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O_2驱动海洋酸化对角叉菜影响研究
1
作者
付晚涛
冯天威
+3 位作者
张菊林
刘远
曹淑清
刘宏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实验室构建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态模拟系统,研究CO2驱动海洋酸化对大型海藻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的影响。7天实验结果显示,大气CO2浓度由正常387 mg/L左右升高至500 mg/L,促进角叉菜生长,实验系统中角叉菜生物量增加量和相对生...
在实验室构建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态模拟系统,研究CO2驱动海洋酸化对大型海藻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的影响。7天实验结果显示,大气CO2浓度由正常387 mg/L左右升高至500 mg/L,促进角叉菜生长,实验系统中角叉菜生物量增加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比对照系统的高出47.5%和47.9%;当CO2浓度升高至600 mg/L和800 mg/L,反而抑制角叉菜生长,实验期间实验系统中角叉菜生物量增加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比对照系统的降低13.2%和13.5%(600 mg/L)、12.9%和13.3%(800 mg/L)。实验系统中,角叉菜的叶绿素a含量随CO2浓度升高逐渐降低,实验结束时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实验初始时的97.0%(P<0.05)(387 mg/L)、88.9%(500 mg/L)、82.9%(600 mg/L)和75.9%(800 mg/L);角叉菜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随CO2浓度升高逐渐增加,实验结束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实验初始时的99.8%(P<0.05)(387 mg/L)、120.1%(500 mg/L)、131.9%(600 mg/L)和162.7%(800 mg/L)。研究表明大型红藻角叉菜通过减少合成叶绿素a以降低光合作用、增加合成类胡萝卜素以加强保护海藻细胞的方式适应海洋酸化;角叉菜生长受到大气CO2浓度升高致使海水中无机碳源增加和驱动海洋酸化正负两方面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海洋酸化
影响
角叉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16S rRNA部分序列探讨部分鳚亚目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源真
王伟
+1 位作者
姜志强
张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95,共7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3科5属6种中国黄渤海海域的鳚亚目(Blennioidei)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约669bp碱基,结合来自GenBank的5种鳚亚目其他科鱼类的相应基因片段,并以眼斑雪冰鱼(Chionodraco rastrospinosus)为外群,生成供系统...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3科5属6种中国黄渤海海域的鳚亚目(Blennioidei)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约669bp碱基,结合来自GenBank的5种鳚亚目其他科鱼类的相应基因片段,并以眼斑雪冰鱼(Chionodraco rastrospinosus)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利用MEGA 4.0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异百分比、转换/颠换值等,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鳚亚目鱼类的16S rRNA片段生成的序列矩阵中发现有碱基的插入缺失现象,共有207 bp变异位点,转换/颠换值为0.8,碱基平均差异为3.36;支持绵鳚(Enchelyopus elongates)归于鳚亚目绵鳚科(Zoarcidae),鳚(Azuma emmnion)归于鳚亚目线鳚科(Stichaeidae);方氏云鳚(Enedriasfangi)和云鳚(Enedrias nebulosus)种间遗传距离只有0.01,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鳚亚目(Blennioidei)
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罗斯仿刺参与中国仿刺参杂交F_1幼参的早期生长比较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黎黎
曹学彬
+4 位作者
李君华
刘佳亮
侯明华
周文江
常亚青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2,共5页
在水温13.0~25.0℃条件下,以存活率、同化率、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俄罗斯仿刺参和中国仿刺参杂交系(RC和CR)及自交系(RR和CC)F1幼参[体质量(0.797±0.2688)g]的摄食、生长及杂交优势。试验结果表明,RC组、CR组...
