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浆喷涂制备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工艺研究
1
作者 孙明涛 孙俊才 季世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91-93,共3页
采用泥浆喷涂工艺制备SOFC用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首先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NiO-YSZ阳极基底,通过优化泥浆制备工艺条件及喷涂条件,在NiO-YSZ阳极基底上喷涂均匀平整的YSZ电解质涂层,进一步采用共烧结工艺使YSZ电解质层致密。通过在... 采用泥浆喷涂工艺制备SOFC用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首先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NiO-YSZ阳极基底,通过优化泥浆制备工艺条件及喷涂条件,在NiO-YSZ阳极基底上喷涂均匀平整的YSZ电解质涂层,进一步采用共烧结工艺使YSZ电解质层致密。通过在基底中添加碳粉造孔剂,调节阳极基底的烧结收缩率与电解质层烧结收缩率一致,避免电解质涂层的开裂和变形。阳极基底中加入5wt%含量的碳粉,阳极与电解质层烧结收缩率一致。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解质涂层表面形貌表明,球磨24h的泥浆喷涂的YSZ涂层较好,阳极基底与电解质膜在1400℃烧结2h,电解质膜层致密,表明通过泥浆喷涂工艺可以制备出致密电解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喷涂 阳极 烧结收缩率 YSZ 工艺 造孔剂 电解质薄膜 电解质膜 SO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阴极材料Ba_(0.5)Sr_(0.5)Co_(0.8)Fe_(0.2)O_(3-σ)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嵩 孙明涛 +1 位作者 季世军 孙俊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65-1269,共5页
Ba0.5Sr0.5Co0.5Fe0.2O3-σ(BSCF), a new cathode material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was synthesized by polyacrylicacid (PAA) method. The lattice structures of samples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char... Ba0.5Sr0.5Co0.5Fe0.2O3-σ(BSCF), a new cathode material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was synthesized by polyacrylicacid (PAA) method. The lattice structures of samples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hrinkage, porosity and pore size of the porous BSCF as a function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could be formed after calcination at 800 ℃ for 2 h, but not well crystallized as seen from some unknown phases, and the pure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was formed after calcination at 1150 ℃ for 2 h. The panicle size of BSCF was less than 1-2 μm. The shrinkage of the porous BSCF increased with sintering temperature, but the opposite was true for the porosity. After sintering at 1100 ℃ for 4 h, the porous BSCF was still in an appropriate structure, with porosity of 29%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bove 400 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Ba0.5Sr0.5Co0.5Fe0.2O3-σ 聚丙烯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尖晶石型Li_(1+x)Mn_(2-x)O_4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嵩 程杰锋 +1 位作者 季世军 孙俊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9-732,共4页
通过引入水热合成对Pechini法进行改进 ,合成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1+xMn2 -xO4 。讨论了反应物的摩尔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回火工艺对产物结构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烧结温度和时间以及Li/Mn摩尔比对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回火工... 通过引入水热合成对Pechini法进行改进 ,合成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1+xMn2 -xO4 。讨论了反应物的摩尔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回火工艺对产物结构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烧结温度和时间以及Li/Mn摩尔比对产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回火工艺可改善产物的粒度分布。优化的工艺条件为 :x =0 .0 6 ,烧结温度 6 5 0℃ ,烧结 6h ,再在 42 0℃回火 3h。得到的产物结构完整 ,颗粒均匀 ,放电容量为 11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 水热合成 回火处理 溶胶-凝胶法 工艺优化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不锈钢双极板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剑莉 孙俊才 +1 位作者 田如锦 徐靖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25-727,共3页
