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脂肪酶ADM47601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段晓琛 盛军 +3 位作者 徐甲坤 郝建华 于建生 孙谧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1-1317,共7页
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和明胶等材料,进行对脂肪酶ADM47601的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壳聚糖固定化脂肪酶,在最优条件为2%(W/V)壳聚糖,10%NaOH,1%乙酸,0.25%戊二醛,每克载体添加840U脂肪酶时,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87.06... 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和明胶等材料,进行对脂肪酶ADM47601的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壳聚糖固定化脂肪酶,在最优条件为2%(W/V)壳聚糖,10%NaOH,1%乙酸,0.25%戊二醛,每克载体添加840U脂肪酶时,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87.06%。使用海藻酸钠-明胶固定化脂肪,在最优固定化条件下,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54.45%。使用聚乙烯醇固定化脂肪酶,在最优固定化条件下,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33.22%。使用海藻酸钠固定化脂肪酶,在最优固定化条件下,最大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17.11%。对比四种不同固定化酶方法,脂肪酶活力回收率高度高低顺序为: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包埋法>聚乙烯醇-硼酸法>海藻酸钠包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海洋脂肪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虾青素海洋酵母菌YS-185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何磊 刘均忠 +2 位作者 秦胜利 于佳民 孙谧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101,共9页
以26S rDNA法将实验室保藏的1株产虾青素的海洋酵母菌YS-185鉴定为粘红酵母。以海洋酵母菌YS-185为试验菌株,运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探索培养基组分和发酵工艺条件对该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8 g/... 以26S rDNA法将实验室保藏的1株产虾青素的海洋酵母菌YS-185鉴定为粘红酵母。以海洋酵母菌YS-185为试验菌株,运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探索培养基组分和发酵工艺条件对该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适生长起始pH值为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温度20℃;虾青素合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分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佳虾青素合成条件:pH 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培养温度25℃。发酵优化后的虾青素产量2.670μg/ml,较优化前的1.572μg/ml提高了69.8%。温度对酵母菌的生长和虾青素的合成都有显著影响。海洋酵母菌YS-185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有规模化生产虾青素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SrDNA 虾青素含量 发酵优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鱿鱼足酶法去皮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丽 杨宪时 +1 位作者 李学英 迟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6-221,共6页
以秘鲁鱿鱼足为原料,选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酶解去除鱿鱼足表皮,确定优选酶。进而对酶的料液比、酶解温度、时间、酶加量进行考察。参照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动物蛋白水解酶为优选酶,应用响应面方法... 以秘鲁鱿鱼足为原料,选用动物蛋白水解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酶解去除鱿鱼足表皮,确定优选酶。进而对酶的料液比、酶解温度、时间、酶加量进行考察。参照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动物蛋白水解酶为优选酶,应用响应面方法,以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酶解后产品的L*值和感官综合评分为双重响应值,对鱿鱼足去皮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确定鱿鱼足酶解去皮最佳工艺参数:添加量0.25%(以物料重计)、料液比确定为2∶10(m∶V)、酶酶解温度61℃、酶解时间45min,该条件下酶解的鱿鱼足色泽洁白,皮肉完全分离,质地变化小,去皮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足 动物蛋白水解酶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