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石庙鲍育苗池冬、春季底栖藻类组成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起华 林碧琴 +2 位作者 丁明进 何信 程爱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4,共4页
对大连石庙鲍育苗池冬、春季底栖藻类的组成作了调研 ,共发现藻类 57种 (含变种 ) ,其中有 2 4种及变种为辽宁省新纪录。藻类组成有如下特点 :硅藻种类比较丰富 ;冬、春季藻类群落组成有一定的主次 ,演替表现十分明显 ,种类的重现率不高。
关键词 底栖藻类 群落组成 育苗池 鲍鱼 硅藻 幼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近海皱纹盘鲍的放流增殖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高绪生 张明 +2 位作者 李世英 刘宋仁 乔传富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在试验海区放流 长1.0~3.7cm、平均1.93cm的皱纹盘鲍种苗33.18万个,放流3年后进行回捕,以人工配合饲料饲育的鲍苗特有的翠绿色壳为标志与天然鲍相区分,用随机取样法抽样统计,3次调查的平均结果为放流后3年... 在试验海区放流 长1.0~3.7cm、平均1.93cm的皱纹盘鲍种苗33.18万个,放流3年后进行回捕,以人工配合饲料饲育的鲍苗特有的翠绿色壳为标志与天然鲍相区分,用随机取样法抽样统计,3次调查的平均结果为放流后3年的推算回捕率达31.6%,壳长平均年增长1.9±0.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放流效果 回捕率 鲍鱼
全文增补中
大连市公务员健康教育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梁玉红 周令 熊帮玉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第8期492-494,共3页
目的 了解大连市公务员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需求 ,找出最佳的开展公务员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对大连市街道办事处及局机关 2 3 0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连市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普遍低于社区居民 ,但其对健康... 目的 了解大连市公务员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需求 ,找出最佳的开展公务员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对大连市街道办事处及局机关 2 3 0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连市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普遍低于社区居民 ,但其对健康和健康知识的需求十分强烈。结论 在大连市公务员中开展健康教育有着良好的工作氛围 ,虽然存在种种困难 ,只要抓住公务员的健康需求及其工作特点 ,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 ,将会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保健知识 健康教育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马粪海胆工厂化养殖初探——幼胆期不同密度及饵料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仁波 李建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7,共4页
壳径10mm左右的虾夷马粪海胆幼胆,在每m2770个、1150个和1540个3种密度下,经过历时50余天的陆上网箱流水饲养,其壳径的增长和幼胆成活率差异不大,而体重的增长率,后两种密度仅为前者的46%,差异显著。几种... 壳径10mm左右的虾夷马粪海胆幼胆,在每m2770个、1150个和1540个3种密度下,经过历时50余天的陆上网箱流水饲养,其壳径的增长和幼胆成活率差异不大,而体重的增长率,后两种密度仅为前者的46%,差异显著。几种不同饵料的喂养结果,以海带居首位。体重的增长率当量分别为海带1.0,鼠尾藻0.77,石莼0.65,裙带菜0.37。饵料系数依次为石莼4.7:1,海带7.8:1,鼠尾藻9.4:1,裙带菜13.3:1。文中讨论了饲育密度和饵料的合理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 工厂化养殖 饲育密度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礁增养殖海珍品试验阶段报告
5
作者 邵作秦 《水产科学》 CAS 1984年第3期15-18,共4页
鲍鱼、海参、扇贝俗称海珍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的欢迎。为了尽快地把海珍品的生产发展起来,利用人工造礁开发浅海海底及人工放流苗种进行增养殖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增养殖 人工放流 扇贝 苗种 海参 利用 营养 试验阶段 生产发展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虹鳟海水养殖的初步试验
6
作者 江泓 尚秀文 周文圣 《水产科学》 CAS 1982年第2期16-19,共4页
虹鳟(Salmo gairdneri)属于鲑科,虹鳟属,是一种冷水,肉食性鱼类。我国于五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在淡水中养殖。自一九八О年以来,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研究所进行海水驯化饲养试验,初步取得了成功。
关键词 虹鳟 海水养殖 饲养试验 海水驯化 肉食性鱼类 水产养殖 鲑科 公司 大连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消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太武 聂丽萍 +2 位作者 刘金屏 丁明进 宋协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共5页
