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养鲢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史为良 金文洪 +3 位作者 王东强 李玉成 洪加明 郑亚静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1-24,共14页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鱼的生长。发现随着鱼密度的增加,试验池和网箱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增加,而个体小型化,易消化种类减少,浮游动物则随鱼的密度增加而减少,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及鱼的生产量和浮游植物生产量之比随放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食性鱼 放养 富营养化 鲢鱼 鳙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亲蟹纤毛虫病组织病理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年斌 董婧 +2 位作者 李华 李亚晨 韩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0-36,共7页
1996 年春, 对辽宁地区中华绒螯蟹亲蟹体内的纤毛虫病进行了组织病理观察, 并做了几种药物的防治实验。结果发现, 此虫不仅大量寄生于蟹鳃和消化道, 还侵蚀肝脏、生殖腺、心脏和肌肉等器官组织, 致使亲蟹停止摄食, 活动力减弱... 1996 年春, 对辽宁地区中华绒螯蟹亲蟹体内的纤毛虫病进行了组织病理观察, 并做了几种药物的防治实验。结果发现, 此虫不仅大量寄生于蟹鳃和消化道, 还侵蚀肝脏、生殖腺、心脏和肌肉等器官组织, 致使亲蟹停止摄食, 活动力减弱, 呼吸困难, 直至窒息而死亡。药物试验结果表明:孔雀石绿6 ~10 g/ m 3 和甲醛溶液 ( 体积分数为36 % ) 100 ~200 m L/ m 3 在30 min 内均可有效杀灭此虫; 100 g/ m 3 的制霉菌素在5 min 内可使此虫细胞裂解; 用含30 g/kg 制霉菌素的药饵饲喂病蟹, 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亲蟹 纤毛虫病 组织病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盐水池塘中国对虾与尼罗罗非鱼混养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靳翠丽 王吉桥 +1 位作者 庞璞敏 于静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0-286,共7页
1999年 6~ 9月 ,利用 6个面积为 0 1hm2 的井盐水池塘研究了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与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niloticus)投饵混养的理论和技术。结果表明 ,罗非鱼选择性地滤食大型浮游生物 ,使池水溶氧量增加 ,促进了对虾的生... 1999年 6~ 9月 ,利用 6个面积为 0 1hm2 的井盐水池塘研究了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与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niloticus)投饵混养的理论和技术。结果表明 ,罗非鱼选择性地滤食大型浮游生物 ,使池水溶氧量增加 ,促进了对虾的生长 ,提高了饲料和空间的利用率。对虾与罗非鱼的密度分别为 1 5 0 0 0 0尾 /hm2 和 1 0 0 0尾 /hm2 时 ,对虾的生产力为 1 2 9g/(m2 ·d) ,成活率达 61 7% ,产量为 5 5 0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养 中国对虾 水质 尼罗罗非鱼 井盐水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泷六线鱼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冯昭信 韩华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4-28,共5页
大泷六线鱼生长较快,体重生长拐点在3.6龄,性成熟较早,2龄开始成熟,3龄绝大部分成熟。该鱼怀卵量很少,大多数在3000~5000粒,通常不超过10000粒。由于该鱼繁殖力低,资源量小,无大的自然群体,在开发使用时应... 大泷六线鱼生长较快,体重生长拐点在3.6龄,性成熟较早,2龄开始成熟,3龄绝大部分成熟。该鱼怀卵量很少,大多数在3000~5000粒,通常不超过10000粒。由于该鱼繁殖力低,资源量小,无大的自然群体,在开发使用时应注意合理适度,一旦资源被破坏即很难恢复。综合大泷六线鱼生长快,性成熟早和繁殖力低等特点,认为较合理的捕捞规格应定于3龄以上,体长最小在200mm,纯体重最小在190g,保护小于此规格的鱼。年捕捞量以不超过3000t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资源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懒蟹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建富 吴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28,共2页
懒蟹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孙建富吴胜(大连水产学院,116023)(大连水产学校)关键词:河蟹,原因,防治通常把长期栖居在远离水层的穴洞、泥沙、石缝中、终日不出来活动、觅食,很难蜕壳长大的河蟹称之为懒蟹。懒蟹个体极小,... 懒蟹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孙建富吴胜(大连水产学院,116023)(大连水产学校)关键词:河蟹,原因,防治通常把长期栖居在远离水层的穴洞、泥沙、石缝中、终日不出来活动、觅食,很难蜕壳长大的河蟹称之为懒蟹。懒蟹个体极小,最小的只有高粱米粒一般大小,又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懒蟹 防治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对食物的选择性、摄食量及摄食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吉桥 庞璞敏 +1 位作者 于静 王湘燕 《水利渔业》 2000年第4期6-7,共2页
