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獐子岛养殖海域氮、磷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继红 王巍 +4 位作者 蒋增杰 方建光 王诗欢 臧有才 薛素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6,共9页
根据2005年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獐子岛养殖海区的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特性,重点分析了7月营养盐、叶绿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与底播养殖的可能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 根据2005年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獐子岛养殖海区的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特性,重点分析了7月营养盐、叶绿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与底播养殖的可能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较均匀,仅在7月,表底层的氨氮浓度及磷酸盐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氮磷摩尔比和浮游植物生长的阈值分析,在该海区氮、磷营养盐限制呈季节性交替变化,7月磷限制的潜在性较大,3月和5月氮限制的潜在性较大。尽管目前的养殖生产活动并未对该海区的营养盐浓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或压力,但是,3、5和7月底层水的无机氮以氨氮为主以及贝类养殖密度较大的区域叶绿素浓度较低的现象,可能与养殖活动有关,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营养盐结构 叶绿素 獐子岛 底播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子岛养殖水域叶绿素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继红 方建光 +3 位作者 蒋增杰 王巍 王诗欢 孙松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8,共7页
2005年3、5、7和10月对獐子岛养殖海域(共设18个站位)进行叶绿素浓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叶绿素浓度为1.23~2.85 mg/m^3,均值为1.78±0.57 mg/m^3。叶绿素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夏季的值最低;平面分布的特... 2005年3、5、7和10月对獐子岛养殖海域(共设18个站位)进行叶绿素浓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叶绿素浓度为1.23~2.85 mg/m^3,均值为1.78±0.57 mg/m^3。叶绿素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夏季的值最低;平面分布的特性为春、夏、冬季分布比较均匀。秋季叶绿素浓度的区域性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近岸区的叶绿素浓度低于中间深水区域,可能与养殖虾夷扇贝摄食压力有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表层叶绿素浓度高于底层,其他季节的分布趋势与夏季相反。初级生产力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与叶绿素的变化趋势不同,从3~10月,初级生产力逐渐增大,变化范围为30.4~117.0 mgC/m^2·d,平均值为76.6±41.9 mg C/m^2·d。结合同步调查的水温、营养盐数据得知,水温和溶解性无机氮是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子岛 叶绿素 初级生产力 虾夷扇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旅顺渤海侧沿海虾夷扇贝幼虫来源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文姬 薛真福 +5 位作者 李华琳 张明 罗鸣 鲁学辉 臧有才 刘项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88-591,共4页
旅顺渤海侧沿海没有虾夷扇贝资源,但是每年的5月中旬-6月中旬出现虾夷扇贝幼虫,使该海域形成采苗场。2006-2007年笔者通过在虾夷扇贝主要增养殖海区投放漂流瓶跟踪移动方向,监测浮游幼虫数量及个体大小分布等方法,调查了旅顺渤海侧沿海... 旅顺渤海侧沿海没有虾夷扇贝资源,但是每年的5月中旬-6月中旬出现虾夷扇贝幼虫,使该海域形成采苗场。2006-2007年笔者通过在虾夷扇贝主要增养殖海区投放漂流瓶跟踪移动方向,监测浮游幼虫数量及个体大小分布等方法,调查了旅顺渤海侧沿海虾夷扇贝幼虫来源。结果表明,2006年4月30日、2007年4月8日和4月28日,在獐子岛海域投放的漂流瓶,回收率分别为7.5%、14.0%和17.2%,其中在獐子岛至旅顺渤海侧沿海回收的比例分别为6.0%、10.4%和4.0%。2006年4月6日,大钦岛海域投放的漂流瓶,回收率为13.0%,在旅顺渤海侧回收率为0%。獐子岛至旅顺渤海侧沿海设置10-12个站位,调查浮游幼虫数量及个体大小分布,结果表明,进入5月中旬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虫向旅顺渤海侧沿海集中,而且大个体幼虫的比例增加。调查结果证明,旅顺渤海侧沿海虾夷扇贝幼虫主要来自黄海北部增养殖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幼虫 来源 漂流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海域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夏远征 王双双 +2 位作者 辛丘岩 李冬梅 朱蓓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大连长海县海域内的主要经济贝类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贝类PSP含量依次是:虾夷扇贝>紫石房蛤>海螺>鲍鱼;虾夷扇贝的PSP污染最为严重,且...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大连长海县海域内的主要经济贝类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贝类PSP含量依次是:虾夷扇贝>紫石房蛤>海螺>鲍鱼;虾夷扇贝的PSP污染最为严重,且污染程度存在季节差异,夏春两季高,秋冬两季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PSP 毒化状况 季节变化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钦岛海区虾夷扇贝采苗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华琳 李文姬 +5 位作者 张明 刘项峰 滕炜鸣 于佐安 王庆志 林克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7-370,共4页