本文对人工养殖的、不同生长时期的正常鲍和病鲍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在皱纹盘鲍消化器官中存在着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最适PH2.8~3.5;类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最适PH7.8~10;淀粉酶和纤维... 本文对人工养殖的、不同生长时期的正常鲍和病鲍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在皱纹盘鲍消化器官中存在着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最适PH2.8~3.5;类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最适PH7.8~10;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蛋白酶及纤维素酶随着鲍鱼的生长发育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逐渐减弱。肝中的酶活性高于其它器官,正常个体酶活性远高于患病个体。我们还做了酯酶的聚丙烯酰胺电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消化酶 活力 饵料 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防治皱纹盘鲍脓疱病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太武 相建海 +3 位作者 刘瑞玉 丁明进 史萍 王世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4-380,共7页
于1993年6月在大连太平洋海珍品养殖公司的12个采集点分离到河流弧菌Ⅱ的噬菌体,依据过量噬菌体可以全部裂解其宿主菌河流弧菌Ⅱ的特性,用噬菌体对皱纹盘鲍脓疱病进行了生物防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一定浓度的噬菌体可以有效地治疗... 于1993年6月在大连太平洋海珍品养殖公司的12个采集点分离到河流弧菌Ⅱ的噬菌体,依据过量噬菌体可以全部裂解其宿主菌河流弧菌Ⅱ的特性,用噬菌体对皱纹盘鲍脓疱病进行了生物防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一定浓度的噬菌体可以有效地治疗或推迟脓疱病引起的鲍死亡,可将鲍的成活率提高50%以上。探讨了在噬菌体生物防治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噬菌体分离规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脓疱病 噬菌体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营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苏秀榕 李太武 丁明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扇贝 营养成分 氨基酸 无机元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脓疱病的防治方法初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聂丽平 刘金屏 +1 位作者 李太武 丁明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鲍鱼 皱纹盘鲍 脓疱病 防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脓疱病病原菌──河流弧菌-Ⅱ的抗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太武 丁明进 +2 位作者 宋协民 相建海 刘瑞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37-645,共9页
1993年9月至1995年末,大连地区的一龄鲍至成鲍都出现了脓疱病,用常规方法从3个养殖厂的病鲍中分离到了3个菌株,分别为D株、N株和T株。经鉴定这3个菌株为同一种──河流弧菌-Ⅱ。这3个菌株来自3个不同的海区、不同的单位,并且这3个... 1993年9月至1995年末,大连地区的一龄鲍至成鲍都出现了脓疱病,用常规方法从3个养殖厂的病鲍中分离到了3个菌株,分别为D株、N株和T株。经鉴定这3个菌株为同一种──河流弧菌-Ⅱ。这3个菌株来自3个不同的海区、不同的单位,并且这3个单位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也木同,所以这3个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度也木同。D株对环丙沙星(抑菌坏直径30mm)、复方新诺明(抑菌坏直径27mm)等敏感,而对青霉素、青霉素Ⅱ、氨苄青霉素(抑菌环直径0mm)等耐药。N株除对青霉素Ⅱ、白霉素、吡哌酸等耐药外,对其它12种抗生素都敏感或中度敏感(抑菌环直径13.5-30mm)。T株对氟派酸(抑菌环直径22mm)、环丙沙星(抑菌环直径20.3mm)等敏感,而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研究发现,经常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很容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连续3d使用单一的抗生素(青霉素)就会产生耐药的菌株。为证明上述3个菌株的抗药性是属于哪一类,以T株为例,提取总DNA,并对总DNA进行EcoRⅠ酶切图谱分析,图谱有明显的异同,说明3个菌株的抗药性不同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不管是非遗传型还是遗传型,都是由于抗生素为细菌提供了耐药突变株的选择环境,从而使耐药菌株得以大量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河流弧菌 脓疱病 抗药机制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弧菌-Ⅱ(Vibrio fluvialis-Ⅱ)噬菌体-VP_8的分离与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宁淑香 聂丽平 +2 位作者 陆敏 曹文伟 丁明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0-21,31,共3页
