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耐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姜健 杨宝灵 +2 位作者 夏彤 于淑梅 乌云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5,共7页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25个紫花苜蓿耐盐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0条引物在25个紫花苜蓿耐盐品种单株DNA间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为81.52%,在各品种混合DNA间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1.65%,说明采用单株DNA样品比采用混合DNA样品...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25个紫花苜蓿耐盐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0条引物在25个紫花苜蓿耐盐品种单株DNA间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为81.52%,在各品种混合DNA间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1.65%,说明采用单株DNA样品比采用混合DNA样品能更好地揭示紫花苜蓿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水平。基因分化系数(Gst)主要反应品种间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中国18个耐盐紫花苜蓿品种和美国7个耐盐紫花苜蓿品种的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271和0.152,表明中国耐盐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品种间基因交流机会比美国品种间交流机会多。紫花苜蓿作为典型的异交植物,其生物群体的遗传结构与其繁育体系具有直接的联系。依据遗传距离(GD)分析结果,25份材料从遗传结构上可以分为9个组群,其中图牧1号和图牧2号遗传距离最小(GD=0.148),捷达和图牧1号遗传距离最大(GD=0.786)。紫花苜蓿耐盐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紫花苜蓿耐盐核心种质库构建和耐盐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耐盐种质 遗传多样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中抗生素的环境归趋·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35
2
作者 董玉瑛 张阳 +2 位作者 郭幸丽 李丹 郝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12-2513,2519,共3页
畜牧业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了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超量的抗生素残留会对人体、环境等造成危害。讨论了抗生素的来源、归趋和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即加强立法、完善检测方法、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研制新的抗生素替代品。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抗生素残留 环境归趋 危害 抗生素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樱桃S4′S4′纯合基因型资源鉴定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3
作者 胡燕燕 陈香 +6 位作者 闫红瑞 郭义波 杨慧丽 李俞涛 潘凤荣 侯义龙 姜国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为了快速鉴定S4′S4′纯合基因型甜樱桃个体,利用已发表的S4′基因特异引物,以甜樱桃品种Lapins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S4′基因AS-PCR体系,扩增得到了S4′基因,经测序得到S4′基因序列,证实了S4′基因的可靠性,并利用此扩增体系和已发表... 为了快速鉴定S4′S4′纯合基因型甜樱桃个体,利用已发表的S4′基因特异引物,以甜樱桃品种Lapins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S4′基因AS-PCR体系,扩增得到了S4′基因,经测序得到S4′基因序列,证实了S4′基因的可靠性,并利用此扩增体系和已发表的S1基因鉴定体系,从Lapins自交后代中鉴定出2株S4′S4′纯合基因型个体,大大缩短了甜樱桃自交亲和纯合体种质资源的筛选时间,为今后甜樱桃自交亲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S4′基因 AS—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城市绿地缓解热岛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星明 张靖 +2 位作者 李雪柔 刘妍 卢盈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绿地通过蒸腾作用和遮荫效应形成"冷岛",具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选取大连市作为研究区,应用定量遥感的方法,选取4期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基于大气校正法反演出大连城市地表温... 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绿地通过蒸腾作用和遮荫效应形成"冷岛",具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选取大连市作为研究区,应用定量遥感的方法,选取4期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基于大气校正法反演出大连城市地表温度,并在此基础上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绿地缓解热岛效应大小与绿地面积、NDVI指数及到海洋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建成区存在着较严重的城市热岛现象,超过60%的区域地表温度在33℃以上;与内陆城市绿地降温效果研究结果相似,大连市绿地的降温距离与绿地面积和NDVIMean有关,但与到海洋的距离没有相关性,且随着面积的增大,降温距离的增加呈对数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缓解 城市绿地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慕东艳 吕国忠 +2 位作者 孙晓东 王娜 赵志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9-237,共9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结构和区系分布特点,于2010年7月份和10月份,在黑龙江省的伊春、铁力、绥化、哈尔滨、牡丹江和佳木斯6个中药材产区共采集土壤样品220份,所采集的药用植物种类主要有五味子、平贝母、刺五加、... 为了解黑龙江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结构和区系分布特点,于2010年7月份和10月份,在黑龙江省的伊春、铁力、绥化、哈尔滨、牡丹江和佳木斯6个中药材产区共采集土壤样品220份,所采集的药用植物种类主要有五味子、平贝母、刺五加、党参、防风、柴胡、桔梗、黄芩等14种。经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分离共获得1016株真菌,经形态鉴定归为35属86种,其中接合菌7属10种,占7.78%;子囊菌1属2种,占0.69%;无性型真菌27属74种,占70.76%,其余20.77%的菌株为不产孢真菌。