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21
1
作者 姜春林 魏庆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阐述了代表性论文评价的实质;探讨将科学计量方法导入代表作评价的条件性和可能性,对传统科学计量指标、引用位置指标、社会网络指标、替代计量学指标等指标内容与特点进行梳理;认为可以将科学计量方法与同行评议相结合对代表性论文进... 阐述了代表性论文评价的实质;探讨将科学计量方法导入代表作评价的条件性和可能性,对传统科学计量指标、引用位置指标、社会网络指标、替代计量学指标等指标内容与特点进行梳理;认为可以将科学计量方法与同行评议相结合对代表性论文进行评价,并构建了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的指标体系;从组织、运行、监督等三方面对代表性论文评价的实现机制作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代表作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发展战略:跨入21世纪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9-51,共3页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学科发展战略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由20世纪80年代以学科引进为主转向在引进的同时积极创建新学科的发展格局。在21世纪前半期,中...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学科发展战略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由20世纪80年代以学科引进为主转向在引进的同时积极创建新学科的发展格局。在21世纪前半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可以确定为:合理有效地配置研究力量,学科引进和学科独创同时并重,两相兼顾,协同互补,全面振兴人文社会科学,为使中国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新兴学科的重要策源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发展战略 学科引进 学科独创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思考
3
作者 杨连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0-13,共4页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即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领导人,呼吁必须加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此,我们如果能够超越原来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局限,不仅仅停留在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即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领导人,呼吁必须加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此,我们如果能够超越原来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局限,不仅仅停留在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或写作水平的认识上,就会看到:高等工程教育界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模式 工程技术人才 两种文化 理工科大学 专业设置 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书评研究——基于CSSCI来源期刊(1998—2017)的数据 被引量:9
4
作者 姜春林 张光耀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7,共10页
从文献计量角度系统梳理并展现我国书评发展现状,对促进我国书评事业发展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8—2017)收录的书评数据为分析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书... 从文献计量角度系统梳理并展现我国书评发展现状,对促进我国书评事业发展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8—2017)收录的书评数据为分析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书评数据集从书评的规模、作者、机构、热点、学科、发表期刊、地域、引文等多个维度展开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书评存在规模不断减小,受到基金资助数量增多,主要集中于文学和新闻传播学领域,书评热点多呈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学领域,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较普遍,篇均引文数增多,东西部分布不平衡等现象。针对书评存在的问题,从促进书评水准提升、发挥编辑导引作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专门书评索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书评评价 CSSCI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爬梳与展望--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姜春林 魏庆肖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转载关涉评价研究的文章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年转载量分布,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深度阅读转载论文内容,梳理、概括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早期的研究集中在科... 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转载关涉评价研究的文章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年转载量分布,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深度阅读转载论文内容,梳理、概括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早期的研究集中在科研成果鉴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中期主要讨论了学术评价机制问题、评价方法的应用问题、期刊评价问题;后期的研究重点包括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对比研究、大数据对学术评价的影响、代表作制度等。理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发展脉络,找出评价研究现存问题。从完善学术评价机制、捕捉大数据发展机遇、推进代表作制度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四方面给出建议,以期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学术评价 期刊评价 评价体系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6
作者 林康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2,5,共3页
理工科大学按其社会分工来说,是培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毋庸置疑,其大学生和研究生应以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为主。然而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理工科大学还必须适当加强人文社会科... 理工科大学按其社会分工来说,是培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毋庸置疑,其大学生和研究生应以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为主。然而人们也愈来愈认识到:理工科大学还必须适当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要求。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如果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门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才"的,那么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大部分课程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德"的,或者说是培养"人"的。长期以来,我们已经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主义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课 理论基础课 工程技术 认识自然 法律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 人生价值 学习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哲学的贡献--科学文化哲学视野 被引量:1
7
作者 洪晓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1,共8页
