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牧业中抗生素的环境归趋·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35
1
作者 董玉瑛 张阳 +2 位作者 郭幸丽 李丹 郝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12-2513,2519,共3页
畜牧业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了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超量的抗生素残留会对人体、环境等造成危害。讨论了抗生素的来源、归趋和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即加强立法、完善检测方法、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研制新的抗生素替代品。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抗生素残留 环境归趋 危害 抗生素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生态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崔玉波 郭智倩 +1 位作者 刘颖慧 杨明蕾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156,共6页
利用中试规模的人工湿地对污泥进行了为期4a的生态稳定化处理。系统占地80m^2,填料层厚度为0.6m,超高0.5m,湿地植物选用芦苇。系统前2a为污泥负荷期,后2a自然稳定期。进泥TS、VS、含水率分别为平均22.34g/L 、7.76g/L和97%... 利用中试规模的人工湿地对污泥进行了为期4a的生态稳定化处理。系统占地80m^2,填料层厚度为0.6m,超高0.5m,湿地植物选用芦苇。系统前2a为污泥负荷期,后2a自然稳定期。进泥TS、VS、含水率分别为平均22.34g/L 、7.76g/L和97%,污泥负荷平均0.691kg(TS)/m^2·d。在第1a的系统调整期内,渗滤液COD去除率在60%~80%;而第2aCOD去除率低于第1a,为40%~50%;出水COD在100~200mg/L之间。在负荷期内,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也即随着污泥积存厚度的增加,渗滤液透过积泥层的时间变化不定,即渗滤液并非均匀下渗,而是部分渗滤液优先沿阻力最小的植物茎壁、根系以及积存污泥中大的孔隙向下流动。在第3a和第4a的自然稳定期内,污泥脱水较为充分,含水率分别降至平均34.3%和30.5%;污泥有机质含量分别降至平均16.8%和10.24%;稳定化污泥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为平均0.98%和0.27%。对比发现,系统内植物量和植物营养成分都比野生植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干化 生态稳定化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溶剂对发光菌生物毒性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董玉瑛 雷炳莉 +1 位作者 马静 王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639,共4页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solvents for low water-solubility organic compounds on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oxicity test,though it appears likely that much of data were obtained by us...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solvents for low water-solubility organic compounds on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oxicity test,though it appears likely that much of data were obtained by using solutions prepared with cosolvents or surfactants.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ive stock solvents,including dimethyl sulphoxide(DMSO),acetone,aether,ethanol,tetrahydrofuran,on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oxicity test was measured and different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values were obtained.DMSO was selected as the most suitable solvent for organic compounds with low water-solubility according to its good characteristics and less toxicity effect on Photobacterium phospherum.Chlorobenzene and nitrobenzene with proper solubility were selected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DMSO on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oxicity.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DMSO(concentration no higher than 0.20 mol·L-1)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toxicity of organic chemicals with relative error no more than 10%.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DMSO as cosolvent provided a good example and a good idea to improve traditional acute toxicity test of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and broadened the application to identifying the toxicity of low water-solubility organic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菌 助溶剂 二甲亚砜 毒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用于膜污染的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芳 赵玉清 +2 位作者 孙红杰 杨凤林 张兴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03-706,共4页
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引起严重的膜污染,从而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从污泥特性角度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和减缓膜污染的原因,并且与活性污泥比较,提出好氧颗粒污泥减缓膜污染的优势,为膜污染的控... 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引起严重的膜污染,从而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从污泥特性角度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和减缓膜污染的原因,并且与活性污泥比较,提出好氧颗粒污泥减缓膜污染的优势,为膜污染的控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污泥特性 好氧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铬化工废水对发光菌的综合毒性 被引量:7
5
