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种大型海藻吸收营养盐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何洁
刘瑀
张立勇
刘长发
-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工程学院
辽宁省高校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69)
农业部暨辽宁省高校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2006-05)
-
文摘
研究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和巨角叉菜(Chondrus nipponicus)对氨氮、硝酸态氮和磷酸盐磷的静态吸收动力学。三种海藻对氨氮的吸收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孔石莼、条浒苔和巨角叉菜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4/h(R2=0.992)、0.124/h(R2=0.962)、0.096/h(R2=0.951)。孔石莼和条浒苔对氨氮的吸收分快速、平稳和缓慢吸收3个阶段,而巨角叉菜对氨氮的吸收开始较慢,随后加快,最后缓慢;三种海藻吸收硝酸态氮规律相似,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巨角叉菜对硝酸态氮吸收最好,条浒苔则吸收不理想。三种海藻对硝酸态氮的吸收速率远低于氨氮。孔石莼和巨角叉菜对磷酸盐磷有吸收,孔石莼的吸收速率高于巨角叉菜,条浒苔对磷酸盐磷吸收不明显。
-
关键词
孔石莼
条浒苔
巨角叉菜
营养盐
吸收动力学
-
Keywords
Ulva pertusa
Enteromorpha clathrata
Chondrus nipponicus
nutrient
kinetics of nutrient uptake
-
分类号
S969.3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牙鲆养殖循环系统中3种硝化作用滤器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何洁
刘瑀
张俊新
董瑾
刘长发
-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大连水产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
大连水产学院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7-492,共6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10Z410)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2141)
辽宁省省级高校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项目(KLHB-06-08)
-
文摘
通过测定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循环水中总氨氮、亚硝酸态氮和硝酸态氮的含量,了解以塑料环、火山石和牡蛎壳为载体的3种硝化滤器生物膜的熟化情况;调节循环水流量,使硝化滤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5、15、20、30、60min,比较氨氮去除率,得到实验条件下3种载体硝化滤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并在此条件下,投加NH4Cl,使循环养殖水中总氨氮浓度分别为1、3、5mgCL,测定水中总氨氮随时间的变化,研究氨氮去除动力学规律,计算硝化滤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附着于3种载体上生物膜的熟化时间约为25d;塑料环上异养菌和硝化菌数量均为最高,氧化还原反应最活跃,火山石次之,牡蛎壳最低;3种载体硝化滤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min。氨氮负载为1mg/L时,12h内氨氮去除为0级反应;氨氮负载分别为3mg/L和5mg/L条件下,24h内氨氮去除为0级反应。氨氮负载越大,氨氮去除速率就越大。在氨氮负载为1、3、5mg/L时,5种载体的氨氮去除效率分别为17.5l~16.39、36.39~33.04、58.96—53.25g/(m^3·d)。
-
关键词
牙鲆
养殖循环系统
硝化滤器
载体
氮去除
-
Keywords
Paralichthys olivaceus
recirculating system
nitrification filter
medium
nitrogen removal
-
分类号
S912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鸭绿江水体污染对水丝蚓生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劳建国
-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
2007年第7期78-78,共1页
-
文摘
水丝蚓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监测的指示生物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鸭绿江丹东段由于受到工业和生活污染的影响,水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本文通过分析鸭绿江丹东段的不同排污站点的水丝蚓的生态结构,反映水丝蚓的生物密度与富营养化水平呈正向趋势。
-
关键词
水丝蚓
富营养化
水体污染
鸭绿江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劳建国
-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
2007年第6期56-57,共2页
-
文摘
系统分析了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50年来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对策和建议。
-
关键词
农业气象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