本文从科学文化哲学的视野出发,将科学知识社会学放到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发展的进程之中来予以考察。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明确地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这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不同于传统的科学哲学的重要不同点之一。在此基础上,... 本文从科学文化哲学的视野出发,将科学知识社会学放到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发展的进程之中来予以考察。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明确地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这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不同于传统的科学哲学的重要不同点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考察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就科学划界问题、科学合理性问题、科学客观性问题所做出的分析,并把科学知识社会学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放到科学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从而凸显科学知识社会学在科学哲学上的贡献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社会学 科学文化哲学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换与伦理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凌昀 李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31,共6页
大数据和数据化促成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催生了计算社会科学。计算社会科学具有超越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局限性的优势,但也加剧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产生了新的伦理问题。为了确保大数据时代人的自... 大数据和数据化促成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催生了计算社会科学。计算社会科学具有超越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局限性的优势,但也加剧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产生了新的伦理问题。为了确保大数据时代人的自由和权利,计算社会科学的研究应当更加重视社会科学研究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计算社会科学 科研伦理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办法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春林 张光耀 郭琪琴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7,共7页
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作为一类政策文本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各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设立与实施,各省份逐步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以规范和促... 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作为一类政策文本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各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设立与实施,各省份逐步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以规范和促进地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以近年来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颁布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之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项目申请、项目评审、成果鉴定、经费管理措施等维度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揭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的总体状况,对比分析各省份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的共性与差异,并提出了细化政策供给,放宽申请限制,合理设置标准,淡化形式评价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项目 政策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文化软实力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志礼 魏晓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8-221,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影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学校行政机构、党团组织注重管理控制的理念,强化学校对学生的引导、影响作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寝室、社团、网络的实践性特征;充分利用传统单位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影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学校行政机构、党团组织注重管理控制的理念,强化学校对学生的引导、影响作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寝室、社团、网络的实践性特征;充分利用传统单位体制和现代社会新组织形式各自的优势,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创新调整利益关系的各种制度和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通过制度保证的现实利益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社会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 被引量:9
11
作者 洪晓楠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31-37,共7页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本文通过对西方元科学研究中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三者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科学社会学根源,并重点分析了文化...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本文通过对西方元科学研究中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三者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科学社会学根源,并重点分析了文化转向的哲学表征,指出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新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大致是一种文化学的和人类学的立场,即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其根本标志就是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力求纠科学主义之偏,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表明传统的科学哲学已经穷途末路,科学哲学必须溢出自然科学亚文化的范围而面向整个的科学文化,走向科学文化哲学才是真正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科学哲学 科学社会学 20世纪 新人文主义 文化转向 波普尔 费耶阿本德 科学主义 科学文化哲学 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蒂科学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莉 洪晓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科学文化哲学视域下,本文将罗蒂科学观溯源至实用主义真理理论和整体主义文化观,考察罗蒂拆解传统哲学中与实在相符合的真理观念,颠覆科学作为理性事业的根基,以科学与人文文化共筑信念之网,去除科学作为文化之王神性的路径。以此为基... 在科学文化哲学视域下,本文将罗蒂科学观溯源至实用主义真理理论和整体主义文化观,考察罗蒂拆解传统哲学中与实在相符合的真理观念,颠覆科学作为理性事业的根基,以科学与人文文化共筑信念之网,去除科学作为文化之王神性的路径。以此为基础,本文阐释了罗蒂科学观的三个维度——科学作为协同性、科学作为话语以及科学作为文学,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罗蒂的科学观兼具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倾向,是建设性的、另类的科学文化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科学观 协同性 话语 文学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体会和改革尝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5,共3页
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改革应当首先认清其特点。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本课不仅层次高、特色浓、理论深、涉及广,而且困惑多、难度大。因此,在教学技巧上应当突出重点、讲清要点、触及热点、化解难点,作到务实管... 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改革应当首先认清其特点。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本课不仅层次高、特色浓、理论深、涉及广,而且困惑多、难度大。因此,在教学技巧上应当突出重点、讲清要点、触及热点、化解难点,作到务实管用。在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措施上,一是要体现高层次性,讲出特色;二是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采取“讲一、学二、考三”的教学管理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 教学体会 硕士生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 教学实践 教学技巧 教育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文化与“文明社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约翰.B.科布 马莹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8,共5页