2010年在山东长岛县大钦岛南部海区进行虾夷扇贝采苗试验。采用规格为35cm×50cm的12目聚乙烯网袋组成的采苗器,垂挂于浮筏上,第一组网袋距离水面约3m,采苗器下端绑系质量约4kg坠石。试验结果表明,5月26日至6月1日投放采苗器平均采... 2010年在山东长岛县大钦岛南部海区进行虾夷扇贝采苗试验。采用规格为35cm×50cm的12目聚乙烯网袋组成的采苗器,垂挂于浮筏上,第一组网袋距离水面约3m,采苗器下端绑系质量约4kg坠石。试验结果表明,5月26日至6月1日投放采苗器平均采苗量40~50个/袋,6月6日投放采苗器平均采苗量10个/袋。3m、5m、8m采苗水层分别为30个/袋、48个/袋、71个/袋。远岸区平均采苗46个/袋,近岸区平均采苗24个/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浮游幼虫 海区采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浒苔饲喂稚幼刺参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建新 曲克明 +5 位作者 李健 王家林 刘慧 王诗欢 薛志宁 孙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112,共5页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是一种能形成绿潮的大型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用蛋白酶、纤维素酶、甲酸及自然发酵等方法处理浒苔,并作为饲料喂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结果表明,用蛋白酶处理的浒苔能显著提高...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是一种能形成绿潮的大型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用蛋白酶、纤维素酶、甲酸及自然发酵等方法处理浒苔,并作为饲料喂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结果表明,用蛋白酶处理的浒苔能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率。说明用适当的方法加工后,浒苔可以作为刺参的良好饲料,实现浒苔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刺参 蛋白酶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饵料对稚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朱建新 刘慧 +4 位作者 冷凯良 曲克明 王诗欢 薛志宁 孙阳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3,共6页
用鼠尾藻干粉、鲜海带磨碎液、鲜石莼磨碎液和两种海参专用饲料对体长2.90±0.04cm,体重0.49±0.02g的稚幼参进行了为期40d的喂养试验。实验结束时,投喂鲜石莼磨碎液的海参体长为5.15±0.25cm,体重为2.76±0.39g,其体... 用鼠尾藻干粉、鲜海带磨碎液、鲜石莼磨碎液和两种海参专用饲料对体长2.90±0.04cm,体重0.49±0.02g的稚幼参进行了为期40d的喂养试验。实验结束时,投喂鲜石莼磨碎液的海参体长为5.15±0.25cm,体重为2.76±0.39g,其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都显著高于投喂鼠尾藻干粉、鲜海带磨碎液和其中一种配合饵料组,但与另外一种配合饵料差异不显著。投喂鲜石莼组海参的成活率达到85%,高于其他各组,但与其中大部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石莼 海带 配合饵料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北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文姬 滕炜鸣 +5 位作者 王笑月 徐高蓉 李华琳 鲁学辉 刘项峰 于佐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3-707,共5页
通过性腺指数周年监测及性腺的组织切片观察,对黄海北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可划分为5期,即增殖期(Ⅰ期)、生长期(Ⅱ期)、成熟期(Ⅲ期)、排放期(Ⅳ)和休止期(Ⅴ期)。性腺周年变化规律... 通过性腺指数周年监测及性腺的组织切片观察,对黄海北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虾夷扇贝性腺发育可划分为5期,即增殖期(Ⅰ期)、生长期(Ⅱ期)、成熟期(Ⅲ期)、排放期(Ⅳ)和休止期(Ⅴ期)。性腺周年变化规律是,11—12月为增殖期,1—2月为生长期,3月为成熟期、4—5月为排放期,6—10月为休止期。水温对性腺发育和产卵期的影响是,水温低性腺指数峰值高,产卵期相对滞后;水温高性腺指数峰值低,产卵期相对提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性腺发育 性腺分期 繁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天然苗种中间育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文姬 薛真福 +5 位作者 李华琳 张明 王伟东 鲁学辉 刘项峰 滕炜鸣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自然海区采集的虾夷扇贝苗种比人工苗种晚2个月,为了实现当年采苗,当年培育成3 cm以上增养殖用苗种,2006—2008年,就虾夷扇贝中间育成技术开展了试验研究。育成密度为90-110个/层,密度对中间育成率影响不显著。密度为70-90个/层,平均壳... 