1996年夏季,从皱纹盘鲍脓疱病发病区采集海水样品46份,以皱纹盘鲍脓疱病病原菌河流弧菌-Ⅱ(Vibriofluvialis-Ⅱ)为指示菌,从这些样品中分离纯化到多株噬菌体,并对其中VP8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头部20面体的直... 1996年夏季,从皱纹盘鲍脓疱病发病区采集海水样品46份,以皱纹盘鲍脓疱病病原菌河流弧菌-Ⅱ(Vibriofluvialis-Ⅱ)为指示菌,从这些样品中分离纯化到多株噬菌体,并对其中VP8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头部20面体的直径约57nm;尾鞘宽为18nm,长的33nm;尾轴宽约7nm,长约58nm;从形态上看属于Bradlcy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弧菌 噬菌体 皱纹盘鲍脓疱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_(10)—一株海洋噬菌体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宁淑香 聂丽平 +1 位作者 陆敏 丁明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6,共3页
以河流弧菌—Ⅱ (Vibriofluvialis—Ⅱ )为指示菌 ,从大连沿海水域中分离到了一株海洋噬菌体—VP10 。电镜分析表明 ,VP10 具有典型的廿面体头部及带尾鞘的尾部 ,为蝌蚪形噬菌体。此外 ,还进行VP10 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河流弧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皱纹盘鲍脓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taria costata的室内培养与栽培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泽宇 陈树科 蒋晖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39-48,共10页
本文报导了Costaria costata配子体、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幼苗培育、幼苗暂养及浮筏栽培的试验结果。温度、照度的相互作用对配子体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10~20℃的温度和1000~4000L_x的照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配子体生长的最适照度... 本文报导了Costaria costata配子体、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幼苗培育、幼苗暂养及浮筏栽培的试验结果。温度、照度的相互作用对配子体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在10~20℃的温度和1000~4000L_x的照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配子体生长的最适照度越低。反之,温度越低,配子体生长的最适照度越高。温度是影响配子体成熟的主要因子。在1000~4000Lx照度范围内,配子体的成熟率在15℃时最高,10℃次之,20℃最低。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照度条件是20℃、2000Lx。用配子体采苗的方法可以在室内培育出C.costata幼苗。经过幼苗暂养,分苗后,栽培成藻体长2m,宽25cm的C.costata成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子体 栽培 褐藻 室内栽培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稚鲍体内的一种寄生虫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太武 宁淑香 +3 位作者 冷春玲 贺业强 孙涛 丁明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稚鲍体 寄生虫 鲍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同工酶法早期诊断皱纹盘鲍脓疱病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太武 丁明进 +2 位作者 王世宏 相建海 刘瑞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69,共2页
Isozyme is a very good index for pre diagnosing Pustule disease of Haliotis discus hannai .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 Esterase (EST) and Acid Phosphatase (ACP) b... Isozyme is a very good index for pre diagnosing Pustule disease of Haliotis discus hannai .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 Esterase (EST) and Acid Phosphatase (ACP) between the healthy abalones and diseased ones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同工酶 脓疱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裸溞休眠卵萌发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芳野 何志辉 曲于红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92-97,共6页
休眠卵萌发实验表明 ,影响蒙古裸腹氵蚤休眠卵萌发的因子有暗反应阶段的因子和光反应阶段的因子。暗反应阶段因子有休眠卵的保存时间和保存处理方式。在 - 4℃下保存 0~ 62d内休眠卵的萌发率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增加 ,保存 62~ 1 80d内... 休眠卵萌发实验表明 ,影响蒙古裸腹氵蚤休眠卵萌发的因子有暗反应阶段的因子和光反应阶段的因子。暗反应阶段因子有休眠卵的保存时间和保存处理方式。在 - 4℃下保存 0~ 62d内休眠卵的萌发率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增加 ,保存 62~ 1 80d内休眠卵的萌发率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保存时间在 62d内 ,保存处理方式以 - 4℃冷冻效果最好 ,萌发率为2 2 0 % ,干燥和干湿循环组次之 ,萌发率分别为 6 0 %和 8 5%。光反应阶段因子有光照、盐度、温度 ,其中光照是休眠卵萌发的首要条件 ,盐度的作用仅次于光照 ,盐度和温度对休眠卵萌发没有交互作用。盐度极显著影响萌发率和萌发速率 ,1~ 1 0为萌发最适盐度 ,1 0盐度组萌发率最高 ;1盐度组萌发速率最快 ,2 0盐度组次之 ,30盐度组最慢。温度只影响萌发速率 ( 30℃温度组萌发速率最快 ,2 5℃温度组次之 ,2 0℃温度组最慢 ) ,但并不影响萌发率。蒙古裸腹氵蚤的生物学零度约为 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裸腹蚤 休眠卵 萌发 水产铒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豪 李连芝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62-67,共6页