西方文明由于对土著文化和异质文化的摧毁正引导世界走向终极毁灭,因此需要反思所谓"文明"及其价值。透过充满进化论色彩地认识背后所隐含的逻辑,这种"文明"的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和城市文明的历史,以对大自然... 西方文明由于对土著文化和异质文化的摧毁正引导世界走向终极毁灭,因此需要反思所谓"文明"及其价值。透过充满进化论色彩地认识背后所隐含的逻辑,这种"文明"的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和城市文明的历史,以对大自然的异化为前提,而真正的文明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并与之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西方文明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论文首条推特的积累速度与用户类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志超 王贤文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8,共11页
[目的/意义]科学论文的首条推特是论文在推特平台传播的起点,对论文首条推特进行分析有利于展现推特数据的积累模式与用户行为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200余万篇Web of Science论文为样本,对不同学科领域科学论文首条推特的积累速度和... [目的/意义]科学论文的首条推特是论文在推特平台传播的起点,对论文首条推特进行分析有利于展现推特数据的积累模式与用户行为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200余万篇Web of Science论文为样本,对不同学科领域科学论文首条推特的积累速度和用户类型进行了大规模比较研究。[结论/发现]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具有最高的推特数据覆盖率。物理学与工程学领域的论文则表现出最快的首条推特积累速度。大部分情况下,科学传播者和科研人员是最快发布首条推特的用户类型。此外,对于大部分发表了较多推特数据的论文的国家/地区而言,来自当地的推特用户很大程度上贡献了本国/地区作者发表论文的首条推特。[创新/价值]对首条推特的分析有助于从数据积累的源头理解科学论文在推特平台的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metrics 社交媒体计量学 推特 首条推特 积累速度 用户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写一体化支架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翔 孙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教学中还存在“言”“文”分离严重、教学要素难以系统化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在统一性、递进性、评价性三个支架实践原则指导下,完成了读写一体化支架应用设计,通过基础阅读... 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教学中还存在“言”“文”分离严重、教学要素难以系统化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在统一性、递进性、评价性三个支架实践原则指导下,完成了读写一体化支架应用设计,通过基础阅读内容、创新写作、过程反思和综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支架学习,在实践中解决“言”“文”分离、教学要素难以系统化这两个关键问题。同时,结合北京市某校高一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实践情况,对读写一体化支架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一体化 支架 高中文言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提升战略 被引量:35
17
作者 洪晓楠 邱金英 林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并将之发展成为软实力理论。从约瑟夫.奈提出该理论的初衷来看,这一理论仍然没有摆脱冷战思维的陷阱,因而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特别是"美国性"。中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q... 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并将之发展成为软实力理论。从约瑟夫.奈提出该理论的初衷来看,这一理论仍然没有摆脱冷战思维的陷阱,因而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特别是"美国性"。中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并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五元并举"的战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文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社会组织的价值困窘与解蔽 被引量:24
18
作者 于文谦 戴红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4,共4页
价值性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存在基础,不仅彰显着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回应了现代社会对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诉求,同时也拓展了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空间。然而,组织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性缺失、政治化倾向和意识形态虚伪等价值困... 价值性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存在基础,不仅彰显着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回应了现代社会对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诉求,同时也拓展了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空间。然而,组织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性缺失、政治化倾向和意识形态虚伪等价值困窘则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加强组织公共性建设,明晰组织价值边界和完善组织监管评估机制有助于解蔽其发展困窘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进而促进体育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价值诉求 价值困窘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社会资本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宏伟 刘元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布尔迪厄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可以成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阶层固化成因的理论范式。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人向上流动的最好通道,但近年来高等教育却不再是实现社会合理流动的渠道,反而成为"阶层固化"的助推器,... 布尔迪厄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可以成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阶层固化成因的理论范式。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人向上流动的最好通道,但近年来高等教育却不再是实现社会合理流动的渠道,反而成为"阶层固化"的助推器,表现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寒门难出贵子"与"蚁族"现象。社会资本差异与失衡是导致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导致高等教育机会及就业机会不平等,催生了阶层固化;城乡社会资本失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占有不均,进一步加剧了阶层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迪厄 社会资本 阶层固化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巴雪冰 杨连生 郭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于青年社会性发展理论,从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研究同辈群体交流的重要渠道——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将社会性发展分为道德认知、政治态度、角色适应和个性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 基于青年社会性发展理论,从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研究同辈群体交流的重要渠道——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将社会性发展分为道德认知、政治态度、角色适应和个性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正向影响其社会性发展水平,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持续参加社团活动年限、参加社团的种类和与社团成员交往次数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4个维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最后从大学生个体、指导教师、高校支持3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活动 社会性发展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