利用网箱和差减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蟹对沙蚕、贝肉、鱼和虾等几种饵料的选择性、摄食量及摄食节律。结果表明 ,幼蟹对这几种食物的选择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沙蚕 >贝肉 >虾 >鱼 ;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每天在傍晚至 2 0∶... 利用网箱和差减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蟹对沙蚕、贝肉、鱼和虾等几种饵料的选择性、摄食量及摄食节律。结果表明 ,幼蟹对这几种食物的选择性由强至弱依次为 :沙蚕 >贝肉 >虾 >鱼 ;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每天在傍晚至 2 0∶0 0时出现一个摄食高峰。讨论了幼蟹的食物选择性与驯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解 食物 选择性 摄食量 摄食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制剂对裙带菜腐烂病防治的生理基础
7
作者 吕建洲 陈敏资 +1 位作者 任重 薛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文报道了在裙带菜育苗疏散养殖时,用TAC制剂浸苗绳12h可加强其碳、氮代谢、增加体内核酸蛋白质含量,促进生长,防治腐烂,为其早熟。
关键词 TAC制剂 裙带菜 生理基础 腐烂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池塘轮虫高峰期的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函 孙大力 +2 位作者 孙大江 张志华 顾国清 《淡水渔业》 1980年第2期7-11,共5页
轮虫是各类鱼苗的适口饵料,又是鳙鱼的终身食物,白鲢也取食它们,并且消化良好。轮虫的培养和利用在提高水域生产力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轮虫 池塘 鱼苗 取食 白鲢 试验 鳙鱼 高峰期 食物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纤细裸藻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华 李世英 王育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4-35,共2页
水温持续在29℃时,纤细裸藻(Euglenagracilis)培养液中会产生大量的异养性细菌,使藻体失去活力甚至死亡。作者利用常见土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抑制纤细裸藻培养液中的细菌,结果证明土霉素的效果明显,氯霉素次之。
关键词 纤细裸藻 温度 细菌 土霉素 氯霉素 庆大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海珍品育苗用水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晓红 韩华 任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73-78,共6页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及应用实例,综合分析了臭氧发生器在海珍品育苗中的应用效果。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和论证了它的优越性,为臭氧发生器在海珍品育苗及养成中的普及。
关键词 臭氧 海珍品 育苗用水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种苗静水土池塘培育技术研究 Ⅱ-水质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璞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0,共5页
1998年4月~6月利用总面积19hm2的6口池塘比较研究了水质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低时,幼体变态所需的时间长,累积温度(日平均水温×变态所... 1998年4月~6月利用总面积19hm2的6口池塘比较研究了水质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低时,幼体变态所需的时间长,累积温度(日平均水温×变态所需的天数)高;溶氧大于5mg/L,提高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关键是处理好饵料和水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幼体 池塘 人工繁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种苗土池培育技术研究Ⅰ-Ⅰ期溞状幼体的适宜密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庞璞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共3页
在6口海水土池(计1.9hm2)中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Ⅰ期氵蚤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 在6口海水土池(计1.9hm2)中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Ⅰ期氵蚤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的密度为4万/m3时,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大眼幼体密度占Z5密度的%;21.6%)和成活率(大眼幼体的密度占Z1密度的%;2.4%)及产量(42kg/hm2)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溲状幼体 池塘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种苗静水土池塘培育技术研究Ⅲ——室内育苗和土池育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璞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23,共3页