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多样性丰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属Trichoderma、镰孢菌属Fusarium是优势种群,粘帚霉属Gliocladium、金孢属Chrysosporium、毛霉属Mucor、枝孢属Cladosporium、枝顶孢属Acremonium、根霉属Rhizopus是亚优势种群。不同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区系的结构和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无孢类群外,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属Trichoderma和镰孢菌属Fusarium是14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群。五味子、平贝母和柴胡是黑龙江省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它们在6个采样地点间的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伊春地区的多样性指数(H'=2.9574)和丰富度指数(R=5.6683)最高,而佳木斯地区的均匀度指数(J=0.9200)最高。不同地区的相似性水平也存在差异,其中牡丹江与绥化的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组成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Cj=0.6315),牡丹江与哈尔滨的相似性最低(Cj=0.3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土壤真菌 优势菌群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床与传统干化床污泥脱水和稳定性能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红杰 崔玉波 +2 位作者 王芳 刘颖慧 包双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4,共4页
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脱水性能和稳定化进程,进行了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分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床,未种植植物;Ⅱ单元和Ⅲ单元种植芦苇。Ⅰ单元和Ⅱ单元底层通过穿孔PVC通风管与大气相连通。前2 a为负荷期,植物生长期进... 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脱水性能和稳定化进程,进行了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分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床,未种植植物;Ⅱ单元和Ⅲ单元种植芦苇。Ⅰ单元和Ⅱ单元底层通过穿孔PVC通风管与大气相连通。前2 a为负荷期,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期间每个单元进泥总厚度为8.4 m;第3 a为污泥自然稳定期。结果表明:种植芦苇的Ⅱ单元和Ⅲ单元对污泥中有机质的去除效果优于传统于化床Ⅰ单元,对应的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54.5%、51.5%和43.3%,填料层设置通风结构利于污泥有机质的降解;具有通风结构的Ⅰ、Ⅱ单元比不设通风的Ⅲ单元污泥脱水率略高,平均脱水率分别为33.69%、34.15%和32.79%。经过3 a芦苇床处理,稳定化污泥最低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有机质 芦苇床 污泥 脱水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雪峰 牛建明 +2 位作者 张庆 董建军 张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0,共9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年土壤保持总量为1.65×108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68.18t/hm2;流域土壤保持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草甸草原的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农田和典型草原其次,沙地植被和草甸最差;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可见,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保持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维持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区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土壤保持功能 土壤侵蚀 锡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8
作者 崔玉波 王芳 +2 位作者 孙红杰 包双翔 杨明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5,共4页
污泥干化芦苇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污泥处理技术,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特征,进行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设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传统干化床),未种植植物;Ⅱ和Ⅲ单元种植芦苇(污泥干化芦苇床)。Ⅰ和Ⅱ单元底部... 污泥干化芦苇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污泥处理技术,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特征,进行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设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传统干化床),未种植植物;Ⅱ和Ⅲ单元种植芦苇(污泥干化芦苇床)。Ⅰ和Ⅱ单元底部设通气装置。前2 a为负荷期,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第3年为污泥自然稳定期。试验结果表明,Ⅱ和Ⅲ单元对污泥中TN和TP的去除效果优于Ⅰ单元,其TN去除率分别为56.3%、53.2%和47.9%,TP去除率分别为18.8%、19.2%和10.3%。填料层设置通气结构有利于污泥中氮素的转化和去除,但对除磷无明显影响。至第3年末(11月),Ⅰ、Ⅱ和Ⅲ单元积存污泥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37.0、31.0、33.2和7.00、6.33、6.30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床 全氮 全磷 剩余污泥处理 污泥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67种植物碳含量分析及与热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龙世友 鲍雅静 +4 位作者 李政海 高伟 洪光宇 黄硕 邹德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3种草原类型中67种植物的碳含量,以及碳含量和热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7种植物的碳含量呈正态分布。基于生活型分类群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一二年生植物(... 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3种草原类型中67种植物的碳含量,以及碳含量和热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7种植物的碳含量呈正态分布。