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魏海峰 代智能 +3 位作者 刘长发 方涛 朱学惠 何洁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介绍了复合生物过滤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植物滤器与微生物滤器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动物滤器与植物滤器或微生物滤器过滤等主要几种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探讨了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复合水处理技术 生物过滤 水产养殖 生物滤器 废水处理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环境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益春 赵元凤 +2 位作者 吕景才 付晚涛 刘长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138-140,146,共4页
着重分析了微生物,大型藻类及其他生物在海水养殖环境中的生物修复作用,原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修复 海水养殖 环境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填海工程对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6
3
作者 高文斌 刘修泽 +1 位作者 段有洋 董婧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3-166,共4页
针对辽宁省围填海工程越来越多的情况,分析了围填海工程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可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发展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围填海 渔业资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环境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益春 赵元凤 +2 位作者 吕景才 付晚涛 刘长发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海水养殖环境 生物修复技术 水产养殖业 经济利益 产业经济 养殖容量 养殖水域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污染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及可行性 被引量:75
5
作者 张国胜 陈勇 +3 位作者 张沛东 田涛 刘海映 许传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在分析世界海洋牧场发展的基础上,以中国海洋渔业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论述了中国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在渤海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几点建议,建议对渤海水域进行整体长远规划,在近岸较深水域投放以增殖底栖... 在分析世界海洋牧场发展的基础上,以中国海洋渔业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论述了中国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在渤海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几点建议,建议对渤海水域进行整体长远规划,在近岸较深水域投放以增殖底栖和近底层鱼类为主的人工鱼礁,在适合网箱养鱼的近岸或内湾水域投放人工藻礁,在旅游城市近岸海域建设音响驯化型海洋牧场,最终在渤海海域形成布局合理的海洋大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 海洋牧场 可行性 海洋渔业 可持续性发展 渤海海域 整体规划 人工鱼礁 人工藻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法处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废水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恒明 魏海峰 +1 位作者 刘靖 刘裕然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以聚合氯化铝铁为混凝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采用混凝法处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铁加入量、沉降时间、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废水pH和混凝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聚合氯化铝铁为混凝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采用混凝法处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铁加入量、沉降时间、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废水pH和混凝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铝铁加入量50 mg/L、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加入量2 mg/L、废水pH 6.0~8.0、快速搅拌1 min、慢速搅拌6 min、沉降时间25 min、混凝温度20~25℃的条件下,废水的SS去除率达97%以上,COD去除率达7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混凝 聚合氯化铝铁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亚非原油饱和链烷烃分布特征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星 王震 +3 位作者 马新东 林忠胜 徐恒振 姚子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4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10种常见亚非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姥姣烷(Pr)、植烷(Ph)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基于饱和链烷烃指纹信息的主成分分析和基于饱和链烷烃各组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对中国2种典型原油(A9和A10)及8种常见进口亚非原...