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与健康促进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动机和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韩文华 翟一飞 苏煜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8期710-712,共3页
目的运用体育与健康促进理论,建立了体育与健康促进模式,通过教学干预来分析该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动机和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连海事大学海上专业2012级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教学干预。结果干预班大学生干预前兴趣感(27.0... 目的运用体育与健康促进理论,建立了体育与健康促进模式,通过教学干预来分析该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动机和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连海事大学海上专业2012级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教学干预。结果干预班大学生干预前兴趣感(27.06±3.60)分,能力感(23.04±3.69)分,努力感(21.04±2.96)分;干预后兴趣感(29.11±2.35)分,能力感(27.52±2.05)分,努力感(25.05±2.89)分,干预后运动动机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班干预前健康水平子量表生理健康(137.40±14.52)分,干预后生理健康(139.29±14.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心理健康(81.04±12.74)分,干预后心理健康(89.84±11.65)分,干预前社会适应健康(75.18±12.68)分,干预后社会适应健康(84.66±11.5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育与健康促进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动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生理健康的提升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健康促进 大学生 运动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文华 苏煜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8期687-690,共4页
目的了解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于2013年3—4月对大连海事大学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每周参... 目的了解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于2013年3—4月对大连海事大学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率偏低,每周参加4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偏少(18.4%),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群体不参加体育锻炼(13.2%);大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偏短,有大约1/3学生的锻炼时间不超过30 min(32.5%);锻炼频率为每周"从不参加"和"参加2次"、"参加3次"、"参加4次以上"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差值分别为-7.3548、-12.7018和-14.5305;锻炼持续时间为每次"小于30 min"和"大于1 h"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差值为-6.5986;专业、锻炼频率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具有主效应(F=8.028,P<0.05;F=2.920,P<0.05);专业和锻炼频率对生命欣赏行为具有交互效应(F=2.105,P<0.05)。结论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的增加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大学生 健康生活方式 锻炼频率 锻炼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体育锻炼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吕中凡 于洪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均产生深刻影响。准确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的必要前提之一。着重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在此... 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均产生深刻影响。准确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的必要前提之一。着重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体育锻炼的独特心理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气氛对体育学习动机水平的影响——目标定向与自我决定理论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玉良 李洪一 苏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根据目标定向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在理论上的相近之处,从情景和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创造的动机气氛,进行8周的实验,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创造任务掌握气氛有利于学生任务定向的形... 根据目标定向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在理论上的相近之处,从情景和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创造的动机气氛,进行8周的实验,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创造任务掌握气氛有利于学生任务定向的形成,以及体育学习内部动机的提高和缺乏动机的降低,而体育教学中自我表现气氛会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部动机;自主需要、归属需要和能力需要是影响体育学习动机水平的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习 教学气氛 目标定向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动机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石模型”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董晓春 郭玉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
体育产业是绿色GDP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着一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相对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这也意味着体育产业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潜力巨大。因此,未来相关的体育产业政策将大有作为。美国... 体育产业是绿色GDP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着一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相对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这也意味着体育产业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潜力巨大。因此,未来相关的体育产业政策将大有作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中阐述了"钻石模型",探讨了影响某一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探讨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石模型” 体育产业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乒乓球接发球教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静 刘文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101,104,共3页
全面阐述了乒乓球接发球教学方法。合理地掌握接发球技术,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是迅速提高乒乓球教学水平的关键。正确判断是接发球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 乒乓球 接发球 技术教学 判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运动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宝军 韩文华 苏煜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10期874-876,883,共4页