作者 董玉瑛 雷炳莉 +1 位作者 张阳 鲍雅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11-2914,共4页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fflu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In this paper,three kinds of chromeplating efflu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etermining pH,conductivity and COD values.T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fflu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In this paper,three kinds of chromeplating efflu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etermining pH,conductivity and COD values.The toxicity of these effluents to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was also determined.According to the toxicity category standard,their order of toxicity intensity was obtained.Although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EC50,COD and conductivity to some extent,it was inappropriate to represent quantitatively the damages to organisms only b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hromeplating effluents.It was indicated that a combin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toxicity analysis could provide the correct information for effluent discharge standards.In this study,causative toxic compound types in three kinds of electroplating effluents were also analyzed preliminarily according to conductivity,COD and EC50 values.It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of electroplating efflu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铬废水 发光菌 毒性分析 毒性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仉春华 杨凤林 +2 位作者 王文君 陈冰 张凤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8-320,共3页
采用表面涂覆法将PVA固定在聚丙烯无纺布表面进行表面改性,运用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扫描电镜(SEM)和X-电子能谱(XPS)技术对改性前后无纺布表面的结构及状态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改性前后表面的水接触角,探讨了PVA浓度对表面亲水性... 采用表面涂覆法将PVA固定在聚丙烯无纺布表面进行表面改性,运用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扫描电镜(SEM)和X-电子能谱(XPS)技术对改性前后无纺布表面的结构及状态进行了分析,测定了改性前后表面的水接触角,探讨了PVA浓度对表面亲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A与GA交联形成的薄膜(凝胶层),将亲水性的-C-O-、-C-O-C-等基团引入到无纺布的表面,明显改善了表面的亲水性能;随着PVA浓度的增加,表面亲水性增加,在PVA浓度为0.8wt%时,改性表面的亲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无纺布 聚乙烯醇 表面涂覆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改性无纺布的制备及耐污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仉春华 杨凤林 +1 位作者 王文君 安晓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76,共5页
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PVA)薄膜固定在聚丙烯无纺布表面,进行表面亲水改性。通过测定未改性及改性无纺布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评价改性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通过测定未改性及改性无纺布牛血清蛋白(BSA)静态吸附量、在膜生物反应器中... 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PVA)薄膜固定在聚丙烯无纺布表面,进行表面亲水改性。通过测定未改性及改性无纺布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评价改性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通过测定未改性及改性无纺布牛血清蛋白(BSA)静态吸附量、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未改性及改性无纺布表面附着污泥的固定性胞外聚合物(EPSB)和溶解性胞外聚合物(EPSS)动态吸附量和组分(蛋白质/多糖,P/C)以及膜通量,评价改性无纺布的耐污染性能。结果表明,无纺布表面复合PVA薄膜,明显提高了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水静态接触角从改性前的86°±1°降至改性后的43°±3°;牛血清蛋白(BSA)静态吸附量降低了83.4%;未改性与改性无纺布的EPSB吸附量相差很小,而EPSS吸附量相差很大;未改性无纺布EPSB和EPSS的P/C均大于改性无纺布;另外,在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期间,未改性及改性无纺布的膜通量分别衰减了40%和12%。说明通过复合PVA薄膜,提高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能有效抑制蛋白质的吸附和通量的降低,增加无纺布的耐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无纺布 聚乙烯醇 表面改性 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董玉瑛 刘静言 鲍雅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9-3340,共2页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综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实行循环经济的困难所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困难 前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取代芳烃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董玉瑛 雷炳莉 鲍雅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6-730,共5页
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苯酚、硝基苯、甲苯3种取代芳烃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在等浓度配比条件下,SDS与这3种取代芳烃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毒性单位、相加指数、相似性参数和混合毒性指数进行毒性... 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苯酚、硝基苯、甲苯3种取代芳烃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在等浓度配比条件下,SDS与这3种取代芳烃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毒性单位、相加指数、相似性参数和混合毒性指数进行毒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SDS与取代芳烃苯酚、甲苯和硝基苯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SDS与苯酚、甲苯的二元混合体系的毒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而与硝基苯则表现为弱拮抗作用;对环境存在风险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当与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共存时会增加该类物质的环境风险性。根据发光原理和混合体系组成,可初步推测联合毒性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取代芳烃 联合毒性 发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破解对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凤杰 李海山 +4 位作者 赵轶男 孙红杰 刘莹 袁玲玲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44-3345,3357,共3页