自然海区采集的虾夷扇贝苗种比人工苗种晚2个月,为了实现当年采苗,当年培育成3 cm以上增养殖用苗种,2006—2008年,就虾夷扇贝中间育成技术开展了试验研究。育成密度为90-110个/层,密度对中间育成率影响不显著。密度为70-90个/层,平均壳高达到3.28 cm,群体组成中≥3 cm个体比例为83.33%;密度为120-130个/层,平均壳高3.08 cm,群体组成中≥3 cm个体比例为61%;密度为160-170个/层,平均壳高2.77 cm,群体组成中≥3 cm个体比例仅为22%,密度对苗种生长影响显著。分苗时间早晚对苗种生长有一定影响,分苗时间早,天然苗可充分利用7-8月快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提高3 cm以上个体的育成率。中间育成期间的水温对育成率有一定影响,23℃以上水温持续时间较长时,育成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天然苗种 中间育成率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耳状幼体和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估计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云峰 常亚青 +4 位作者 田燚 王诗欢 张存善 陈蒙 赵志刚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为每个雄性仿刺参配3个雌性仿刺参,每个雌性个体产生若干幼体,建立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个半同胞家系和27个全同胞家系。对仿刺参中耳幼体的27个全同胞和稚参阶段的23个全同胞幼仿刺...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为每个雄性仿刺参配3个雌性仿刺参,每个雌性个体产生若干幼体,建立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个半同胞家系和27个全同胞家系。对仿刺参中耳幼体的27个全同胞和稚参阶段的23个全同胞幼仿刺参的体长分别进行了测量,中耳幼体阶段共测量810个个体,稚参阶段共测量640个个体,并用MTDFREML软件中的混合动物模型对其进行分析,估计仿刺参早期生长发育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仿刺参中耳幼体阶段的体长生长性状遗传力为0.29,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为0.49。在仿刺参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体长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说明仿刺参的体长生长性状是在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仿刺参进行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遗传力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胡萝卜复水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0
11
作者 马先英 赵世明 林艾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对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热风和微波组合干燥3种干燥方法获得的胡萝卜干制品进行了复水试验,分析了不同干燥方法及不同参数组合对胡萝卜干制品复水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干燥方法所获得的胡萝卜干制品的复水性能和... 对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热风和微波组合干燥3种干燥方法获得的胡萝卜干制品进行了复水试验,分析了不同干燥方法及不同参数组合对胡萝卜干制品复水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干燥方法所获得的胡萝卜干制品的复水性能和感官品质有明显差异,降低热风温度、缩短热风干燥时间及减小微波加热功率,均可提高干制品的复水性和质量;热风与微波组合干燥的热风温度、热风干燥后物料的含水率和微波功率分别为65℃、50%和170 W时,干制品具有理想的感官质量和复水性,其复水比为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微波干燥 热风和微波组合干燥 胡萝卜 复水性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栖硅藻种类和密度对仿刺参幼体和稚参生长与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吉桥 丛文虎 +2 位作者 姜玉声 张剑诚 黄万成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3-209,共7页
在水温为22.0~26.0℃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舟形藻Navicula sp.和双肋藻Amphipteura sp.及其等比例组合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长为400~500μm的樽形幼体变态、附着及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在水温为22.0~26.0℃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舟形藻Navicula sp.和双肋藻Amphipteura sp.及其等比例组合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长为400~500μm的樽形幼体变态、附着及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硅藻组中,圆筛藻组幼体的附着率最高(13.3%±2.2%),显著高于舟形藻(6.9%±1.8%)和双肋藻组(5.9%±0.7%)(P〈0.05);混合硅藻组的附着率均高于单一硅藻组,其中圆筛藻+舟形藻组幼体的附着率(23.2%±3.2%)显著高于对照组(18.0%±2.16%)(P〈0.05)。混合藻类密度为1~25万个/cm2时,幼体的附着率(27.2%±4.