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与养殖鱼类营养与品质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欣 石立冬 +1 位作者 任同军 韩雨哲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海、淡水野生和养殖鱼类群体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种类组成与含量、矿物质组成和含量的特性及差异,分析其营养品质,为健康养殖技术升级及其饲料的研发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养殖模式 营养组成 肌肉品质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繸鳚繁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冰 付旭 +3 位作者 崔前进 陈明康 陈飞 姜志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9-543,共5页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黄海海域的大连市旅顺口区盐场地区逐月采集繸鳚样本350尾,采用常规生物学测定等手段,研究了繸鳚的繁殖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繸鳚为一次性产卵鱼类,成熟个体具有第二性征;雌雄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雌性性腺指数...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黄海海域的大连市旅顺口区盐场地区逐月采集繸鳚样本350尾,采用常规生物学测定等手段,研究了繸鳚的繁殖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繸鳚为一次性产卵鱼类,成熟个体具有第二性征;雌雄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雌性性腺指数在10月达到最高值;雄性在9月达到最高值;其个体绝对繁殖力为4009~11 075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为21.87~39.96粒/cm,个体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20.31~64.27粒/g。相关分析显示,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空壳质量及卵巢质量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的相关水平,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与卵巢质量和肥满度之间为显著性相关,个体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空壳质量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但与性腺指数和年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繸鳚 雌雄区别 个体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婉琪 武琳 +1 位作者 韩雨哲 任同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71,共7页
后生元已成为微生物制剂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维持肠道健康、提高机体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逆性等功能。文章综述后生元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应用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后生元产品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后生元已成为微生物制剂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维持肠道健康、提高机体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逆性等功能。文章综述后生元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应用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后生元产品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作用机理 功能 水产饲料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河丹东段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兰婷 孙述好 +4 位作者 翟雨哲 姚寒 邱睿 杨瑷宁 韩雨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61-66,共6页
[目的]探究大洋河丹东段鱼类资源。[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对该流域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共采集鱼类38种,隶属于10目15科37属。其中以鲤形目最多,共计2科22属23种,占60.53%;其次为鲈形目4种,共计4科4属,占10.53%;鲇形... [目的]探究大洋河丹东段鱼类资源。[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对该流域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共采集鱼类38种,隶属于10目15科37属。其中以鲤形目最多,共计2科22属23种,占60.53%;其次为鲈形目4种,共计4科4属,占10.53%;鲇形目、胡瓜鱼目与鲻形目均2种,占5.26%;七鳃鳗目、鳗鲡目、鲱形目、鲉形目、鲀形目各1科1属1种,均占2.63%。从鱼类生态类型来看,鱼类群落以底层、产黏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渔获物数量组成中以似鮈、宽鳍鱲与鸭绿沙塘鳢占比较高,分别为16.37%、12.10%、9.79%。[结论]该研究补充了大洋河丹东段鱼类资源现状的基础数据,为该河流鱼类资源管理与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河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下游3种经济鱼类生长特征及种群参数估算
5
作者 兰婷 严林 +1 位作者 王悦晗 韩雨哲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鱼类的生长特性不仅能反映其生长及生存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生活环境的质量及生活史情况。本研究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鸭绿江下游捕获3种鱼类(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瓦氏雅罗鱼Leuciscuswaleckii和拉氏鱥Phoxinuslag... 鱼类的生长特性不仅能反映其生长及生存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生活环境的质量及生活史情况。本研究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鸭绿江下游捕获3种鱼类(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瓦氏雅罗鱼Leuciscuswaleckii和拉氏鱥Phoxinuslagowskii),分析生物学参数与生长特性,通过FiSATⅡ软件估算其死亡系数与开发率。结果显示:唇[鱼骨]、瓦氏雅罗鱼与拉氏鱥的优势年龄组成分别为1 a、1 a~2 a、1 a;b值均近似于3(P>0.05),为匀速生长类型;生长系数K均大于0.2,为快速生长型;生长性能指数φ′在4.46~5.00之间;唇[鱼骨]、瓦氏雅罗鱼与拉氏鱥的拐点年龄分别为2.33 a、1.95 a与1.05 a,相应拐点体长分别为318.52 mm、255.67 mm与115.52 mm。3种鱼类的开发率E均大于E_(max),表明其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应限制捕捞。唇[鱼骨]、瓦氏雅罗鱼与拉氏鱥的最佳起捕体长应为319 mm、256 mm与116 mm。