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白海锋 宋进喜 +4 位作者 龙永清 刘刚 张星朗 袁永锋 李引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64-1075,共12页
为了解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科学保护沙漠湖泊生态健康,于2016-2017年调查了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主要水质理化指标,分析了该湖泊浮游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红碱淖全年共调查到... 为了解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科学保护沙漠湖泊生态健康,于2016-2017年调查了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主要水质理化指标,分析了该湖泊浮游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红碱淖全年共调查到浮游动物30属35种,种类组成以轮虫为主,占比为41.67%,优势种以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rostoma)、唇形叶轮虫(Notholca labis)、虱形大眼溞(Polyphemus pediculus)、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为主,种类数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61.9 L^(-1),变化范围4.2~326.3 L^(-1),年平均生物量为0.193 mg·L^(-1),变化范围为0.001~1.138 mg·L^(-1),浮游动物现存量存在季节差异,呈现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特点。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年平均值分别为2.040和0.712,多样性呈现出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电导率和溶解氧浓度是显著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红碱淖水质处于中污染状态,水体属轻度富营养类型,水量调控与水质管理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红碱淖的生态保护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碱淖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剂对凡纳滨对虾麻醉效果及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韦政坤 董宏标 +6 位作者 赵文 陈飞 张传镶 陈健 宫保华 朱长波 张家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为明确丁香酚和MS-22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麻醉效果及相同效果下造成的二次应激,为两种麻醉剂在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与实验依据。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30、40、60、80、100、120、140和160 mg... 为明确丁香酚和MS-222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麻醉效果及相同效果下造成的二次应激,为两种麻醉剂在凡纳滨对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与实验依据。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30、40、60、80、100、120、140和160 mg·L^(-1))和MS-222 (800、900、1 000、1 100、1 200、1 300、1 400、1 500和1 600 mg·L^(-1))对体质量为(14±3) g凡纳滨对虾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同效果下对其机体生理和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丁香酚和MS-22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和1 400 mg·L^(-1)时,对虾在3 min内进入深度麻醉阶段,5 min内恢复正常;2)使用这两种麻醉剂均会造成对虾的鳃和肝胰腺组织损伤,其中丁香酚组的鳃组织各项抗氧化指标早于MS-222组达到峰值;丁香酚组Caspase-3活性在麻醉复苏后6 h显著降低,而MS-222组则显著升高(P<0.05);丁香酚组和MS-222组的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组织形态分析显示两种麻醉剂均会引起对虾鳃和肝胰腺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裂解损伤,而在麻醉复苏后6 h丁香酚组恢复正常。综上,丁香酚和MS-222对凡纳滨对虾均有麻醉效果,但MS-222所需浓度更高,且对机体造成的二次应激损伤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丁香酚 MS-222 麻醉效果 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北运河水系夏季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汨 杨柏贺 +5 位作者 孟云飞 马思琦 杨露 殷旭旺 徐宗学 郝长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北京北运河水系河流生态系统状态,分析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6月对北京地区夏季北运河水系33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基于香浓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 【目的】评价北京北运河水系河流生态系统状态,分析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6月对北京地区夏季北运河水系33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基于香浓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划分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共鉴定出底栖动物3门23种,各采样点位平均密度为1037.35 ind/L,香浓维纳指数平均值为0.88,均匀度平均值为0.41。全区大型底栖动物共划分成5类功能摄食类群,其中刮食者物种数占绝对优势,滤食者密度占绝对优势。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夏季影响北运河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温和p H。【结论】北运河水系底栖动物群落香浓维纳指数较低,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水系 底栖动物 功能摄食类群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虫群落季节性变化的济南市水环境监测和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凤飞 王博涵 张玥彤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5期41-43,共3页
以济南2015年和2016年的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的11个采样点位的轮虫为研究对象,对轮虫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水体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春季和2016年夏季采集到的轮虫物种数最高。两年中各季节采集到... 以济南2015年和2016年的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的11个采样点位的轮虫为研究对象,对轮虫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水体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春季和2016年夏季采集到的轮虫物种数最高。两年中各季节采集到的轮虫物种数平均值范围在2.00~8.00种,密度平均值范围在10.55~171.61 ind./L,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范围在1.36~2.16,均匀度指数平均值范围在0.58~0.82。综合分析后,可以判断出济南市2015年和2016年水体整体为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生态评价 轮虫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检验中度干扰假说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爽 刘钢 《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第1期48-50,共3页
中度干扰假说(IDH)即在中等程度的干扰下物种会维持更高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以辽河流域为例,验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中等干扰下是否会出现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即呈现单峰曲线)。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和电导率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 中度干扰假说(IDH)即在中等程度的干扰下物种会维持更高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以辽河流域为例,验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中等干扰下是否会出现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即呈现单峰曲线)。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和电导率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且物种丰富度与化学需氧量和电导率拟合后均呈现出单峰曲线,且P <0.05,符合IDH。该结果可为合理的进行水域环境调控以及维持水生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中度干扰假说 单峰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运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及时空分布研究
6
作者 王汨 马思琦 +1 位作者 徐宗学 殷旭旺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5期38-40,共3页
为了解北运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9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北运河水系的17个点位进行了调查。运用香农威纳指数进行水体评价。结果表明:春季、夏季和秋季采集到物种分别为75种、75种和56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21.88个/L、295.34个/L... 为了解北运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9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北运河水系的17个点位进行了调查。运用香农威纳指数进行水体评价。结果表明:春季、夏季和秋季采集到物种分别为75种、75种和56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21.88个/L、295.34个/L和57.47个/L,生物量平均值为0.36 mg/L、1.10 mg/L和1.12 mg/L,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05、1.46和1.70,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3、0.46和0.67。整体分析来看,北运河水体呈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 污染 浮游动物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