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的工程领域CAD模型检索技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长乐 宁大勇 +1 位作者 熊伟 王海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754,共8页
为利用CAD模型中的特征造型信息提高检索精度,提出一种以CAD模型特征拓扑结构为骨架、以特征为单元、以特征生成曲面的几何性为细节的模型检索方法。采用CAD平台二次开发技术,从CAD模型中提取各个造型特征的约束、依赖及建模参数信息,... 为利用CAD模型中的特征造型信息提高检索精度,提出一种以CAD模型特征拓扑结构为骨架、以特征为单元、以特征生成曲面的几何性为细节的模型检索方法。采用CAD平台二次开发技术,从CAD模型中提取各个造型特征的约束、依赖及建模参数信息,构建特征拓扑关系集、造型参数集与几何生成面集;依据几何性质对特征几何生成面进行分类,以曲面相似性计算为基础建立特征相似性计算方法;根据特征拓扑关系集构建模型特征拓扑骨架图,在定义特征权重的基础上,利用几何传递性对骨架图进行简化,采用计算最大公共子图的方法判定检索模型与被检模型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相似CAD模型检索,具有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模型检索 相似度 特征提取 公共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加工和自组装技术硅基底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杰 张会臣 +1 位作者 连峰 庞连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18-1622,共5页
利用激光在硅基底上加工具有规则点阵结构的表面纹理,采用自组装技术在此硅表面制备全氟辛烷基三氯硅烷自组装分子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形貌仪对硅试样表面进行形貌分析,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试样的接触角。结果表明,激光加工... 利用激光在硅基底上加工具有规则点阵结构的表面纹理,采用自组装技术在此硅表面制备全氟辛烷基三氯硅烷自组装分子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形貌仪对硅试样表面进行形貌分析,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试样的接触角。结果表明,激光加工后的硅试样表面纹理深度和表面粗糙度均随激光加工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变大,试样表面的去除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激光加工和沉积自组装分子膜,硅试样表面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大,最大可达到156°,且试样的水接触角随激光加工间距的减少而增大。试样接触角测量值与Cassie模型预测值相一致,当点阵直径与加工间距比<0.510时,硅试样表面为超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激光加工 自组装分子膜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自由度液压振动台运动学分析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关广丰 王海涛 +1 位作者 熊伟 韩俊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3,131,共5页
为提高6自由度液压振动台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学分析的振动台控制策略。依据机构学原理描述振动台的结构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计算,利用位姿正解算法及雅克比矩阵分别代替传统控制策略中的位置自由度合成及分解矩阵,并给出了基... 为提高6自由度液压振动台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学分析的振动台控制策略。依据机构学原理描述振动台的结构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计算,利用位姿正解算法及雅克比矩阵分别代替传统控制策略中的位置自由度合成及分解矩阵,并给出了基于运动学分析的6自由度液压振动台控制器结构。正弦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运动学分析的控制策略能够显著削弱平台在低频大位移振动时的牵连运动,提高系统的加速度均匀度和横向分量指标,可明显改善振动台系统低频段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振动台 运动学分析 加速度 均匀度 横向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自由度电液振动台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关广丰 熊伟 +1 位作者 王海涛 韩俊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0-203,221,共5页
为提高6自由度电液振动台的控制精度,在传统6自由度控制回路中增加两路扭曲控制回路,采用扭曲控制策略控制平台振动。基于扭曲控制策略,对传统压力镇定控制器进行改进,将相互关联的8个参数缩减为2个相互独立的参数。正弦振动试验结果表... 为提高6自由度电液振动台的控制精度,在传统6自由度控制回路中增加两路扭曲控制回路,采用扭曲控制策略控制平台振动。基于扭曲控制策略,对传统压力镇定控制器进行改进,将相互关联的8个参数缩减为2个相互独立的参数。正弦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扭曲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改善振动台系统低频段的加速度均匀度和横向分量指标,改进后的压力镇定控制器能够有效削弱系统中各液压缸之间的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自由度电液振动台 扭曲控制 压力镇定 加速度均匀度 加速度横向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柴油机气缸套冷却水空化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冬生 张会臣 张信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73,共6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某型柴油机气缸套主推侧冷却水流场的空化动力学特性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观察缸套壁振动过程中冷却水腔内流场压力、水蒸汽汽含率和流速变化,分析了冷却水流场空化特性,研究了相关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某型柴油机气缸套主推侧冷却水流场的空化动力学特性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观察缸套壁振动过程中冷却水腔内流场压力、水蒸汽汽含率和流速变化,分析了冷却水流场空化特性,研究了相关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缸套壁附近流场的绝对压力和水蒸汽汽含率均具有周期性变化特性,且与缸套壁的振动周期一致。