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10种常见亚非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姥姣烷(Pr)、植烷(Ph)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基于饱和链烷烃指纹信息的主成分分析和基于饱和链烷烃各组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对中国2种典型原油(A9和A10)及8种常见进口亚非原油(A1~A8)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10种原油按照C21前/C22后(C原子数≤21的正构烷烃浓度之和与C原子数≥22的正构烷烃浓度之和比)由高到低排序为A6、A3、A1、A2、A9、A4、A10、A8、A7、A5;10种原油的成熟度由高到低排序为A1=A9、A7、A5、A8、A4、A2=A10、A3、A6;基于饱和链烷烃指纹信息的主成分分析和基于饱和链烷烃各组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所得的10种原油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2者右下角一类的分析结果高度一致,但中间一类和左上角一类的分析结果有所差别,前者所得中间一类的分析结果更为优化,将A4、A7、A8和A10原油进一步分成2类,但对A5原油的单独分类趋势有所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溢油鉴别 饱和链烷烃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铅在刺参组织的蓄积、分配、排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元凤 吴益春 +4 位作者 吕景才 蒋子龙 刘陆洋 程振远 常亚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77-1680,共4页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海水中铅在刺参内脏、纵肌、体壁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铅浓度为0.5mg·L-1时,在不投喂的情况下,各组织中铅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第12d达到吸收平衡,此时铅蓄积量(mg·kg-1干重...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海水中铅在刺参内脏、纵肌、体壁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铅浓度为0.5mg·L-1时,在不投喂的情况下,各组织中铅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第12d达到吸收平衡,此时铅蓄积量(mg·kg-1干重)为内脏(162.76)>纵肌(138.61)>体壁(71.14)。蓄积速率为内脏团>纵肌>体壁,这表明内脏是铅蓄积的主要部位。染毒18d后将刺参分为两组均移入清洁海水中,分别在投喂普通饵料和投喂添加海藻多糖的普通饵料的条件下,进行排放实验,结果表明,随排放时间增加各组织铅蓄积量明显下降,第24d时各组织中铅大部分排出。未添加多糖一组排放率为纵肌(59.12%)>内脏团(52.02%)>体壁(47.86%),添加多糖组各组织铅排放率要高于未添加多糖组,为内脏团(80.29%)>纵肌(67.85%)>体壁(51.41%)。表明,受铅污染的刺参在清洁海水暂养一段时间后,各组织器官均能排放出一部分重金属,其中可食用部分体壁可排出大约50%,饵料中添加海藻多糖对重金属铅的排放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蓄积 排放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生对小球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伍筱琳 刘仁沿 +3 位作者 李红霞 那广水 姚子伟 关道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研究三氯生(Triclosan)对小球藻(Chlorella spp)生长状况、藻细胞光合色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检测三氯生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随药剂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呈现较好的剂... 研究三氯生(Triclosan)对小球藻(Chlorella spp)生长状况、藻细胞光合色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检测三氯生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随药剂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96h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为0.0650mg·L-1,属于高毒;三氯生明显抑制小球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并对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有持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小球藻 生长 光合色素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海峰 朱学惠 +3 位作者 刘长发 曹巍 何洁 刘恒明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287,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在Pb(Ⅱ)、Zn(Ⅱ)胁迫下对不同浓度总氨氮的吸收过程。总氨氮的设计水平为0、0.25、0.5、1.0、1.5、2.0mg/L,Pb(Ⅱ)、Zn(Ⅱ)的质量浓度为0.5、1.0mg/L,持续时间为1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在Pb(Ⅱ)、Zn(Ⅱ)胁迫下对不同浓度总氨氮的吸收过程。总氨氮的设计水平为0、0.25、0.5、1.0、1.5、2.0mg/L,Pb(Ⅱ)、Zn(Ⅱ)的质量浓度为0.5、1.0mg/L,持续时间为12h。结果表明:对照组在0~1h内,孔石莼对总氨氮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之后的时间段,有明显的快吸收过程;在Pb(Ⅱ)、Zn(Ⅱ)的胁迫下,这种初期快速吸收的现象减弱;两种重金属都能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产生抑制作用,其中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初期阶段(0~1h)的胁迫作用显著,抑制率达40%~70%;高浓度(1mg/L)的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胁迫作用大于低浓度(0.5mg/L);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抑制作用强于Pb(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胁迫 孔石莼 总氨氮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处理海水和养殖废水的无纺布滤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俊新 刘长发 +2 位作者 魏海峰 赵不凋 周小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326,共4页
采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生物滤池工艺,以无纺布为填料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和牙鲆养殖废水。通过改变水力负荷,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滤器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以沸石、煤渣和塑料短管为填料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无纺布为填料的滤器处理模... 采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生物滤池工艺,以无纺布为填料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和牙鲆养殖废水。通过改变水力负荷,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滤器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以沸石、煤渣和塑料短管为填料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无纺布为填料的滤器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的氨氮容积负荷可达1.75g·m-3·h-1;亚硝酸盐负荷可达0.10g·m-3·h-1;处理牙鲆养殖废水时,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负荷分别达2.52和2.34g·m-3·h-1。增大水力负荷可提高滤器的硝化性能。