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建立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军祥 姜谙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7-1158,共12页
在实际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引起地下岩体应力重分布使得围岩的微裂纹扩展损伤,并伴随有塑性流动变形。在地下水环境中对于孔隙和微裂隙围岩介质受到应力作用时,在内部将产生高孔隙水压力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质,也改变了围岩的破坏模式... 在实际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引起地下岩体应力重分布使得围岩的微裂纹扩展损伤,并伴随有塑性流动变形。在地下水环境中对于孔隙和微裂隙围岩介质受到应力作用时,在内部将产生高孔隙水压力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质,也改变了围岩的破坏模式。为了研究损伤引起的刚度退化和塑性导致的流动两种破坏机制的耦合作用,从弹塑性力学和损伤理论的角度出发,同时引入修正有效应力原理来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建立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针对该本构模型推导了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数值积分算法-隐式返回映射算法,分别对预测应力返回到屈服面的光滑圆锥面或尖点奇异处两种可能的情况给出了详细的描述,隐式返回映射算法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大多数弹塑性损伤模型中涉及参数多且不易确定的问题,采用反分析方法获得损伤参数,解决了损伤参数不易确定的难题;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使用C++语言编制了弹塑性损伤本构求解程序,并对所建立的弹塑性损伤模型和所编程序进行了试验和数值两个方面的验证;最后将其在吉林抚松隧道工程中进行应用,模拟了塑性区和损伤区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石的力学性能、塑性和损伤变化趋势,所编程序能够进行实际工程问题的模拟,对现场施工给予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水压力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修正有效应力原理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隐式返回映射算法 反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模型的工程材料统一单轴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何浩祥 闫维明 李晓飞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90,共7页
工程材料的单轴应力-应变全曲线反映了材料最基本的本构关系,但目前对适用于多种材料的统一本构关系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基于传染病传播动力学SIR模型,建立了反映材料单元动态变化的应力-应变模型。根据同伦分析方法提出了模型的解析... 工程材料的单轴应力-应变全曲线反映了材料最基本的本构关系,但目前对适用于多种材料的统一本构关系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基于传染病传播动力学SIR模型,建立了反映材料单元动态变化的应力-应变模型。根据同伦分析方法提出了模型的解析解和近似解,并讨论了模型反映材料尺寸效应和应变率的能力。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单轴应力-应变模型中的参数可以与实际材料的力学特性相对应,模型解能够统一、全面、准确地反映多种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尺寸效应和应变率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关系 尺寸效应 应变率 同伦分析方法 传染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进化算法的隧道渗流反分析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春景 姜谙男 +3 位作者 王军祥 陈维 胡雪峰 刘义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8-905,共8页
针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渗流场变化问题求解渗流参数,将围岩视为多孔连续介质,利用C++语言基于变分原理自主开发了有限元渗流计算SEEP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异进化算法编制了相应的渗流参数反分析程序SBAP。结... 针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渗流场变化问题求解渗流参数,将围岩视为多孔连续介质,利用C++语言基于变分原理自主开发了有限元渗流计算SEEP程序,并通过算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异进化算法编制了相应的渗流参数反分析程序SBAP。结合大连金州至普兰店区间隧道工程,利用单位距离隧洞涌水量和测点孔隙水压值对该工程不同地层的水平渗透系数和竖向渗透系数进行反演。将反演得到的参数带入到SEEP程序中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证明差异进化算法能较好的应用于渗流反分析当中,为类似地下工程渗流参数的确定和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进化 渗流 智能反分析 渗透系数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岸式海上机场水运交通规划与布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诺 陈爽 +1 位作者 杨春霞 石磊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海上建设机场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对城市污染小,飞机起降安全等优点,但与周边陆域交通的联系方面明显薄弱,旅客和货物进出港的通达性和安全性也存在较大问题。文中从分析世界上已建的海上机场案例出发,重点讨论了水运交通的规划与设计,针... 海上建设机场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对城市污染小,飞机起降安全等优点,但与周边陆域交通的联系方面明显薄弱,旅客和货物进出港的通达性和安全性也存在较大问题。文中从分析世界上已建的海上机场案例出发,重点讨论了水运交通的规划与设计,针对我国正在规划建设海上机场的水运交通布置方案进行了探讨,以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机场 水运 交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林 伍雪南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1X期199-199,共1页
