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式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系统研发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先舒 梁琳 +7 位作者 喻健良 闫兴清 于小哲 王鹏 姜一昌 喻友良 肖飞 于开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79,共6页
为补充国内对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aximum Experimental Safe Gap,MESG)测定装置研发的不足,参照标准GB/T 3836.11—2017,设计开发了一套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且可以实时显示间隙值的集成式MESG测定系统。本系统采用... 为补充国内对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aximum Experimental Safe Gap,MESG)测定装置研发的不足,参照标准GB/T 3836.11—2017,设计开发了一套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且可以实时显示间隙值的集成式MESG测定系统。本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和光栅尺位移标定方法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和实时显示的功能,间隙调整精度可达0.005 mm。以8.4%CH_(4)和30%H_(2)的MESG测定值对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测定结果与标准中验证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基于本系统对化学计量比CH_(4)-2H_(2)/Air混合气开展了MESG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其MESG为0.7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可燃气体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间隙自动调整 光栅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压工况下正拱开缝型爆破片的爆破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喻健良 曾方驰 +2 位作者 闫兴清 宣洪烈 李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4,47,共7页
动态超压工况下的升压速率是影响爆破片爆破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其影响规律还不清楚。搭建了可调节升压速率的爆破片动态爆破实验平台,以正拱开缝型爆破片为对象,对比采用无背压托架影响的单片结构与常见双片结构两种试件,研究... 动态超压工况下的升压速率是影响爆破片爆破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其影响规律还不清楚。搭建了可调节升压速率的爆破片动态爆破实验平台,以正拱开缝型爆破片为对象,对比采用无背压托架影响的单片结构与常见双片结构两种试件,研究了静态、不同升压速率动态工况下的爆破压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静态工况下,单片结构与双片结构的正拱开缝型爆破片爆破压力基本一致;在动态超压工况下,爆破片爆破压力显著高于静态数值,且增高的幅度与升压速率有关。定义超压倍数为动态爆破压力与静态爆破压力的比值。超压倍数随着升压速率的增大而增加,其中双片结构的超压倍数远大于单片结构。本研究为预测动态工况下爆破片的爆破压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压 正拱开缝型爆破片 爆破压力 超压倍数 背压托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声发射技术的爆破片在线安全监测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宣鸿烈 陈冬冬 +3 位作者 喻健良 闫兴清 喻友良 霍林生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65,共7页
目前,工程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爆破片实时在线监测装置,无论是对于爆破片提前失效的预防,还是爆破片更换周期的确定都没有明确的有效方法。采用光纤和声发射两种监测技术对正、反拱型爆破片进行在线安全监测可行性研究。通过试验发现,... 目前,工程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爆破片实时在线监测装置,无论是对于爆破片提前失效的预防,还是爆破片更换周期的确定都没有明确的有效方法。采用光纤和声发射两种监测技术对正、反拱型爆破片进行在线安全监测可行性研究。通过试验发现,可以利用光纤和声发射两种监测技术对正拱型爆破片进行在线安全监测。当采用光纤监测技术时,可以将光纤光栅中心波长发生突越或光纤产生失效作为相应的预警信号;当采用声发射监测技术时,可以将声发射监测的声发射信号密集出现且振幅发生较大突越作为相应的安全预警信号,这为正拱型爆破片失效后的更换提供了参考依据。而对于反拱型爆破片,无法用光纤和声发射技术对其进行在线安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安全监测 正拱型爆破片 反拱型爆破片 光纤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超高压爆破片静载及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镇溪 周少坤 +5 位作者 徐辉 王海涛 喻健良 闫兴清 李岳 唐文华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8,共7页
超高压爆破片长期运行可靠性和更换周期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超高压爆破片,开展静载和疲劳寿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比的增加,爆破片的静载寿命和疲劳寿命均有所减小。当操作比为0.98时,静载保压时间... 超高压爆破片长期运行可靠性和更换周期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超高压爆破片,开展静载和疲劳寿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比的增加,爆破片的静载寿命和疲劳寿命均有所减小。当操作比为0.98时,静载保压时间缩短至65 min,疲劳循环次数仅为62次。通过断口的微观形貌分析发现,在高操作比下,静载试验中爆破片的断口显示出韧性断裂特征,而在疲劳试验中,则观察到大量疲劳裂纹的形成。结合寿命折损因素,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静载及疲劳寿命预测曲线。在较高操作比(0.86以上)条件下,操作比的变化对寿命影响较小;而在较低操作比下,即使是微小波动也会显著影响寿命。提出的超高压爆破片动态寿命评估方法,可为爆破片的更换周期和寿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爆破片 静载寿命 疲劳寿命 寿命折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正拱开缝型爆破片疲劳寿命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伟 傅云事 +3 位作者 赵冬冬 唐文华 姜一昌 李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2,共7页