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重要的多功能组件。不锈钢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成为金属双极板理想的选择,但其表面高电阻的钝化膜会降低电池性能。测定了经过镀铬后再离子氮化的304不锈钢在模拟PEMFC环境下的电化学性能,测量了... 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重要的多功能组件。不锈钢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成为金属双极板理想的选择,但其表面高电阻的钝化膜会降低电池性能。测定了经过镀铬后再离子氮化的304不锈钢在模拟PEMFC环境下的电化学性能,测量了氮化层与碳纸之间的接触电阻。结果表明,该表面改性方法使304不锈钢在模拟PEMFC阴极和阳极情况下的钝化电流密度降低,均低于双极板设计标准16!A/cm2;改性后的304不锈钢的接触电阻值降低,电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表面改性 极化曲线 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合金涂层的穴蚀过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久军 刘一梅 +3 位作者 李辉 刘世永 高阳 严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本文采用磁至伸缩式穴蚀试验机研究爆炸喷涂NiTi合金涂层的穴蚀性能。试验表明 ,热处理对NiTi合金涂层的耐穴蚀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在 180min的试验时间内 ,穴蚀失重差别可达到 2倍。穴蚀形貌观察结果表明 ,未热处理涂层表现出严重的脱... 本文采用磁至伸缩式穴蚀试验机研究爆炸喷涂NiTi合金涂层的穴蚀性能。试验表明 ,热处理对NiTi合金涂层的耐穴蚀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在 180min的试验时间内 ,穴蚀失重差别可达到 2倍。穴蚀形貌观察结果表明 ,未热处理涂层表现出严重的脱落现象。其原因是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涂层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合金元素进行充分的扩散 ,提高合金成分均匀性 ,降低相变阻力 ,提高了NiTi合金涂层的超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涂层 NITI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爆炸喷涂 热处理 穴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天然有机高分子阳离子改性絮凝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许映军 吉云秀 +3 位作者 丁永生 公维民 于志伟 许晓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5-57,共3页
为研发绿色絮凝剂 ,改善水资源短缺现状 ,以天然有机高分子玉米芯准纳米粉 ( QCCP,直径 <0 .14 7mm)为母体 ,用三乙胺与环氧氯丙烷共聚产物为阳离子单体 ( M)进行改性。采用 H2 O2 -Fe SO4 作引发剂 ,制得一种新型天然有机高分子阳... 为研发绿色絮凝剂 ,改善水资源短缺现状 ,以天然有机高分子玉米芯准纳米粉 ( QCCP,直径 <0 .14 7mm)为母体 ,用三乙胺与环氧氯丙烷共聚产物为阳离子单体 ( M)进行改性。采用 H2 O2 -Fe SO4 作引发剂 ,制得一种新型天然有机高分子阳离子改性絮凝剂 DXSL- ,确定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将 2 .0 g QCCP与含有 0 .7g Na OH的 8m L水混合 ,40℃条件下碱化 60 min。然后 ,加入 8m L 醚化单体和体系总质量 0 .0 1%引发剂以及 0 .1% Na Cl作为抑制剂 ,5 5℃条件下醚化3 .5 h。实验表明 ,用该絮凝剂絮凝处理高岭土悬浊液时 ,不到 5 min中层透光率就能达到 95 %以上。其絮凝性能达到传统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技术指标。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玉米芯 天然有机高分子 阳离子改性絮凝剂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元低合金高碳钢的热处理组织及硬度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戴玉梅 刘艳侠 +3 位作者 马永庆 张占平 齐育红 于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2,108,共4页
对一种低合金高碳钢(O.81C,0.65Cr,0.89W,0.54Mo,0.23V)热处理组织及硬度研究表明,该钢退火具有多类型碳化物(M3c,M4C3,M23C6,M6C和MC),在800-840℃区间退火,处于γ相低温区原碳化物部分溶解和新碳化物重新形核生长过程,使碳化物... 对一种低合金高碳钢(O.81C,0.65Cr,0.89W,0.54Mo,0.23V)热处理组织及硬度研究表明,该钢退火具有多类型碳化物(M3c,M4C3,M23C6,M6C和MC),在800-840℃区间退火,处于γ相低温区原碳化物部分溶解和新碳化物重新形核生长过程,使碳化物颗粒超细化,平均尺寸0.33-0.34μm.淬火时,因M3C、M23C6溶解于奥氏体的速度较快,在840-860℃淬火时,硬度可达HRC63-65;未溶碳化物M6C和MC(VC)有利于马氏体细化,但因其数量较少,淬火最高温度不易超过880℃.该钢在低温和中温回火有较好的抗回火性能,并能有效地促进残余奥氏体转变。该钢热处理过程组织结构特征能较好地以相平衡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超细碳化物 热处理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世永 孟德 黄德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8,共4页
