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评论力量——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晓峰教授访谈 |
李晓峰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2
|
语言符号以少驭多机制的语言哲学阐释——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说起 |
唐晓东
|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新媒体语境下现实主义诗歌叙事新变 |
邱志武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四个问题 |
李思言
李晓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5
|
与历史共同成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纵论 |
李晓峰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6
|
重构传统:台湾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选择 |
苏珊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李晓峰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8
|
民族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现状及创新思路探究 |
韩争艳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1
|
|
9
|
大众传播在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的功能 |
于凤静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时空向度与平民立场——网络剧《漫长的季节》的多维解读 |
丁颖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人性的幽暗与人的现代化问题思考——论王彬彬近期的散文 |
李晓峰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个体生存与精神困境的文学书写——陈昌平小说创作论 |
万水
包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何以现代化:近期少数民族乡村叙事的三个新维度 |
李晓峰
杨永勤
|
《当代作家评论》
|
2025 |
|
|
14
|
“任性的孩子”:顾城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
万水
包妍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学习型组织视角下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内驱力研究 |
王慧
刘永栓
章集香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6
|
一部温润而刻骨的批判力作——评贾平凹新作《极花》 |
包妍
万水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7
|
农村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引入行政诉讼禁令判决的分析 |
任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8
|
存在与时空限定——论言语何以成为存在之家 |
唐晓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9
|
汉语名词空间限定的句法表征 |
唐晓东
金立鑫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20
|
汉英成句条件研究 |
唐晓东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