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床热误差建模技术研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泳耀 丛明 +2 位作者 廖忠情 孙宗余 李宏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6,70,共5页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预测模型建立的问题,综合多元线性回归及BP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一种机床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由不同样本数据建立若干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统计学理论筛选出预测精度及鲁棒性高的回归模型,预处理后将其结果输入...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预测模型建立的问题,综合多元线性回归及BP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一种机床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由不同样本数据建立若干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统计学理论筛选出预测精度及鲁棒性高的回归模型,预处理后将其结果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进行非线性拟合建模,在不断调节网络权值及对神经网络训练的基础上,最终建立热误差补偿模型。在卧式加工中心上进行试验验证,主轴Z向最大热误差从17.895μm减小到1.65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统计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_(mk)分析的加工中心精度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孟然 丛明 +2 位作者 顾齐芳 李泳耀 李宏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在某柴油发动机缸体柔性生产线的验收和试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线所用关键设备某卧式加工中心,运用Cmk(机器能力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其加工能力,量化评估其加工精度的稳定性水平。给出了加工数据的采样方案和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 在某柴油发动机缸体柔性生产线的验收和试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线所用关键设备某卧式加工中心,运用Cmk(机器能力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其加工能力,量化评估其加工精度的稳定性水平。给出了加工数据的采样方案和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研究。对一组工件进行了连续试切和精度数据采集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加工精度的正态分布直方图和Cmk值。最后对比分析了两组差异较大的结果,为加工中心的精度稳定性评估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机器能力指数 数据采集 精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H80加工中心铣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泳耀 丛明 +2 位作者 罗孟然 李宏坤 杜黎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1,44,共6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缸体与缸盖结合面的表面加工质量,研究了铣削加工过程中的颤振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刀具—主轴锤击模态试验和铣削力仿真实验,获得了所用刀具的低阶模态参数及铣削力系数。构建了铣削颤振的稳定性叶瓣图,用于指导切削参数... 为了提高发动机缸体与缸盖结合面的表面加工质量,研究了铣削加工过程中的颤振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刀具—主轴锤击模态试验和铣削力仿真实验,获得了所用刀具的低阶模态参数及铣削力系数。构建了铣削颤振的稳定性叶瓣图,用于指导切削参数的选择和优化。通过该方法可以选取合适的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避免加工过程中颤振的发生,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精度,并对加工刀具及机床本身有保护作用,可提高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铣削稳定性 切削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宏坤 何德鲁 +2 位作者 张志新 任远杰 丛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基于设备性能退化特征的可靠性分析是可靠性技术研究重要方向之一,当前许多研究是基于多样本进行分析。针对单个设备的可靠性预测问题非常有限,提出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可靠性方法进行小样本预测。首先通过在线监测技术获得反映设备状态... 基于设备性能退化特征的可靠性分析是可靠性技术研究重要方向之一,当前许多研究是基于多样本进行分析。针对单个设备的可靠性预测问题非常有限,提出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可靠性方法进行小样本预测。首先通过在线监测技术获得反映设备状态的信号,运用小波分析方法提取监测信号的小波包能量,选取趋势明显符合设备状态变化的相关频带能量作为设备退化指标。然后对这些特征指标进行滑动平均滤波处理,提高退化特征的信噪比,将其作为状态空间模型的输入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从而建立退化指标的状态空间预测模型,最后预测退化指标的概率分布并计算可靠度。结合滚动轴承试验数据和铣刀磨损数据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小样本事件的可靠性预测提供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预测 状态空间模型 特征提取 小波分析 滑动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温度测点优化方法研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6
5
作者 丛明 李泳耀 +1 位作者 孙宗余 李宏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2-588,共7页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的关键温度测点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测点优化新方法.首先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剔除掉与热误差明显不相关的测点.然后对初步筛选出的测点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以消除温度变量间的复共线性问题,同时进行灰色综合关...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的关键温度测点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测点优化新方法.首先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剔除掉与热误差明显不相关的测点.然后对初步筛选出的测点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以消除温度变量间的复共线性问题,同时进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各测点与热误差间的紧密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多个不同测点的热误差模型,对模型进行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分析,确定出关键温度变量,将温度测点由20个减少至4个.根据优化结果,重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预测结果表明,主轴Z向最大热误差从17.903μm减小到1.8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 测点优化 相关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灰色综合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铣削力仿真的稳定域叶瓣图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宏坤 周帅 +2 位作者 任远杰 丛明 赵鹏仕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6-1141,共6页
颤振稳定域分析的叶瓣图构建为铣削过程中参数优化的基础,但对于实际加工来说,铣削力不易通过测试获取。针对此问题,展开了基于铣削力仿真的叶瓣图构建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实际铣削过程,得到铣削力大小以及铣削力系数;其... 颤振稳定域分析的叶瓣图构建为铣削过程中参数优化的基础,但对于实际加工来说,铣削力不易通过测试获取。针对此问题,展开了基于铣削力仿真的叶瓣图构建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实际铣削过程,得到铣削力大小以及铣削力系数;其次,通过模态试验获取主轴-刀具系统的模态参数,再以铣削系数和模态参数为基础,构建铣削稳定性叶瓣图;最后,结合实际铣削加工的试验测试验证了叶瓣图的正确性。本研究可为优化切削参数、抑制实际铣削过程中颤振的产生提供参考,不仅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力 稳定性 仿真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