目的对科学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科学运动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385人作为调查对象,用自编问卷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目的对科学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科学运动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385人作为调查对象,用自编问卷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在运动不适时主动向有关人员请教有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F健康责任行为=9.500,P<0.05;F人际支持行为=10.224,P<0.05;F生命欣赏行为=9.335,P<0.05;F外显行为=8.143,P<0.05;F内隐行为=9.682,P<0.05;F总分=10.661,P<0.05);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有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F运动锻炼行为=23.980,P<0.05;F饮食营养行为=4.390,P<0.05;F健康责任行为=4.343,P<0.05;F外显行为=8.365,P<0.05;F总分=4.521,P<0.05);大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后根据需要向相关教师请教运动处方有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F运动锻炼行为=5.151,P<0.05;F饮食营养行为=8.663,P<0.05;F健康责任行为=5.894,P<0.05;F人际支持行为=5.196,P<0.05;F生命欣赏行为=5.744,P<0.05;F外显行为=9.020,P<0.05;F内隐行为=4.274,P<0.05;F总分=7.458,P<0.05)。结论科学运动有益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运动 大学生 健康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与体育学习缺乏动机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苏煜 郑厚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探讨缺乏体育学习动机的原因和表现,并对教学气氛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造任务掌握气氛和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缺乏动机 教学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大学生逃避课外运动行为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苏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9-52,共4页
研究目的是建立大学生逃避运动行为的动机模型,并通过调查分析来验证该模型。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管理和行为影响学生的能力感和自主感,而这种低自主支持的社会因子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我决定动机,从而导致学生低意图参与体育运动... 研究目的是建立大学生逃避运动行为的动机模型,并通过调查分析来验证该模型。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管理和行为影响学生的能力感和自主感,而这种低自主支持的社会因子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我决定动机,从而导致学生低意图参与体育运动,形成逃避运动行为。研究结果支持该模型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 动机模型 逃避运动行为 能力感 自主感 自我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89
10
作者 曲宗湖 郑厚成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0-27,共8页
分阶段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作了回顾,概述了高校体育发展状况,展望了高校体育改革的前景。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改革 中国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贷危机的现代体育与经济辩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瑛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美国次贷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严重的影响。结合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从经济学角度,采用逻辑分析、对比研究、资料调查等方法,对此次经济危机对体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对现代体育特点的剖析,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经济和现代体育的关系... 美国次贷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严重的影响。结合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从经济学角度,采用逻辑分析、对比研究、资料调查等方法,对此次经济危机对体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对现代体育特点的剖析,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经济和现代体育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危机对体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现代体育的新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复苏起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体育 次贷危机 体育产业链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体育赞助策略突出问题的研究
12
作者 张大庆 都晓娟 孙茂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5,45,共4页
以管理学中的矩阵分析法和体育学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如何改进我国企业体育赞助策略展开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矩阵分析法,并指出我国企业体育赞助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 以管理学中的矩阵分析法和体育学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如何改进我国企业体育赞助策略展开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矩阵分析法,并指出我国企业体育赞助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阐述了基于矩阵分析法的企业体育赞助改进策略,以使企业体育赞助运作更为科学和规范,帮助企业实现赞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体育赞助 改进策略 矩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技术形态形成的可能性研究
13
作者 崔浩 翟一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以哲学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体育技术形态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发现体育与技术根源的一致性、从内在逻辑发现体育与技术都要求做有效的活动、从内在的价值追求发现体育与技术都追求效益最... 以哲学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体育技术形态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发现体育与技术根源的一致性、从内在逻辑发现体育与技术都要求做有效的活动、从内在的价值追求发现体育与技术都追求效益最大化、从内在规律性与目的性发现体育与技术的结合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因此,体育形成技术化的发展态势存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技术形态 形成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大学生体质指数与健康生活方式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文华 苏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5-818,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指数和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并探讨大学生体质指数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对4所高校的20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发现,...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指数和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并探讨大学生体质指数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对4所高校的20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发现,仅有92人(4.8%)非常了解"应用体质指数评价自己健康状况";性别、年级和健康生活方式水平对大学生体质指数存在明显的影响(F=231.702,P<0.05;F=5.633,P<0.05;F=36.376,P<0.05)。大学生运动锻炼行为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130,P<0.01);大学生生活规律行为(r=-0.161,P<0.01)、饮食营养行为(r=-0.069,P<0.01)、健康危害行为(r=-0.072,P<0.01)、健康责任行为(r=-0.195,P<0.01)、人际支持行为(r=-0.204,P<0.01)、生命欣赏行为(r=-0.103,P<0.01)、外显性行为(r=-0.139,P<0.01)、内隐性行为(r=-0.126,P<0.01)和健康生活方式水平(r=-0.145,P<0.01)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体重过低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高于体重正常大学生。