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46 d的饲养,单一和混合藻类组幼参的最终体长(P〈0.01)和成活率(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稚参变态附着后至体长为700~800μm的10 d内,以3种混合底栖硅藻为食物,之后以营养来源丰富的人工饵料为食,可明显提高仿刺参的生长速度和育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底栖硅藻 变态 附着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方法对鱿鱼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先英 赵世明 牟晨晓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鱿鱼胴体进行了2组不同工艺方法的试验研究,对2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工艺方法对鱿鱼干燥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采用第2组试验方案进行干燥,可以明显改善干燥中存在的干燥速度不一致、干燥不均匀... 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鱿鱼胴体进行了2组不同工艺方法的试验研究,对2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工艺方法对鱿鱼干燥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采用第2组试验方案进行干燥,可以明显改善干燥中存在的干燥速度不一致、干燥不均匀问题;与第1组试验方案相比缩短干燥时间约2 h,制品的质量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鱿鱼 失水率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中大肠杆菌的累积及净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远征 辛丘岩 +1 位作者 李冬梅 朱蓓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5,96,共5页
研究大肠杆菌在扇贝体内累积及组织分布的规律。将污染后的虾夷扇贝放入经臭氧系统灭菌后的海水中,净化处理,以大肠菌群为指标,探讨影响虾夷扇贝净化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对净化前后虾夷扇贝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虾夷扇贝各... 研究大肠杆菌在扇贝体内累积及组织分布的规律。将污染后的虾夷扇贝放入经臭氧系统灭菌后的海水中,净化处理,以大肠菌群为指标,探讨影响虾夷扇贝净化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对净化前后虾夷扇贝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虾夷扇贝各组织中大肠菌群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消化腺>性腺>腮和外套膜>闭壳肌。当臭氧浓度为0.03mg/kg时,最佳净化工艺条件为,贝水比1:8(m:m);盐度3.3%;净化时间为32h。净化前后,虾夷扇贝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并无明显变化。试验证明,臭氧净化法能清除虾夷扇贝的微生物污染,且不影响扇贝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大肠埃希氏菌 累积 净化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马粪海胆反季节繁育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延明 项福建 +2 位作者 宋坚 王诗欢 孙俭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的反季节繁育技术以及繁育过程中亲胆的生殖调控、夏季高温对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积温达到880℃.d时,亲胆性腺部分成熟;当积温达到1 950℃.d时,亲胆性腺成熟并可自然排放精、卵。... 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的反季节繁育技术以及繁育过程中亲胆的生殖调控、夏季高温对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积温达到880℃.d时,亲胆性腺部分成熟;当积温达到1 950℃.d时,亲胆性腺成熟并可自然排放精、卵。利用反季节繁育技术可以使海胆繁殖期提早5个月,且受精卵孵化率≥98%,幼虫平均附着变态率为15.1%。对海水采用多次过滤加药物处理的新方法防除桡足类,效率可提高35%,采用海藻诱导法剥离稚胆,成活率可提高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反季节繁育 生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内脏多糖水洗面膜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曲敏 黄万成 +2 位作者 李伟 佟长青 金桥 《河北渔业》 2013年第1期10-12,20,共4页
研究鲍鱼内脏多糖的吸湿性、保湿性和抗紫外活性,制备添加鲍鱼内脏多糖的水洗面膜。结果表明:低湿度(RH43%)条件下,鲍鱼内脏多糖样品吸湿率和保湿率优于高湿度(RH81%)条件,高于聚乙二醇,低于甘油;鲍鱼内脏多糖样品吸湿率61.65%,保湿率16... 研究鲍鱼内脏多糖的吸湿性、保湿性和抗紫外活性,制备添加鲍鱼内脏多糖的水洗面膜。结果表明:低湿度(RH43%)条件下,鲍鱼内脏多糖样品吸湿率和保湿率优于高湿度(RH81%)条件,高于聚乙二醇,低于甘油;鲍鱼内脏多糖样品吸湿率61.65%,保湿率167.46%。高湿度(RH43%)条件下,鲍鱼内脏多糖样品吸湿率20.73%,保湿率123.36%。鲍鱼内脏多糖具有较好的抗紫外UVA和UVB的能力。制备的鲍鱼内脏多糖水洗面膜感官及理化指标符合QB/T 2872-2007,具有很好的离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内脏 多糖 面膜 吸湿性 保湿性 抗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区虾夷扇贝采苗效果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永东 鲁学辉 +2 位作者 于佐安 刘项峰 李文姬 《河北渔业》 2012年第12期19-21,60,共4页
