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婷 姜丽杰 +1 位作者 刘晓阳 于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82-84,92,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眼睑痉挛早期非痉挛症状的患者73例及健康人群30名分别作为Ⅱ组和Ⅰ组,根据TSEP检测结果将Ⅱ组...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在眼睑痉挛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眼睑痉挛早期非痉挛症状的患者73例及健康人群30名分别作为Ⅱ组和Ⅰ组,根据TSEP检测结果将Ⅱ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TSEP异常者40例(Ⅱa组),TSEP正常者33例(Ⅱb组)。统计分析各组C(5,6)位点记录的N13~P19峰间期、P19~N30峰间期,N13/P19峰峰幅度、P19/N30峰峰幅度,F(5,6)位点记录的N13′~P19′峰间期、P19′~N30′峰间期,N13′/P19′峰峰幅度、P19′/N30′峰峰幅度。随访1年,观察Ⅱa组及Ⅱb组眼睑痉挛的发生率。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P19/N30峰峰幅度和P19′/N30′峰峰幅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余指标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Ⅱa组与Ⅱb组比较,P19/N30峰峰幅度和P19′/N30′峰峰幅度均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1年,Ⅱa组眼睑痉挛的发生率高于Ⅱ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EP可以在眼睑痉挛早期检测出神经核团兴奋性增高,为眼睑痉挛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非痉挛症状 早期诊断 神经核团 眼睑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朱艳玲 王洪志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 目的:探讨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珍黄安宫片治疗。待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均给予中医康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S、ADL评分升高,且试验组较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01)。结论:珍黄安宫片联合常规疗法、中医康复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加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珍黄安宫片 中医康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3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吉维忠 范丽君 +2 位作者 郝文莉 宋梅 戴雁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目的观察有尤克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尤瑞克林治疗组(n=33例)和对照组(n=32例)。两组均给予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 目的观察有尤克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尤瑞克林治疗组(n=33例)和对照组(n=32例)。两组均给予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PNA静点,1次/d,连用10d。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有一定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后循环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10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梅 于敏 姜丽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仅用基础用药,治疗组53例,除基础用药外,另用尤瑞克林0.15PNA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使用10~14d。...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仅用基础用药,治疗组53例,除基础用药外,另用尤瑞克林0.15PNA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使用10~14d。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残疾指数(mRSIndex),监测用药期间血压变化,检测肝、肾功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反应蛋白,记录不良反应,并随访90dmR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RS评分均降低(P<0.05),尤瑞克林治疗组NIHSS、mRS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90dmRS与治疗结束相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组90dmRS相比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范丽君 戴雁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0d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0d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并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在治疗前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脑梗死的预后;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从而减轻脑组织损伤,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高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方骁 陶定波 +3 位作者 申敬顺 王迎新 董翔 季晓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阿托伐他汀组4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阿托伐他汀组在建立模型前21d予以阿...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阿托伐他汀组4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阿托伐他汀组在建立模型前21d予以阿托伐他汀灌胃。假手术组分为24h和48h,每个时间点8只。缺血再灌注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分为3、12、24、48、96h,每个时间点8只。于各个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TTC染色测定缺血体积;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MMP-9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法对各组脑组织中MMP-9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3、12、24、48、96h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明显减小[(102.37±10.31)mm3 vs(135.26±12.16)mm3,(105.78±9.23)mm3 vs(155.07±14.12)mm3,(110.56±13.45)mm3 vs(162.47±11.41)mm3,(119.71±10.01)mm3 vs(180.27±14.27)mm3,(121.63±11.23)mm3 vs(193.41±11.56)mm3,P<0.05];12、24、48、96h MMP-9蛋白、mRNA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前预服用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MMP-9水平来达到脑保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脑屏障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美舒利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颖 常红 于晓铃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尼美舒利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尼美舒利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SQI评分、VAS评分分别为(10.3±2.1)、(3.57±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8±2.6)、(5.22±0.4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美舒利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比单纯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效果优越,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胶囊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彬彬 宋梅 薛天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2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盐酸多奈哌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2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盐酸多奈哌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18例患者治疗显效、占比为50.00%, 16例患者治疗有效、占比为44.4%,2例患者治疗无效、占比为5.56%,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患者中15例患者治疗显效、占比为41.67%, 1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比为36.11%, 8例患者治疗无效、占比为22.22%,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28/3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腹部不适1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腹部不适2例,腹泻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低,所以有很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老年痴呆 疗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9例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隋欣宁 王洪志 刘晓阳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3Z期79-79,81,共2页
