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的“自由个性”和人的“丰富潜能”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从哲学层面漫谈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 被引量:3
1
作者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弗朗索瓦·佩鲁 《新发展观》 哲学思想 “自由个性” “丰富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与人的生命存在——对“管理”产生前提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8
2
作者 傅长吉 丛大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0,39,共5页
管理的本质不是自然的、物质的、神赐的,而是人性的产物。管理是人的生命创造。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是管理产生的起点,区别于动物的生命存在是管理生成的基础。人的生命存在是管理产生的前提。
关键词 管理 前提 人的生命存在 哲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 被引量:7
3
作者 丛大川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2-68,共7页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丛大川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认为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革命性变革,它解构并超越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在批判地接受费尔巴哈哲学主题的基础上,以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中...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丛大川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认为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革命性变革,它解构并超越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在批判地接受费尔巴哈哲学主题的基础上,以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中介,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大变换,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唯物主义 思维方式 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 革命性变革 黑格尔 形而上学本体论 人道主义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管理与人的生活需要——管理与需要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
4
作者 傅长吉 丛大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追问了中西方关于“管理”和“需要”的概念,认为理论界对“管理”的理解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没有把管理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二是把管理看成组织行为或对他人及事物的管理,忽略了人的自我管理。由此,本文提出,管理源于人的生活需要;... 本文追问了中西方关于“管理”和“需要”的概念,认为理论界对“管理”的理解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没有把管理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二是把管理看成组织行为或对他人及事物的管理,忽略了人的自我管理。由此,本文提出,管理源于人的生活需要;管理支撑人的生活需要。管理不仅仅是组织对他人的管理行为,而是每个个体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需要 生活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是什么”的当代追问——评孙正聿同志的《哲学通论》 被引量:3
5
作者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哲学通论 孙正聿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 被引量:1
6
作者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4-58,共5页
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丛大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国内的实践唯物主义派别的主要文本根据。尽管该派内尚存诸多分歧,但基本点大体一致:把《提纲》中的哲学思想视为唯物主义的新形态,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丛大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国内的实践唯物主义派别的主要文本根据。尽管该派内尚存诸多分歧,但基本点大体一致:把《提纲》中的哲学思想视为唯物主义的新形态,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和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马克思 费尔巴哈 哲学精神 价值取向 “新唯物主义” 人道主义 重新解读 实践唯物主义 《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层面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7
作者 丛大川 张士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不同学术理论层面,有不同的含义。在价值观念层面,“唯物主义”即“拜物主义”或“拜物教”,具体表现为“唯经济主义”、“唯物质财富主义”、“物质享乐主义”。而“唯心主义”则把精神需求视为人生的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不同学术理论层面,有不同的含义。在价值观念层面,“唯物主义”即“拜物主义”或“拜物教”,具体表现为“唯经济主义”、“唯物质财富主义”、“物质享乐主义”。而“唯心主义”则把精神需求视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强调个人的自由自觉的精神修养,强调文化价值决定经济基础、精神文明决定物质文明。马克思实践哲学强调以人为本,其价值取向当是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文化价值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之辩——回到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哲学理想
8
作者 刘玉仙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论是与"实践人本主义"并存的天才创意,"异化劳动"论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由"国民经济学"这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论是与"实践人本主义"并存的天才创意,"异化劳动"论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由"国民经济学"这一形而下的科学理论提升(不是科学逻辑推导)到形而上的实践人道主义。故它在《手稿》中处于非常特殊的"中介"地位。"劳动异化"论是从经济科学通向人道哲学的"云梯"。"异化劳动"导致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那么未来哲学性理想社会就要扬弃异化复归人的理想类本质、理想的脑体劳动和共产主义博爱关系,马克思由此天才地创意出当做人道主义理解的共产主义的哲学性理想或理想性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实践人道主义 实践心本论 人的自我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与人道主义的哲学观念——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9
作者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8-63,共6页
时下我国哲学界正兴起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释派别,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派别。这一派别的一个主导性观点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异化史观和实践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尚... 时下我国哲学界正兴起一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释派别,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派别。这一派别的一个主导性观点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异化史观和实践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尚属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 哲学观念 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 科学观点 唯物史观 实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科学唯物主义还是实践人道主义?──与王金福、刘怀玉、朱宝信同志谈马克思哲学的本性
10
作者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0-93,共4页
是科学唯物主义还是实践人道主义?──与王金福、刘怀玉、朱宝信同志谈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丛大川我在《理论探讨》1996年第2期发表了《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和最后纲领》一文,将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作用的唯物主义历史... 是科学唯物主义还是实践人道主义?──与王金福、刘怀玉、朱宝信同志谈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丛大川我在《理论探讨》1996年第2期发表了《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和最后纲领》一文,将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作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视为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将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实践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的人道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马克思历史观 历史科学 共产主义 马克思的哲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