振幅较大区域为缸套外壁面的中上区域,此处高、低压差较大(达到312.35kPa),低压在水的饱和蒸汽压附近,汽含率在4.7%~0.5%剧烈变化,此位置为冷却水主要空化区域。缸套振幅、振动频率和水温是影响冷却水空化特性的主要因素。振动频率和振幅分别增大30%,最大振幅壁面处高压分别增加50%和10%,流场空化程度增大。缸套壁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影响流场空化程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套 空化 计算流体力学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功率谱再现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关广丰 王海涛 熊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为提高电液随机振动实验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Kalman滤波器的随机振动功率谱再现实时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参考谱的信息设计FIR滤波器,通过对白噪声信号的滤波生成时域驱动信号。采用Kalman自适应滤波器实时跟踪振动实验系统的阻抗特... 为提高电液随机振动实验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Kalman滤波器的随机振动功率谱再现实时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参考谱的信息设计FIR滤波器,通过对白噪声信号的滤波生成时域驱动信号。采用Kalman自适应滤波器实时跟踪振动实验系统的阻抗特性,并基于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对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滤波修正,使得系统的响应信号能够高精度再现时域驱动信号,进而实现参考谱的高精度再现。功率谱再现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功率谱密度 FIR滤波器 KALMAN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纹理制备及其润湿性 被引量:7
7
作者 连峰 张会臣 庞连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464-467,共4页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Ti6Al4V表面分别加工直线、网格和具有规则点阵状结构的表面纹理,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自组装分子膜。采用扫描电镜、形貌分析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成膜后的钛合金表面进行形貌和接触角的表征与测量。结果表明,通过激光...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Ti6Al4V表面分别加工直线、网格和具有规则点阵状结构的表面纹理,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自组装分子膜。采用扫描电镜、形貌分析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成膜后的钛合金表面进行形貌和接触角的表征与测量。结果表明,通过激光加工和沉积自组装分子膜,可显著增大Ti6Al4V的水接触角。其中直线纹理的试样表面水接触角可达124.8°,网格纹理的试样表面接触角可达126.1°,点阵状纹理的试样表面接触角可达151.6°。表面接触角与表面粗糙度相关,随着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大,接触角呈增大趋势,当表面粗糙度>4μm时,接触角均>150°,形成超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激光加工 自组装分子膜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离子刻蚀和自组装分子膜构建硅基底疏水与超疏水表面 被引量:5
8
作者 连峰 张会臣 +1 位作者 邹赫麟 庞连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3-2837,共5页
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Si(100)表面加工微米级圆柱阵列,采用自组装技术分别制备了3种硅烷自组装分子膜.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构建出的4种微米级圆柱阵列结构规整,其直径为5μm,高度为10μm,间距为15~45μm.沉积自组装分子膜后,... 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Si(100)表面加工微米级圆柱阵列,采用自组装技术分别制备了3种硅烷自组装分子膜.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构建出的4种微米级圆柱阵列结构规整,其直径为5μm,高度为10μm,间距为15~45μm.沉积自组装分子膜后,试样表面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大,其中沉积1H,1H,2H,2H-全氟癸基三氯硅烷(FDTS)自组装分子膜接触角最大,1H,1H,2H,2H-全氟辛烷基三氯硅烷(FOTS)次之,三氯十八硅烷(OTS)最小.测得的接触角大于150°时接近Cassie方程计算的接触角,而小于150°时接近Wenzel方程计算的接触角.改变圆柱阵列的间距和选择不同的自组装分子膜,可以控制表面接触角的大小.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结果显示,沉积自组装分子膜可以产生纳米级的团簇.由微米级圆柱阵列和纳米级自组装分子膜构成的表面结构使Si试样表面接触角最大可达1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接触角 反应离子刻蚀 自组装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固壁微米尺度空泡溃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夏冬生 孙昌国 +1 位作者 刘亚喆 张会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1-720,共10页