对1993 ~1998 年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⑴当水温为2 ~5 ℃时, 越冬的亲贝在促熟中是以新月菱形藻(30 ~50 万个/mL) 为主要饵料, 辅以小球藻、蛋黄等, 死亡率分别为1-9 % , 4-0 % , 9-98 % ; 在0 ℃以... 对1993 ~1998 年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⑴当水温为2 ~5 ℃时, 越冬的亲贝在促熟中是以新月菱形藻(30 ~50 万个/mL) 为主要饵料, 辅以小球藻、蛋黄等, 死亡率分别为1-9 % , 4-0 % , 9-98 % ; 在0 ℃以下的越冬亲贝, 在促熟中使用同样饵料, 则死亡率提高为15-87 % , 18-0 % , 26-27 % , 32-07 % , 说明亲贝在海中越冬时, 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亲贝在升温促熟饲育中的成活率。⑵性腺发育在水温15~20 ℃时明显加快, 但在此期间如果饵料不足, 对性腺影响很大, 甚至影响受精卵胚体的发育。⑶性成熟时性腺指数在10-2 以上、积温418-4 ~499-0 ℃开始排精产卵。⑷幼虫培育期间的饵料以湛江等边金藻为主(5-0 万个/mL) 并辅以新月菱形藻(3-0 万个/mL) 、扁藻(0-4 万个/mL) 、小球藻(10-0 万个/mL) 。⑸对近几年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生产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工厂化育苗 亲贝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Se,Cd离子对河流弧菌Ⅱ毒性的研究
19
作者 张健 宁淑香 +5 位作者 杨文新 张士达 崔或 齐丽晶 刘培灵 吴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用10倍稀释法确定了河流弧菌Ⅱ在Cu,Zn,Se,Cd离子中的半致死浓度是3.56×10-2、4.46×10-3、3.69、2.78×10-5μg/ml。细菌吸收了这几种离子后其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本文用10倍稀释法确定了河流弧菌Ⅱ在Cu,Zn,Se,Cd离子中的半致死浓度是3.56×10-2、4.46×10-3、3.69、2.78×10-5μg/ml。细菌吸收了这几种离子后其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离子能诱导细菌内的核糖体增多,DNA纤丝凝聚成棍棒或块状。以Cu、Zn离子诱导DNA纤丝聚集较为明显,类核区扩大或出现透明区,而Se、Cd离子处理的菌核区不明显。而且4种离子对细胞壁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Zn离子使细胞壁粗糙与胞膜分离明显,Cu、Zn离子处理的样品细胞质集中在周边,细胞质内出现明显的电子致密颗粒。尤其是4种离子混合作用的细菌,上述现象更为明显。Se离子毒性相对较弱,细菌的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Cd离子处理的细菌超微结构变化明显。首先,细胞壁呈泡状外突,最后小泡处破裂。细胞质内出现许多电子密度大的颗粒(可能是聚缩的DNA),类核区不明显,但范围比对照正常菌明显扩大,其内的DNA纤丝聚缩成短棍状或块状,散布在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SE CD 离子 河流弧菌Ⅱ毒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对河流弧菌-Ⅱ苗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李太武 丁明进 +1 位作者 相建海 刘瑞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32,T001,共7页
于1993-1995年,用免疫法防治皱纹盘鲍脓疱病。河流弧菌-Ⅱ分离自大连水产养殖公司、太平洋海珍品养殖公司的患脓疱病的皱纹盘鲍;健康皱纹盘鲍,由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石庙苗种厂提供。鲍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吞噬实验:取健康皱纹盘鲍的血淋巴... 于1993-1995年,用免疫法防治皱纹盘鲍脓疱病。河流弧菌-Ⅱ分离自大连水产养殖公司、太平洋海珍品养殖公司的患脓疱病的皱纹盘鲍;健康皱纹盘鲍,由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石庙苗种厂提供。鲍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吞噬实验:取健康皱纹盘鲍的血淋巴与肝素和菌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置湿盒内37℃培养30min,取一滴涂片,吕氏液染色后观察。用该病原菌制做菌苗,大量扩增病原菌,用0.1%-1.0%的甲醛洗下菌苔,处理24-120h,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除掉甲醛;再用生理盐水稀释到所需浓度。通过反复传代降低毒性,制成活菌苗。用两种菌苗在稚鲍、一龄鲍(2-3cm)和成鲍(6-8cm)上实验。结果表明,鲍的血淋巴细胞约有三种,三种细胞都有吞噬细菌的能力,有的细胞象变形虫样变形,在细胞膜上吸附着很多细菌,有的细菌已被吞到细胞内;该病原菌可同鲍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菌苗的效果明显,可提高成活率约50%以上。由上述结果可见,皱纹盘鲍的血淋巴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的能力,在菌苗的作用下,血淋巴细胞增殖并活跃地吞噬异源致病菌,同时鲍血液中的免疫因子也被激活,参与免疫的过程,使皱纹盘鲍成活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免疫学 河流弧菌 脓疱病 鲍鱼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