介绍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的监测和污染状况,并详细论述了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了减小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地下水资源 污染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制图中圆柱相关内容的教学方法探讨
6
作者 孙昂 刘德良 曹淑华 《航海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87-88,共2页
结合教学实践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探讨工程制图教学中高效讲解圆柱相关内容的有效方法,以生动化教学模型和可视化思考为出发点,提出五点可行的做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教学方法 圆柱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制图教学中轴测图的有效运用
7
作者 孙昂 路慧彪 邹玉堂 《航海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84-85,共2页
探讨在工程制图教学中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使用轴测图,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可行的做法。指出把轴测图及时、合理地渗透、融合到有关内容的教学中,能增强学生对立体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提高工程图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工程制图 轴测图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t门式起重机吊装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荣敏 陈忱 王耀东 《港口装卸》 2011年第4期15-17,共3页
1项目背景大型门式起重机已经成为船体分段制造中的平台翻身、总组、船坞内定位与资源配置的大型关键设备。依据造船行业的特点,针对船舶分段作业的大小来配置吊车型号与规格,目前较大的吨位有300t、400t、600t、900t、1000t、1200t... 1项目背景大型门式起重机已经成为船体分段制造中的平台翻身、总组、船坞内定位与资源配置的大型关键设备。依据造船行业的特点,针对船舶分段作业的大小来配置吊车型号与规格,目前较大的吨位有300t、400t、600t、900t、1000t、1200t等。为了适应工程机械行业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门式起重机正在向大跨度、大吨位、高速度方向发展。图1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600t门式起重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式起重机 安全技术 吊装工程 工程机械行业 资源配置 分段制造 造船行业 分段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桥梁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东升 岳茂光 +2 位作者 李晓莉 孙治国 屈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08-213,共6页
提出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输入真实地震波选择方法以满足高墩桥梁抗震时程分析需求。首先在PEER强震记录数据库中选择满足震级、距离、加速度峰值及长周期特性的不同场地条件的备选地震波。其次根据场地条件以备选地震波反应谱与设计反应... 提出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输入真实地震波选择方法以满足高墩桥梁抗震时程分析需求。首先在PEER强震记录数据库中选择满足震级、距离、加速度峰值及长周期特性的不同场地条件的备选地震波。其次根据场地条件以备选地震波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在平台段与高墩桥梁前几阶周期点附近(平均)谱值的相对误差最小为双控指标(小于15%),确定具体的输入地震波以实现时程分析结果与(设计)反应谱分析统计一致性要求。以某百米高墩桥梁抗震时程分析为例验证建议选波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时程分析 输入地震波 设计反应谱 统计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凌贤长 郭明珠 +3 位作者 王东升 王臣 王丽霞 王志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22,共5页
采用大型振动台进行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模型试验,很好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场地液化及结构破坏的各种宏观现象。0.15gEl Centro波输入下,上部砂层局部液化,桩-柱墩加速度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 采用大型振动台进行液化场地桩基桥梁震害响应模型试验,很好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场地液化及结构破坏的各种宏观现象。0.15gEl Centro波输入下,上部砂层局部液化,桩-柱墩加速度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表则大幅度减小。0.5gEl Centro波输入下,整个砂层全部液化,桩被折断且加速度也主要表现为低频反应,桩动应变幅值自下而上很快增大、到达地表则大幅度减小。砂层液化与否,对桩-柱墩动力反应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桩基桥梁 震害响应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下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石岩 王东升 孙治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了解采用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的连续梁桥在近断层地震动下减震系统的减震效果,以1座(40+64+40)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考虑邻梁碰撞效应的动力弹塑性计算模型,通过输入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 为了解采用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的连续梁桥在近断层地震动下减震系统的减震效果,以1座(40+64+40)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考虑邻梁碰撞效应的动力弹塑性计算模型,通过输入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近断层地震动和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进行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具有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下,采用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的组合减震系统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其减震率可以达到60%以上;具有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对减震桥梁会产生更强烈的地震反应,也更容易引起邻梁碰撞,忽略碰撞效应将会高估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连续梁桥 减震 减震榫 拉索限位器 近断层地震动 碰撞效应 地震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启示 被引量:70