考虑空泡表面张力、液体黏性和气体可压缩性,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近固壁微米尺度空泡在静止流场溃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近固壁空泡溃灭过程的流场细节,分析了空泡与固壁的无量纲距离γ对空泡溃灭过程动力特性的影响,并揭示了不... 考虑空泡表面张力、液体黏性和气体可压缩性,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对近固壁微米尺度空泡在静止流场溃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近固壁空泡溃灭过程的流场细节,分析了空泡与固壁的无量纲距离γ对空泡溃灭过程动力特性的影响,并揭示了不同γ条件下的固壁空蚀破坏机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γ的减小,泡心向固壁移动的趋势明显,射流形成前空泡上部高压区内压力减小,空泡溃灭时间延长,最大射流速度减小.模拟结果验证了空泡溃灭将产生冲击波和高速微射流,二者均会在固壁面产生脉冲压力,其是造成壁面损伤的两种主要原因.参数γ对固壁的空蚀破坏机理有重要影响.与微射流机制相比,以冲击波机制为主的空蚀破坏更显著.微射流冲击固壁的作用半径为10μm左右,将引起固壁"点"蚀坑的出现.当γ=2.0时,冲击波扫掠壁面的范围相对较广,有效作用半径约为1 mm,其导致固壁产生较大圆形蚀坑,且中心空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溃灭 流体体积法 冲击波 微射流 压力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驱动两轴电液角振动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关广丰 熊伟 王海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6,共5页
冗余驱动多轴电液振动台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承载能力,改善系统的加速度均匀度及横向分量等指标,已成为振动模拟实验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控制系统是冗余驱动多轴电液振动台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运动学分析进行铰点空间信号与工作空间信... 冗余驱动多轴电液振动台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承载能力,改善系统的加速度均匀度及横向分量等指标,已成为振动模拟实验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控制系统是冗余驱动多轴电液振动台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运动学分析进行铰点空间信号与工作空间信号的转换,设计加速度控制回路,提高大位姿条件下系统的控制精度。基于冗余振动台动力学方程设计内力协调控制回路,减小各缸间的内力耦合。分别通过位姿控制、阶跃响应、加速度频率特性分析和正弦振动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电液振动台 冗余驱动 加速度控制 运动学分析 内力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杰 张会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具有非润湿和自清洁特性的超疏水表面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介绍超疏水状态下Wenzel和Cassie-Baxter 2种接触模型及其相互关系,讨论2种模型下表面微细结构对接触角的影响。从构造表面微细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修饰2... 具有非润湿和自清洁特性的超疏水表面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介绍超疏水状态下Wenzel和Cassie-Baxter 2种接触模型及其相互关系,讨论2种模型下表面微细结构对接触角的影响。从构造表面微细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修饰2个方面总结近年来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接触角 低表面能物质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驱动电液振动台建模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敏 关广丰 +1 位作者 熊伟 王海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1,共5页
冗余驱动振动台不仅可以提供较大的推力,还可以提高振动台加速度均匀度。冗余驱动电液振动台主要包括机械、液压、控制系统,要对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需要对系统各部分进行详细建模。运用Simulink/Sim Mechanics对机械结构部... 冗余驱动振动台不仅可以提供较大的推力,还可以提高振动台加速度均匀度。冗余驱动电液振动台主要包括机械、液压、控制系统,要对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需要对系统各部分进行详细建模。运用Simulink/Sim Mechanics对机械结构部分建模,采用AMESim对液压激振系统建模,运用Simulink建立控制系统的完整模型,通过各软件之间的接口将系统各个部分联合,建立振动台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采用机电液联合仿真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自由度冗余振动台 机电液联合仿真 AMESIM SIMMECHA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方法的超声空化发生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冰 张会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60,共6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磁致伸缩超声振动仪中超声空化发生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考察流场内的绝对压力、气含率以及流体速度的变化,分析了超声空化的发生特性,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振动时,试样中间...