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温镀铁离子氮碳共渗层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许晓磊
黑祖昆
孙俊才
刘世永
杨烈宇
-
机构
大连海运学院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
-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85-185,共1页
-
文摘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高温镀铁离子氮碳共渗处理后渗层的微观组织结构,高温镀铁层晶粒比较大,多为垂直于表面的柱状晶组织,有明显择优取向。经离子氮碳共渗处理形成的组织也与普通钢铁材料经同样工艺处理后的组织不同。柱状晶形成了扩散通道,因此其他合物层较薄,而扩散层相对来说比较厚。对它们逐层进行了形貌与电子衍射分析。最表面的化合物层是由致密的块状ε-Fe_(2-3)N相和γ′-Fe_4N相组成(图a)。块状晶体内无层状析出,这是因为最表层冷却速度快,冷却过程中来不及转变,而保留渗扩中形成的组织。
-
关键词
镀铁
离子氮碳共渗
电镜
组织结构
-
分类号
TG163.8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
-
题名铸铁在铝液中熔蚀的EPMA研究
- 2
-
-
作者
马永庆
关德林
-
机构
大连海运学院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
-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57-157,共1页
-
文摘
铝及其合金在溶炼时所用的铸铁坩锅内壁受铝液的熔蚀作用,不仅使坩锅寿命降低,而且使铝及其合金液质量降低。我们研制了一种稀土Si-Cr合金铸铁,其抗铝液熔蚀性比普通灰铸铁高四倍。本文报导了用电子探针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X射线面扫描及定点定量分析,研究了普通灰铸铁和合金铸铁在铝液中熔蚀反应层的组织形貌及相成份,分析讨论了熔蚀反应过程和抗熔蚀性的相变热力学因素。实验用两种铸铁的化学成份示于表1。将工业钝铝锭2kg分放在两个石墨坩锅中熔化,升温至1043K时,将尺寸为20×10×4mm的两种铸铁块分别吊入两个坩锅的铝液中,恒温保持30小时后取出,待铸铁表面上铝液凝固后制样分析。
-
关键词
铸铁
铝溶液
熔蚀
EPMA研究
-
分类号
TG14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