基于生活型分类群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一二年生植物(49.39±2.88)<多年生杂草(52.31±1.65)<半灌木(52.84±1.90)<多年生禾草(53.54±0.88),一二年生植物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类群(P<0.05),其他3个类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水分生态类型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旱中生植物(50.01±4.36)<中生植物(51.80±1.92)<湿中生植物(51.96±0.78)<旱生植物(52.34±1.90)<中旱生植物(52.54±1.53),不同水分生态功能群之间的碳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基于科的分类群的碳含量中,不同科的植物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藜科植物的碳含量最低,仅为(48.43±2.65)%。碳含量与热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2,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物 碳含量 热值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典型人工固沙林群落中少花蒺藜草入侵地土壤特性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立业 张玉霞 +2 位作者 杨秀梅 田迅 姜健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1-1384,共4页
对科尔沁沙地2个典型人工固沙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群落中优势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境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2生境地中土壤pH值在7.35~7.80之间,土壤有机... 对科尔沁沙地2个典型人工固沙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群落中优势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境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2生境地中土壤pH值在7.35~7.8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86~5.90 mg·kg-1之间,碱解氮含量在21.4~59.07 mg·kg-1之间,有效磷含量范围为1.13~2.22 mg·kg-1,速效钾含量在78.24~173.20 mg·kg-1之间.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随着少花蒺藜草生长期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侵地土壤沙化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少花蒺藜草 土壤养分 人工固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草原羊草种群根系形态特征对水分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22
11
作者 洪光宇 鲍雅静 +3 位作者 周延林 李政海 黄朔 元征征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8,共6页
分别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选取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进行了水分梯度控制试验,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在不同退化状况下根系特征对水分资源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梯度的下降,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均表现为羊草地... 分别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选取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进行了水分梯度控制试验,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在不同退化状况下根系特征对水分资源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梯度的下降,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均表现为羊草地上高度逐渐下降,而主根系长度和根系体积逐渐增加;根系面积也呈增加趋势,但只在重度退化样地与水分梯度显著负相关;根系直径呈减少趋势,但只在轻度退化样地与水分梯度显著相关。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比较,在大部分水分梯度下羊草根系特征没有显著差异,除了湿润条件下(600mm),根系面积和根系体积轻度退化草地显著高于重度退化草地(P<0.05)。干旱条件下(150mm),羊草主根系长度在重度退化草地显著高于轻度退化草地(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羊草 根系特征 水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室型无质子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协同去除COD和含氮污染物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冉春秋 崔玉波 +3 位作者 李海燕 赵不凋 安晓雯 赵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321,共6页
分别驯化、培养厌氧消化菌和反硝化菌,以间距180μm(80目)的不锈钢网为电极,构建了单室型无质子交换膜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污水处理系统,厌氧消化菌在阳极附着成膜组成生物阳极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反硝化菌在阴极附着成膜组成生物阴极... 分别驯化、培养厌氧消化菌和反硝化菌,以间距180μm(80目)的不锈钢网为电极,构建了单室型无质子交换膜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污水处理系统,厌氧消化菌在阳极附着成膜组成生物阳极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反硝化菌在阴极附着成膜组成生物阴极反硝化去除含氮污染物,实现污水深度处理。在电池系统稳定运行期间,最高开路电压为182.5 mV时,COD的去除率为96.5%;NH4+-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高于93.5%和96.7%,出水中NO2-N的含量低于0.072 mg L 1。当阳极室和阴极室分开时,COD、NH4+-N和NO3-N的最大去除率之和分别为67.0%、76.9%和84.0%,均明显低于阳极室和阴极室连通的MFC系统的去除率,这表明该MFC系统具有良好的有机污染物和含氮污染物协同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生物膜 厌氧氧化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分级评价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志超 李政海 +6 位作者 周延林 鲍雅静 张靖 黄朔 元征征 洪光宇 张文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8,共7页