综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的新近发展。列举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优越性和常见的焊接缺陷,重点分析了激光焊接气孔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给出了现今有关小孔研究工作的新进展。激光焊接的主要优点是高效率,尤其体现在大厚度的深熔焊接上。要... 综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的新近发展。列举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优越性和常见的焊接缺陷,重点分析了激光焊接气孔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给出了现今有关小孔研究工作的新进展。激光焊接的主要优点是高效率,尤其体现在大厚度的深熔焊接上。要想成功实现大厚度铝合金的深熔焊接,必须解决小孔所造成的气孔缺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铝合金 焊接缺陷 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对Zn-Al合金阻尼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关德林 魏海军 +1 位作者 于志伟 许晓磊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4,共3页
研究了微量Zr对Zn Al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用电阻炉石墨坩埚熔炼了Zn Al合金和Zn Al Zr合金 ,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金相观察 ,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了相结构分析 ,测量了铸态和淬火态在不同温度及频率的内耗。结果表明 :添加微量Zr可以... 研究了微量Zr对Zn Al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用电阻炉石墨坩埚熔炼了Zn Al合金和Zn Al Zr合金 ,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金相观察 ,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了相结构分析 ,测量了铸态和淬火态在不同温度及频率的内耗。结果表明 :添加微量Zr可以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 ,但并不改变合金的相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合金 阻尼 晶界内耗 锌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明涛 孙俊才 季世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9,共5页
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 FC)的关键部件之一,阳极性能对SO FC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阳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对阳极组织和性能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合理选择阳极材料和制备工艺条件,优化阳极微观组织结构是获得... 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 FC)的关键部件之一,阳极性能对SO FC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阳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对阳极组织和性能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合理选择阳极材料和制备工艺条件,优化阳极微观组织结构是获得高性能阳极的重要方面。对阳极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材料 SOFC 微观组织结构 极性 研究情况 高性能 制备方法 制备工艺 合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65)Al_(7.5)Ni_(10)Cu_(17.5)块状非晶晶化过程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奕 王英敏 +1 位作者 董闯 黑祖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36-1142,共7页
用透射电镜对Zr65Al7.5Ni10 Cu17.5块状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晶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相的组成是不同的。710K时 ,主要是tI CuZr2 相和tP Al2 Zr3 相 ,两者有固定的取向关系 :[0 10 ]tI∥ [0 10 ]tP,(10- 3) tI∥(2 0 2 ) tP。... 用透射电镜对Zr65Al7.5Ni10 Cu17.5块状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晶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相的组成是不同的。710K时 ,主要是tI CuZr2 相和tP Al2 Zr3 相 ,两者有固定的取向关系 :[0 10 ]tI∥ [0 10 ]tP,(10- 3) tI∥(2 0 2 ) tP。在 76 0K时 ,除了前面的两个相外 ,又出现了hP2 Al2 NiZr6相和hP3 α Zr相 ,两者也有固定取向关系 :[113]hP2 ∥ [0 0 1]hP3 ,(14- 1) hP2 ∥ (2 1- 0 ) hP3 。根据它们的晶格常数的相似性可以把晶化相归纳为两类 :tI ,oC ,hP3 和tP ,hP1,hP2 。这些相都是Zr基的 ,但前者富Cu和Ni,后者富Al。用电镜得到的结果来标定X射线衍射谱 ,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 晶化相 取向关系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辅助沉积Al_2O_3薄膜的微观状态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庆瑜 赵文军 +3 位作者 王平生 王亮 徐久军 朱剑豪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等微观分析手段 ,系统研究了氧离子束辅助离子束沉积方法制备的Al2 O3 薄膜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其随退火温度的变化 ,并对Al2 O3 薄膜折射率、显微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等微观分析手段 ,系统研究了氧离子束辅助离子束沉积方法制备的Al2 O3 薄膜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其随退火温度的变化 ,并对Al2 O3 薄膜折射率、显微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等物理特性及其随沉积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的薄膜基本满足Al2 O3 的标准成分配比 ;在沉积温度低于 5 0 0℃制备的Al2 O3 薄膜以非晶Al2 O3 相a Al2 O3 为主 ;Al2 