用1000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和6口海水土池塘(计19hm2)培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苗,比较两种河蟹人工繁殖技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经35天培育表明,土池培育1kg大眼幼体可获利20... 用1000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和6口海水土池塘(计19hm2)培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苗,比较两种河蟹人工繁殖技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经35天培育表明,土池培育1kg大眼幼体可获利2063元,比室内育苗获利(393元)高42倍;产出投入比(207)比室内育苗(133)高4577%。若采用土池育河蟹苗,每年至少可以少排放各种化学药物42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土池育苗 经济效益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纤毛虫对河蟹亲蟹的危害及防治
14
作者 李亚晨 吕建发 董婧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9-20,共2页
1996年,首次在河蟹种蟹培育过程中发现了侵袭性纤毛虫——拟阿脑虫,本文就河蟹亲蟹培育过程中,侵袭性纤毛虫的发病机制、对亲蟹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河蟹亲蟹培育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蟹 亲蟹 侵袭性纤毛虫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勒拿河西伯利亚鲟生态特点与养殖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晓慧 杜佳垠 《黑龙江水产》 2000年第3期6-6,12,共2页
西伯利亚鲟分布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印迪吉尔卡河和科累马河等各大水系,并在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各大流域形成一系列分布重叠的种群(,1998)。 栖息在雅库梯极其严寒环境的勒拿河西伯利亚鲟外表和生物... 西伯利亚鲟分布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印迪吉尔卡河和科累马河等各大水系,并在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各大流域形成一系列分布重叠的种群(,1998)。 栖息在雅库梯极其严寒环境的勒拿河西伯利亚鲟外表和生物学特点酷似小鲟,但是规格较大(20~25kg),(,1987)。该鱼生活在淡水中,并不远距离洄游(.1987)。 勒拿河西伯利亚鲟全年摄食,即使在冬季,在冰下,也不停食,该鱼食谱很广,包括昆虫幼虫、贝类、蠕虫、甲壳类、鱼类(.,1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生态特点 养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盾纤虫病及其防治
16
作者 吴晓慧 杜佳垠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牙鲆 盾纤虫病 盾纤虫 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鳕鱼片的加工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喜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1-51,48,共2页
关键词 冷冻鳕鱼片 加工工艺 质量控制 卫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链球菌病的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晓慧 杜佳垠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0-30,29,共2页
关键词 牙鲆 链球菌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在贝类育苗用水中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长青 李晓霞 黄淑荣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牡蛎 贝类 育苗 净化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白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 Richardson生态特点与养殖方式
20
作者 吴晓慧 杜佳垠 《现代渔业信息》 2000年第7期20-20,共1页
美洲白鲟是北美最大鱼类,恐怕也是见于加拿大淡水中的最大鱼类。体长6.10m并不稀奇。捕自哥伦比亚河的1尾3.48m美洲白鲟鉴定82龄。最大的美洲自鲟传说超过1,800磅,据文献报道的1尾大美洲白鲟达1,387磅。 美洲自鲟成熟亲鱼于早春溯河产卵... 美洲白鲟是北美最大鱼类,恐怕也是见于加拿大淡水中的最大鱼类。体长6.10m并不稀奇。捕自哥伦比亚河的1尾3.48m美洲白鲟鉴定82龄。最大的美洲自鲟传说超过1,800磅,据文献报道的1尾大美洲白鲟达1,387磅。 美洲自鲟成熟亲鱼于早春溯河产卵,进入大型河流,有些个体可能于秋冬季进入淡水,有时,亲鱼远距离产卵洄游。产卵期为5~6月,不过,可能因洄游远而拖后。产卵期水温8.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白鲟 生态特点 养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