以1981~2012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提出利用最大NDVI值构建区域植被潜在生产力参照图层的方法,并通过不同时期及现状年NDVI对比分析,在区域尺度上开展了草原退化的分级评价及草原退化时空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 以1981~2012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提出利用最大NDVI值构建区域植被潜在生产力参照图层的方法,并通过不同时期及现状年NDVI对比分析,在区域尺度上开展了草原退化的分级评价及草原退化时空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代NDV1平均值分析表明,20世纪80~90年代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不足总面积的9%,而21世纪初期退化面积剧增到55%以上,草原退化格局从原来的点状退化发展成区域性的整体退化.(2)以整个草原年平均NDVI代表不同生长状态的具体年份,草原植被生长最好状态的年份退化面积为5.28%,中等状态年份的退化面积为37.28%,这两种状态下草原以轻度退化为主;而在最差生长状态年份,草原退化面积扩展到72%以上,而且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退化草原的36%以上.2012年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面积为88.62%,表明30多年来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在扩大,退化程度在加重,整个草原区经历了从小面积的点状退化到草原区域性整体退化的变化历程,必须切实加强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退化 分级评价 时空格局 NDVI 呼伦贝尔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杨树嫩茎质外体内源激素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若峥 姜国斌 +3 位作者 吴祥云 马金龙 李广芬 邓绍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6,73,共6页
以春季盆栽的‘吴屯杨’与‘荷兰杨’为试验材料,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浓度NaCl(0、200、300mmol/L)胁迫下2种杨树嫩茎质外体的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杨树嫩茎质外体内脱落酸(ABA)含量升高,其他激素含... 以春季盆栽的‘吴屯杨’与‘荷兰杨’为试验材料,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浓度NaCl(0、200、300mmol/L)胁迫下2种杨树嫩茎质外体的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杨树嫩茎质外体内脱落酸(ABA)含量升高,其他激素含量降低;高浓度盐胁迫下脱落酸(ABA)的积累量大于中浓度盐胁迫;同等盐胁迫条件下,‘荷兰杨’需要积累较‘吴屯杨’更多的脱落酸(ABA)来抵御胁迫环境;‘吴屯杨’的抗盐平衡系数小于‘荷兰杨’;2种杨树的细胞分裂素(CTK)与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与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与赤霉素(GA)显著相关;‘吴屯杨’的耐盐性强于‘荷兰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微透析 内源激素 盐胁迫 质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内源激素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4
15
作者 闫艳华 姜国斌 +3 位作者 侯和胜 金华 马金龙 王颖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0-164,共5页
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研究不同NaCl浓度(0(CK)、100、2003、00 mmol/L)处理对杨树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含量逐渐上升,且在胁迫后第1天达到最大值,之后2周下降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而其... 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研究不同NaCl浓度(0(CK)、100、2003、00 mmol/L)处理对杨树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含量逐渐上升,且在胁迫后第1天达到最大值,之后2周下降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而其他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6-BA)及IAA/ABA、GA3/ABA比值随着胁迫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且4种激素间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其中IAA与GA3I、AA与6-BA、GA3和6-BA之间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ABA的含量与其他3种激素间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技术 吴屯杨 NACL胁迫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叶片SPAD值对水分梯度和氮素添加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鲍雅静 覃名茗 +3 位作者 李政海 孙丽 高伟 洪光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0,共5页
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的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原群落,分别设置了一个氮素梯度添加试验和一个水分梯度控制试验,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优势种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研究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原中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水分和... 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的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原群落,分别设置了一个氮素梯度添加试验和一个水分梯度控制试验,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优势种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研究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原中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水分和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重度退化草原羊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氮素添加梯度的响应不明显,但与水分梯度显著相关;在轻度退化草原与氮素添加梯度显著相关,但对水分梯度响应不显著。