[目的]探索超声破解处理剩余污泥的效果。[方法]采用间歇反应器和单因子逐一变化法,对影响超声破解处理剩余污泥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低频率超声能促进剩余污泥的水解反应,改善超声破解污泥的效果,污泥的SCOD溶出率、... [目的]探索超声破解处理剩余污泥的效果。[方法]采用间歇反应器和单因子逐一变化法,对影响超声破解处理剩余污泥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低频率超声能促进剩余污泥的水解反应,改善超声破解污泥的效果,污泥的SCOD溶出率、VSS的破解率和温度随着声能密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污泥上清液pH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超声有利于剩余污泥的破解,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剩余污泥 破解 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仉春华 安晓雯 朴美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公称孔径为1μm的聚丙烯无纺布(NWF)为基膜,分别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状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为预涂剂,制作预涂动态膜膜组件,组成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结果表明,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值低且稳定,粉末状活性炭... 以公称孔径为1μm的聚丙烯无纺布(NWF)为基膜,分别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状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为预涂剂,制作预涂动态膜膜组件,组成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结果表明,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值低且稳定,粉末状活性炭预涂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为49 mg/L,粉末状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预涂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为29 mg/L,而NWF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为54 mg/L。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质的去除虽然主要依靠活性污泥混合液,但附着在基膜上的动态膜的吸附、混凝作用也能去除部分污染物质。预涂膜能减少及防止污染物质向膜材料表面和内部扩散,减轻膜污染,使预涂动膜-生物反应器显示出一定的耐污染性能。但粉末状活性炭粒径过小,影响粉末状活性炭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浊度(平均值为3.3 NTU);而粉末状活性炭与聚合氯化铝形成的预涂动态膜,在提高COD去除效率的同时,能减少活性炭对出水浊度(平均值为2.3 NTU)的影响,保证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膜生物反应器 预涂 粉末状活性炭 聚合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人工湿地去除营养物的机理与效能 被引量:15
12
作者 崔玉波 郭智倩 姜廷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148,共6页
对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低温下去除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适当保温,在7℃到-30℃气温环境下湿地系统安全运行了80d.运行结果表明:低温对COD去除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影响TP的去除效率;水温<5℃,对硝化、反硝化... 对两级逆向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低温下去除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适当保温,在7℃到-30℃气温环境下湿地系统安全运行了80d.运行结果表明:低温对COD去除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影响TP的去除效率;水温<5℃,对硝化、反硝化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适量的TN负荷仍会产生较高的TN去除率.一级湿地,HLR9.6cm/d,COD和TP去除率分别为50%~70%和平均60%,而NH4-N和TN去除率较低或呈现负去除.二级湿地,HLR分别为7cm/d和3.93cm/d,COD去除率平均60%和85%,TP去除率保持100%,NH4-N去除率为77%~100%和71%~100%,TN去除率为38%~50%和64%~80%.温度降低,虽然TN去除率升高,但净去除量有所下降,从0.727gTN/(m2.d)减小到0.588gTN/(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人工湿地 营养物去除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填料酸化反应器预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玉波 杨少华 黄继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5-1428,共4页
在中国沿海一带,海产品废弃物贝壳多数进行废弃处理,成为潜在的环境隐患,对其进行废物资源化利用将是很好的选择。利用贝壳做填料,通过98d的小试研究,考察了厌氧固定膜反应器在18~25℃条件下的运行效果。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h、8h和... 在中国沿海一带,海产品废弃物贝壳多数进行废弃处理,成为潜在的环境隐患,对其进行废物资源化利用将是很好的选择。利用贝壳做填料,通过98d的小试研究,考察了厌氧固定膜反应器在18~25℃条件下的运行效果。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h、8h和12h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器处于酸化段对污染物的处理效能。运行期间获得了较高的TP去除率,水力停留时间4h、8h和12h对应的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55.0%,58.0%和58.9%,平均TP去除率分别为16.90%,25.95%和27.43%。在试验条件下,贝壳释放的碱度足以调节系统的pH值,水力停留时间8h和12h对应的出水pH值较进水增加11.6%和16.5%。试验结果表明,贝壳是一种理想的酸化反应器微生物附着和生长载体,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水力停留时间设定为8h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污水处理 生物膜反应器 除磷 贝壳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糠醛生产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举威 康春莉 +2 位作者 崔玉波 刘显臣 韩相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1424,共6页
根据糠醛生产废水的特点,利用生产企业所处低洼盐碱地改造成表面流人工湿地,废水在湿地内以自然消耗的方式处理,无外排,处理的废水量等于湿地内废水的自然蒸发量、植物的蒸腾量与植物的贮存量。研究表明,经湿地处理后的废水COD去除率平... 根据糠醛生产废水的特点,利用生产企业所处低洼盐碱地改造成表面流人工湿地,废水在湿地内以自然消耗的方式处理,无外排,处理的废水量等于湿地内废水的自然蒸发量、植物的蒸腾量与植物的贮存量。研究表明,经湿地处理后的废水COD去除率平均为94%,TN去除率平均为65%,TOC去除率平均为94.9%。处理后的废水pH值为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表面流 糠醛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改性无纺布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仉春华 杨凤林 +1 位作者 王文君 陈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7-821,共5页
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PVA)和戊二醛(GA)交联反应形成的薄膜固定在聚丙烯无纺布的表面,进行表面亲水改性.运用FTIR-ATR和SEM技术对改性前后无纺布表面的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PVA/GA质量分数对薄膜固定度和表面亲水性的... 采用表面涂覆法,将聚乙烯醇(PVA)和戊二醛(GA)交联反应形成的薄膜固定在聚丙烯无纺布的表面,进行表面亲水改性.运用FTIR-ATR和SEM技术对改性前后无纺布表面的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PVA/GA质量分数对薄膜固定度和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并测试了改性无纺布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VA改性将极性基团—OH和—C—O—C—引入到无纺布表面,改善了表面的亲水性能,水静态接触角从改性前的86°±1°降至改性后的43°±3°;增加PVA质量分数,改性表面亲水性增加.PVA改性增强了无纺布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25.0%和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无纺布 聚乙烯醇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强化生化池剩余污泥减量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仉春华 崔玉波 安晓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33-535,共3页