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磁致伸缩超声振动仪中超声空化发生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考察流场内的绝对压力、气含率以及流体速度的变化,分析了超声空化的发生特性,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振动时,试样中间区域为主要空化区域。边缘区域发生空化的概率很小,但该区域始终受到试样周边流体绕流的作用,会对试样的两个边缘产生"磨削"破坏。在次边缘区域,水蒸气泡在快速流动的过程中溃灭,因而会对试样表面造成辐射状"划痕"。在影响参数中,密度和质量力的欠松弛因子的取值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性;RNGk-ε模型对低压较敏感;非平衡壁面函数与增强壁面函数对贴近壁面处的流体压力变化更加敏感;在空化模型中,水的气化压力越高,流场内的高低压降幅越小,压力变化越稳定,而试样表面的气含率分布差异更大;不可压缩气体质量分数越大,试样表面压降幅度越小,试样表面的平均气含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 计算流体力学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台阵振动模拟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广丰 熊伟 王海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7-211,217,共6页
利用多个振动台组成台阵振动模拟系统,进行大跨度结构甚至足尺模型的实验,是振动环境模拟的新发展方向。控制系统是台阵模拟系统的关键技术,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对试件可靠性的定量评估。以冗余驱动电液振动台及电动振动台组成的双台... 利用多个振动台组成台阵振动模拟系统,进行大跨度结构甚至足尺模型的实验,是振动环境模拟的新发展方向。控制系统是台阵模拟系统的关键技术,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对试件可靠性的定量评估。以冗余驱动电液振动台及电动振动台组成的双台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电液振动台加速度控制策略、冗余力控制策略及电动振动台位姿控制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并基于分布式控制结构设计双台阵振动模拟控制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台阵系统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阵模拟 冗余驱动 电液振动台 电动振动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在钛合金疏水表面上的接触铺展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超 张会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31,共7页
研究液滴与固体基体疏水表面的接触铺展特性。采用定量注射的方法,使液滴从固定高度落下撞击钛合金基底表面,研究液滴撞击疏水表面并铺展的过程,通过CCD和接触角测量仪观察、记录液滴与基底表面接触直径、接触角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液滴与固体基体疏水表面的接触铺展特性。采用定量注射的方法,使液滴从固定高度落下撞击钛合金基底表面,研究液滴撞击疏水表面并铺展的过程,通过CCD和接触角测量仪观察、记录液滴与基底表面接触直径、接触角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液滴与基底表面的接触分为撞击和扩散2个阶段;撞击过程中,液滴的体积越大,其与基底表面接触的平均速率越快;扩散过程中,液滴体积和表面张力的减小均可增加其与基底表面接触的速率,但表面张力对接触速率的影响随着表面疏水性的增强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特性 钛合金 表面张力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HA的鱼雷舵机伺服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宝林 王俊杰 陈英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传统鱼雷舵机电液伺服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压力脉动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静液作动器的鱼雷舵机系统,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微型液压泵,控制微型定量泵的旋转速度,改变进入整个鱼雷舵机的流量,最终实现鱼... 针对传统鱼雷舵机电液伺服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压力脉动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静液作动器的鱼雷舵机系统,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微型液压泵,控制微型定量泵的旋转速度,改变进入整个鱼雷舵机的流量,最终实现鱼雷作动器的精确运动,能够有效减小系统脉动,并提高系统效率至70%以上。通过鱼雷舵机伺服系统的计算,对其必要元件选型,并采用AMESim仿真,当作动缸末端位移量在0.021 m趋于平稳时,此时EHA舵机系统受力均大于2500 N,调整时间为0.2 s,且幅频特性为16 Hz,相频特性为41 Hz,保证了鱼雷舵机系统的快速响应,仿真结果满足工作需求,对鱼雷舵机的研发有重大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舵机 电动静液作动器 液压系统 AMESIM仿真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技术改性处理镁和铝金属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昌国 张会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61-1764,共4页