在水温13.0~25.0℃条件下,以存活率、同化率、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俄罗斯仿刺参和中国仿刺参杂交系(RC和CR)及自交系(RR和CC)F1幼参[体质量(0.797±0.2688)g]的摄食、生长及杂交优势。试验结果表明,RC组、CR组及RR组幼参的存活率显著高于CC组(P<0.01);各组幼参之间的同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水温变化无显著关系;RR组幼参的质量增加率及其12月份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各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随水温降低而下降,但各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俄罗斯仿刺参与中国仿刺参正交(RC)和反交(CR)的效果略有差异,但杂交幼参的各项指标均高于目前养殖的中国仿刺参。综上所述,在水温较低且刺参规格较小的条件下,与养殖的中国仿刺参相比,俄罗斯仿刺参和杂交刺参F1幼参的存活率及生长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杂交
F1
生长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驱动海洋酸化对角叉菜影响研究
1
作者
付晚涛
冯天威
张菊林
刘远
曹淑清
刘宏文
机构
大连
海洋大学
海洋
科技与环境
学院
辽宁省高校近岸
海洋
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大连海洋大学生命与水产学院
大连
市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1,共6页
基金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91019)
农业部"948"项目(2010-G5
+8 种基金
2011-G29)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30
200805069)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200917
201215)
辽宁省教育厅实验室专项项目(LS2010024)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开-09-13)
大连水产学院2007年校列科研项目(SYYJ200710)
大连海洋大学2012年校列科研项目(2012HYDX09)
文摘
在实验室构建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态模拟系统,研究CO2驱动海洋酸化对大型海藻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的影响。7天实验结果显示,大气CO2浓度由正常387 mg/L左右升高至500 mg/L,促进角叉菜生长,实验系统中角叉菜生物量增加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比对照系统的高出47.5%和47.9%;当CO2浓度升高至600 mg/L和800 mg/L,反而抑制角叉菜生长,实验期间实验系统中角叉菜生物量增加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比对照系统的降低13.2%和13.5%(600 mg/L)、12.9%和13.3%(800 mg/L)。实验系统中,角叉菜的叶绿素a含量随CO2浓度升高逐渐降低,实验结束时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实验初始时的97.0%(P<0.05)(387 mg/L)、88.9%(500 mg/L)、82.9%(600 mg/L)和75.9%(800 mg/L);角叉菜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随CO2浓度升高逐渐增加,实验结束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实验初始时的99.8%(P<0.05)(387 mg/L)、120.1%(500 mg/L)、131.9%(600 mg/L)和162.7%(800 mg/L)。研究表明大型红藻角叉菜通过减少合成叶绿素a以降低光合作用、增加合成类胡萝卜素以加强保护海藻细胞的方式适应海洋酸化;角叉菜生长受到大气CO2浓度升高致使海水中无机碳源增加和驱动海洋酸化正负两方面共同作用。
关键词
CO2
海洋酸化
影响
角叉菜
Keywords
CO2
ocean acidification
impact
macroalgae (Chondrus ocellatus)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16S rRNA部分序列探讨部分鳚亚目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源真
王伟
姜志强
张钊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生命与水产学院
农业部海水增养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95,共7页
基金
辽宁省重大科技公关项目(2008203002)
辽宁省教育厅计划项目(2009A175)
文摘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3科5属6种中国黄渤海海域的鳚亚目(Blennioidei)鱼类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约669bp碱基,结合来自GenBank的5种鳚亚目其他科鱼类的相应基因片段,并以眼斑雪冰鱼(Chionodraco rastrospinosus)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利用MEGA 4.0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异百分比、转换/颠换值等,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鳚亚目鱼类的16S rRNA片段生成的序列矩阵中发现有碱基的插入缺失现象,共有207 bp变异位点,转换/颠换值为0.8,碱基平均差异为3.36;支持绵鳚(Enchelyopus elongates)归于鳚亚目绵鳚科(Zoarcidae),鳚(Azuma emmnion)归于鳚亚目线鳚科(Stichaeidae);方氏云鳚(Enedriasfangi)和云鳚(Enedrias nebulosus)种间遗传距离只有0.01,亲缘关系最近。
关键词
鳚亚目(Blennioidei)
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
系统发育
Keywords
Blennioidei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16S ribosomal RNA (16S rRNA)
molecular phylogeny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仿刺参与中国仿刺参杂交F_1幼参的早期生长比较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黎黎
曹学彬
李君华
刘佳亮
侯明华
周文江
常亚青
机构
山东东方
海洋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海洋大学生命与水产学院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2,共5页
基金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0113)
文摘
在水温13.0~25.0℃条件下,以存活率、同化率、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俄罗斯仿刺参和中国仿刺参杂交系(RC和CR)及自交系(RR和CC)F1幼参[体质量(0.797±0.2688)g]的摄食、生长及杂交优势。试验结果表明,RC组、CR组及RR组幼参的存活率显著高于CC组(P<0.01);各组幼参之间的同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水温变化无显著关系;RR组幼参的质量增加率及其12月份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各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随水温降低而下降,但各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俄罗斯仿刺参与中国仿刺参正交(RC)和反交(CR)的效果略有差异,但杂交幼参的各项指标均高于目前养殖的中国仿刺参。综上所述,在水温较低且刺参规格较小的条件下,与养殖的中国仿刺参相比,俄罗斯仿刺参和杂交刺参F1幼参的存活率及生长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仿刺参
杂交
F1
生长
杂种优势
Keywords
Apostichopus japonicus
hybridization
F1
growth
heterosis
分类号
S968.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O_2驱动海洋酸化对角叉菜影响研究
付晚涛
冯天威
张菊林
刘远
曹淑清
刘宏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16S rRNA部分序列探讨部分鳚亚目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张源真
王伟
姜志强
张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俄罗斯仿刺参与中国仿刺参杂交F_1幼参的早期生长比较
张黎黎
曹学彬
李君华
刘佳亮
侯明华
周文江
常亚青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