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样本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析血液样本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液样本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 目的探析血液样本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液样本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果糖胺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10.13±2.32)、(14.31±1.37)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4.03±0.85)、(5.02±0.4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甘油三酯>1.76 mmol/L、果糖胺>2.76 mmol/L的患者分别为78、80、79例,均多于对照组的1、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样本生化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鉴别是否为糖尿病,准确性令人满意,为后续制定治疗方案、调整预后干预细节等提供可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样本生化检验 糖尿病 血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 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4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96...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 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4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96例);另选取8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Hcy和Cys C水平。结果 SAP组Hcy水平(12.41±2.78)μmol/L、UAP组Hcy水平(14.69±3.38)μmol/L、AMI组Hcy水平(16.91±2.34)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3±2.8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Hcy水平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Hcy水平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CysC水平(1.91±0.51)mg/L、UAP组CysC水平(2.08±0.67)mg/L、AMI组CysC水平(2.01±0.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7±0.3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可以将Hcy和Cys C水平作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指标,同时Hcy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检测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检测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方法 80例腔隙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为软斑块组以及硬斑块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检测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方法 80例腔隙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为软斑块组以及硬斑块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脑梗死后24 h、48 h及72 h的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软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后24 h、48 h及72 h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311.5±13.7)、(300.4±14.9)、(298.8±10.6)μmol/L,均低于硬斑块组的(395.7±14.9)、(355.8±15.1)、(320.1±13.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后24 h、48 h及72 h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1.5±1.7)、(32.3±1.9)、(33.4±1.6)mg/L,均高于硬斑块组的(20.7±1.9)、(25.1±1.3)、(27.1±1.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腔隙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时的检测检测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定患者斑块情况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尿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血清CysC水平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的意义研究。方法 2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105例)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159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的意义研究。方法 2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105例)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159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WBC、血清CysC水平,分析WBC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FBG、TG、WBC、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9.74±2.17)mmol/L、(2.37±0.89)mmol/L、(6.54±1.10)×109/L、(1.75±0.43)mg/L,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7.88±1.43)mmol/L、(1.87±1.01)mmol/L、(6.07±0.98)×109/L、(1.24±0.57)mg/L, HDL-C(1.04±0.58)mmol/L低于单纯糖尿病组的(1.55±0.62)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与FBG水平呈正相关(r=0.324, 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463, P<0.05)。结论 WBC变化以及血清CysC升高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指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外周血白细胞 血清胱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钾检测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钾检测的意义。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血钾水平不同分为低血钾组(4.5 mmol/L≤血清钾浓度<5.0 mmol/L)和高血钾组(5.0 mmol/L≤血清钾浓度<6.0 mmol/L),每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钾检测的意义。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血钾水平不同分为低血钾组(4.5 mmol/L≤血清钾浓度<5.0 mmol/L)和高血钾组(5.0 mmol/L≤血清钾浓度<6.0 mmol/L),每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吸氧、监护、抗凝及扩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情况以及心肌梗死分型。结果低血钾组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0.0%、25.0%、15.0%,均高于高血钾组的5.0%、7.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钾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占比高于高血钾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比低于高血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检测血钾可以指导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医生应加以重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钾检测 意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