采用自组装技术对镁、铝金属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并对制备的试样进行紫外照射。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原子力显微镜和UMT-2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制备的试样进行表征和摩擦学特性测试,分析了载荷、滑动速度以及紫外照射对试样摩擦学特性的影... 采用自组装技术对镁、铝金属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并对制备的试样进行紫外照射。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原子力显微镜和UMT-2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制备的试样进行表征和摩擦学特性测试,分析了载荷、滑动速度以及紫外照射对试样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OTS自组装分子膜改性处理的镁、铝金属表面平整均匀,具有疏水特性和良好的摩擦学性能。Si3N4球与OTS自组装分子改性处理试样间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紫外照射5min可有效地提高OTS自组装分子膜改性处理的效果,减小了有机杂质的粘着效应。改性处理的镁、铝金属表面在降低摩擦系数的同时,摩擦副的耐久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膜 紫外照射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纹理加工对Ti6Al4V空蚀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连峰 张会臣 +1 位作者 高玉周 庞连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0-544,共5页
采用激光表面改性的方法对Ti6Al4V合金进行纹理加工。采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接触角测量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激光纹理加工试样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采用磁致伸缩超声振动仪对试样的抗空蚀特性进行测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 采用激光表面改性的方法对Ti6Al4V合金进行纹理加工。采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接触角测量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激光纹理加工试样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采用磁致伸缩超声振动仪对试样的抗空蚀特性进行测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空蚀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经激光表面纹理加工,试样的硬度由337HV提高到550HV,水接触角增大10°;激光纹理加工试样的抗空蚀特性有所改善,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小间距网格形状的表面纹理试样,其表面空蚀面积的比例小于抛光试样的1/10;激光纹理加工试样的抗空蚀特性的改善与硬度梯度效应、缓冲空泡运动和限域作用等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纹理 空蚀 激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致伸缩仪超声空化流的数值研究
19
作者 夏冬生 孙昌国 +1 位作者 于彦 张会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8-73,共6页
基于CFD方法采用"Singhal完全空化模型"及动网格技术对磁致伸缩仪超声空化流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变幅杆高频振动引起试样表面附近局部流场发生空化,且在试样表面形成脉冲压力;压力与空泡体积组分在试样表面近似呈环形分布... 基于CFD方法采用"Singhal完全空化模型"及动网格技术对磁致伸缩仪超声空化流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变幅杆高频振动引起试样表面附近局部流场发生空化,且在试样表面形成脉冲压力;压力与空泡体积组分在试样表面近似呈环形分布,并随试样振动,二者周期性变化。试样表面中心区域空泡经两次振荡后溃灭产生强烈脉冲压力,峰值可达5 MPa;脉冲压力在试样表面按间隔环形区域分布,且随试样振动在相邻环形区域交替出现。随超声波在空化流场中传播声压快速衰减;压力只在距变幅杆端面约20 mm内波动明显,振幅从25μm增大到30μm时试件中心区域脉冲压力增大;振幅增大到35μm时空化效果增强,试件中心区域所受脉冲压力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超声空化流 高频振动 脉冲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电液振动台矩阵控制方法误差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显桩 关广丰 +2 位作者 沈如涛 熊伟 王海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多自由度电液振动台常用于大型结构或试件的振动环境模拟,考核被试件在振动激励下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控制系统是多自由度电液振动台的关键技术,普遍采用矩阵算法来实现铰点空间与自由度空间的互相转换。矩阵算法运算量小,实时性高,但... 多自由度电液振动台常用于大型结构或试件的振动环境模拟,考核被试件在振动激励下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控制系统是多自由度电液振动台的关键技术,普遍采用矩阵算法来实现铰点空间与自由度空间的互相转换。矩阵算法运算量小,实时性高,但其相对于运动学分析算法存在一定的解算误差。以激振器正交布置的典型六自由度电液振动台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矩阵控制算法的解算误差。分别介绍了基于矩阵算法的控制策略与基于运动学分析的控制策略,介绍了运动学加速度正/反解算法。实验研究表明,对于激振器以正交形式布置的多自由度电液振动台,平台位姿越大,矩阵算法的控制误差越大,自由度之间的耦合也越大。综合考虑算法的误差以及执行周期,给出一种矩阵运算与运动学分析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为多轴电液振动台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电液振动台 矩阵控制 运动学分析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