12
作者 霍林生 李宏男 +1 位作者 肖诗云 王东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8-723,共6页
为进一步理解汶川地震中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后框架结构震害调查资料,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抗震设计原则,对框架结构中的一些典型震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主要包括防震缝处的震害... 为进一步理解汶川地震中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后框架结构震害调查资料,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抗震设计原则,对框架结构中的一些典型震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主要包括防震缝处的震害,结构竖向刚度、强度不均匀产生的震害,框架梁、柱及节点处的震害,围护结构与填充墙处的震害及楼梯震害.在对震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强框架结构安全性的措施.所得分析结果可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及有关的规范修订提供参考,以保证框架结构在地震中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框架结构 震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曲线梁桥震害及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东升 孙治国 +1 位作者 李晓莉 霍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572-579,共8页
以汶川大地震中严重破坏的回澜立交桥为例,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现场震害调查,分析了回澜立交桥的地震破坏机理。数值分析表明,地震时设有支座的最矮的1号桥墩支座发生滑移破坏,以致刚度较大(次矮)的2号刚构桥墩承受很大的地震惯性力,... 以汶川大地震中严重破坏的回澜立交桥为例,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现场震害调查,分析了回澜立交桥的地震破坏机理。数值分析表明,地震时设有支座的最矮的1号桥墩支座发生滑移破坏,以致刚度较大(次矮)的2号刚构桥墩承受很大的地震惯性力,2号墩首先发生弯曲屈服,此后随延性发展因抗剪能力不足最终发生剪切破坏直至倒塌损毁,呈现典型的弯剪破坏特征。现场震害调查发现,回澜立交桥震害集中于抗弯刚度较大的刚构墩上,而其余桥墩震害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混凝土保护层的脱落、混凝土开裂以及墩顶支座的滑移破坏等。数值分析结果与震害调查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曲线梁桥 震害 回澜立交桥 弯剪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空心墩延性变形能力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孙治国 郭迅 +1 位作者 王东升 梁永朵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6,共6页
基于纤维梁柱单元建立钢筋混凝土空心墩滞回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讨论纵筋配筋、壁厚、混凝土强度、剪跨比等因素对空心墩延性变形能力影响。研究表明:对剪跨比大于7.0的高墩,提高纵筋配筋率可有效增强其... 基于纤维梁柱单元建立钢筋混凝土空心墩滞回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讨论纵筋配筋、壁厚、混凝土强度、剪跨比等因素对空心墩延性变形能力影响。研究表明:对剪跨比大于7.0的高墩,提高纵筋配筋率可有效增强其延性变形能力;而对于剪跨比小于5.0的中低墩,提高纵筋配筋率对其延性变形能力不利;在轴压比和纵筋配筋率一定情况下,空心墩壁厚对其延性变形能力影响不大,而保持轴力和纵筋配筋量不变时,增大壁厚可有效增加中低墩延性变形能力;且在固定轴力下,增大混凝土强度对提高中低墩延性变形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墩 高墩 延性变形能力 纤维梁柱单元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RB实现桥梁排架基于保险丝理念的抗震设计 被引量:30
15
作者 孙治国 华承俊 +1 位作者 石岩 王东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9-205,共7页
由于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BRB)利用低屈服点芯材轴向受压、受拉屈服耗能,若置于钢筋混凝土桥梁排架中,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先于排架屈服并耗能,可减少排架本身的地震损伤,且其破坏后易于更换、起保险丝的作用。为此,初步... 由于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BRB)利用低屈服点芯材轴向受压、受拉屈服耗能,若置于钢筋混凝土桥梁排架中,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先于排架屈服并耗能,可减少排架本身的地震损伤,且其破坏后易于更换、起保险丝的作用。为此,初步发展利用BRB实现桥梁排架基于保险丝理念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拟静力、增量动力分析手段对BRB减小排架地震损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RB核心段长度为影响排架屈服顺序关键,BRB先于桥梁排架构件发生屈服并消耗地震能量,因此能提高桥梁排架强度及刚度,延缓排架本身屈服过程,减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排架 防屈曲支撑(BRB) 可替换耗能元件 保险丝 拟静力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简支梁桥落梁震害与设计对策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东升 王吉英 +1 位作者 孙治国 李晓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595-602,共8页