O3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折射率、显微硬度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沉积温度高于 2 0 0℃时 ,薄膜与基体间的膜基结合强度将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分析表明 :薄膜表面形貌与晶体内部的结构相变有关 ,薄膜的退火相变途径为a Al2 O380 0℃ γ Al2 O310 0 0℃ γ Al2 O3 +α Al2 O312 0 0℃ α Al2 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A12O3薄膜 微观结构 表面形貌 物理特性 氧化铝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在腐蚀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俞春福 徐久军 黑祖昆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从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 (ECSPM )的工作原理出发 ,综述了近几年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在腐蚀电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指出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原位、局部腐蚀。
关键词 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 腐蚀电化学 应用 ECSPM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烧结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付传起 孙俊才 +1 位作者 王宙 于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7-1760,1764,共5页
通过基体合金化和添加不同含量的石墨,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试验机和MRH-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50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磨损... 通过基体合金化和添加不同含量的石墨,采用感应加热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石墨/铜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试验机和MRH-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500℃温度条件下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进而探讨了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与感应加热频率和石墨含量有关;在室温条件下,随着石墨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而减磨自润滑效果变好,在室温~500℃条件下,选用合适的感应加热频率和石墨的含量可以使石墨/铜铁基自润滑材料保持良好的耐磨性;而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变为犁沟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铜铁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感应加热烧结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负极嵌锂过程中的表面成膜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文钟晟 王可 解晶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7-441,共5页
采用交流阻抗法、EDS与XPS成分分析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负极在首次嵌锂过程中的表面成膜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膜组分进行了详细测试与分析.交流阻抗分析发现硅负极的表面成膜现象出现在较低的嵌锂电位下,膜厚随着嵌锂过程的进行而增加... 采用交流阻抗法、EDS与XPS成分分析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负极在首次嵌锂过程中的表面成膜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膜组分进行了详细测试与分析.交流阻抗分析发现硅负极的表面成膜现象出现在较低的嵌锂电位下,膜厚随着嵌锂过程的进行而增加,其组分以LiF和Li2CO3为主.通过Ar离子流对硅负极表面的深度刻蚀的XPS分析发现,其表面的膜层为非均质层,暴露于电解液中一侧的膜层组分中碳酸盐含量较高,而随着深度的增加, LiF的相对含量增加,靠近电极一侧的膜层可能存在着少量硅的氧化物及其与电解液的反应产物.少量Si由于不可逆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也存在于SEI膜的膜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固体电解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Sm掺杂CeO_2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明涛 孙俊才 +1 位作者 季世军 刘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Sm掺杂CeO2(SDC)电解质材料,通过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甘氨酸与金属阳离子比例(G/N)制备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比表面积测量结果显示,不同G/N比影响合成粉末的比表面积,导致粉末的烧结性能不同。G/... 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Sm掺杂CeO2(SDC)电解质材料,通过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甘氨酸与金属阳离子比例(G/N)制备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比表面积测量结果显示,不同G/N比影响合成粉末的比表面积,导致粉末的烧结性能不同。G/N比为2合成的粉末在1300℃烧结2h可以达到97%的理论密度。