结论高校应该通过政策导向和教育干预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并及时追踪调查和系统评估。这将有助于大学生减缓体质指数增长的速率,并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指数 健康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韩文华 苏煜 高嵘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构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干预来分析该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连海事大学2016级陆上专业2个班60名学生进行教学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班学生健康行...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构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干预来分析该模式对大学生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连海事大学2016级陆上专业2个班60名学生进行教学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班学生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班学生的生活规律行为(14.10±3.11)分与干预前(14.47±3.0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班学生的运动锻炼行为(15.10±2.82)分、饮食营养行为(16.07±3.40)分、健康危害行为(15.63±1.83)分、健康责任行为(25.60±4.08)分、人际支持行为(24.10±4.69)分、压力管理行为(19.30±2.47)分和生命欣赏行为(20.97±3.35)分与干预前(11.23±3.14、13.23±3.63、12.67±1.92、22.83±4.38、21.10±5.67、16.57±3.77、17.50±5.2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班学生的生理健康(154.56±12.72)分、心理健康(99.85±17.90)分和社会健康(95.34±14.65)分与干预前(141.52±12.97、86.15±18.36、82.58±14.8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健康状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 健康促进 大学生 健康行为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暴力报道现状和导向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博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4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1980年以来体育暴力的报道情况,探讨大众传媒对体育暴力的报道与受众的接受,为克服社会负面影响提供相应的导向策略。主要结论:竞技体育的固有属性和认为体育暴力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的文化偏见是体育暴力存在的原因;...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1980年以来体育暴力的报道情况,探讨大众传媒对体育暴力的报道与受众的接受,为克服社会负面影响提供相应的导向策略。主要结论:竞技体育的固有属性和认为体育暴力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的文化偏见是体育暴力存在的原因;媒体对体育暴力进行过度报道的现状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传媒报道的节制、淡化商业主义操纵和规范"暴力文字"是媒体体育暴力报道的导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原理 体育信息 体育新闻 暴力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5-46,共2页
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终身体育观念 培养 高校学生 终身体育思想 高校体育教育 大学生 有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攻击性和内隐自尊对足球运动员竞赛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贺 李静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内隐联想测验探讨内隐攻击性和内隐自尊对足球运动员竞赛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足球运动员在竞赛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竞赛攻击性行为,并表现出积极的内隐攻击性和一定的内隐自尊。研究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和内隐自尊可以作为... 采用问卷调查、内隐联想测验探讨内隐攻击性和内隐自尊对足球运动员竞赛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足球运动员在竞赛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竞赛攻击性行为,并表现出积极的内隐攻击性和一定的内隐自尊。研究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和内隐自尊可以作为预测竞赛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内隐攻击性 内隐自尊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及竞赛压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静 刘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56,266,共5页
以参加第11届全运会的104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一般自我效能与自我设限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竞赛压力与性别、运动项目可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运动员个体的自我设限倾... 以参加第11届全运会的104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一般自我效能与自我设限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竞赛压力与性别、运动项目可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运动员个体的自我设限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自我设限倾向越弱。(2)竞赛压力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中具有显著性的调节作用,随着竞赛压力水平的增高,较高水平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设限倾向的抑制性作用具有增强的趋势。(3)性别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运动项目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中具有显著性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随着竞赛压力水平的提高,集体项目特征对运动员个体自我设限倾向的抑制性作用具有增强的趋势,且这一调节作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一般自我效能感 自我设限 竞赛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特点与差异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贺 李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9-441,共3页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方法,探讨青少年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特点与差异情况。结果表明:(1)青少年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倾向具有明显的自动化特征,表现出积极的内隐攻击性态度。(2)青少年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存在着性别、技术等级、训练年限...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方法,探讨青少年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特点与差异情况。结果表明:(1)青少年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倾向具有明显的自动化特征,表现出积极的内隐攻击性态度。(2)青少年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存在着性别、技术等级、训练年限及项目特点差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有更强的内隐攻击性;不同技术水平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强度无显著性差异;4年以下训练年限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强度显著高于9年以上的运动员,并呈现出训练年限越长青少年运动员内隐攻击性强度越弱的趋势;集体项目运动员比个人项目运动员有更强的内隐攻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内隐态度 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