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特征 下腰椎 配对T检验 虚领顶劲 跌倒风险 生物力学特性 腰椎间盘 重心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im仿真的太极拳蹲起动作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19
作者 何汶晓 刘海斌 +5 位作者 刘立清 高凡 杨雨龙 阎树栋 李苏恒 杨树叶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6-516,共1页
目的蹲起是一种人体常见且重要的动作,蹲起时下肢关节不同的动作模式对于人体运动时积极适应和避免受伤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太极拳蹲起与标准屈髋蹲起在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上的差异,并揭示太极拳蹲起在预防膝关节损伤... 目的蹲起是一种人体常见且重要的动作,蹲起时下肢关节不同的动作模式对于人体运动时积极适应和避免受伤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太极拳蹲起与标准屈髋蹲起在下肢生物力学特征上的差异,并揭示太极拳蹲起在预防膝关节损伤方面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太极拳训练和膝关节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名经验丰富的男性太极拳练习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AMTI力台,以太极拳蹲姿“低架势”固定测试动作,同步采集太极拳蹲起动作与常规屈髋蹲起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一步利用Open Sim软件中的全身肌肉骨骼模型,模拟对比膝关节在两种蹲起动作中的膝关节反作用力和关节角度。结果在整个动作周期中,太极拳蹲起动作的峰值地面反作用力和膝关节反作用力均显著低于常规屈髋蹲起(P<0.05)。在峰值地面反作用力时,太极拳蹲起的膝关节屈伸角、内收角和旋转角度也显著小于常规动作(P<0.05)。结论太极拳蹲起动作在下肢生物力学特性上与标准屈髋蹲起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有助于减轻膝关节负荷,具有潜在保护作用。太极拳蹲起通过更温和的下肢运动和优化的力量传递路径,减少了膝关节的冲击力和损伤风险,展现了其在运动训练和康复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反作用力 蹲起 关节角度 膝关节损伤 太极拳 人体运动 下肢运动 旋转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im的太极拳对腰椎肌肉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王子兴 刘海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8-478,共1页
目的比较分析行走、搂膝拗步、云手和倒卷肱动作对腰椎椎旁肌最大收缩力的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太极拳运动对人体腰椎健康的影响,为制定个体运动处方和选择最佳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招募12名拥有长期太极拳练习经验的健康成年男... 目的比较分析行走、搂膝拗步、云手和倒卷肱动作对腰椎椎旁肌最大收缩力的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太极拳运动对人体腰椎健康的影响,为制定个体运动处方和选择最佳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招募12名拥有长期太极拳练习经验的健康成年男性作为实验对象,利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AMTI三维测力台和Noraxon表面肌电同步采集步行、搂膝拗步、云手和倒卷肱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利用生物力学仿真软件Open Sim,通过静态优化功能得到腰椎椎旁肌(最长肌IL、髂肋肌LT、多裂肌MF、腰大肌PS、腰方肌QL)的最大收缩力。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太极拳动作左右侧IL最大收缩力均显著大于步行(P<0.001),搂膝拗步和倒卷肱动作右侧LT最大收缩力显著大于步行(P<0.001),云手动作左侧LT最大收缩力显著大于步行(P<0.001),太极拳动作左右侧MF最大收缩力均显著大于步行(P<0.001),搂膝拗步动作左右侧PS最大收缩力均显著大于步行(P<0.001),搂膝拗步动作左右侧QL最大收缩力均显著大于步行(P=0.02)。结论相对于步行动作,太极拳动作过程中椎旁肌肌肉峰值收缩力更大,太极拳对腰椎疾病的康复效果可能与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步 太极拳运动 运动处方 表面肌电 腰方肌 收缩力 生物力学 静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