2012年在老铁山黄渤海分界线附近海区和位于旅顺渤海沿岸的董坨子海区进行了不同海区虾夷扇贝海区采苗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海区的采苗效果。结果表明,位于黄海海域的铁山东采苗水平为3 600枚/袋,平均壳高2.1mm;位于渤海海域的铁山西采... 2012年在老铁山黄渤海分界线附近海区和位于旅顺渤海沿岸的董坨子海区进行了不同海区虾夷扇贝海区采苗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海区的采苗效果。结果表明,位于黄海海域的铁山东采苗水平为3 600枚/袋,平均壳高2.1mm;位于渤海海域的铁山西采苗水平为528枚/袋,平均壳高2.0mm;位于旅顺渤海沿岸的董坨子海区采苗水平为216枚/袋,平均壳高为1.9mm。虾夷扇贝海区采苗效果,主要取决于采苗海区的浮游幼虫数量,尤其是即将附着的成熟幼虫数量和持续时间。即成熟幼虫数量多、持续时间长,采苗效果好,反之采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浮游幼虫 密度 采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蛇尾的生化成分及作为饲料原料对刺参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森颢 梁峻 孙欣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3-17,共5页
研究旨在明确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生化成分的组成与含量,以及作为饲料原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生化成分的测定采用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文献记录的方法;饲养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添加0%、1%、... 研究旨在明确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生化成分的组成与含量,以及作为饲料原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生化成分的测定采用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文献记录的方法;饲养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添加0%、1%、2.5%、5%、10%和15%的紫蛇尾干粉对试验刺参进行投喂,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一重复设置30头平均初始体质量为(2.77±0.20)g的刺参幼参,试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紫蛇尾(鲜品)的水分含量为44.06%,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干品)含量依次为:74.47%、19.46%、1.57%和3.61%;在紫蛇尾体内检出的16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组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1.00%;检出并标定主要脂肪酸8种,饱和脂肪酸(SFA)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种,其中,EPA相对含量最高;紫蛇尾含有的12种无机元素中,Ca含量较高,Mg次之,As含量最低。饲养试验结束时,A组(对照组0%)试验刺参的体重(Wt)显著小于D(5%)、E(10%)和F(15%)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存活率(SR)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紫蛇尾营养成分丰富,可作为刺参养殖的饲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蛇尾 生化成分 刺参 饲料成分 生长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实施产业化发展 大力推进新渔村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厚刚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2,共2页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经过渔工商联合公司、渔业总公司、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几次体制变革和发展,目前公司是一家以海洋水产业为主,集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经过渔工商联合公司、渔业总公司、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几次体制变革和发展,目前公司是一家以海洋水产业为主,集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内最大的海珍品底播增养殖企业之一,公司在渤海、黄海、东海建立了底播增养殖基地,拥有远离大陆56海里的国家一类清洁海域70余万亩。企业总资产约15亿元,员工400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发展 海洋水产业 食品企业 农业产业化 联合公司 集团公司 海上运输 养殖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实现耕海牧洋
20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7,共2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海洋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对海珍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传统的粗放型、资源消耗型以及生态环境损伤型的渔业生产方式,已经导致一些海域生态受损、增养殖生物种质退化、病...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海洋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对海珍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传统的粗放型、资源消耗型以及生态环境损伤型的渔业生产方式,已经导致一些海域生态受损、增养殖生物种质退化、病害较重、养殖环境局部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管理理念 海洋渔业 海洋水产品 生活水平 国民经济 生产方式 环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