为了研究正拱开缝型爆破片径向缝结构和环向缝结构在疲劳寿命上是否存在明显区别,以及局部几何尺寸改变是否会对产品耐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以DN250的正拱开缝型爆破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按常规思路设计的两种开缝结构在操作压力比... 为了研究正拱开缝型爆破片径向缝结构和环向缝结构在疲劳寿命上是否存在明显区别,以及局部几何尺寸改变是否会对产品耐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以DN250的正拱开缝型爆破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按常规思路设计的两种开缝结构在操作压力比88%,85%,79%时的疲劳寿命;研究8个环向缝、16个强度桥,6个径向缝、12个强度桥数量对产品耐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疲劳操作比与耐疲劳次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由此可近似预测常规设计结构在不同操作比下,产品具有的耐疲劳寿命,研究结果可为正拱开缝型爆破片产品的使用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拱开缝型爆破片 操作比 疲劳寿命 径向缝 环向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压速率对反拱带槽型爆破片爆破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岳 闫兴清 +2 位作者 喻健良 温殿江 姜一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3,19,共7页
爆破片作为防止设备超压的安全保护装置,已广泛用于各种承压设备上,特别适合升压速率高的爆炸工况。构件受力破坏时,加载速度对构件的破坏效果有较大影响。通常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均在静态缓慢升压下获得的,而对爆炸工况的高升压速率下的... 爆破片作为防止设备超压的安全保护装置,已广泛用于各种承压设备上,特别适合升压速率高的爆炸工况。构件受力破坏时,加载速度对构件的破坏效果有较大影响。通常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均在静态缓慢升压下获得的,而对爆炸工况的高升压速率下的爆破压力与静态爆破压力的差别,及高速升压下爆破片的动态响应性如何,目前未见相关研究报道。试验研究了反拱带槽型爆破片在不同升压速率下的爆破压力变化规律,获得了升压速率与爆破压力增加率之间关系,为急速升压设备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拱带槽型爆破片 升压速率 爆破压力 动态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燃条件下氢气比例对甲烷/氢气预混气火焰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喻健良 李通征 +4 位作者 闫兴清 吕先舒 丁建飞 宋辰 姜一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66-2371,共6页
为探究贫燃条件下氢气对甲烷/氢气混合气体火焰传播和传爆能力的影响,测定了甲烷/氢气混合气体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在安装波纹板阻火器的DN80管道试验装置上开展火焰传播试验。结果表明:在贫燃条件下,火焰速度受Ф和当量比的控制... 为探究贫燃条件下氢气对甲烷/氢气混合气体火焰传播和传爆能力的影响,测定了甲烷/氢气混合气体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在安装波纹板阻火器的DN80管道试验装置上开展火焰传播试验。结果表明:在贫燃条件下,火焰速度受Ф和当量比的控制,当Ф增大时,当量比为主导因素,火焰速度降低;随Ф增加,混合气体的整体活性增大且在Ф小于25%时,火焰传播速度曲线变化相似,在Ф大于30%时,火焰传播速度曲线稳定性较弱,MESG快速下降,临界阻火速度降低,火焰无法在阻火器内淬熄,IIA类爆燃阻火器无法满足阻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氢气比例 贫燃 波纹板阻火器 火焰速度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爆条件下高速响应抑爆装置抑制淀粉爆炸研究
8
作者 姜一昌 宋辰 +1 位作者 邹杰 肖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5-741,共7页
为探究能有效抑爆大型连通容器内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以ABC干粉为抑爆介质,利用自主研制的抑爆装置,基于爆炸泄放条件下的5 m^(3)工业级容器内开展玉米淀粉-空气混合物爆炸抑制试验,探究该工况下粉尘爆炸超压峰值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规律... 为探究能有效抑爆大型连通容器内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以ABC干粉为抑爆介质,利用自主研制的抑爆装置,基于爆炸泄放条件下的5 m^(3)工业级容器内开展玉米淀粉-空气混合物爆炸抑制试验,探究该工况下粉尘爆炸超压峰值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规律,并对自主研发的抑爆装置能否有效抑爆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泄放条件下容器内最大爆炸压力为19.59 kPa,自容器至连通管道末端压力峰值逐渐减小,火焰传播速度呈现随距离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化学抑爆是爆炸压力波-火焰与高压氮气-抑爆剂雾段相互反应,包含气流对冲、惰化与吸放热的复杂过程,因此抑爆装置的使用需要保留足够的抑爆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爆炸 爆炸泄放 抑爆装置 连通容器 化学抑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