本试验中,最佳水力负荷高于处理生活污水的普通生物滤池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水产养殖废水 无纺布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煤渣和沸石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挂膜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俊新 魏海峰 +1 位作者 何洁 刘长发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研究了用煤渣和沸石作为填料的硝化滤器挂膜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生物膜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挂膜过程中,总氨氮的降低遵循一级反应规律;一级反应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增加,直至挂膜成熟稳定;煤渣和沸石填料... 研究了用煤渣和沸石作为填料的硝化滤器挂膜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生物膜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挂膜过程中,总氨氮的降低遵循一级反应规律;一级反应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增加,直至挂膜成熟稳定;煤渣和沸石填料挂膜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744 d-1和0.679 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挂膜 海水养殖废水 煤渣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养殖循环系统中固体废物的粒径分布与沉降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长发 徐岩 +4 位作者 晏再生 朱学惠 王欣然 张俊新 何洁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沉淀槽是收集系统中固体废物的最简单装置,其设计参数与其沉淀的颗粒物特性有关。通过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循环系统产生固体废物的粒径分布和沉降特征,得到了牙鲆养殖固体废物去除的沉淀槽设计参数——溢流率与颗粒... 沉淀槽是收集系统中固体废物的最简单装置,其设计参数与其沉淀的颗粒物特性有关。通过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循环系统产生固体废物的粒径分布和沉降特征,得到了牙鲆养殖固体废物去除的沉淀槽设计参数——溢流率与颗粒物去除效率间的关系,可作为设计沉淀槽时参考。结果表明:系统产生固体废物量为0.13-0.27 kg TSS/kg饲料,平均为(0.22±0.06)kg TSS/kg饲料。沉淀槽中固体废物主要为粒径〈200μm的颗粒,占51.5%,其粒径分布符合双曲线型分布。在给定溢流率的情况下,沉淀槽的固体废物理论去除效率可采用颗粒物的沉降曲线估算。溢流率为1/16 m3/(m2.s)时计算的颗粒物理论去除效率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循环养殖系统 颗粒物 固体废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养殖循环系统中固体废物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长发 晏再生 +2 位作者 何洁 张俊新 张立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1-324,共4页
对自行设计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循环养殖系统采用斜板式沉淀槽、水力旋流器、泡沫分离器去除固体颗粒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养殖槽的固体颗粒物含量小于10 mg/L;对养殖水中总悬浮固体颗粒物的去... 对自行设计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循环养殖系统采用斜板式沉淀槽、水力旋流器、泡沫分离器去除固体颗粒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养殖槽的固体颗粒物含量小于10 mg/L;对养殖水中总悬浮固体颗粒物的去除能力,沉淀槽最强,去除量(干重,下同)为(11.3±3.5)g/d,占69.2%,水力旋流器为(4.8±1.0)g/d,占29.5%,泡沫分离器为(0.2±0.1)g/d,占1.3%;对难沉降颗粒物的去除能力,泡沫分离器较强,去除量为(4.2±1.1)g/d,占53.1%,其中挥发性悬浮固体占93.2%,沉淀槽为(3.6±0.7)g/d,占44.8%,水力旋流器为(0.2±0.0)g/d,占2.1%;牙鲆摄食饲料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干重)约为245.8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循环养殖 颗粒物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固液分离特性及处理工艺选择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俊新 刘长发 +2 位作者 何洁 邓刚 李默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3-1176,共4页
采用固体颗粒去除率累积计算法,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循环水为例,研究了其固液分离特性。结果表明,120min时固体颗粒去除率可达49.3%±0.02%,对应表面负荷为0.39m3·m-2·h-1,与城市污水处理中二次沉淀池设... 采用固体颗粒去除率累积计算法,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循环水为例,研究了其固液分离特性。结果表明,120min时固体颗粒去除率可达49.3%±0.02%,对应表面负荷为0.39m3·m-2·h-1,与城市污水处理中二次沉淀池设计表面负荷接近。大于100μm的固体颗粒水力粒径占50%左右,此部分颗粒适于用重力沉降或水力旋流工艺去除。小于60μm的颗粒占37%左右,此部分难于水力分离。应基于养殖循环水的固液分离特性选择适合的固液分离工艺处理养殖循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固液分离 表面负荷 水产养殖 水力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箍筋梁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宏战 黄承逵 张瑞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81-1785,共5页
为了提高高强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剪能力,在高强钢筋混凝土梁中掺入钢纤维.对20根(ffcu=52.4-84.7)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箍筋梁(ρf=0.5%-1.5%)和2根高强混凝土箍筋梁对比试件进行了试验.试验的主要变化参数为钢纤维体积掺率、钢... 为了提高高强混凝土的韧性和抗剪能力,在高强钢筋混凝土梁中掺入钢纤维.对20根(ffcu=52.4-84.7)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箍筋梁(ρf=0.5%-1.5%)和2根高强混凝土箍筋梁对比试件进行了试验.