研究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生化池中投加填料后的污泥减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投加填料生化池中污泥浓度(MLSS)平均值为3509mg/L,未加填料生化池中污泥浓度平均值为4815mg/L。投加填料后处理水CODCr的平均去除率增加了7%,TN平均值为55mg/L,... 研究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生化池中投加填料后的污泥减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投加填料生化池中污泥浓度(MLSS)平均值为3509mg/L,未加填料生化池中污泥浓度平均值为4815mg/L。投加填料后处理水CODCr的平均去除率增加了7%,TN平均值为55mg/L,低于未加填料的处理水TN平均值90mg/L。这表明投加填料后,在减少了的剩余污泥排出量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 污泥减量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BAC与取代芳烃对发光菌联合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玉瑛 王壮 +1 位作者 马静 刘建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51-2355,共5页
The mass production and wide usage of surfactants and aromatic compounds disturb seriously the natural ecosystem of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The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joint toxicity can indicate... The mass production and wide usage of surfactants and aromatic compounds disturb seriously the natural ecosystem of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The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joint toxicity can indicat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assessment of joint ecological effect.The toxicity to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of different mixture systems of cationic surfactant of dodec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DDBAC) and three 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according to equi-concentration ratio of 1∶1,as well as individual toxicity,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They were evaluated by toxicity unit (TU),additive index (AI),similarity parameter (λ),and mixtures toxicity index (MTI).Four evaluat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modes of joint action of different systems were analyzed.It was shown that coherent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four different evaluating methods in most situations.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 the joint effects of different mixture systems were synergistic.Mechanisms of joint toxicity action could b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luminescence principle of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and molecule structures of the mixture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BAC 取代芳烃 发光菌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岩 李桂星 杨悦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138-8140,共3页
在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污水以及面源污染治理中,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模型是指导设计和保障处理效果的基础和关键。简要地介绍了人工湿地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前者包括水力学概念模型、人工湿地中N和P转化概念模型,后者包括污染物去除经验模... 在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污水以及面源污染治理中,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模型是指导设计和保障处理效果的基础和关键。简要地介绍了人工湿地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前者包括水力学概念模型、人工湿地中N和P转化概念模型,后者包括污染物去除经验模型(包括有机物、总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模型),以期指导人工湿地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模型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空间分异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玉瑛 雷炳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76-1880,共5页
鉴于多介质空间分异模型能够更综合、更细致、更真实地描述化合物在实际环境中的分配、传递与转化过程,是评价化合物环境行为的一种有效工具,在介绍多介质模型分类情况的基础上,综述空间分异模型近十年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 鉴于多介质空间分异模型能够更综合、更细致、更真实地描述化合物在实际环境中的分配、传递与转化过程,是评价化合物环境行为的一种有效工具,在介绍多介质模型分类情况的基础上,综述空间分异模型近十年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 空间分异模型 应用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介质逸度模型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玉瑛 雷炳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3,共5页
介绍了源于逸度算法的多介质逸度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所需参数少、容易计算、结果表示直观、其计算方法可推广到任意数目的环境介质、预测结果对环境监测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等优点。综述了逸度模型的理论基础及近10年的发展与应... 介绍了源于逸度算法的多介质逸度模型。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所需参数少、容易计算、结果表示直观、其计算方法可推广到任意数目的环境介质、预测结果对环境监测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等优点。综述了逸度模型的理论基础及近10年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多介质逸度模型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度模型 多介质模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