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针对板负电晕放电激发态N原子发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葛辉 于然 +2 位作者 张路 宓东 朱益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3-1486,共4页
在常压空气中,利用OES技术检测到负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中激发态N原子发射光谱,并利用相对谱峰强度最大的674.5nm N原子激发跃迁谱线研究了相关空气参数和电参数对其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区内N原子相对密度随注入功率的升高呈... 在常压空气中,利用OES技术检测到负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中激发态N原子发射光谱,并利用相对谱峰强度最大的674.5nm N原子激发跃迁谱线研究了相关空气参数和电参数对其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区内N原子相对密度随注入功率的升高呈增加趋势;随电极间距和相对湿度的增加,其相对密度逐渐减小;随N2流量增加,其相对密度呈先增加再减小趋势。在实验条件下,当针尖轴向距离r=1mm时,N原子相对密度出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晕放电 N活性原子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S对微孔过滤压损影响及滤芯再生研究
2
作者 刘胜杰 李想 +3 位作者 马丽辉 唐晓佳 张曼霞 朱益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0-83,共4页
根据《关于压载水管理系统认可的导则》(G8)中对压载水岸基测试提出的要求,研究壁流式微孔陶瓷滤芯处理总悬浮物(TSS)浓度≥50mg/L水体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讨论滤芯压强与滤芯累积处理水量的关系,6L滤芯压强上限为0.58MPa,累计处理水量... 根据《关于压载水管理系统认可的导则》(G8)中对压载水岸基测试提出的要求,研究壁流式微孔陶瓷滤芯处理总悬浮物(TSS)浓度≥50mg/L水体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讨论滤芯压强与滤芯累积处理水量的关系,6L滤芯压强上限为0.58MPa,累计处理水量5.4m3;20L滤芯停止运行前压强为0.2MPa,累积处理水量85m3。TSS浓度测定采用重量法(GB11901-89),6L滤芯、20L滤芯和初滤丝网对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12%、30%。滤芯再生采用单水反冲洗,反冲洗后滤芯压损基本得到恢复。通过扫描电镜测试得到粒径小于20μm的SS占总数的70%,滤芯对粒径小于75μm的SS去除效果明显。壁流式微孔陶瓷滤芯能够有效地拦截水体中的悬浮物,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再生简单快捷,可作为一级方法处理船舶压载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S 微孔过滤 压力损失 反冲洗 SS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光谱研究多针对板电晕放电O活性原子特性
3
作者 葛辉 阎玲 +2 位作者 宓东 朱益民 张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6-889,共4页
利用发射光谱技术在大气压下测量了空气中多针对板负直流电晕放电和正电晕流光放电产生的O(3p5 P→3s 5 S02777.4nm)活性原子发射光谱。在负电晕放电中,研究了放电功率、电极间距、N2含量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对O活性原子产生过程的影响;在... 利用发射光谱技术在大气压下测量了空气中多针对板负直流电晕放电和正电晕流光放电产生的O(3p5 P→3s 5 S02777.4nm)活性原子发射光谱。在负电晕放电中,研究了放电功率、电极间距、N2含量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对O活性原子产生过程的影响;在正电晕流光放电阶段,研究了O活性原子相对密度在放电反应空间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O活性原子产量随放电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电极间距增大而减少,随相对湿度和氮气含量的增加,其产量先增大后减少;O活性原子相对密度沿针尖轴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晕放电 O活性原子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抗菌织物抗菌性能测试研究
4
作者 沙林 王滢 +3 位作者 李倩 朱益民 王宁会 赵娇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3期66-70,共5页
国内外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各不相同,对不同类别的纺织品也没有公认和统一的测试标准,因此采用恰当的实验方法对镁基抗菌织物进行测试,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改良AATCC-100法和改良振荡法对镁基抗菌织物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 国内外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各不相同,对不同类别的纺织品也没有公认和统一的测试标准,因此采用恰当的实验方法对镁基抗菌织物进行测试,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改良AATCC-100法和改良振荡法对镁基抗菌织物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镁基抗菌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且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接近、结论相同。镁基抗菌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抗菌织物 测试标准 改良AATCC-100 改良振荡法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针对板电晕放电电离区微观特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树 张零零 +3 位作者 宓东 朱益民 刘爽 郝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3-207,共5页
为了对多针对板正、负电晕放电电离区的微观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前期利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离区形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压针电极周围N2第2正带跃迁谱峰光强分布的等光强线曲线方程;电离区按N2第2正带跃... 为了对多针对板正、负电晕放电电离区的微观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前期利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离区形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压针电极周围N2第2正带跃迁谱峰光强分布的等光强线曲线方程;电离区按N2第2正带跃迁谱峰的分布可分为内、中、外3层;在确定的电压下,由内到外N2第2正带跃迁谱峰与其等值曲面面积的乘积随着距针极的距离呈小﹣大﹣小的变化趋势,而电子的平均速度则呈大﹣小﹣大的相反变化趋势;电流密度与N2第2正带跃迁谱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上述结论说明利用发射光谱法可研究放电电离区的微观特性,并为有关电离放电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放电电压 电离区 N2第2正带跃迁谱峰 电子平均速度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及催化法净化室内空气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益民 杨树 +3 位作者 黄丽萍 张零零 唐晓佳 李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6-88,103,共4页
采用电晕放电和催化结合的方法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晕放电方式,即针阵列电极结构的直流电晕放电。以新型电晕放电为核心技术形成空气净化装置,桌面实验得到高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有效灭活疱疹病毒,有效... 采用电晕放电和催化结合的方法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晕放电方式,即针阵列电极结构的直流电晕放电。以新型电晕放电为核心技术形成空气净化装置,桌面实验得到高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有效灭活疱疹病毒,有效降低多种有害化学气体。同时应用试验也显示一致的结果,在短时间内使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空气自然菌菌落数和多种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国家标准。因空气中电晕放电同时产生少量的O3和NO2,以及有害气体在等离子体放电反应中形成气溶胶和其他有害副产物,结合采用MnO2为活性成分的催化剂,有效降低O3和NO2等有害副产物。最终形成一种升级版空气净化器,等离子体和光催化耦合降低气体污染物,针阵列电极结构电晕放电收集气溶胶颗粒,MnO2催化剂去除有害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净化 电晕放电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2促进MFC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全胜 赵庆良 +3 位作者 于航 梁柱元 王淑恬 王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87-2394,共8页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降解效能和废水中六价铬还原效能,研究了CaO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的影响,考察了不同CaO2投加量下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剩余污泥的降解效能、阴极六价铬的还原效能及产电效能.结果表明,当阳极室C...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降解效能和废水中六价铬还原效能,研究了CaO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的影响,考察了不同CaO2投加量下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剩余污泥的降解效能、阴极六价铬的还原效能及产电效能.结果表明,当阳极室CaO2投加量分别为0,0.1,0.2,0.4,0.6,0.8gCaO2/gVSS时,运行120h后,阴极六价铬还原率分别为73.38%, 78.91%, 99.47%, 97.70%, 97.04%, 96.37%,运行30d后,阳极剩余污泥TCOD降解率分别为72.4%, 76.9%, 81.0%, 78.2%, 75.7%, 74.2%.证明投加CaO2后,六价铬还原率和TCOD降解率都有提高.当投加量为0.2gCaO2/gVSS时处理效能最好,输出电压最大为1.15V.六价铬还原率提高了36.08%,TCOD降解率提高了11.88%.此外,投加CaO2后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活性有所提高,表明CaO2投加对电池电子传递过程有促进作用.结果说明CaO2有利于提高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2 污泥降解 六价铬还原 微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