合成不同含量Sm掺杂铈基氧化物SmxCe1-xOδ(x=0.125,0.15,0.175,0.20,0.225,)电解质材料,制备电解质支撑的单电池,电解质厚度为1mm,采用泥浆喷涂工艺在电解质上制备60%(质量百分数)NiO-SDC阳极层,在1300℃共烧结2h,Ag浆作为阴极组成单电池,以H2和空气为燃料和氧化气体电池性能测试显示,Sm0.175Ce0.825Od为电解质的单电池性能最好,800℃最大功率密度达283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 掺杂铈基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材料Ba_(0.5)Sr_(0.5)Co_(0.8)Fe_(0.2)O_(3-σ)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嵩 文钟晟 +1 位作者 季世军 孙俊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为了在较低温度下合成具有高纯度的阴极材料Ba0.5Sr0.5Co0.8Fe0.2O3-σ(BSCF),采用X射线、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共沉淀合成法中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产物的相结构、组成成分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升... 为了在较低温度下合成具有高纯度的阴极材料Ba0.5Sr0.5Co0.8Fe0.2O3-σ(BSCF),采用X射线、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共沉淀合成法中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产物的相结构、组成成分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升高使前驱体由草酸盐沉淀向氢氧化物沉淀转化,在pH=10条件下,前驱体1100℃煅烧2 h后形成了单一的立方型钙钛矿型结构,比在pH=6条件下的前驱体煅烧温度降低了约100℃,而且成分配比更为准确.研究认为前躯体溶液的pH值对煅烧产物的组成和形貌影响至关重要,这主要是由于pH值的不同改变了前驱体的组成和颗粒形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Ba0.5Sr0.5Co0.8Fe0.2O3-σ 共沉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Fe-N合金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吉云秀 许阳 +1 位作者 公维民 高玉周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鉴于铁-氮合金薄膜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以铜片为基体,在碱性条件下制得化学镀铁-氮合金薄膜;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硫酸亚铁铵4g/L、氯化亚铁12g/L、酒石酸钾钠12g/L、水合肼60g/L、pH为12、温度85~90℃;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镀... 鉴于铁-氮合金薄膜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以铜片为基体,在碱性条件下制得化学镀铁-氮合金薄膜;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硫酸亚铁铵4g/L、氯化亚铁12g/L、酒石酸钾钠12g/L、水合肼60g/L、pH为12、温度85~90℃;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镀样的形貌、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镀铁-氮合金薄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氮薄膜 化学镀 软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合成CoTiO_3纳米晶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文元 孙俊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6-768,共3页
 利用Co2O3和TiO2采用高能球磨的机械化学合成纳米晶CoTiO3,并结合XRD和SEM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形成纳米晶CoTiO3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Co2O3和TiO2混合物在高能球磨过程中可以分为无定形形成期(0~2h)和CoTiO3晶...  利用Co2O3和TiO2采用高能球磨的机械化学合成纳米晶CoTiO3,并结合XRD和SEM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形成纳米晶CoTiO3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Co2O3和TiO2混合物在高能球磨过程中可以分为无定形形成期(0~2h)和CoTiO3晶粒长大期(2~6h);球磨6h后可以形成晶粒尺寸26.3nm的CoTiO3;同时混合物球磨1h后,在550℃温度处理1h,也可以形成晶粒尺寸28.7nm的CoTi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热处理 晶粒尺寸 纳米晶CoT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弹TiNi合金机敏摩擦学特性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立民 徐久军 +2 位作者 严立 杨钢 刘正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5,共7页
采用有限元法、Vickers压痕和滑动磨损实验研究超弹TiNi合金在法向载荷作用下的机敏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超弹TiNi合金的弹性恢复量大于奥氏体不锈钢,在载荷为0.98 N时,其弹性恢复量是不锈钢的1.30倍,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滑动磨损量是奥... 采用有限元法、Vickers压痕和滑动磨损实验研究超弹TiNi合金在法向载荷作用下的机敏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超弹TiNi合金的弹性恢复量大于奥氏体不锈钢,在载荷为0.98 N时,其弹性恢复量是不锈钢的1.30倍,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滑动磨损量是奥氏体不锈钢的0.14倍;综合有限元计算结果、Vickers压痕以及滑动磨损实验结果,超弹TiNi合金的机敏摩擦学特性是其塑性变形临界载荷和最大弹性应变增加、塑性区域面积减小以及应力增加速度减缓的综合体现。这种机敏摩擦学特性是TiNi合金具有良好耐磨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超弹TiNi合金 机敏摩擦学特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