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现场的对话:朝向数字空间的文学批评生态 |
韩传喜
楚艳艳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大连理工大学学风建设调查与分析 |
陈晓晖
高超
杜冲
黎晓明
郑中兴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
3
|
高校学生媒介认知实证调查——以大连理工大学为研究个案 |
武文颖
郑保章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4
|
屈伯川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实践 |
刘元芳
任增元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
5
|
数字时代网络文学生产的时空逻辑与审美生成 |
韩传喜
楚艳艳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6
|
医学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分析 |
景铄超
祝丹娜
吉萍
李伦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7
|
AIGC冲击出版业:超仿真“拟态环境”审视 |
武文颖
吴佳琦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代码法律效应的“微观权力”解析 |
张卫
冯怡博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日常传奇”中的两性书写与关怀伦理——张楚小说论 |
梁海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AI“复活”的情感抚慰机制及其伦理困境 |
张卫
黄成驰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基于试探性策略的新兴科技伦理治理路径探究 |
于雪
王前
|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论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的正当性 |
郭沐绫
陈高华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独立学院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战略构想——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模型的思考 |
栾兰
王续琨
常东旭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14
|
意识形态“唤问”与自我决定:数字自我呈现行为的异化根源与出路 |
黄慧
韩传喜
|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5
|
后学院时代科学共同体道德共识探析 |
万舒全
文成伟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6
|
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 |
杜芳
王松岩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6
|
|
|
17
|
竞技体育中的人类增强技术:反对立场及道德理由 |
李伦
徐艳洁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8
|
基于数据平等的算法公正论 |
李伦
张晓燕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9
|
医疗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路径 |
于雪
刘博涵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0
|
文学批评所应该承载的 |
张学昕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