调查研究水域应通过增殖放流、调整增殖放流鱼类数量措施,保持资源量,适当增加唇?、瓦氏雅罗鱼与拉氏鱥的资源量,促进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开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下游 年龄 生长参数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乙酸钠对许氏平鲉生长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吴涤 郭治序 +1 位作者 马廷昊 韩雨哲 《河北渔业》 2025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乙酸钠(SA)对许氏平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制了6组等氮等脂的饲料,乙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SA1(0)、SA2(250 mg/kg)、SA3(500 mg/kg)、SA4(1000 mg/kg)、SA5(2000 mg/... 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乙酸钠(SA)对许氏平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制了6组等氮等脂的饲料,乙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SA1(0)、SA2(250 mg/kg)、SA3(500 mg/kg)、SA4(1000 mg/kg)、SA5(2000 mg/kg)和SA6(4000 mg/kg)。选取初始体质量(16.03±0.05)g的许氏平鲉18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置于18个带有循环过滤系统的100 L水槽中,进行养殖周期为56 d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SA1相比,适量的乙酸钠能显著提高许氏平鲉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SA4组达到峰值(P<0.05)。各组肝体比、肠体比、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随乙酸钠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乙酸钠能够显著提高许氏平鲉的生长性能且根据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饲料中乙酸钠的理论最适添加量为1628.0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钠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 生长性能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于久翔 高小强 +3 位作者 韩岑 范瑞 韩雨哲 姜志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87-2997,共11页
本试验对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15尾(体重71-139 g、体长13.4-18.9 cm)、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 本试验对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15尾(体重71-139 g、体长13.4-18.9 cm)、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3尾(体重90-147 g、体长14.8-20.4 cm)、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0尾(体重578-639 g、体长31.3-36.7 cm)作为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肌肉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68.07%,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分别高出了32.3%、20.6%(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则为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1龄和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P〈0.05),各样本间肌肉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样本的肝脏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粗蛋白质含量按照野生1龄、养殖1龄、养殖2龄的顺序依次显著降低(P〈0.05),而粗脂肪含量则呈现与粗蛋白质相反的变化。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而且在含量上养殖红鳍东方鲀大多数均显著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SS)和化学评分(CS),红鳍东方鲀肌肉中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为丰富,且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其次为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最后为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且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相似,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差异不大(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以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51.54%,但是各样本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C20∶5n-3(EPA)和C22∶6n-3(DHA)含量均较丰富,其中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DHA的含量分别比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高出了24.7%、27.2%(P〈0.05),而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EPA+DHA的含量也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由此可知,红鳍东方鲀营养组成合理,且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氨基酸 脂肪酸 营养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刀鲚幼鱼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8
