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檀永刚 陈亮 张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0,共5页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主桥为(180+460+180)m双层地锚式悬索桥,主梁为钢桁架结构形式,采用整体节点构造,上、下2层桥面板均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桥面上铺装5.5cm厚双层环氧沥青。锚碇采用空腹三角形框架混凝土重力式锚碇,设置在水深20... 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主桥为(180+460+180)m双层地锚式悬索桥,主梁为钢桁架结构形式,采用整体节点构造,上、下2层桥面板均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桥面上铺装5.5cm厚双层环氧沥青。锚碇采用空腹三角形框架混凝土重力式锚碇,设置在水深20~30m的海床上,锚碇基础采用整体大沉箱,单个沉箱重达26 000t,在船坞内预制完成后用拖轮拖运到桥位处安装在碎石基床上,碎石基床采用升浆技术进行加固。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上、下2道横梁。主缆由钢丝强度等级为1 770MPa的平行钢丝索股组成,并用长达16m的刚性拉杆锚固在锚碇上,同时采用除湿系统结合传统防腐涂装体系的结构进行防腐,以提高缆索系统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桁架 碎石升浆基础 沉箱基础 除湿系统 环氧沥青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可行域法的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涛 陈亮 +1 位作者 张哲 邱文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79,共4页
现有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方法主要有影响矩阵法和分布算法,但各自都有其局限性,鉴于此,提出将最小弯曲能量法和应力可行域法相结合形成分布算法,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首先计算主梁恒载下的应力及其所有可变作用效应的应力包络... 现有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方法主要有影响矩阵法和分布算法,但各自都有其局限性,鉴于此,提出将最小弯曲能量法和应力可行域法相结合形成分布算法,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首先计算主梁恒载下的应力及其所有可变作用效应的应力包络图;其次根据预应力产生的应力和主梁可变作用效应的应力包络图,分别计算出主梁截面上、下缘在恒载作用下的应力可行域,形成应力判别图;然后根据应力判别图中主梁恒载应力与应力可行域的相互关系,调整成桥索力,使主梁恒载应力落在应力可行域中居中的位置,得到合理成桥状态。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座单塔斜拉桥,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有效,整个优化过程将定性判断和定量判别相结合,优化效果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应力可行域 成桥状态 应力包络图 恒载 索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弹性支承系杆拱桥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春艳 陈亮 +1 位作者 郑力 张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为研究矢跨比、拱肋刚度和水平弹性支承刚度等设计参数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根据结构力学的力法导出了水平弹性支承的等截面抛物线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表达式,便于结构设计初步阶段结构参数的确定.算例中本文公式计算结果与... 为研究矢跨比、拱肋刚度和水平弹性支承刚度等设计参数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根据结构力学的力法导出了水平弹性支承的等截面抛物线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表达式,便于结构设计初步阶段结构参数的确定.算例中本文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验证公式推导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弹性支承的系杆拱桥可以根据支座水平刚度比不变、结构水平总刚度不变的原则进行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抛物线拱 弹性边界 力法 参数分析 矢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碇沉箱基础与升浆基床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耿铁锁 陈亮 张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8-522,共5页
针对国内首个采用沉箱基础的海上悬索桥,主要对水下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性能,以及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室内和现场实验得到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针对国内首个采用沉箱基础的海上悬索桥,主要对水下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性能,以及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室内和现场实验得到碎石基床与混凝土结构的摩擦因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水下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普通碎石基床与混凝土沉箱之间的摩擦因数在设计规范规定的0.5-0.6内,而预填骨料抛石升浆基床与混凝土沉箱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7-0.8,如考虑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膜作用,摩擦因数可达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 沉箱 抛石升浆基床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