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蒂科学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莉 洪晓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科学文化哲学视域下,本文将罗蒂科学观溯源至实用主义真理理论和整体主义文化观,考察罗蒂拆解传统哲学中与实在相符合的真理观念,颠覆科学作为理性事业的根基,以科学与人文文化共筑信念之网,去除科学作为文化之王神性的路径。以此为基... 在科学文化哲学视域下,本文将罗蒂科学观溯源至实用主义真理理论和整体主义文化观,考察罗蒂拆解传统哲学中与实在相符合的真理观念,颠覆科学作为理性事业的根基,以科学与人文文化共筑信念之网,去除科学作为文化之王神性的路径。以此为基础,本文阐释了罗蒂科学观的三个维度——科学作为协同性、科学作为话语以及科学作为文学,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罗蒂的科学观兼具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倾向,是建设性的、另类的科学文化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科学观 协同性 话语 文学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与现时代文化创新路径——以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丹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共6页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古已有之,全球化、数字化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人类文化交往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之盒,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与文化殖民相伴而生;同时也使不同民族国家摆脱传统的狭隘的文化视角,从...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古已有之,全球化、数字化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人类文化交往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之盒,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与文化殖民相伴而生;同时也使不同民族国家摆脱传统的狭隘的文化视角,从一个更加开阔的文化视野认识自我及其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为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自我认同危机,需要建构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魄力的自我认同。具体从自我认同的重构与塑造、建立全球化语境中对话文化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探求维护民族国家文化存在的根基,解决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同 文化创新 民族文化 对话文化学 吉登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机”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前 《哲学分析》 2013年第5期137-143,共7页
在汉语中,"机"是一个关联很广,含义丰富的字,很多重要词汇都与它有关,如生机、危机、机遇、机器、机制、机体等。关于"机"的哲学思考,可以引发很多理论问题,从中获得一种融贯性的深入理解。一、关于"机"本身"机"的繁体字是"機... 在汉语中,"机"是一个关联很广,含义丰富的字,很多重要词汇都与它有关,如生机、危机、机遇、机器、机制、机体等。关于"机"的哲学思考,可以引发很多理论问题,从中获得一种融贯性的深入理解。一、关于"机"本身"机"的繁体字是"機",来源于"幾"。按照《说文解字》的解读,"幾"的意思是"微也,殆也"。它由两个"幺"字和一个"戍"字合成,"幺"的本意是幼小的儿童,"戍"的本意是"兵守"。用两个小孩子把守城池,显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这种预示危险的征兆称为"幾",引申为各种事物变化的萌芽。①对"幾"的探究可以见微而知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思 《说文解字》 事物变化 融贯性 繁体字 本意 危险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哲学比较视角下的关系范畴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前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1期94-104,197-198,共11页
从哲学的视角考察"关系"范畴,能够展现这一范畴的多方面意义。在本体论意义上,"关系"作为"实体"的组成部分,其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实体"存在的隐性前提。在认识论意义上,"关系"... 从哲学的视角考察"关系"范畴,能够展现这一范畴的多方面意义。在本体论意义上,"关系"作为"实体"的组成部分,其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实体"存在的隐性前提。在认识论意义上,"关系"是在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关键环节,中国哲学范畴"象"展现了通过"关系同构"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途径,"关系"辨识能够成为直觉认知的思维工具。合理调整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道"展现了事物之间关系和谐的理想状态。探讨"关系"的哲学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对"关系"范畴的误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实体 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价值模糊的社会伦理根源探析
5
作者 文成伟 王娜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132,共7页
建筑价值模糊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价值现象,其表现主要有设计者的价值认知任性、决策者的价值判断悖谬以及使用者的价值敏感弱化三个方面。它们分别产生于建筑价值共同体内部三种不同的价值意识情境:设计者的价值意志失禁、... 建筑价值模糊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价值现象,其表现主要有设计者的价值认知任性、决策者的价值判断悖谬以及使用者的价值敏感弱化三个方面。它们分别产生于建筑价值共同体内部三种不同的价值意识情境:设计者的价值意志失禁、决策者的价值律令统治以及使用者的价值反馈缺位。建筑价值模糊的产生除了价值自身的根由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根源,即设计者的经济利己、决策者的权力异化以及使用者的信仰迷失。针对这一现象,构建社会他律与伦理自律内外协调统一的思维框架与实践方式,不失为建筑价值模糊消解的一种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价值模糊 根源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地缘政治中提升内容产业软实力的四种武器——美国发展内容产业对中国的镜鉴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丹 洪晓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4,共7页
文化与信息、媒体等新地缘政治的内在联系已经日益显露,相比较而言,"内容产业"比"文化产业"更能够凸显这一新兴产业的特殊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新地缘政治中内容产业软实力的本质来源,就是让人喜欢、认同、信服和... 文化与信息、媒体等新地缘政治的内在联系已经日益显露,相比较而言,"内容产业"比"文化产业"更能够凸显这一新兴产业的特殊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新地缘政治中内容产业软实力的本质来源,就是让人喜欢、认同、信服和尊重。宽容心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生,公信力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养,认同感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长,沟通力是内容产业软实力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产业 软实力 新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岩 伍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8-313,共6页
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 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架构理论。今后的具身道德隐喻应更多的探讨跨文化的差异性,丰富道德隐喻具身维度的内容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要引入道德隐喻的影响机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道德 道德隐喻 隐喻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