作者 苏鹏 董洁 +1 位作者 郝清鸿 王茂林 《河北渔业》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为研究不同盐度对刀鲚(Coilia nasus)幼鱼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人工繁育的刀鲚幼鱼为试验对象,设4个盐度(0、10‰、20‰、30‰)处理组。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刀鲚幼鱼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 为研究不同盐度对刀鲚(Coilia nasus)幼鱼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人工繁育的刀鲚幼鱼为试验对象,设4个盐度(0、10‰、20‰、30‰)处理组。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刀鲚幼鱼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10‰盐度时达到最低;而肝脏组织两种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20‰盐度时达到最高;随着盐度的增加,幼鱼肠道菌群中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的比例逐渐增加,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芽殖菌属A类菌群(Gemmiger_A)等的比例逐渐减少。以上研究表明,盐度可以影响刀鲚幼鱼的SOD和CAT酶活性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nasus) 盐度 肠道 微生物群落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EM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凌战 王振刚 +2 位作者 刘钢 王茂林 张伟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长3.0 cm的凡纳滨对虾虾苗,向水中添加EM菌,养殖周期为60 d,试验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水体中菌液浓度分别为1... 为探究不同浓度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长3.0 cm的凡纳滨对虾虾苗,向水中添加EM菌,养殖周期为60 d,试验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水体中菌液浓度分别为1×10^(4)、1.5×10^(4)、2×10^(4)CFU/mL)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添加EM菌)。结果显示,1×10^(4)CFU/mL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最佳,1.5×10^(4)CFU/mL组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2×10^(4)CFU/mL组提高了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道细菌数量有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2中,OUT数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3中,在水中添加2×10^(4)CFU/mL的EM菌可提高对虾肠道菌群物种丰度。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1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食物转化率、摄食率和成活率。该研究有助于了解水体中EM菌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肠道细菌群落的作用,为凡纳滨对虾的疾病管理和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暴宁 王连顺 +2 位作者 韩雨哲 姜志强 任同军 《中国水产》 2017年第3期89-90,共2页
采用先进的益生菌制剂来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是针对对目前水产养殖业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益生菌是利用环境或养殖生物体内有益的微生物菌株制成,有促进生长、防止疾病、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和改善水体环境等的作用。吴... 采用先进的益生菌制剂来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是针对对目前水产养殖业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益生菌是利用环境或养殖生物体内有益的微生物菌株制成,有促进生长、防止疾病、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和改善水体环境等的作用。吴垠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对虾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力是有促进作用的。因此,以绿色健康无毒害为标准的益生菌研究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体 微生态平衡 微生物菌株 动物免疫力 水体环境 微生态制剂 养殖生物 饲料添加剂 光合细菌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动物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关莹 薛敏 王伟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1期61-67,共7页
酶制剂作为一类安全、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类饲料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酶制剂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饲料资源的不足,还可以促进绿色养殖环境的发展。由于酶制剂受热敏性条件制约的原因,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率较低,但随着... 酶制剂作为一类安全、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类饲料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酶制剂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饲料资源的不足,还可以促进绿色养殖环境的发展。由于酶制剂受热敏性条件制约的原因,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率较低,但随着一些设备的应用,如多道真空后喷涂等,使液体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本研究就酶制剂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作用机理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饲用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酶制剂 水产动物 作用机理 水产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丹东段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林 孙述好 +5 位作者 徐浩然 彭祖想 兰婷 刘佳南 王伟 韩雨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91-95,共5页
为探究鸭绿江的鱼类资源群落组成现状,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鸭绿江丹东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获得31种鱼类,隶属于6目12科29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共2科17属19种,占总种类数的61.29%;其次为鲈形目,共4科5属5种,占总... 为探究鸭绿江的鱼类资源群落组成现状,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鸭绿江丹东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获得31种鱼类,隶属于6目12科29属,其中以鲤形目种类最多,共2科17属19种,占总种类数的61.29%;其次为鲈形目,共4科5属5种,占总种类数的16.13%;其他包括鲇形目2科3属3种,鲑形目2科2属2种,鳗鲡目和七鳃鳗目各1科1属1种。从分区和区系组成上看,鸭绿江丹东流域鱼类大多数属于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和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其次为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因此,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是组成鸭绿江丹东段鱼类区系的基础。对比已有资料,鱼类种类数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环境的污染和采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鱼类区系 保护对策 鸭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水域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越 王荟杰 +1 位作者 段友健 王伟 《河北渔业》 2021年第11期31-35,46,共6页