由此推断,轻度退化草原,氮素是主要的影响因子;重度退化草原,水分是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退化 羊草 SPAD值 氮素添加梯度 水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油蒿生物量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陟 黄奇 +5 位作者 周延林 李政海 孙振 柳琳秀 米红胤 樊亚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30,共7页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优势灌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利用其易测指标株高(H)、冠幅面积(C)、株高与冠幅面积乘积(HC)等参数作为变量,结合实地获取的油蒿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根系生物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油蒿生物量模...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优势灌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利用其易测指标株高(H)、冠幅面积(C)、株高与冠幅面积乘积(HC)等参数作为变量,结合实地获取的油蒿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根系生物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油蒿生物量模型。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各预测模型的判定系数(R2)、F检验、总相对误差(RS)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等指标,筛选出了油蒿最佳生物量估测模型。油蒿生物量的最优模型为:枝条生物量WB=0.171+0.502(HC)+0.766(HC)2-0.152(HC)3;叶生物量WL=0.005+0.234C+0.004C2+0.005C3;根生物量WR=0.369(HC)0.789;总生物量WT=0.161+1.944(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生物量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PdPP2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鹏 张士刚 +1 位作者 邢鑫 姜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欧美杨是中纬度地区最适合的短轮伐期工业用材集约经营树种之一,然而盐渍、干旱和低温严重影响了欧美杨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利用RT-PCR等技术克隆出欧美杨PP2C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Pd PP2C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320 bp,编码439个氨基... 欧美杨是中纬度地区最适合的短轮伐期工业用材集约经营树种之一,然而盐渍、干旱和低温严重影响了欧美杨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本文利用RT-PCR等技术克隆出欧美杨PP2C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Pd PP2C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320 bp,编码43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PP2C蛋白N端保守性不强,C端有保守的蛋白磷酸酶区域。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欧美杨根、成熟叶、顶端叶和茎中都有表达且根中表达量最高。逆境胁迫分析表明,该基因受Na Cl、ABA和干旱等诱导表达。干旱和盐胁迫处理下转Pd PP2C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相比生长受到较少抑制,且叶绿素含量上升,丙二醛含量下降,表明Pd PP2C基因作为一种蛋白磷酸酶提高了拟南芥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 PP2C基因 克隆 表达 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群落退化演替过程中微斑块土壤碳氮的空间异质动态 被引量:13
19
作者 乌云娜 雒文涛 +2 位作者 霍光伟 李海山 胡高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49-5557,共9页
微斑块变化是草原退化过程中的活跃成分。分析了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逆行演替过程中微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提出了"养分聚集效应"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群落退化演替的加剧,土壤全碳、全氮和碱... 微斑块变化是草原退化过程中的活跃成分。分析了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逆行演替过程中微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提出了"养分聚集效应"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群落退化演替的加剧,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表现为演替前期>演替后期>演替中期(P<0.05)。从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变异系数和变异函数综合分析来看,10 cm×10 cm微尺度上,草原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异质性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全碳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演替中期>演替前期>演替后期,全氮表现为演替后期>演替前期>演替中期,碱解氮表现为演替中期>演替后期>演替前期。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在微斑块上的富积和迁移表现出尺度依赖性和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演替系列 土壤碳 土壤氮 温带草原 养分聚集 变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生态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崔玉波 郭智倩 +1 位作者 刘颖慧 杨明蕾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156,共6页
利用中试规模的人工湿地对污泥进行了为期4a的生态稳定化处理。系统占地80m^2,填料层厚度为0.6m,超高0.5m,湿地植物选用芦苇。系统前2a为污泥负荷期,后2a自然稳定期。进泥TS、VS、含水率分别为平均22.34g/L 、7.76g/L和97%... 利用中试规模的人工湿地对污泥进行了为期4a的生态稳定化处理。系统占地80m^2,填料层厚度为0.6m,超高0.5m,湿地植物选用芦苇。系统前2a为污泥负荷期,后2a自然稳定期。进泥TS、VS、含水率分别为平均22.34g/L 、7.76g/L和97%,污泥负荷平均0.691kg(TS)/m^2·d。在第1a的系统调整期内,渗滤液COD去除率在60%~80%;而第2aCOD去除率低于第1a,为40%~50%;出水COD在100~200mg/L之间。在负荷期内,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也即随着污泥积存厚度的增加,渗滤液透过积泥层的时间变化不定,即渗滤液并非均匀下渗,而是部分渗滤液优先沿阻力最小的植物茎壁、根系以及积存污泥中大的孔隙向下流动。在第3a和第4a的自然稳定期内,污泥脱水较为充分,含水率分别降至平均34.3%和30.5%;污泥有机质含量分别降至平均16.8%和10.24%;稳定化污泥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为平均0.98%和0.27%。对比发现,系统内植物量和植物营养成分都比野生植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干化 生态稳定化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