试验的主要变化参数为钢纤维体积掺率、钢纤维种类、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显著地改善梁的抗剪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纤维、箍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剪跨比对梁的斜截面抗裂和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在考虑钢纤维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计算公式相协调的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开裂和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剪切初裂强度 抗剪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生物对重金属吸收和积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益春 赵元凤 +2 位作者 吕景才 付晚涛 刘长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133-137,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生生物对重金属吸收和积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重金属毒性影响因素和鱼类对重金属吸收和积累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 重金属 吸收 积累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有机磷农药标准物质高效液相制备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成海亮 薛文平 +2 位作者 徐恒振 詹叶敬 周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16,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5种有机磷农药(OPPs)同时进行分离、制备,对其紫外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进行了优化,对方法的精密度和最小检出限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以甲醇:水(70:30,V/V)作为流动相、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mL/...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5种有机磷农药(OPPs)同时进行分离、制备,对其紫外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进行了优化,对方法的精密度和最小检出限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以甲醇:水(70:30,V/V)作为流动相、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mL/min等梯度洗脱条件下,HPLC完全可以分离5种OPPs化工产品(氧乐果、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甲拌磷),制得5种单一有机磷标准物质。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限除敌百虫(42.72 ng)较高外,余者皆在1.05~2.28ng之间;制备浓度在30.5~1066.3μg/mL之间;纯度皆达97%以上;回收率除氧乐果以外,余者皆在99.89%~120.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8%~6.40%之间,精密度高。该方法适用于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检测与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标准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制备 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模型礁对许氏平鲉幼鱼的诱集效果 被引量:37
19
作者 陈勇 刘晓丹 +1 位作者 吴晓郁 石国锋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用鱼类行为学方法,观测了许氏平蚰Sebastess chlegeli幼鱼在水槽内无模型礁和有模型礁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并统计分析了PVC材质的5种结构模型礁对许氏平铀幼鱼的聚集率。结果表明:水槽中无模型礁的条件下,标志区(模型礁设置区)的许... 用鱼类行为学方法,观测了许氏平蚰Sebastess chlegeli幼鱼在水槽内无模型礁和有模型礁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并统计分析了PVC材质的5种结构模型礁对许氏平铀幼鱼的聚集率。结果表明:水槽中无模型礁的条件下,标志区(模型礁设置区)的许氏平蚰聚集率为0,许氏平蚰选择光线较弱区域栖息:放入模型礁的条件下,5种模型礁均对许氏平蚰具有明显的诱集作用,群体重心在礁体周围移动,标志区对鱼的聚集率为56.7%-9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种模型礁对许氏平蚰的诱集作用无明显差异,许氏平蚰对不同模型礁均表现出明显的趋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模型 许氏平刍由幼鱼 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特性分析——以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河和绕阳河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妙芬 宋庆君 +1 位作者 唐军武 王晓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0,共9页
水体悬浮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油及乳化油有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会叠加在颗粒物上,对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产生影响,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建立遥感反演石油类污染浓度半分析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08年5月在辽... 水体悬浮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油及乳化油有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会叠加在颗粒物上,对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产生影响,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建立遥感反演石油类污染浓度半分析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08年5月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双台子河和绕阳河现场测定的水样,对水体组分进行浓度分析,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计及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仪测定水色三要素的吸收系数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根据获取的数据,对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1)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2)石油类污染水体和非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建立的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中,幂函数指数平均值为0.87;(2)从相关系数分析来看,对后向散射系数起主要作用的是无机悬浮物浓度,其次是石油类物质浓度,而有机悬浮物浓度几乎没有影响;(3)对于无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为对数关系模型,而与有石油类污染水体更接近线性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特性 水体后向散射模型 悬浮物浓度 石油类污染 后向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