于2020年7月(夏季)、9月(秋季)和11月(冬季)开展对辽河水域的鱼类资源调查,调查设计样点13个,共采集鱼类32种,隶属于5目10科30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共计21属23种,占65.63%;鲈形目5属5种,占15.63%;鲇形目2属2种,占6.25%;鲑形目和鳉形目各1... 于2020年7月(夏季)、9月(秋季)和11月(冬季)开展对辽河水域的鱼类资源调查,调查设计样点13个,共采集鱼类32种,隶属于5目10科30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共计21属23种,占65.63%;鲈形目5属5种,占15.63%;鲇形目2属2种,占6.25%;鲑形目和鳉形目各1属1种,各占3.13%。结果显示,辽河流域鱼类在生活类型、摄食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呈多样性,辽河流域的鱼类区系复合体以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和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水域 鱼类 资源 生态类型 区系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黄海繸鳚年龄与生长
14
作者 陈冰 崔前进 +3 位作者 付旭 杨博学 陈飞 姜志强 《河北渔业》 2017年第9期15-17,37,共4页
为了研究大连黄海繸鳚(Azuma emmnion)年龄与生长,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逐月在大连黄海共采集繸鳚样本350尾,结果表明,脊椎骨为繸鳚最佳年龄鉴定材料,所采集的繸鳚样品共有8个年龄组... 为了研究大连黄海繸鳚(Azuma emmnion)年龄与生长,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逐月在大连黄海共采集繸鳚样本350尾,结果表明,脊椎骨为繸鳚最佳年龄鉴定材料,所采集的繸鳚样品共有8个年龄组,其中优势年龄组为2~4龄,共占渔获物的78.11%;体长与脊椎骨轮径为线性关系,表达式为L=122.1R+4.576(R2=0.997,N=338);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8 L3.130(R2=0.982,N=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繸鳚(Azuma emmnion) 年龄 生长 大连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葡萄糖和几种阳离子对本溪细鳞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卓然 胡雅悦 +1 位作者 王茂林 王常安 《河北渔业》 2024年第8期14-18,46,共6页
为给本溪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人工繁殖中最佳受精激活介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细鳞鱼的精子稀释液和保存液的配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板载片法,研究了pH、葡萄糖和Na^(+)、K^(+)、Ca^(2+)、Mg^(2+)等金属离子以及冷... 为给本溪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人工繁殖中最佳受精激活介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细鳞鱼的精子稀释液和保存液的配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板载片法,研究了pH、葡萄糖和Na^(+)、K^(+)、Ca^(2+)、Mg^(2+)等金属离子以及冷藏时间对本溪细鳞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精子应在超低温条件下进行保存。研究表明,应采用自来水配置,pH为8,且应含有0.5 g/L Na^(+)、0.3 g/L Mg^(2+)、0.3 g/L Ca^(2+)和50 mmol/L葡萄糖,从而达到本溪细鳞鱼人工授精的最佳条件。研究得出,适宜浓度的pH值和葡萄糖、Na^(+)、Mg^(2+)、Ca^(2+)对本溪细鳞鱼精子活力有增强作用。K^(+)会抑制本溪细鳞鱼的精子活力,而Na^(+)是促进本溪细鳞鱼精子活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 精子活力 金属离子 PH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鱼粉饲料中补充限制性氨基酸对鲤抗氧化及部分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卓 彭祖想 +1 位作者 任同军 韩雨哲 《河北渔业》 2024年第3期5-10,25,共7页
为探讨在无鱼粉饲料中补充限制性氨基酸对鲤(Cyprinus carpio)抗氧化性能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设计了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限制性氨基酸(Met∶Lys=0.318),即0%(G1组)、0.5%(G2组)、1.0%(G3组)、1.5%(G4组)、2.0%(G5... 为探讨在无鱼粉饲料中补充限制性氨基酸对鲤(Cyprinus carpio)抗氧化性能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设计了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限制性氨基酸(Met∶Lys=0.318),即0%(G1组)、0.5%(G2组)、1.0%(G3组)、1.5%(G4组)、2.0%(G5组)。选取初始体质量为(55.54±0.09)g的鲤150尾,进行了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适量补充限制性氨基酸能够提高鲤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G4和G5组的T-AOC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2、G3、G4和G5组的T-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5组的MDA含量显著低于G1、G2和G3组(P<0.05)。随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水平的增加,鲤肝脏的ACP、AKP和LZM活性也呈上升趋势。G3、G4和G5组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4和G5组的AKP和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补充限制性氨基酸能够增强鲤的抗氧化性能和部分免疫酶活性,其中2.0%的限制性氨基酸补充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鱼粉 限制性氨基酸 鲤(Cyprinus carpio)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慢性胁迫对黄盖鲽幼鱼鳃的毒性效应
17