目的探讨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29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受累神经以外展神经麻痹多见,其次为动眼神经,单纯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另有复合神经麻痹。结论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复杂多变,接诊病人时应仔细检查,全面分... 目的探讨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29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受累神经以外展神经麻痹多见,其次为动眼神经,单纯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另有复合神经麻痹。结论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复杂多变,接诊病人时应仔细检查,全面分析,查明病因,防止误诊,漏诊,延误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麻痹 复视 病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对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病因学方面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吉维忠 范丽君 +2 位作者 郝文莉 宋梅 戴雁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病因学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①56例(90%)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血管异常,存在动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病因学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①56例(90%)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血管异常,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30例(48%)伴有多发斑块形成,26例(42%)伴有管腔狭窄(此56例患者中40例MRA有异常);②46例(74%)患者MRA示脑动脉狭窄。结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常见原因,因此常规对脑血管状况进行MR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病因和诊断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超声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文莉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8X期626-627,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针剂30mg静滴,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针剂30mg静滴,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与老年痴呆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张彬彬 丁晓静 马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_(12))水平与疾病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老者3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_(12))水平与疾病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老者3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将痴呆患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血清Hcy、叶酸和VitB_(12)水平测定。对各组不同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同时对疾病组的检测结果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疾病组的Hcy为(21.03±4.10)μmol/L,叶酸为(7.55±2.26)μg/L,VitB_(12)为(236.96±50.57)ng/L;正常对照组的Hcy为(11.03±4.10)μmol/L,叶酸为(17.29±3.19)μg/L,VitB_(12)为(364.78±63.32)ng/L;疾病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VitB_(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2、15.80、9.97,P<0.05)。疾病组中,轻度痴呆组Hcy为(16.75±3.6)μmol/L,叶酸为(11.79±3.94)μg/L,VitB_(12)为(131.25±16.27)ng/L;中度痴呆组Hcy为(18.93±3.9)μmol/L,叶酸为(10.07±3.17)μg/L,VitB_(12)为(125.17±10.08)ng/L;重度痴呆组Hcy为(24.07±2.97)μmol/L,叶酸为(5.53±1.96)μg/L,VitB_(12)为(91.36±9.85)ng/L。重度痴呆患者血清中Hcy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叶酸、VitB_(12)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痴呆患者血清中Hcy水平低于中度组;血清中叶酸和VitB_(12)水平高于中度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Hcy、叶酸、VitB_(12)水平与老年痴呆病的发生有关,并与疾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监测患者血清中Hcy、叶酸、VitB_(12)水平变化,为老年痴呆的诊断、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也可以作为痴呆严重程度的间接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耳鸣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倩 刘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58-160,共3页
耳鸣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因、药物、习服、重复经颅磁刺激、中医治疗(药物、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等)均具有一定疗效,但并非作用于耳鸣起源的神经学机制,目的在于增强个体对耳鸣的适应性,以易化处理策略减轻对生活的影响。需... 耳鸣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因、药物、习服、重复经颅磁刺激、中医治疗(药物、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等)均具有一定疗效,但并非作用于耳鸣起源的神经学机制,目的在于增强个体对耳鸣的适应性,以易化处理策略减轻对生活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治疗中获益最多患者,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治疗耳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诊断 对因治疗 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习服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概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佳桐 刘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9期121-123,共3页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年老体衰、饮食不节、外邪侵袭、先天不足、情志内伤等与之密切相关。年龄、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年老体衰、饮食不节、外邪侵袭、先天不足、情志内伤等与之密切相关。年龄、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危险程度也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眩晕 头痛 危险因素 病因病机 病理生理 年老体衰 饮食不节 外邪侵袭 先天不足 情志内伤 年龄 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