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4
1
作者 张国范 李霞 薛真福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贝类死亡 死因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鱼类催产剂持续缓释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吉桥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共2页
继鱼类脑垂体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进行养殖鱼类催产,近年来使用多种GnRH-A及其激动剂的缓释胶囊系统。这些缓释系统由胆固醇、乳酸和羟基乙酸(LGA)的复合多聚体、多酐复合... 继鱼类脑垂体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进行养殖鱼类催产,近年来使用多种GnRH-A及其激动剂的缓释胶囊系统。这些缓释系统由胆固醇、乳酸和羟基乙酸(LGA)的复合多聚体、多酐复合多聚体和非降解的聚乙烯和丙烯乙酸复合多聚体制成,催产效果强于1~3次的集中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鱼类 催产剂 缓释系统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新霞 张国范 常亚青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35,共6页
鲍养殖业的深入发展 ,使鲍养殖生物学的研究日显突出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对鲍的摄食习性、能量收支、遗传育种、病害等养殖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 。
关键词 摄禽习性 能量收支 遗传育种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体鲍倍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君 张国范 +1 位作者 宋坚 巩宁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16,共3页
分别取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足肌和血液制样 ,经DAPI染色后 ,用PartecPAS -Ⅲ型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倍性 ,试验证明三倍体鲍的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的 1 5倍 ,切足法和抽取血液法两种制样方法均能得到满意结果 。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倍性检测 流式细胞仪 活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性贝毒及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则玲 付云娜 巩宁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8,共6页
本文对赤潮中某些藻类所产生的腹泻性贝毒(DSP)的来源、特性、化学结构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叙述了目前国际上迅速发展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SP的优点与其它测定方法的对比,并对我国DSP发生的现状... 本文对赤潮中某些藻类所产生的腹泻性贝毒(DSP)的来源、特性、化学结构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叙述了目前国际上迅速发展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SP的优点与其它测定方法的对比,并对我国DSP发生的现状和检测标准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毒 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赤潮 灌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壳类贝类活体倍性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巩宁 宋坚 +1 位作者 丁君 张国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双壳类贝类 倍性快速检测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养密度和混养石莼对牙鲆鱼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吉桥 李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牙鲆的放养密度以所放养鱼腹面表面积之和占养殖池底面积的百分数 ( % )表示。在直径为27cm、容积为40L的塑料桶中放置网箱 ,按网箱底面积48 % ,74 %或100 %的密度放养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幼鱼 (体质量1.86g±0.18g,全长6.... 牙鲆的放养密度以所放养鱼腹面表面积之和占养殖池底面积的百分数 ( % )表示。在直径为27cm、容积为40L的塑料桶中放置网箱 ,按网箱底面积48 % ,74 %或100 %的密度放养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幼鱼 (体质量1.86g±0.18g,全长6.3cm±0.27cm)。同时另在放养密度100%组中混养石莼40.00g。经45d饲养 ,混养石莼组中的牙鲆生长最快 ,水质好 ,饲养系数最低。在单养组中 ,牙鲆生长速度由快至慢依次为48 %组>74%组>100%组。牙鲆体长增长和体质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密度分别为80 %~100%和100%~110 % ,低于或高于此密度鱼的增长均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养密度 混养石莼 牙PING 鱼种生长 幼鱼 网箱 饵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吉桥 徐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6-208,共13页
综述了近年来主要养殖对虾对几种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最新资料。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 3 0 0~ 5 70 g/kg ,白对虾Penaeussetiferus、凡纳对虾P vannamei和红额角对虾 (蓝对虾 )P stylirostris (2 80~ 3 5 0 g/kg)对饲料中蛋... 综述了近年来主要养殖对虾对几种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最新资料。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 3 0 0~ 5 70 g/kg ,白对虾Penaeussetiferus、凡纳对虾P vannamei和红额角对虾 (蓝对虾 )P stylirostris (2 80~ 3 5 0 g/kg)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低于斑节对虾P monodon (3 6 0~ 5 0 0 g/kg) ,更低于日本对虾P japonicus (45 0~ 5 70 g/kg)。对虾对糖的利用率较低 ,除纤维素和几丁质外 ,利用率随糖链组成复杂度的增加而增高。粘肽 (PG ,peptidoglycan)和β - 1 ,3葡聚糖 (glucan) (2 0 g/kg)等多糖具较强的免疫作用。商品对虾饲料中脂类的推荐量为 6 0~ 75 g/kg ,最大不超过 1 0 0 g/kg ,n - 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量为 5~ 1 0 g/kg。作者还介绍了对虾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及免疫增强剂 (immunopotentiator)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物质 需要量 对虾 蛋白质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