作者 崔丹丹 孙鹏飞 +4 位作者 郭亚枫 曹胜男 韩建 顾知之 王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6-753,共8页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对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幼鱼(体质量为1.31 g±0.03 g)鳃组织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BDE-47胁迫下(0.25、0.5、2 mg/L)黄盖鲽鳃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利用m...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对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幼鱼(体质量为1.31 g±0.03 g)鳃组织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BDE-47胁迫下(0.25、0.5、2 mg/L)黄盖鲽鳃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利用mRNA测序和miRNA测序联合分析黄盖鲽幼鱼鳃组织对BDE-47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BDE-47胁迫下,黄盖鲽鳃小片上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及增生修复现象,黏液细胞明显增多,且随着BDE-47浓度升高呈递增趋势;转录组数据显示,ErbB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量变化可能引起鳃小片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修复;miRNA测序分析显示,BDE-47暴露导致的鳃小片上皮细胞脱落可能与MAPK及Ras信号通路有关;在mRNA和miRNA联合分析中,主要关注了硫辛酸代谢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推测鳃组织miRNAs通过调节硫辛酸代谢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基因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影响水体中BDE-47对黄盖鲽幼鱼鳃的毒性效应。研究表明,不同浓度BDE-47慢性胁迫会对黄盖鲽鳃组织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转录组联合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炎症、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相关信号通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盖鲽 四溴联苯醚 转录组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条件对细鳞鲑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18
作者 宁可源 李永雄 +2 位作者 玄一凡 梁潇 王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60-162,257,共4页
利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和Agilent 6890-5973N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新鲜细鳞鲑和细鳞鲑在-20℃冷冻12 h后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并对细鳞鲑肌肉冷冻后口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鳞鲑在鲜活和冷冻2种条件下肌肉... 利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和Agilent 6890-5973N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新鲜细鳞鲑和细鳞鲑在-20℃冷冻12 h后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并对细鳞鲑肌肉冷冻后口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鳞鲑在鲜活和冷冻2种条件下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冷冻会一定程度上减少肌肉的C18:1n-9、C16:1n-7、C17:1n-7等脂肪酸以及谷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但仍是优质的氨基酸、脂肪酸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冷冻条件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粗脂肪水平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飞 司滨 +1 位作者 暴宁 姜晨 《水产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在水温(19±0.5)℃下,将体质量(66.5±1.1)g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饲养在实际水量为60L的水槽中,投喂粗蛋白为50%左右,脂肪水平分别为4.17%(L1)、6.73%(L2)、10.33%(L3)、12.85%(L4),及15.72%(L5)的5种饲料,研究饲料... 在水温(19±0.5)℃下,将体质量(66.5±1.1)g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饲养在实际水量为60L的水槽中,投喂粗蛋白为50%左右,脂肪水平分别为4.17%(L1)、6.73%(L2)、10.33%(L3)、12.85%(L4),及15.72%(L5)的5种饲料,研究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大泷六线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7周的饲养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大泷六线鱼各消化组织中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淀粉酶活性却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降低(P<0.05)。L1组鱼胃、幽门盲囊和肠的淀粉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L4和L5组(P<0.05),但与L2和L3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L1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最大,与L3、L4和L5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酶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3组鱼胃和肠的脂肪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3组鱼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最高,与L1、L2和L5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L4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大泷六线鱼饲料中最适脂肪添加水平为1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脂肪水平 饲料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循环水养殖发展
20
作者 李永雄 王茂林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为了更清晰了解循环水养殖领域研究的演化、现状、趋势和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中国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法对1992—2023年循环水养殖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 为了更清晰了解循环水养殖领域研究的演化、现状、趋势和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中国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法对1992—2023年循环水养殖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循环水养殖研究逐渐被各国、各机构、各高校重视,研究成果较多;(2)欧美发达国家在1998—2001年已开始研究循环水养殖,起步较早、发文量最高;(3)中国知网收录作者发文量最高,作者及机构合作密切,研究热点集中在渔业器械、装备自动化等方面。本研究成果可为构建高质量、低能耗、智能化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循环水养殖系统 CiteSpace 循环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