总结了5.12汶川大地震中简支梁桥落梁震害及主要影响因素,发现除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外,断层地表破裂、近断层地震动效应、桥台胸墙冲切破坏、防落梁构造措施单一及桥梁体型复杂等因素都是引起简支梁桥落梁震害的重要原因。提出了简... 总结了5.12汶川大地震中简支梁桥落梁震害及主要影响因素,发现除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外,断层地表破裂、近断层地震动效应、桥台胸墙冲切破坏、防落梁构造措施单一及桥梁体型复杂等因素都是引起简支梁桥落梁震害的重要原因。提出了简支梁桥防落梁设计的基本理念及相关技术方案要点为允许墩梁间发生滑移,以降低桥墩承受的地震惯性力,以及盖梁提供允许的最大滑移长度及支座支承宽度,再辅助挡块或拉索限位器等共同防止落梁发生。最后结合现行规范,以拉索限位器为例给出了简支梁桥防落梁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简支梁桥 落梁震害 挡块 拉索限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础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唐亮 凌贤长 +2 位作者 徐鹏举 高霞 王东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2-680,共9页
针对上覆黏土层、下部饱和砂层结构的可液化场地条件,采用2×2低承台群桩—独柱墩结构,完成了可液化场地群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试验表明:在小幅震动阶段孔压仅有少量积累,孔压积累主要发生在强烈振动段;孔压... 针对上覆黏土层、下部饱和砂层结构的可液化场地条件,采用2×2低承台群桩—独柱墩结构,完成了可液化场地群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试验表明:在小幅震动阶段孔压仅有少量积累,孔压积累主要发生在强烈振动段;孔压随震动幅值增大、持时延长而变得更高;最强烈液化作用滞后于峰值加速度时刻。砂层加速度反应受场地液化影响较大;随着砂层液化的发展,土层位移峰值时刻与输入地震波峰值时刻、土层加速度峰值时刻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时滞特征,而土层位移对桩的弯矩反应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且液化砂层位移对桩土相互作用力影响效应已凸显;完全液化砂层的承载力并未全部丧失;无论砂层液化与否,桩与砂层加速度反应规律保持一致;地震中土层分界附近桩的加速度、弯矩出现突变。振动台试验无疑为可液化场地桥梁群桩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必要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地震反应 桥梁低承台群桩基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斜交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及环境温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石岩 王东升 +1 位作者 孙治国 沈永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18-124,共7页
针对斜交桥震害特点及低温环境改变隔震支座力学特性现象,以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斜交连续梁桥为例,采用Hertz-damp模型考虑梁体与桥台的碰撞作用。基于OpenSees地震分析平台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分析桥墩位移、墩底反力、碰撞力、梁体旋... 针对斜交桥震害特点及低温环境改变隔震支座力学特性现象,以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斜交连续梁桥为例,采用Hertz-damp模型考虑梁体与桥台的碰撞作用。基于OpenSees地震分析平台建立动力分析模型,分析桥墩位移、墩底反力、碰撞力、梁体旋转度与斜交桥斜度关系及梁端碰撞力分布规律。在对比不同隔震支座温度特性修正方法差异基础上,讨论隔震斜交桥梁地震反应与环境温度及斜度关系。结果表明,梁体双向水平与平面内转动耦合使梁体与桥台在其钝角处先发生碰撞,而碰撞作用会加剧梁体转动;低温引起的支座特性改变将会放大桥墩地震反应,若不计其影响,在0℃、-10℃、-30℃条件下,与常温(23℃)相比墩底剪力及弯矩会被低估10%、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桥 隔震设计 铅芯橡胶支座 环境温度 地震碰撞 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下的高速铁路桥梁减震设计 被引量:24
19
作者 石岩 王东升 孙治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40,共7页
在"功能分离"设计理念基础上,提出减震榫与拉索限位器组合的高速铁路桥梁减震方案,通过减震榫的屈服耗能作用减小桥梁的地震响应,通过拉索限位器控制减震榫的过大变形和防落梁,给出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在多遇地震、设计地震和... 在"功能分离"设计理念基础上,提出减震榫与拉索限位器组合的高速铁路桥梁减震方案,通过减震榫的屈服耗能作用减小桥梁的地震响应,通过拉索限位器控制减震榫的过大变形和防落梁,给出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在多遇地震、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以1座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例,研究在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滑冲效应和无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下,采用组合减震方案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仅采用减震榫的桥梁在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可能因减震榫变形过大而不安全;加设拉索限位器后,能有效地控制减震榫的变形及墩梁的相对位移,起到了较好减震效果,其减震率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近断层地震动 减震设计 减震榫 拉索限位器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状态指标的盾构隧道水-力耦合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春景 姜谙男 +1 位作者 江宗斌 王善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2-1770,共9页
针对富水区土压平衡式盾构隧道施工进行了水-力耦合(H-M耦合)数值模拟。首先在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单元状态指标ZSI(Zone State Index),该指标将屈服、破坏接近度等进行适当变换,统一到单元安全度量体系(负值代表破坏),实现了单... 针对富水区土压平衡式盾构隧道施工进行了水-力耦合(H-M耦合)数值模拟。首先在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单元状态指标ZSI(Zone State Index),该指标将屈服、破坏接近度等进行适当变换,统一到单元安全度量体系(负值代表破坏),实现了单元的弹性、屈服和破坏3种状态的完整表达。然后将应变-渗透系数方程与ZSI结合,使渗透系数在耦合的过程中随单元状态发生改变,弥补了FLAC^(3D)渗流模拟中渗透系数不变的不足。最后采用FLAC^(3D)的FISH语言二次开发,以大连地铁202标段香工街站-沙河口火车站区间盾构地铁隧道为例,实现H-M耦合过程的模拟。分析了隧道掘进的过程中开挖面及围岩的变形和破坏特征,根据开挖面上ZSI的计算结果对开挖面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H-M耦合过程中模拟和分析,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耦合 盾构隧道 开挖面 单元状态指标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